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就工伤保险待遇达成的协议已实际履行的,人民法院原则上应认可该协议的效力。
劳动者主张协议约定的标准低于法定标准,要求用人单位按照法定标准补差的,应告知其就协议的效力另行起诉。
发生劳动争议,劳动者可以与用人单位协商,也可以请工会或者第三方共同与用人单位协商,达成和解协议。
一、劳动争议纠纷处理流程
劳动纠纷处理程序
发生劳动争议,劳动者可以与用人单位协商,也可以请工会或者第三方共同与用人单位协商,达成和解协议。当事人不愿协商、协商不成或者达成和解协议后不履行的,可以向调解组织申请调解;不愿调解、调解不成或者达成调解协议后不履行的,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对仲裁裁决不服的,除本法另有规定的外,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二、被辞退如何索要加班费
双方协商,向劳动保障监察部门投诉举报、进行仲裁、诉讼等。
首先,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应当充分协商,用人单位应当按照法律的规定足额的支付加班费。这是任何纠纷最快的解决方式,也是无讼是求的体现。
其次,任何组织或者个人对违反劳动保障法律、法规或者规章的行为,有权向劳动保障行政部门举报。
劳动者认为用人单位侵犯其劳动保障合法权益的,有权向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投诉。
再次,发生劳动争议,当事人不愿协商、协商不成或者达成和解协议后不履行的,可以向调解组织申请调解;不愿调解、调解不成或者达成调解协议后不履行的,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对仲裁裁决不服的,除本法另有规定的外,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最后,因支付拖欠劳动报酬、工伤医疗费、经济补偿或者赔偿金事项达成调解协议,用人单位在协议约定期限内不履行的,劳动者可以持调解协议书依法向人民法院申请支付令。人民法院应当依法发出支付令。
三、如何证明竞业限制协议无效
(1)超过竞业限制的期限。竞业限制协议的限制期限不得超过两年。也就是说,如果双方在协议中约定的期限超过两年,则超出部分应当认定为无效。
(2)不给劳动者补偿。用人单位让劳动者签订竞业限制协议,就必须给予劳动者相应的补偿。
如果该竞业限制协议未约定补偿数额或者给付标准,允许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就此事项协商,如果用人单位不同意给付补偿金,则该协议不对劳动者产生效力。
-
签协议签工伤保险条例之后还可以反悔吗?
256人看过
-
工伤协议签订后,还能反悔吗?
309人看过
-
工伤职工与单位签订工伤赔偿协议后能否反悔
94人看过
-
与单位工伤保险待遇达成协议后是不是能反悔
480人看过
-
车祸达成赔偿协议后可否反悔
307人看过
-
可以反悔的工伤私了协议情形
411人看过
工伤保险,是指劳动者在工作中或在规定的特殊情况下,遭受意外伤害或患职业病导致暂时或永久丧失劳动能力以及死亡时,劳动者或其遗属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的一种社会保险制度。 工伤保险的认定劳动者因工负伤或职业病暂时失去劳动能力,工伤不管什么原因... 更多>
-
赠与协议能否反悔协议反悔原告可以反悔吗甘肃在线咨询 2022-06-09赠与人在财产权利转移之前可以撤销,但是经过公证的不可以。赠与合同的撤销分为任意撤销与法定撤销。赠与合同的任意撤销是指赠与合同成立后,在赠与财产权利转移之前,赠与人基于自己的意思而任意撤销赠与合同。
-
后的协议可否直接反悔甘肃在线咨询 2022-10-26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若干问题的解释(二)》第9条规定:“男女双方协议离婚后1年内就财产分割问题反悔,请求变更或者撤销的,人民法院应当受理。人民法院审理后,未发现订立财产分割协议时存在欺诈、胁迫等情形的,应当依法驳回当事人的诉讼请求。”周某在离婚后未满1年,因反悔原离婚时的财产分割协议,向法院起诉要求撤销,法院受理有法律依据。现关键在于如何认定双方在离婚时达成的夫妻共同财产分割是
-
分割协议达成后一方可否反悔?江苏在线咨询 2022-10-09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二)》第九条规定:“男女双方协议离婚后一年内就财产分割问题反悔,请求变更或者撤销财产分割协议的,人民法院应当受理。人民法院审理后,未发现订立财产分割协议时存在欺诈、胁迫等情形的,应当依法驳回当事人的诉讼请求。”在离婚后未满一年的,因反悔原离婚时的财产分割协议,向法院起诉要求撤销,法院受理有法律依据。离婚后超过一年的,不能再就财产分割协议
-
离婚后可否反悔财产分割协议重庆在线咨询 2022-06-11能反悔,但是只有在有证据证明当时签订离婚协议的时候存在欺诈胁迫的情形发生,否则法院是不会支持你的。 协议离婚后,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撤销原有的离婚协议中对于财产的分割。
-
能否在协议反悔后起诉?上海在线咨询 2024-12-08根据原短文,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应当承担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或者赔偿损失等违约责任。根据第二短文,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应当承担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或者赔偿损失等违约责任。最后,根据第三短文,当事人一方明确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为表明不履行合同义务的,对方可以在履行期限届满之前要求其承担违约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