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贷款拖欠十万会拘留吗,这篇千万别划走!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5-20 20:54:26 351 人看过

需要结合具体情况判断。

拘留是刑事处罚流程第一环节,如果是不符合贷款资质但是通过提供虚构收入证明、虚假贷款审批材料等行为从银行处骗取贷款并且逾期未偿还的,是很有可能构成贷款诈骗行为而被拘留的。

贷款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使用欺骗方法,骗取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的贷款,数额较大的行为。

一旦构罪可能会面临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如果贷款审批材料是没有任何问题的,主观上也不存在侵占的意愿,是不会构成贷款诈骗罪,被追究刑事责任的。关于这方面还有什么疑问的话,可以联系我详细咨询。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九十三条,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诈骗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的贷款,数额较大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3月31日 05:07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律师普法
换一批
更多有期徒刑相关文章
换一批
#刑罚种类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有期徒刑是我国刑法规定的刑罚的一种,指在一定期限内剥夺犯罪人的自由,实行强制劳动改造的刑罚方法。有期徒刑是我国适用面最广的刑罚方法。 对于判处有期徒刑的罪犯,最高减刑数额为原判刑期的一半。判刑十五年,最多减刑七年六个月。... 更多>

    #有期徒刑
    相关咨询
    • 欠贷款2万4千三年会被拘留吗
      山西在线咨询 2023-08-10
      需要结合具体情况判断。 拘留是刑事处罚流程第一环节,如果是不符合贷款资质但是通过提供虚构收入证明、虚假贷款审批材料等行为从银行处骗取贷款并且逾期未偿还的,是很有可能构成贷款诈骗行为而被拘留的。 贷款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使用欺骗方法,骗取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的贷款,数额较大的行为。 一旦构罪可能会面临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如果贷款审批材料是没有任何问题的,主观上也不存在侵占的意愿,是不
    • 欠8万的网络贷款还不上会被拘留吗?
      四川在线咨询 2023-10-25
      需要结合具体情况判断。 拘留是刑事处罚流程第一环节,如果是不符合贷款资质但是通过提供虚构收入证明、虚假贷款审批材料等行为从银行处骗取贷款并且逾期未偿还的,是很有可能构成贷款诈骗行为而被拘留的。 贷款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使用欺骗方法,骗取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的贷款,数额较大的行为。 一旦构罪可能会面临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如果贷款审批材料是没有任何问题的,主观上也不存在侵占的意愿,是不
    • 网上贷款三十万欠三千五个月会上法庭吗?
      陕西在线咨询 2023-08-30
      是有可能被起诉的。 只要出现了逾期还款的情况,银行就具备了起诉的权利,从法律规定的角度上来说,这个时候开始,银行随时都可以起诉债务人。 但是在生活中,银行为了节省成本和时间,一般也不会随意采取诉讼方式进行追债,在正式起诉以前,银行会通过业务员通知催收、发送律师函催收或者其他违规的花式催收方法逼迫债务人尽快清偿欠款,这样反而会给债务人带来更多的不便和名誉上的损失。 所以除了避免银行起诉以外还要尽量在
    • 网贷欠十万拖欠不还会不会上
      河南在线咨询 2023-08-18
      1、不还钱会产生逾期违约金和利息; 2、不还钱会在个人征信报告上有记录,影响个人信用,给以后的经济生活带来不便,比如,贷款买房、贷款买车等都会有相应的影响; 3、情节严重者要承担刑事责任。 除此之外,还将面临以下问题: 1、银行的持续催款 当出现借款人逾期还款的情况,客服中心首先会多次进行电话通知;如果还是未交款,会委托第三方进行催收,通常是连续的电话、短信,甚至回上门催收;经多次催缴未还款,那么
    • 劳动报酬拖欠十万以上七万会被刑事拘留吗
      广东在线咨询 2022-10-26
      法律风险: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七十六条之一以转移财产、逃匿等方法逃避支付劳动者的劳动报酬或者有能力支付而不支付劳动者的劳动报酬,数额较大,经政府有关部门责令支付仍不支付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有前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