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2P网贷发展状况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及其相关技术的发展,互联网金融在我国得到了迅速发展。自从1979年出现p2p概念,并将小额信贷和互联网技术相连接以来,p2p网络借贷逐步进入了人们的视野,并于2007年正式进入我国。2013年以来,p2p网络借贷出现井喷式发展,在一年之内由最初的几十家增长到几千家,从而不仅实现了数量上的增长,借贷种类和方式也得到扩张。我国已经形成了有别与国外p2p网贷模式的新特点,同时也产生了平台角色复杂、监管主体缺位、信用系统缺乏等新问题。
民间借贷司法解释对互联网借贷平台的责任承担进行了规定。
民间借贷司法解释规定借贷双方通过p2p网贷平台形成借贷关系,网络贷款平台的提供者仅提供媒介服务,则不承担担保责任,如果p2p网贷平台的提供者通过网页、广告或者其他媒介明示或者有其他证据证明其为借贷提供担保,根据出借人的请求,人民法院可以判决p2p网贷平台的提供者承担担保责任。
根据司法解释第二十二条,借贷双方通过P2P网贷平台形成借贷关系,网络贷款平台的提供者仅提供媒介服务,则不承担担保责任;如果P2P网贷平台的提供者通过网页、广告或者其他媒介,明示或者有其他证据证明自己为借贷提供担保,根据出借人的请求,人民法院可以判决P2P网贷平台的提供者承担担保责任。
司法解释的具体法条
《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
第二十二条借贷双方通过网络贷款平台形成借贷关系,网络贷款平台的提供者仅提供媒介服务,当事人请求其承担担保责任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网络贷款平台的提供者通过网页、广告或者其他媒介明示或者有其他证据证明其为借贷提供担保,出借人请求网络贷款平台的提供者承担担保责任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相关说法
这条司法解释的出台,能够给这类网贷平台开展的后续业务划定比较明确的责任界限,但是要解决P2P网贷平台市场杂乱现象,仅仅依靠最高法的这条司法解释还是不够的。P2P网贷平台属于互联网金融范畴之内,它跟传统的金融业务也有非常密切资金往来关系,所以需要立法机构通盘考虑形成适应新形势的监管法律法规。
在当前涉及p2p网络借贷平台的法律规范缺失的情况下,为了更好地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进一步促进我国网络小额借贷资本市场良好发展,《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分别对于p2p涉及居间和担保两个法律关系时,是否应当以及如何承担民事责任作出了规定。
按照《规定》中的条款内容,借贷双方通过p2p网贷平台形成借贷关系,网络贷款平台的提供者仅提供媒介服务,则不承担担保责任,如果p2p网贷平台的提供者通过网页、广告或者其他媒介明示或者有其他证据证明其为借贷提供担保,根据出借人的请求,人民法院可以判决p2p网贷平台的提供者承担担保责任。
-
P2P平台在民间借贷中承担的法律责任明确吗?
407人看过
-
p2p平台存在非法吸收公众存款行为需要承担什么责任
234人看过
-
责任明示,不幸发生,对方需承担
374人看过
-
网络平台的侵权责任一定需要承担吗?
289人看过
-
P2P对债权担保需要担责吗
271人看过
-
网络发布平台是否承担侵权责任
282人看过
网贷是指个体和个体之间通过互联网平台实现的直接借贷。个体包含自然人、法人及其他组织。网络借贷作为新型借贷平台,贷款公司通常是在线运营,因此它们可以以较低的管理费用运营,并且比传统的金融机构更便宜地提供服务。... 更多>
-
中介平台的过失责任承担福建在线咨询 2023-07-10中介过失需要承担责任。如果有证据证明中介的过失行为给当事人造成了财产损失的,中介需要承担责任,当事人可以要求中介承担赔偿责任。中介机构赔偿责任采取过错推定原则,中介机构承担自己无过错的举证责任。
-
网贷平台涉及纠纷,如何处理?如何确定p2p平台的担保责任与法律责任山东在线咨询 2022-02-26最高人民法院发布《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该司法解释对P2P网贷平台涉及纠纷适用的法律条文做出来明确规定,明确网络贷款平台的提供者通过网页、广告或者其他媒介明示或者有其他证据证明其为借贷提供担保,出借人请求网络贷款平台的提供者承担担保责任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投资者在选择平台的时候,也要看平台的风控措施是否能够覆盖风险。例如注册资本金,以及第三方担保机构的资金实力
-
-
p2p平台存在非法吸收公众存款行为需要承担什么责任香港在线咨询 2021-12-12据不完全统计,2018年6月底至8月初有近300个P2P平台雷声。只要是一个可以被警方立案的平台,其立案收据就是非法吸收公共存款,一些情节严重的平台将以集资欺诈罪立案。非法吸收公共存款罪,是指非法吸收公共存款或者变相吸收公共存款,违反国家财务管理法规扰乱财务秩序的行为。警方之所以非法吸收公共存款,是因为P2p平台本身存在自筹资金的问题。自筹资金是指违反国家金融管理法规非法吸收公共存款或者变相吸收公
-
第三方支付平台承担的责任上海在线咨询 2022-03-22评定为“A”类的支付机构按照第十条规定办理相关业务时,可以与银行根据业务需要,通过协议自主约定由支付机构代替进行交易验证的情形,但支付机构应在交易中向银行完整、准确发送交易渠道、交易终端或接口类型、交易类型、商户名称、商户编码、商户类别码、收付款客户名称和账号等交易信息;银行应核实支付机构验证手段或渠道的安全性,且对客户资金安全的管理责任不因支付机构代替验证而转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