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判人员仍存在人权保障问题
来源:互联网 时间: 2023-04-25 14:50:59 465 人看过

审判人员还存在轻人权保障问题,河南省高院院长张立勇连续三年提出去犯罪化标签的建议,就在今年两会前夕,最高人民法院推出的四五改革纲要(《人民法院第四个五年改革纲要(2014-2018)》)作出了类似提法。1955年出生的张立勇2008年当选河南高院院长,此后,他主张在河南推行错案责任追究终身制,开展了人民陪审团试点工作。今年1月,针对中央巡视组反馈的河南法院系统腐败的问题,张立勇称,全省法院已处理151人。

行政案件异地管辖效果完全出乎我们预料

记者:河南省推行了行政诉讼案件异地管辖,这项工作是为了解决什么问题?

张立勇:从司法实践的情况来看,民告官的胜诉率多少年来都保持在10%左右,所以就导致了很多行政诉讼的当事人去上访。

认真分析以后,我们认为至少有两个问题,有行政机关和官员对司法案件的干预问题,县长给县法院院长打招呼,县法院院长就生活在县里,拿着政府给的工资,这种情况下对司法的公信力产生了影响。

记者:行政案件异地管辖是为了改变这一状况?

张立勇:从去年开始,我们从信阳、安阳、南阳这几个基层法院推行一种行政案件的异地管辖,也可以叫推磨转圈式的异地管辖。比方说,鹤壁的案件在安阳审,安阳的落到濮阳,濮阳再到鹤壁。这种做法与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探索与行政区划适当分离的司法管辖制度精神是完全一致的。

记者:老百姓要跑到其他地方告状,会不会太麻烦?

张立勇:推行了半年多,从目前看效果不错。行政案件受理量上升了61%,说明老百姓有信心了,而且不怕跑到异地的麻烦;另外,胜诉率从10%提高到31%,这个情况完全出乎我们的预料;上诉率由2013年的53%下降到31%,这说明判决没什么问题;上访率也大幅度下降,大概有百分之五十多。

记者:效果超出了你的预期?

张立勇:以前老百姓是信访不信法,总觉得领导可以干预司法。现在到了另一个城市,领导想干预难度加大,对权力起到了制约的作用。这种制度安排使群众感受到司法的公正性,所以就不怎么上访了。

记者:那么,下一步有着怎样的深化改革计划?

张立勇:首先是巩固、总结;然后是完善,因为它还有不规范的地方;再把现有的受案范围再做扩大。下一步,我们还要以铁路法院为基础,一些案件可以指定给他们审理,因为铁路法院已经实现了行政区划的分离。总之,会用多种形式继续做一些探索。

去犯罪化标签从内心确认疑罪从无是个长期过程

记者:去年年底,河南高院宣布在庭审中去除犯罪化标签,这项工作的推动是基于怎样的考虑?

张立勇:主要是从赵作海的冤案开始的。完全无辜的一个人,被判处了死缓,在监狱里服刑了11年,搞得妻离子散,给他本人、社会,以及对司法公信力都造成了巨大的伤害。痛定思痛,我们决定把赵作海被判刑的5月9日这天,作为错案警示日,我们总结教训,认为一定要坚持无罪推定、疑罪从无的原则。实际上对赵作海的审判首先就是有罪推定。这种错误理念是造成冤案的重要原因。

记者:如何去除嫌疑人的犯罪化标签?

张立勇:原先在我们法庭里面,我观察到:开庭后,让刑事被告人剃光头、穿囚衣、戴手铐脚镣,甚至是关在一个栅栏围成的囚笼里。这种犯罪化的标签就是有罪推定的一种外在化表现形式。

这是通过外包装来强化了这种理念,这怎么实现司法公正?在错误理念的外化形式之外,它还是对刑事被告人人权的损害。十八届三中全会、四中全会都提出关于人权司法保障的问题,所以我们要改变错误的理念。

记者:除了上面这些,还做了哪些工作?

张立勇:去年,我们在全河南省的法院都推行了这种去犯罪化标签的审判模式,不剃光头、不穿囚服。如果剃光头的话,庭审要戴上帽子;穿囚衣来的,庭审前必须更衣。再一个,我们提出来,审判长在开庭前的第一句话就是,去掉被告人的械具。这句话本身就体现着无罪推定的理念。不仅如此,还要给被告人纸笔,记下公诉人的指控,好为自己辩护,确保被告人的诉讼权利。

在人代会上,我连续三年提出要去犯罪化标签。

记者:就在两会前,最高法的四五改革纲要提出要禁止被告人穿着识别服、马甲、囚服等具有监管机构标志的服装出庭受审。

张立勇:我觉得这是一个重大进步。同时,作为连续三年提出建议的人大代表,我也感到十分欣慰。但同时,我们也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比如,如何让司法审判人员从思想上、从内心里面确认无罪推定、疑罪从无的原则,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现在的司法审判人员中,重打击犯罪、轻人权保障,这样的问题还都存在。

记者:这次人代会上,还提了什么建议?

张立勇:还有个因素就是,我们的刑事审判,大概有三分之二都没有辩护律师。即使被派做法律援助,辩护律师也往往带着一种完成任务的思想,没有内在的为刑事被告人辩护的动力。也有人说,给律师们的辩护费用太低了。所以这次在人代会上我也提出,国家应该建立一笔为刑事被告人辩护的经费,真正体现司法公正,这笔费用是必须出的。

我们要真正贯彻落实加强人权司法保障的原则,加强以审判为中心的诉讼制度改革,让庭审在整个诉讼中发挥重要作用,在这些方面还要继续推进。河南法院在已经做了一些工作的基础上,在今后还要进行探索,进一步完善人权司法保障制度,预防冤假错案的发生。

代表履职建议刑诉法总则明确无罪推定原则

记者:你今年上会的议案和建议是哪些?

张立勇:除了去除犯罪化标签以外,我还提了两个议案。一个是在刑事诉讼法总则里面明确规定无罪推定的原则,一个是证人鉴定人宣誓制度。

怎样实现让庭审在整个诉讼中发挥决定性作用?现在很多开庭的庭审过程,带有走过场的形式化倾向,很多工作不是在庭审现场做的,而是在庭外做的。很多证人不到庭作证,还有作伪证的现象。这个问题严重影响了审判的公正性。所以我提出了要建立这个宣誓制度。

记者:这项制度的具体做法有哪些?

张立勇:就是要证人在出庭时,面向法庭,手按宪法,作出宣誓,表达自己会从人格和良知出发,绝不作伪证。这样给他一种心理压力:如果作伪证的话,一个是对不起你的良知,再一个是可能受到法律的追究。另外有一些证人可能不出庭,可以要求他在写出证词的同时,还要附加一份誓言陈述书。实际上,不仅是在西方国家,我们的香港、澳门都有这项制度。通过这些,就是要实现司法公正,避免冤案错案。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4年07月14日 05:03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更多死缓相关文章
  • 保障残疾人诉权应注意的问题
    一、残疾人的诉讼主体地位。由于残疾人存在人体组织、生活功能等缺陷,特别是一些重度残疾人不能表达自己的意志,生活不能自理,一旦他们的生活权益受到侵害,其亲属或有关其他组织,就会出面代他们维权,而这些亲属或组织向人民法院起诉时,认为受害人不能表达其意见,就常以自己的名义起诉,取代受害人为原告,这种行使诉权的方式是不合法的。我国法律赋予公民法律上的人格权,规定每个公民自出生时起至死亡时止,具有民事权利能力,同样,也具有诉讼权利能力,残疾人虽有各方面的缺陷,但他们和我们中的任何人都一样具有诉讼权利能力,因而无论任何组织或个人在为维护残疾人利益而提起民事诉讼时,均应以残疾人本人为原告。二、残疾人的诉讼代理人。诉讼代理人分为法定代理人、指定代理人和委托代理人三种。残疾人若为无民事行为能力或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即所谓的精神残疾或是痴呆人,即所谓的智力残疾,其本人即为无诉讼行为能力人,应由其监护人
    2023-03-18
    311人看过
  • 公务员退休保障问题
    最近海关在网络上对六部委报怨的文章越来越多,同为海关人看完后不免有唇亡齿寒、兔死狐悲的感觉。作为经历过阳光风暴的过来人,早对类似的经历麻木。发贴、骂娘只是一种情绪的发泄罢了,接着还是活照干,薪照降。客观地来说,此次改革的初衷是好的,目的是为了削减前些年俞演俞烈的权力部门间收入差别,阳光的方针也是托低,保中,限高,最终目的是建立起一个相对合理的公务员薪酬保障制度。姑且不说此次改革成败,凡改革总会有利益既得和即失者,此次海关系统必然处于失利的一方。如果这部分失去的福利,是用来提高其他部门公务员的待遇,那样牺牲也算物有所值。奈何海关的人数实在太少了,根据2010年全国海关关长会议数据显示:2009年末全国海关人数不到55000人,即便海关每人每年降薪2万,也只能贡献不到11亿,相当于一个巨贪的贪污金额,而又能提高全国公务员兄弟多少工资?海关作为公务员大家庭的一份子,与其他政府部门并没有任何区别。
    2023-04-24
    62人看过
  • 我国保障公民刑事诉讼存在哪些问题
    公民参加在刑事诉讼中其法律身份也会发生变化,相应的也会享有诉讼权利,承担诉讼义务。保障公民参加刑事诉讼提法,范围不确定,目前,探讨最多的是公民作为证人参加诉讼的权利保障问题,下面是一家之言,您可以参考:新《刑事诉讼法》增加关于证人保护的规定,为我国证人保护机制的完善迈进了一大步,但与其他法治国家相比,我国的证人保护制度还存在许多不足之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保护主体责任不明确。新刑诉法规定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法院都是证人保护机关,但对三机关具体如何分工以及在不同阶段承担的职责等内容,均尚未进行进一步的详细规定,也无具体可行的配套措施,这样容易造成司法机关相互推诿责任,致使对证人的保护难以在实践中得以实现。2、缺乏对证人及其近亲属的全面性保护。国外大多国家都建立了较完善的证人保护制度,对刑事证人及其近亲属提供人身及财产方面的保护,包括事前预防性保护和事后补救性保护。④从不同侧面对证
    2023-02-17
    147人看过
  • 保障残疾人诉权需要注意的问题
    一、残疾人的诉讼主体地位。由于残疾人存在人体组织、生活功能等缺陷,特别是一些重度残疾人不能表达自己的意志,生活不能自理,一旦他们的生活权益受到侵害,其亲属或有关其他组织,就会出面代他们维权,而这些亲属或组织向人民法院起诉时,认为受害人不能表达其意见,就常以自己的名义起诉,取代受害人为原告,这种行使诉权的方式是不合法的。我国法律赋予公民法律上的人格权,规定每个公民自出生时起至死亡时止,具有民事权利能力,同样,也具有诉讼权利能力,残疾人虽有各方面的缺陷,但他们和我们中的任何人都一样具有诉讼权利能力,因而无论任何组织或个人在为维护残疾人利益而提起民事诉讼时,均应以残疾人本人为原告。二、残疾人的诉讼代理人。诉讼代理人分为法定代理人、指定代理人和委托代理人三种。残疾人若为无民事行为能力或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即所谓的精神残疾或是痴呆人,即所谓的智力残疾,其本人即为无诉讼行为能力人,应由其监护人
    2023-03-01
    251人看过
  • 外籍人员个人所得税征管存在什么问题
    一、外籍人员个人所得税的问题1、临时来华人员居住时间较难掌握这部分外籍人员在我国境内不同地区提供劳务,如从事机器设备安装或独立个人劳务的人员,其逗留时间难以掌握,流动性比较大。2、扣缴义务难以履行我国《个人所得税法》规定了支付单位代扣代缴的义务,但在实际执行过程中问题较多:一是有的短期来华工作的外籍人员流动性大、逗留时间短;二是有的外商投资企业负责人和财务负责人是外籍人员,由于语言不通,对我国税法又不太熟悉,代扣代缴的难度较大;三是有些外籍人员在多处取得收入,对一些未达起征点的收入不主动申报,税务机关较难稽核;四是来源于我国在境外支付的部分,外籍纳税人如不主动申报,其工作单位无法实现代扣代缴。3、收入渠道多,支付方法隐蔽外籍纳税人在华工作期间的收入,只要是在华企业直接支付的,基本能实现代扣代缴。而有些情况下,则很难足额征收。如有些外籍纳税人只从在华工作的企业里领取一小部分工资或不领工资,另
    2023-02-12
    199人看过
  • 两审终审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两审终审的含义两审终审制是指一个案件经过两级人民法院审判即告终结的制度,对于第二审人民法院作出的终审判决、裁定,当事人等不得再提出上诉,人民检察院不得按照上诉审程序抗诉。二、法律关于两审终审的规定《民事诉讼法》第10条规定,人民法院审理民事案件,依照法律规定实行两审终审制度。所谓两审终审制度是指某一案件经过两级人民法院审判后即告终结的制度。法院审判案件,就审判程序而言是两审终审制,就法院体系而言是四级两审制。两审终审制,就是一起案件经过两级法院审判终结审判的制度。也就是说,地方各级法院对于按照审判管辖权的规定对由它审判的第一审(初审)案件做出判决或裁定以后,若当事人不服,可以在法定期限内向上一级法院提起上诉;若同级的检察院不服,可以在法定期限内向上一级法院提起抗诉。上一级法院有权受理针对下一级法院第一审判决或裁定不服的上诉或抗诉,有权经过对第二审案件的审理,改变或维持第一审法院的判决或
    2023-04-04
    453人看过
换一批
#刑罚种类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死缓
    词条

    对于应当被判处死刑的犯罪分子,如果不是必须立即执行的,可以判处死刑同时宣告缓期二年执行。 适用死缓的条件有两个: 1、罪当处死,这是适用死缓的前提条件; 2、不是必须立即执行的。这是区分立即执行和缓期二年执行的界限。... 更多>

    #死缓
    相关咨询
    • 保障性住房存在问题及对策
      河北在线咨询 2022-02-11
      保障性住房存在问题及对策:一是保障房建设的资金筹集难度较大。中央及地方各级政府明显加大了对保障房建设的资金投入力度,包括中央补助、省级奖补资金、地方财政配套、部分土地出让金净收益、公积金增值收益、地方政府的部分资产注入及土地支持等,但仍有大量资金缺口需通过社会资金渠道来弥补,融资规模大、难度较高。一些地方资金筹措存在一定困难,中西部地区资金压力更大一些。有些地方的保障性住房用地未能及时完成征地拆迁
    • 我国住房保障制度存在哪些问题, 我国住房保障制度存在的问题有哪些
      内蒙古在线咨询 2022-02-11
      我国住房保障制度存在的问题(一)经济适用房制度存在的问题1、购买对象界定不准,涵盖面过广2、投资比重下降,供求矛盾尖锐化3、缺乏有效的退出机制4、政策不够清晰,执行过程中屡被异化,容易产生新的分配不公和腐败(二)廉租住房制度存在的问题1、廉租房的对象不够广泛2、部分城市尚未建立稳定、规范的资金渠道,使得廉租住房的资金问题得不到解决3、围绕廉租房的住房保障制度建设滞后,面向低收入家庭的房源仍然不足(
    • 人民陪审员所在单位如何保障人民陪审员参加审判活动
      河南在线咨询 2022-09-13
      人民陪审员不是专门职业,是公民行使陪审权利、履行陪审义务的一项工作,有时不可避免地与本职工作有矛盾,人民陪审员参加审判活动离不开人民陪审员所在单位的支持。单位的支持是至关重要的,否则会给人民陪审员履职造成很大障碍。人民陪审员法第四条第三款规定,人民陪审员所在单位应当依法保障人民陪审员参加审判活动。根据这一规定,人民陪审员的工作单位应当在工作安排、调配、请假等方面给予人民陪审员参加审判活动提供便利,
    • 取保候审存在的问题是什么
      江西在线咨询 2022-07-10
      取保候审,是《刑事诉讼法》规定的一种刑事强制措施。是指在刑事诉讼中公检法等司法机关对未被逮捕或逮捕后需要变更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为防止其逃避侦查、起诉和审判,责令其提出保证人或者交纳保证金,并出具保证书,保证随传随到,对其不予羁押或暂时解除其羁押的一种强制措施。 存在的不足:1、现行的法律中,《刑事诉讼法》第六十五条第二款明确规定“取保候审由公安机关执行”,但具体的执行程序没有明确规定;
    • 员工存在哪些问题
      甘肃在线咨询 2022-08-21
      爲背景,中国员工在这种深化的文明烙印的影响下,如何完成由社会人、学校人或自然人向职业化的企业人的价值观念、态度、思想方式、品格操守、职业技艺终致职业化笼统的综合蜕变,完成由特殊主义、本位主义、威权主义和阅历主义文明向客户主义、制度主义、协作主义、效能主义等方面的质的蜕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