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行依据审查的必要性
来源:互联网 时间: 2023-06-06 09:41:46 57 人看过

执行根据是执行机关据以执行的法律文书,是由有关机构依法出具的、载明债权人享有一定债权,债权人可以据以请求执行的法律文书。它是具有给付内容的、法律规定属于法院强制执行的法律文书。不具有给付内容,或者虽有给付内容但法律规定不属于法院强制执行的法律文书,不能成为执行根据。

执行依据的审查既是实务问题,具有极强的程序性、操作性,同时它又是一个理论问题。目前实务界在此问题上的混乱,有其操作层面上的原因,但根本性原因在于我们对这一问题缺乏理论上的有力支撑。反映在立法上,可以说这一方面我们是无法可依。由此,实际操作上的随心所欲、恣意妄为等情形的出现也就见怪不怪了。正因为如此,对执行依据进行审查就成为执行程序中必不可缺的主要任务。其对执行依据进行审查的思路之源就在于此。

基于这样一种理论指导,强制执行程序自新民事诉讼法于1991年4月颁布实施以后,就不可避免地陷入了一个尴尬境地,一方面,民事、经济纠纷执行案件大幅飚升,执行工作的重要性突显出来;另一方面,执行难成了人民法院执行工作挥之不去的梦魇。同时,执行难的伴生现象执行乱亦有愈演愈烈之势。在人们苦苦探求解决执行难、执行乱的良方利剂的过程中,不少有识之士开始反思我们既有的关于强制执行的理论,并逐渐认识到民事执行程序与民事诉讼程序是迥异的两类程序。

首先,两类程序中的国家权力性质不同。民事诉讼程序是以国家审判权,即司法权为基础的;民事执行程序是以国家强制执行权为基础的。(在中共中央中发11号文件中首次与审判权相并列地明确提出了执行权)。

其次,两类程序的性质、目标、任务不同。民事诉讼的实质是对发生争议的法律关系作出裁判,确定权利义务关系,其目的是解决纠纷。强制执行的实质是以国家强制力为后盾实现裁判所确认的权利,其目的是保护债权人的合法权益,维护生效法律文书的权威和法律的尊严;再次,程序的内在构成和价值取向不同。民事审判有多种程序,包括一审、二审和审判监督程序,包括一般程序和特别程序。民事审判程序的设计以公正为基本价值目标,同时兼顾效率。强制执行程序相对民事审判程序来说是单一程序。强制执行程序的设计以保证公正前提下的效率为基本价值目标。由此,一门新兴的法学学科──强制执行法学应运而生,可以说强制执行法学是伴随着执行难的阵痛,在中发11号文件的催生下呱呱出生的一个法学大家园中的新生儿。

强制执行法学产生初始就面临着极大的历史挑战性和极好的历史机遇。说到挑战,是因为强制执行法学的研究在我国尚属起步阶段,而人民法院的执行实务又亟需成熟理论的指导,能否在尽可能短的期间里拿出一套论证严谨,科学务实的体系化成果,不嫡是对我们所有有志于此的研究者的挑战;说到机遇,是因为,1999年夏季,最高人民法院攻克执行难的决心得到了党中央的坚决支持,中央11号文件及时下发全国,发挥了巨大的排难作用,举国上下都在关注、研究强制执行程序,各级人民法院都在大张旗鼓地以改革的精神抓执行,从而形成了一股强大的推动强制执行法学研究前行的合力,这是我们必须把握住的历史机遇。

执行依据审查是强制执行程序中的一项重要的、必不可少的制度。它一方面与先手程序(包括审判程序、公证程序、仲裁程序等)相联系;另一方面,又决定着强制执行程序的启动与强制执行程序中国家公力允许实施的范围,其独特的内在规定性和外部效力殊值探讨。但是,无论是理论界还是实务界,在针对执行依据是否需要审查这一问题上,看法并不一致,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两种观点。

其一,认为强制执行程序不需要对执行依据进行审查。主要理由是:强制执行程序是民事诉讼的最后阶段,执行权是审判权的组成部分,执行活动是审判活动的必然延续,正如同工厂的流水线一般,上一道工序完成后自然当然转入下一道工序。

其二,强制执行程序中必须对执行依据进行审查。主要理由:

1、强制执行程序与民事诉讼程序在司法活动领域处于并列的关系,互不包容。这也正是审执分立体制得以确立的法理基础。审执分立体制的建立,本身就蕴含着监督的意旨,所以在强制执行程序中对执行依据进行审查是审执分立体制的内在必然要求;

2、强制程序的启动与否成中比有赖于对执行依据的审查。具体而言又可作如下分解:

(1)要进入强制执行程序,则其先手确权程序必须经由法律途径而届至终结,并产生有赋予既判力的确权文书。

(2)该具有既判力的确权文书须由权利人向人民法院提出申请(人民法院移送执行的除外),在此意义上而言,对执行依据之审查具有被动性。

(3)当事人就该具有既判力的确权文书向人民法院主张执行权须在法定期间内作出。

(4)就国家公力对民商事权利的两大保护层面而言,诉讼程序与执行程序的保护指向都毫无疑义地是当事人的合法的民商事权利,执行程序不应被看作是对诉讼程序的救济,因为它不是以保护诉讼程序为其程序内容。因而,在启动执行程序时,它就必须对其拟保护之民商事权利进行独立的、不受诉讼程序干扰的审视,而这一审视的衡量标准就是先手程序已为的具有既判力的确权文书,若该确权文书无事实及法律上的瑕疵则有可能启动强制执行程序,反之若该确权文书存在有事实或法律上的瑕疵,就是说强制执行程序所要保护的民商事权利本身有瑕疵,则强制执行程序不能启动,否则该强制执行程序启动就是瑕疵启动。

这也就是我们实务界常说的错误的判决不能进入执行程序。正如最高人民法院执行工作办公室葛主任在全国部分高级法院执行局局长座谈会上所说的┅┅这一类案件的实体错误都是很明显的,有的错定了合同性质,有的错定了合同效力,有的错定了合同责任,有的确定债务数额有误,有的将刑事诈骗案件当作经济纠纷案件来审理,有的以裁定代替调解书、判决书,按照肖院长关于错误的判决都不要交付执行这个要求,其做法显然是错误的。

但是这种情况下,我们还盲目地执行,甚至加大力度执行,引发事端。这种情况下本来裁判就不公,执行再告急,不是错上加错吗?现在在新的理念下,对生效的错误裁判不改判,这种情况就更加突出。

3、通过对执行依据的审查,可以明确国家公力所要保护的民商事权利的时空指标,进而也就界定了在本起执行案件中为实现该私权的国家公力的许可适用范围。换言之国家公力在强制执行程序中之适用,乃根源于当事人依具有既判力的确权文书向法院所为的申请,则国家公力的施用范围自当不得超过该申请之范围,否则,一者构成权利滥用,二者侵害了被申请执行人的利益。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4年11月26日 16:03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更多执行依据相关文章
  • 纪律审查立案依据:党内监督执纪的依据
    纪检监察机关对违反党纪政纪行为的立案,必须同时具备以下两个条件:(1)确有违纪事实。纪检监察机关受理反映党员和监察对象违法违纪的线索和材料后,经过仔细研究,认真审查,并对主要问题进行了初步核实,确认被检举人、被控告人有违法违纪的事实存在,才可能进入立案程序。(2)需追究纪律责任。纪检监察机关经初核确认党员和监察对象确有违法违纪事实,同时还要对照党纪政纪有关规定,确认该行为需要追究党纪政纪责任的,才能决定立案。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多久有结果这是一种组织内部的“措施”,不是法律规定的措施。所以时限是根据情况来定的。党组织在纪律审查中发现党员严重违纪涉嫌违法犯罪的,原则上先作出党纪处分决定,并按照规定给予政务处分后,再移送有关国家机关依法处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六条民事案件的审判权由人民法院行使。人民法院依照法律规定对民事案件独立进行审判,不受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第一百一十
    2023-07-10
    412人看过
  • 设立非诉行政执行审查听证制度的必要性是什么
    非诉行政执行案件的执行依据是行政机关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其未经开庭进行举证、质证、认证等诉讼程序,由行政机关直接申请并进入法院的执行程序,行政机关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认定事实是否清楚、证据是否充分、适用法律是否正确、程序是否合法、处理结果是否得当等问题均难以把握。设立审查听证制度的目的就是要从事实和法律两个方面进行审查,从而决定是否准予执行。第二,是保证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维护和监督行政机关依法行使行政职权基本原则的要求。一般来说,非诉行政执行案件都是由于行政管理相对人逾期既不履行义务、又不起诉,而由行政机关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其具体行政行为引起的。此时相对人已丧失司法救济权,但丧失了司法救济权并不意味着丧失了申辩的权利。在非诉行政执行案件审查过程中启动听证程序,给予被执行人一个专门的申辩机会,也使行政机关有了一个再次对所作处罚决定进行“质检”的机会。第三、有利于执行工作的顺利执
    2023-06-14
    185人看过
  • 羁押必要性审查的法律规定,羁押必要性审查的方式有哪些
    一、羁押必要性审查的法律规定羁押必要性审查的法律规定是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被逮捕后,人民检察院仍应当对羁押的必要性进行审查。不需要继续羁押的,应当建议予以释放或者变更强制措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九十五条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被逮捕后,人民检察院仍应当对羁押的必要性进行审查。对不需要继续羁押的,应当建议予以释放或者变更强制措施。有关机关应当在十日以内将处理情况通知人民检察院。二、羁押必要性审查的方式有哪些羁押必要性审查的方式有:1.审查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不需要继续羁押的理由和证明材料;2.听取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辩护人的意见;3.听取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诉讼代理人的意见,了解是否达成和解协议;4.听取办案机关的意见;5.调查核实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身体健康状况;6.需要采取的其他方式。三、羁押必要性审查的程序羁押必要性审查的程序如下:1.程序启动。对于犯罪嫌疑人可能无继
    2023-03-03
    232人看过
  • 审查起诉阶段如何进行羁押必要性审查?
    刑诉法第93条规定了羁押必要性审查制度,《人民检察院刑事诉讼规则(试行)》(以下简称《规则》)第617条规定,侦查阶段的羁押必要性审查由侦查监督部门负责;审判阶段的羁押必要性审查由公诉部门负责。监所检察部门在监所检察工作中发现不需要继续羁押的,可以提出释放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或者变更强制措施的建议。笔者以公诉部门为视角,探讨审查起诉阶段羁押必要性审查工作如何开展。【目录】1、审查起诉阶段羁押必要性审查主体2、审查起诉阶段羁押必要性审查内容3、审查起诉阶段羁押必要性审查程序【正文】1、审查起诉阶段羁押必要性审查主体从逮捕执行至移送审查起诉,随着侦查活动的深入展开,案件事实和证据状况均有可能发生变化,犯罪嫌疑人是否符合继续羁押的条件也会随之发生改变。因此,检察机关公诉部门在收到公安机关移送审查起诉的案件之初,有必要首先对犯罪嫌疑人的羁押必要性进行审查,如根据犯罪嫌疑人同案犯的判决情况,犯罪嫌疑人
    2023-06-11
    453人看过
  • 最适合进行羁押必要性审查的时间
    羁押必要性审查时间一般在5个工作日内。如果情况较为复杂的,可以再延长5个工作日。羁押是逮捕、拘留决定后剥夺公民人身自由的一种自然状态,不是独立的强制措施。羁押场所包括监狱、看守所、拘留所、置留室。羁押一般由检察院受理,看守所进行办理。羁押必要性审查机构目前,从检察院的机构设置来看,侦查监督、监所检察、公诉三个部门均有部分职能涉及对羁押的审查。比如侦查监督部门负责对逮捕的必要性及是否延长侦查羁押期限进行审查,监所检察部门负责对羁押期限是否合法进行监督和审查,公诉部门在审查起诉过程中发现对犯罪嫌疑人采取强制措施不当,可以予以撤销或变更。三部门之间应加强沟通联系,构建起切实有效而且方便快捷的信息交流机制,确保能够掌握案件的全程动态,切实依法履行好羁押必要性审查工作。其中,侦查监督部门负责对报捕案件进行逮捕必要性的审查、对捕后案件进行羁押必要性审查;公诉部门负责在审查起诉阶段审查羁押持续的必要性;
    2023-07-13
    57人看过
  • 什么是执行依据执行依据的构成
    一、什么是执行依据执行依据的构成执行依据,即强制执行据以执行的法律文书,是强制执行程序启动的前提和基础。1.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规定,生效的判决书、裁定书和赔偿调解书等都可作为执行依据。2.执行依据的构成要素包括法律文书的生效性、内容的可执行性以及当事人的履行义务。3.只有当这些要素齐全,并且一方当事人拒绝履行法律文书所确定的义务时,对方当事人才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执行。二、申请与移送执行1.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三十六条,当发生法律效力的民事判决、裁定中规定的当事人义务未得到履行时,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执行,也可以由审判员将案件移送执行员执行。2.对于调解书和其他应当由人民法院执行的法律文书,同样适用这一规定。当一方当事人不履行法律文书所确定的义务时,对方当事人有权向人民法院申请执行,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三、不予执行的情形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2024-07-19
    364人看过
  • 进行资信调查的必要性
    企业信用风险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及WTO的推进,国际国内商务的环境和手段不断更新,整个世界日益变成一个共同的全球性市场,进出口贸易日益频繁,竞争更趋激烈,其中也不乏商业欺诈的出现,要想在这纷繁复杂、商场如战场般的贸易往来中立于不败之地,那就有必要进行信用风险的控制,做到知己知彼,百战百胜。商业资信调查,作为企业信用风险控制的重要手段和信用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已凸显出愈来愈重要的地位。在国际上,商业信用调查,早已深入市场经济的每一个角落,成为社会经济活动中不可缺少的一项业务。以美国为例,从事这一行业的成员已达1.6万人,平均年营业额在46亿美元左右。在欧洲、日本等发达国家,企业信用调查被工商业主们誉为经济活动中防止跌倒的手杖。然而在我国,信用调查虽已经走过了几十年的历程,但到目前为止,我国大大小小以信用调查服务为主要业务的公司约有十几家,但这个行业的集中度较高,几家较大的信用调查机构和海外的D
    2023-06-06
    257人看过
  • 我国法律制定的必要性与依据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国家制定基本法律的职权属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具体依据如下:1、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国家最高权力机关,其常设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2、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行使国家立法权。由省、自治区、直辖市、特别行政区和军队选出的代表组成,每届任期五年,每年举行一次会议。制定法律的依据是什么法律制定,又称法律创制,法律创立,最通常的称之为“立法”。它是指有法的创制权的国家机关或经授权的国家机关在法律规定的职权范围内,依照法定程序,制定、补充、修改和废止法律和其他规范性法律文件以及认可法律的一项专门性活动。一般也简称为法律的订、修、废活动。这种活动,是将一定的阶级(阶层或阶级联盟)的主张上升为国家的意志,成为规范性法律文件。《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六十二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行使下列职权:(一)修改宪法;(二)监督宪法的实施;(三)制定和修改刑事、民事、国家机构的和
    2023-07-03
    76人看过
  • 复议程序的法律依据和必要性
    一、行政复议的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二、申请人认为行政机关的侵犯其合法权益的,可以申请行政复议:1、对行政机关作出的警告、罚款、没收违法所得、没收非法财物、责令停产停业、暂扣或者吊销许可证、暂扣或者吊销执照、行政等行政处罚决定不服;2、对行政机关作出的限制人身自由或者查封、扣押、冻结财产等行政强制措施决定不服;3、对行政机关作出的有关许可证、执照、资质证、资格证等证书变更、中止、撤销的决定不服;4、对行政机关作出的关于确认、矿藏、水流、森林、山岭、草原、荒地、滩涂、海域等自然资源的或者使用权的决定不服;5、认为行政机关侵犯合法的经营自主权;6、认为行政机关变更或者废止农业承包合同,侵犯其合法权益;7、认为行政机关违法集资、征收财物、摊派费用或者违法要求履行其他义务的。行政复议申请撤销理由撤销行政复议理由如下:1.主要事实不清、证据不足的;2.适用依据错误的;3.违反法定程序
    2023-07-17
    417人看过
  • 执行依据文号去哪里查
    可以与法院联系,查询具体信息。一、律师可以查被告的婚姻信息吗律师在特定情况下可以查询,但不是仅凭律师证就可以随便查询的。律师在办案过程中由于办案需要,可以向法院申请调查令或持法院的案件受理通知书可以去派出所或婚姻登记处查询被告的婚姻信息等,查询时还需要出具律所介绍信等真实材料,并进行查询登记备份。查询的目的和内容必须是与案件相关,不能用于其他用途或者以此侵害个人信息和个人秘密,查询情况不得随便向无关人员透漏,更不得公开泄露,否则造成严重后果的,需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二、民事调解书该怎么查呢?1已经结案的案件,法院都会有档案和记录。建议先去法院查询,法院一般都有查询机,只要输入当事人信息就可以查到案件相关简要情况,先确定是判决了还是调解,还是撤诉了。如果判决和调解,就会有判决书和调解书。2生效的判决书可以在中国裁判文书网上查询,如果查不到,就联系办案法官说明情况。在起诉的时候,可以申请法官
    2023-03-30
    405人看过
  • 行政诉讼证据的要进行合法性审查吗
    一、行政诉讼证据所谓证据,即为证明客观存在的事项或就其主张的某一事实的凭证。从诉讼程序上看,证据是作为审判的依据,无论是民事诉讼、刑事诉讼还是行政诉讼,其地位均占据着至关重要的角色。而对于诉讼活动来说,证据之所以能够成为证据必然要求其具有证明事实的价值,由于案件发生的过程不可逆转,因而证据作为能够呈现案件事实,了解案件真实情况的桥梁,还原案件现场的纽带,起着决定性作用。因而,对于证据的真实性以及合法性要求,对于证据能否进入诉讼领域有着重要影响。二、行政诉讼证据合法性审查规则(一)行政主体的合法性审查行政证据的合法性,应对收集证据的主体审查是否符合法律及行政法规的要求。由于行政行为是行政机关为主体依照法律及行政法规以及规章作出的对行政相对人或相关人具有权利义务影响的行为,故行政主体的合法性与否是行政诉讼证据合法性的最基本的要件。在司法实践中,行政主体的合法性主要从行政行为主体的资格是否恰当进
    2023-06-02
    347人看过
  •  强制执行的必要性和合理性
    在法院执行程序中,申请执行人和被执行人之间达成的和解是指他们就生效法律文书所确定的义务,经过协商,确定债务履行数额及期限的和解方式。双方可以订立执行和解协议,并按和解协议的约定履行。如被执行人未按执行和解协议履行的,申请执行人有权请求法院按照原生效法律文书的内容强制执行。在法院执行程序中,申请执行人和被执行人之间达成的和解是指他们就生效法律文书所确定的义务,经过协商,确定债务履行数额及期限的和解方式。2、强制执行中当事人达成和解的,双方可以订立执行和解协议,并按和解协议的约定履行。如被执行人未按执行和解协议履行的,申请执行人有权请求法院按照原生效法律文书的内容强制执行。 和解在强制执行中的作用标题:['1. 和解在强制执行中的作用']在民事诉讼中,和解对于解决争议、缓解紧张局势具有重要作用。和解协议的达成可以降低诉讼成本,促进社会和谐。同时,和解也有助于法院在执行过程中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
    2023-08-29
    119人看过
  • 先行执行抗辩权的必要性
    先履行抗辩权是指按照合同约定或者法律规定,有先履行义务的一方当事人未履行义务或者严重不符合约定条件的为了保护自己的期限利益或者保证履行合同的条件,对方中止履行合同的权利。当事人有相互负债的顺序,应当先履行债务一方未履行的,再履行一方有权拒绝履行请求。先履行一方债务不符合约定的,再履行一方有权拒绝其相应的履行请求。先履行抗辩权的条件有三个:1、双方必须互相负债;2、两项债务必须按顺序履行;3、先履行的一方不履行或不适当履行合同债务。当事人只要具备这三个条件,就可以行使先履行抗辩权来保护自己的权益。所以,如果对方先履行义务,对方要求我们履行,我们有权拒绝。合同不履行的,可以要求对方承担违约责任。行使先履行抗辩权的条件是什么行使先履行抗辩权要符合下列条件:1、当事人基于同一双务合同互负债务;2、当事人履行有先后的顺序;3、须有先履行合同债务一方当事人不履行合同债务或者履行合同债务不符合约定;4、
    2023-07-02
    468人看过
  • 羁押必要性审查优缺点
    羁押必要性审查的缺点总结出以下几点:一、司法理念滞后。受传统观念的影响,“重实体、轻程序”等思想在一部分检察人员身上仍然存在,办案中往往偏重于刑罚打击的一面,而忽视了人权保障。另外,办案人员对羁押必要性审查顾虑重重导致构罪即捕、一捕到底成为一些办案人员的主导思想。二、司法机关告知缺陷。在司法实践中,部分检察机关和办案人员往往忽视履行告知义务,导致一些当事人不知情而无法行使这一权利。主要表现在:一是不告知;二是告知不全面;三是忽视向被害人告知,导致被害人对变更强制措施的知情权的缺失,不能准确了解嫌疑人被释放的原因,容易对司法机关的决定产生猜测和误解,继而产生一些不理智的行为。三、考评机制缺失。也就是说现行的考核机制与羁押必要性审查的最终目的存在一定的矛盾。为啥这样子说呢?因为羁押必要性审查制度中司法机关对羁押必要性的跟踪审查,最终目的是对不需要继续羁押的嫌疑人予以释放或变更为取保候审等强制措
    2023-06-14
    264人看过
换一批
#执行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执行依据是指具有执行内容的人民法院作出的生效法律文书。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规定,发生法律效力的民事判决、裁定以及刑事判决、裁定中的财产部分,由第一审人民法院或者与第一审人民法院同级的被执行的财产所在地人民法院执行。法律规定由... 更多>

    #执行依据
    相关咨询
    • 故意伤害罪羁押必要性审查申请书的法律依据
      广东在线咨询 2022-06-13
      故意伤害罪羁押必要性审查申请书的法律依据,刑事诉讼法第93条: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被逮捕后,人民检察院仍应当对羁押的必要性进行审查。对于不需要继续羁押的,应当建议予以释放或者变更强制措施。有关机关应当在十日以内将处理情况通知人民检察院。
    • 审查羁押必要性有必要吗?
      宁夏在线咨询 2022-11-20
      可行。增设羁押必要性审查制度的目的很明确,就是保障人权。具体的说就是防止超期羁押和不必要的羁押。尽量减少羁押,大幅度降低羁押率。羁押必要性审查的主体是人民检察院。审查对象是看守所关押人是否合法关押,是否有超期关押,是否有不必要的关押。
    • 非诉执行案件审查有什么依据吗
      江苏在线咨询 2023-03-20
      非诉执行案件审查通过后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强制法》规定执行程序。 1、第五十三条当事人在法定期限内不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又不履行行政决定的,没有行政强制执行权的行政机关可以自期限届满之日起三个月内,依照本章规定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2、第五十四条行政机关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前,应当催告当事人履行义务。催告书送达十日后当事人仍未履行义务的,行政机关可以向所在地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申请强
    • 如何开展必要性审查
      广东在线咨询 2022-10-23
      【摘要】新《刑事诉讼法》施行在即,其中就捕后羁押必要性审查作出了规定,但具体的审查范围、方式和程序却未作出规定。笔者尝试从审查的范围、审查的启动程序、救济措施等方面对捕后羁押必要性审查的程序和方式作出细化规定。【关键词】羁押必要性;审查;救济措施新刑事诉讼法就捕后羁押必要性审查作出了规定,但具体的审查范围、方式和程序却未作出规定。(剩余1627字)
    • 怎么申请必要性审查
      江西在线咨询 2022-10-10
      只要符合取保候审条件提供保证人或者缴纳保证金,办理取保候审,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