丢失枪支不报罪由哪些构成?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7-27 19:10:37 440 人看过

丢失枪支不报罪的构成要件有:

1、主体是依法配备公务用枪的人员;

2、主观上是直接故意;

3、客体是公共安全和国家对枪支的管理制度;

4、客观性表现为依法配备公务用枪的人员,丢失枪支不及时报告,造成严重后果的情形。

丢失枪支不报罪构成要件

1、主体要件:主体不是一般主体,是特殊主体,依法配备公务用枪的人员;

2、主观要件:在主观方面上表现为故意;

3、客体要件:侵犯的客体是公共安全和国家对枪支的管理制度;

4、客观要件:在客观方面上表现为丢失枪支后不及时报告,并造成严重后果的行为。

5、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一百二十九条依法配备公务用枪的人员,丢失枪支不及时报告,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刑法》第十四条

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因而构成犯罪的,是故意犯罪。

故意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第一百二十九条

依法配备公务用枪的人员,丢失枪支不及时报告,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1月11日 15:01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律师普法
换一批
更多有期徒刑相关文章
  • 丢失枪支不报罪名词解释
    一、丢失枪支不报罪名词解释丢失枪支不报罪名词解释如下:丢失枪支不报罪,是指依法配备公务用枪的人员违反枪支管理规定,丢失枪支不及时报告造成严重后果的行为。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公共安全和国家对枪支的管理制度。枪支县有较大的杀伤力,一旦丢失,对社会即构成严重的威胁。为了确保公务用枪的安全,《枪支管理法》对公务用枪的日常管理有严格的规定,要求配备公务用枪的人员必须妥善保管枪支,确保枪支的安全,严防发生枪支被盗、被抢、丢失或者其他事故。这是依法配备公务用枪人员应尽的职责。同时,依法配备公务用枪的人员所配备的枪支一旦发生被盗、被抢或者丢失的事件,应当立即向公安机关报告,以免造成严重后果。二、丢失枪支不报罪是怎样认定的?丢失枪支不报罪的认定标准有:本罪的犯罪形态是故意的,因为行为人主观上知道丢失枪支的意图;本罪的过错形式是过失,其原因是行为人在发生严重后果时大意或者过于自信;本罪的过错形式可以是过失,也可以
    2023-06-24
    360人看过
  • 如何认定丢失枪支不报罪
    一、如何认定丢失枪支不报罪1.客体要件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公共安全和国家对枪支的管理制度。枪支县有较大的杀伤力,一旦丢失,对社会即构成严重的威胁。为了确保公务用枪的安全,《枪支管理法》对公务用枪的日常管理有严格的规定,要求配备公务用枪的人员必须妥善保管枪支,确保枪支的安全,严防发生枪支被盗、被抢、丢失或者其他事故。这是依法配备公务用枪人员应尽的职责。2.客观要件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丢失枪支后不及时报告,并造成严重后果的行为。3.主体要件本罪主体为特殊主体,即依法配备公务用枪的人员。可以配备公务用枪的有:(1)公安机关、国家安全机关、监狱、劳动教养机关的人民警察,人民法院的司法警察,人民检察院的司法警察和担负案件侦查任务的检察人员,海关的缉私人员。(2)国家重要的军工、金融、仓储、科研等单位的专职守护、押运人员在行守护押运任务时确有必要使用枪支的。4.主观要件本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即明知枪支
    2023-07-02
    396人看过
  • 丢失枪支不报罪的社会影响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二十九条的规定,丢失枪支不报罪,是指依法配备公务用枪的人员违反枪支管理规定,丢失枪支不及时报告造成严重后果的行为。《枪支管理法》第四十四条规定:违反本法规定,有枪支被盗、被抢或者丢失,不及时报告行为之一的,由公安机关对个人或者单位负有直接责任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警告或者15日以下拘留;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构成丢失枪支不报罪在缓刑期间需遵守哪些规定(一)遵守法律、行政法规,服从监督;(二)按照考察机关的规定报告自己的活动情况;(三)遵守考察机关关于会客的规定;(四)离开所居住的市、县或者迁居,应当报经考察机关批准。枪支丢失以后必须及时向所在单位报告,如果不进行报告,丢失的枪支被他人用于其他犯罪行为的,丢失枪支的工作人员也要承担刑事责任。而对于其他普通群众来讲,捡到枪支以后也应该及时上交给公安机关,任何单位和个人非法持有枪支都是不允许的。刑法
    2023-06-30
    355人看过
  • 规定丢失枪支不报罪的要求
    刑法第一百二十九条规定:“依法配备公务用枪的人员,丢失枪支不及时报告,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这是丢失枪支不报罪的法律规定。如何认定本罪的罪过形式,长期以来在学界的认识并不统一,主要有三种观点:其一认为本罪的罪过形式是故意,因为行为人对丢失枪支的行为主观上是明知故意的。其二认为本罪的罪过形式是过失,理由是行为人对严重后果的发生是出于疏忽大意或者过于自信的心理态度。其三认为本罪的罪过形式既可以是过失,也可能是间接故意,理由是行为人对严重后果的发生不仅可以出于过失的心理态度,而且可以出于放任的心理态度。其中,第一种观点将丢失枪支不及时报告的行为作为判断犯罪主观心理态度的根据,而丢失枪支不报告罪是结果犯,行为是故意的不意味着对结果的心理态度也是故意的。第三种观点认为本罪主观方面既可以是过失也可以是间接故意并不妥当。因为过失犯罪的成立以法律有明文规定为限,如果在认为本罪是故意
    2023-07-02
    259人看过
  • 枪支丢失不报告的结果
    丢失枪支不报罪的构成要件:(1)对象要件。本罪侵犯的对象是公共安全和国家枪支管理制度。(2)客观要件。本罪客观上表现为枪支丢失后未及时报告,造成严重后果。(3)主要要件。本罪主体为特殊主体,即依法配备公务枪的人员。(4)主观要件。本罪主观上表现为故意,即明知枪支丢失但未及时报告的,不构成本罪。行为人对枪的丢失,可能是出于过失,但不及时报告,却是出于故意。丢失枪支不报罪主观罪过之提示内容摘要:关于丢失枪支不报罪的主观罪过形式目前在学界尚未达成共识,主要存在着过失、故意等截然对立的看法。对故意犯罪认识内容的曲解,对成立本罪的犯罪构成认识的片面,加之认定罪过时逻辑上的偏差是造成上述认识不统一的重要原因。要揭开丢失枪支不报罪的主观罪过的真实面纱,必须从本罪的犯罪构成入手进行应然揭示,为此直接故意成为这一思维进路的必然结论。客观的超过要素作为目前刑法犯罪构成理论的补充对于分析本罪的主观罪过起到了至关
    2023-07-10
    62人看过
  • 丢失枪支不报罪具有什么表现
    本罪的对象是公共安全和国家枪支管理制度。枪支县杀伤力大,一旦丢失,对社会构成严重威胁。为了保证公务用枪的安全,《枪支管理法》对公务用枪的日常管理有严格的规定,要求配备公务用枪的人员妥善保管枪支,确保枪支的安全,防止枪支被盗、被抢、丢失或其他事故。这是依法配备公务用枪人员的职责。同时,依法配备公务用枪的人员配备的枪支一旦被盗、被抢或者丢失,应当立即向公安机关报告,以免造成严重后果。丢失枪支是严重违反法律规定,不履行法定义务的行为。近年来,持枪犯罪案件越来越多。原因之一是依法配备公务用枪的单位和人员疏于枪支管理,枪支被盗、被抢或丢失的情况屡见不鲜,使枪支流向社会,被犯罪分子获取和利用。对公共安全构成潜在的严重威胁。本罪客观上表现为失枪后不及时报告,造成严重后果。这里的损失不仅包括行为人保管不善造成的损失,还包括枪支被盗、被抢、被骗或其他枪支控制丧失的情况。首先,这里的不及时报告是指发现枪支丢失
    2023-08-18
    496人看过
  • 丢失枪支不报罪的主观构成要件和客观构成要件有什么
    一、丢失枪支不报罪的主观构成要件和客观构成要件有什么(一)客观要件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丢失枪支后不及时报告,并造成严重后果的行为。这里的丢失,既包括因行为人保管不善而遗失,也包括枪支被盗、被抢、被骗或其他丧失对枪支控制的情况。第一,这里的不及时报告,是指在发现枪支丢失后未立即报告,这是构成本罪的一个重要条件。如果行为人在枪支丢失后一段时间内一直未发觉丢失而被他人利用作案时,不宜认定其是不及时报告。如果行为人对枪支保管完全是按照规定,但因意外发生被盗、被抢而及时报告的,不构成本罪。如果行为人违反枪支管理规定在使用、存放时被盗,即使及时报告的,也应承担过失责任,但不构成本罪。第二,丢失公务用枪不及时报告的行为,只有造成严重后果的,才构成本罪,这是本罪成立的一个法定要件。上述两个条件必须同时具备严重后果是枪支丢失落人犯罪分子手中被予以持有、使用或因枪支走火等造成重大人身伤亡后果的等。(二)主观要
    2024-02-10
    363人看过
  • 在哪些标准下,丢失枪支不报告才被视为犯罪?
    依法配备公务用枪的人员,丢失枪支不及时报告,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立案追诉:(一)丢失的枪支被他人使用造成人员轻伤以上伤亡事故的;(二)丢失的枪支被他人利用进行违法犯罪活动的;(三)其他造成严重后果的情形。丢失枪支不报罪是会如何判刑的丢失枪支不报罪量刑应当根据实际案情决定。我国刑法规定,丢失枪支不及时报告,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本罪主体为特殊主体,即依法配备公务用枪的人员。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公共安全和国家对枪支的管理制度。《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公安机关管辖的刑事案件立案追诉标准的规定(一)》第六条依法配备公务用枪的人员,丢失枪支不及时报告,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立案追诉:(一)丢失的枪支被他人使用造成人员轻伤以上伤亡事故的;(二)丢失的枪支被他人利用进行违法犯罪活动的;(三)其他造成严重后果的情形。
    2023-07-16
    217人看过
  • 丢失枪支不报罪认定定罪量刑分析
    一、什么是丢失枪支不报罪?丢失枪支不报罪,是指依法配备公务用枪的人员违反枪支管理规定,丢失枪支不及时报告造成严重后果的行为。二、丢失枪支不报罪的构成要件有哪些?(一)客体要件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公共安全和国家对枪支的管理制度。枪支县有较大的杀伤力,一旦丢失,对社会即构成严重的威胁。为了确保公务用枪的安全,《枪支管理法》对公务用枪的日常管理有严格的规定,要求配备公务用枪的人员必须妥善保管枪支,确保枪支的安全,严防发生枪支被盗、被抢、丢失或者其他事故。这是依法配备公务用枪人员应尽的职责。同时,依法配备公务用枪的人员所配备的枪支一旦发生被盗、被抢或者丢失的事件,应当立即向公安机关报告,以免造成严重后果。丢失枪支不报,是严重违反法律规定、不履行法定义务的行为。近年来,持枪犯罪案件不断增多,究其原因,其中之一就是依法配备公务用枪的单位和人员疏于枪支管理,屡屡发生枪支被盗、被抢或丢失的事件,从而使枪支流做
    2023-06-19
    210人看过
  •  丢失枪支未报告罪行的处罚措施有哪些?
    本文介绍了三种关于本罪罪过形式的观点,即故意、过失和可能是故意或过失。其中,第二种观点认为本罪罪过形式是过失,理由是行为人对严重后果的发生是出于疏忽大意或者过于自信的心理态度;第三种观点认为本罪罪过形式既可以是过失,也可能是间接故意,理由是行为人对严重后果的发生不仅可以出于过失的心理态度,而且可以出于放任的心理态度。有三种主要观点:一是认为本罪的罪过形式是故意,因为行为人对于丢失枪支的行为主观上是明知故意的;二是认为本罪的罪过形式是过失,因为行为人对于丢失枪支的行为主观上可能没有意识到其危险性;三是认为本罪的罪过形式可能是故意,也可能是过失,具体要根据案件事实和司法解释进行判断。其二认为本罪的罪过形式是过失,理由是行为人对严重后果的发生是出于疏忽大意或者过于自信的心理态度。其三认为本罪的罪过形式既可以是过失,也可能是间接故意,理由是行为人对严重后果的发生不仅可以出于过失的心理态度,而且可以
    2023-10-09
    395人看过
  • 什么标准下丢失枪支不报罪才立案?
    符合下列标准丢失枪支不报罪应当立案:依法配备公务用枪的人员,如人民警察、缉私人员等,枪支因行为人保管不善而遗失或者被盗、被抢、被骗,不及时报告,致使丢失的枪支被他人使用造成人员轻伤以上伤亡事故的,丢失的枪支被他人利用进行违法犯罪活动的,其他造成严重后果的情形的,应当立案追诉追究刑事责任。什么标准下丢失枪支不报罪才立案?的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二十九条依法配备公务用枪的人员,丢失枪支不及时报告,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0修正):第二编 分则 第二章 危害公共安全罪    第一百二十九条 依法配备公务用枪的人员,丢失枪支不及时报告,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2022-07-07
    382人看过
  • 该如何对丢失枪支不报罪进行认定
    一、如何对丢失枪支不报罪进行认定1、客体要件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公共安全和国家对枪支的管理制度。枪支县有较大的杀伤力,一旦丢失,对社会即构成严重的威胁。为了确保公务用枪的安全,《枪支管理法》对公务用枪的日常管理有严格的规定,要求配备公务用枪的人员必须妥善保管枪支,确保枪支的安全,严防发生枪支被盗、被抢、丢失或者其他事故。这是依法配备公务用枪人员应尽的职责。2、客观要件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丢失枪支后不及时报告,并造成严重后果的行为。3、主体要件本罪主体为特殊主体,即依法配备公务用枪的人员。可以配备公务用枪的有:(1)公安机关、国家安全机关、监狱、劳动教养机关的人民警察,人民法院的司法警察,人民检察院的司法警察和担负案件侦查任务的检察人员,海关的缉私人员。(2)国家重要的军工、金融、仓储、科研等单位的专职守护、押运人员在行守护押运任务时确有必要使用枪支的。4、主观要件本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即明
    2023-04-28
    75人看过
  • 犯下丢失枪支不报告罪会怎样处罚?
    丢失枪支不报罪既遂的处罚标准是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丢失枪支后行为人故意不及时报告,使枪支丢失落人犯罪分子手中被予以持有、使用或因枪支走火等造成重大人身伤亡后果的等其他造成严重后果的情形的,属于造成严重后果,构成犯罪既遂,对行为人追究徒刑或者拘役的刑事责任。丢失枪支不报罪的主体是丢失枪支不报罪的主体是依法配备公务用枪的人员。丢失枪支不报罪构成要件:1、主体要件:主体不是一般主体,是特殊主体,依法配备公务用枪的人员;2、主观要件:在主观方面上表现为故意;3、客体要件:侵犯的客体是公共安全和国家对枪支的管理制度;4、客观要件:在客观方面上表现为丢失枪支后不及时报告,并造成严重后果的行为。可以配备公务用枪的有:1、公安机关、国家安全机关、监狱、劳动教养机关的人民警察,人民法院的司法警察,人民检察院的司法警察和担负案件侦查任务的检察人员,海关的缉私人员;2、国家重要的军工、金融、仓储、科研等
    2023-07-17
    242人看过
  • 丢失枪支不报罪客观表现是什么,有哪些认定标准?
    一、丢失枪支不报罪客观表现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丢失枪支后不及时报告,并造成严重后果的行为。这里的丢失,既包括因行为人保管不善而遗失,也包括枪支被盗、被抢、被骗或其他丧失对枪支控制的情况。1、这里的不及时报告,是指在发现枪支丢失后未立即报告,这是构成本罪的一个重要条件。如果行为人在枪支丢失后一段时间内一直未发觉丢失而被他人利用作案时,不宜认定其是不及时报告。如果行为人对枪支保管完全是按照规定,但因意外发生被盗、被抢而及时报告的,不构成本罪。如果行为人违反枪支管理规定在使用、存放时被盗,即使及时报告的,也应承担过失责任,但不构成本罪。2、丢失公务用枪不及时报告的行为,只有造成严重后果的,才构成本罪,这是本罪成立的一个法定要件。上述两个条件必须同时具备严重后果是枪支丢失落人犯罪分子手中被予以持有、使用或因枪支走火等造成重大人身伤亡后果的等。二、丢失枪支不报罪认定标准刑法第一百二十九条规定:“依法
    2023-04-28
    350人看过
换一批
#刑罚种类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有期徒刑是我国刑法规定的刑罚的一种,指在一定期限内剥夺犯罪人的自由,实行强制劳动改造的刑罚方法。有期徒刑是我国适用面最广的刑罚方法。 对于判处有期徒刑的罪犯,最高减刑数额为原判刑期的一半。判刑十五年,最多减刑七年六个月。... 更多>

    #有期徒刑
    相关咨询
    • 构成丢失枪支不报罪的应该如何定罪?
      山西在线咨询 2023-02-03
      构成丢失枪支不报罪需要满足以下条件: 1、侵犯的客体是公共安全和国家对枪支的管理制度; 2、在客观方面表现为丢失枪支后不及时报告,并造成严重后果的行为; 3、主体为依法配备公务用枪的人员; 4、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
    • 满足什么条件会构成丢失枪支不报罪
      青海在线咨询 2022-07-04
      客体要件。 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公共安全和国家对枪支的管理制度。 客观要件。 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丢失枪支后不及时报告,并造成严重后果的行为。这里的丢失,既包括因行为人保管不善而遗失,也包括枪支被盗、被抢、被骗或其他丧失对枪支控制的情况。 第一,这里的不及时报告,是指在发现枪支丢失后未立即报告,这是构成本罪的一个重要条件。如果行为人在枪支丢失后一段时间内一直未发觉丢失而被他人利用作案时,不宜认定其是不
    • 丢失枪支不报罪的构成四要素?,法律上有哪些规定
      甘肃在线咨询 2023-08-12
      丢失枪支不报罪的构成四要素: (一)主体要件:主体为特殊主体,依法配备公务用枪的人员; (二)主观要件:在主观方面上表现为故意; (三)客体要件:侵犯的客体是公共安全和国家对枪支的管理制度; (四)客观要件:在客观方面上表现为丢失枪支后不及时报告,并造成严重后果的行为。
    • 造成枪支丢失罪,构成犯罪的条件有哪些
      重庆在线咨询 2021-10-10
      客体要件。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公共安全和国家对枪支的管理制度。枪支县有较大的杀伤力,一旦丢失,对社会即构成严重的威胁。为了确保公务用枪的安全,《枪支管理法》对公务用枪的日常管理有严格的规定,要求配备公务用枪的人员必须妥善保管枪支,确保枪支的安全,严防发生枪支被盗,被抢,丢失或者其他事故。这是依法配备公务枪手应尽的责任。同时,依法配备公务用枪的人员所配备的枪支一旦发生被盗,被抢或者丢失的事件,应当立即向
    • 构成丢失枪支不报罪需要满足什么条件?
      重庆在线咨询 2023-08-09
      构成丢失枪支不报罪需要满足以下条件: 1、侵犯的客体是公共安全和国家对枪支的管理制度; 2、在客观方面表现为丢失枪支后不及时报告,并造成严重后果的行为; 3、主体为依法配备公务用枪的人员; 4、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