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劳动合同法》的颁布,劳动者维权案件激增,其中涉及女性劳动者的劳动争议案件也呈现上升趋势。
男女劳动者在追索劳动报酬及拖欠工资的经济补偿金、主张加班费等方面并没有明显的区别,而基于女性所具有的孕育后代的特点,法律对这方面的待遇进行了特殊的规定。也就是说,女性享有某些男性劳动者无法享有的特殊劳动待遇,因此女性劳动者享有的劳动权益较之男性更多。然而,在实践中,不少女职工的权益却常遭到损害。
产假期间被降薪生育费用无处报
2005年3月15日,李女士进入一家公司担任促销主管,双方签订劳动合同,期限至2008年3月14日。2008年2月8日,李女士入院待产,并于2008年2月10日行子宫剖宫手术产下一子,其自行支付生育医疗费用4000余元。公司没有给李女士办理生育保险等社会保险,只是在2008年2月1日至6月15日四个半月的产假期间,按每月730元的公司最低工资标准支付工资。李女士产假期满后,公司没有让她上班,也未向其支付工资。
2008年7月10日,李女士以公司拖欠工资及未依法缴纳社会保险为由,向公司邮寄了被迫辞职通知书,并提起仲裁,要求公司向其支付产假期间的工资差额及生育医疗费用。仲裁裁决支持了李女士的请求,公司不服,提起了诉讼。
法官释法:
女职工在孕期、产期、哺乳期内,劳动合同期限届满时,用人单位应当将劳动合同的期限顺延至孕期、产期、哺乳期期满为止。李女士与公司的劳动合同期限至2008年3月14日,双方劳动合同期满后,因李女士处于休产假及哺乳假期间,故双方劳动合同的期限应当顺延至哺乳假期满。
根据《女职工劳动保护规定》等规定,单位不得在女职工怀孕期、产期、哺乳期降低其基本工资,在其因生育依法享受休假期间,应当支付工资。现公司按最低工资标准向李女士支付产假工资,不符合法律规定,应补足其差额部分。
因公司没有给李女士办理生育保险的参保手续,故李女士因生产发生的生育医疗费用,应由公司负责报销符合生育保险报销标准的部分。据此,法院判决公司给付李女士产假工资差额及生育医疗费用。
需要说明的是,因李女士于2008年7月10日以公司拖欠工资及未依法缴纳社会保险为由,向该公司邮寄了被迫辞职通知书,故双方劳动关系于2008年7月10日解除。这就是说因怀孕生育导致的已到期劳动合同的顺延不是绝对的,如果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解除劳动关系或者劳动者因自身原因主动申请辞职的,法律并不禁止双方解除劳动关系。
大病未愈遭辞退单位违法被判赔
金女士1989年1月到一家时装公司工作。2006年12月26日,双方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2007年8月开始,金女士因患有重大疾病开始休病假,病假期间公司按本市最低工资标准的80%向金女士支付病假工资。
2008年9月23日,公司向金女士出具劳动合同解除通知书,要求于2008年9月25日与金女士解除劳动合同。金女士认为公司做出的解除劳动合同决定违法,向劳动仲裁机构申请劳动争议仲裁,要求公司给付违法解除劳动合同的赔偿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支持了金女士的请求,公司不服该裁决,起诉至法院。
法官释法:
金女士与时装公司签订的劳动合同合法有效,双方均应依合同约定享有权利,履行义务。根据《企业职工患病或非因工负伤医疗期规定》第3条、第4条的规定,医疗期应根据职工本人实际参加工作年限和在本单位工作年限确定。本案中,金女士于1989年1月起即在时装公司工作,至2008年9月金女士在公司累计工作年限已满19年,故金女士的医疗期应为18个月。2008年9月23日,公司向金女士出具劳动合同解除通知书时,正处于金女士的医疗期内。故时装公司在金女士医疗期内与其解除劳动合同,违反法律规定。
在用人单位违法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时,如果劳动者要求继续履行劳动合同,用人单位应当继续履行;如果劳动者不要求继续履行劳动合同或者劳动合同已经不能继续履行的,用人单位应当支付赔偿金。鉴于金女士不要求公司继续履行劳动合同,故公司应向金女士支付违法解除劳动合同的赔偿金。因时装公司于解除劳动合同前12个月向金女士支付的月平均工资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故应按当地最低工资标准计算赔偿金。据此法院判决服装公司给付金女士违法解除劳动合同的赔偿金。
退休发挥余热劳动关系遭遇否定
杨女士是一家企业的干部,2006年,55岁的杨女士在该企业办理了退休手续。
2008年5月,杨女士为了发挥余热,与一家公司签订一年期的劳动合同书。2008年9月开始,杨女士没有再到公司上班,公司也没有向她继续支付劳务报酬。2009年5月,杨女士提起劳动仲裁,要求公司向其支付2008年9月至2009年4月的工资、经济补偿金等费用。仲裁机关最终以杨女士已超过法定退休年龄为由,决定对其仲裁申请不予受理,杨女士不服,起诉至法院。
法官释法:
根据目前法律规定,女性的退休年龄较男性早,即女工人于50周岁,女干部55周岁退休,享受退休待遇。劳动者退休后,已不再是劳动法意义上的劳动者,故其与新用人单位建立的法律关系应为劳务合同关系。
杨女士为国营工厂退休干部,于2006年办理了退休手续,故杨女士与与其原单位之间是劳动合同关系。杨女士退休后虽然与新的公司签订了劳动合同书,但双方之间的法律关系实际上仍应为劳务合同关系。因杨女士与该公司系劳务合同关系,故杨女士依据劳动合同关系而主张经济补偿金、未提前一个月通知解除劳动合同的一个月工资代通知金,没有法律依据。
另外,虽然杨女士主张自己在2008年9月以后完成了公司分配的工作任务,却没有提供相关的证据,因此法院最终判决驳回杨女士的诉讼请求。
-
维护妇女儿童权益的特殊性
276人看过
-
职场年轻女性的权益维护
138人看过
-
涉及劳动者权益的案件如何合法维护自身利益
491人看过
-
劳动者维护自身权益的时间限制:
59人看过
-
从一起劳动争议案件谈劳动者如何维护自身权益
144人看过
-
劳动者维权攻略:轻松解决常见误区,维护自身权益
316人看过
劳动者指达到法定年龄,具有劳动能力,以从事某种社会劳动获得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依据法律或合同的规定,在用人单位的管理下从事劳动并获取劳动报酬的自然人。 劳动者享有平等就业和选择职业的权利、取得劳动报酬的权利、休息休假的权利、获得劳动安全卫生... 更多>
-
劳动者维护自身合法权益,有哪些法律依据?劳动者维权的技巧有哪些台湾在线咨询 2022-05-06劳动者通过劳动仲裁途径维护自身合法权益,或者申请工伤认定、职业病诊断与鉴定等,都需要提供证明自己主张或案件事实的证据。如果劳动者不能提供有关证据,可能会影响自身权益。特别是在与用人单位没有签订书面劳动合同时,如果没有其他与用人单位存在事实劳动关系的证据,那么在诉讼中非常困难,还有可能导致败诉。因此,本律师提示劳动者在平时的工作中,应当多注意保留有关证据。通过律师代理的大量劳动争议案件律师建议劳动者
-
女性如何确保自身权益得到保护和维护青海在线咨询 2024-11-22妇女维护自身权益的途径包括: 1. 根据个人权益遭受的不同情况,向公安机关、劳动行政部门、民政部门、基层人民政府等相关部门提出投诉,要求依法处理。 2. 向人民调解组织申请调解,或向仲裁机构申请仲裁,以维护自身权益。 3. 在依法聘请律师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或申请法律救助后进行诉讼。 4. 向妇女组织进行投诉。妇女联合会或相关妇女组织在查清事实后,有权要求相关部门依法查处。 根据《妇女权益
-
劳动者维护自身权益的方法有哪些,劳动者如何保全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上海在线咨询 2022-03-05在劳动者与单位之间的关系中,劳动者属于弱势群体,处在劣势地位,劳动者要留心保全加班证据,如考勤表复印件、加盖公章的安排表、工资条、通知的电子邮件、平时的工作记录、提交工作成果的电子邮件等等。只要平时留心点,总是能保留些证据的。在生活中很多不规范的公司靠着压榨员工利益、蒙骗消费者谋求暴利,有的用人单位甚至不执行仲裁裁决和法院判决,这个时候有了生效的法律文书以后,要及时向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申请强制
-
消费者维护自身权益的工作与实施强制措施,消费者如何维护自身权益江西在线咨询 2022-02-08该案例的消费者可以直接向当地的消费者协会或者工商部门进行举报维权。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三十七条消费者协会履行下列公益性职责: (一)向消费者提供消费信息和咨询服务,提高消费者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能力,引导文明、健康、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消费方式; (二)参与制定有关消费者权益的法律、法规、规章和强制性标准; (三)参与有关行政部门对商品和服务的监督、检查; (四)就有关消费者合法
-
维护自身权益的方法:如何让消费者权益得到有效维护山东在线咨询 2024-11-18一、消费者监督权 根据《产品质量法》第22条规定,消费者享有就产品质量问题向产品的生产者、销售者查询的权利,并向产品质量监督部门、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及有关部门申诉。接受申诉的部门应当负责处理。此外,《产品质量法》第23条规定,消费者协会及质量管理协会等社会组织可以就消费者反映的产品质量问题建议有关部门负责处理,支持消费者对因产品质量造成的损害向人民法院起诉。 二、销售者质量责任 《产品质量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