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天,网上一篇“我比彭宇还冤,送同事回家赔了10万”的帖子引起了众多网友的关注,发帖人是南京市民檀先生,他送醉酒同事朱培训回家,次日早上朱被发现冻死在家门口。南京市浦口法院一审判决檀先生赔付死者家属10.6万余元,檀先生不服,于上周上诉,并于昨天约见记者。南京中院的一名负责人透露,如果无意外,下月中旬将开庭再审此案。
,T.N8p)h(B;V0K(x3v+X:R:N0m,o
网上喊冤(a.E,m/V$C%m7q7Y
2r5T3]+8h3I0z3J好心却落得赔钱下场
7O8p7D6:G9Y2y9f%i$w#D(h/T-e9\f"E+z
前天,一名叫“公平、公正在哪里”的网友在西祠发帖,说今年2月19日,他和几个同事一起聚餐,大家都喝了些酒。结束后,一名姓朱的同事坚持要自己骑摩托车回家,但当天下雨路很不好走,他就喊了辆出租车送。车开到距离朱家约30米左右的巷口时,车子进不去。姓朱的同事就下车自己走了回去。%L:k9E1]7E4s2L1r
/rR(e.A!R6\(FN$M
他看对方神志清楚,“坚持不要我送”,而且离家门又近,就没多想,跟着出租车返回了。第二天上午,朱姓同事被发现死在离家门口不远的地方。一个月后,他被死者家属告上法庭。五个月后,浦口区法院以他护送、帮助义务未完全完成,判他付20%的责任,赔付10.6万余元。“我冤啊我!好心却落得如此下场!”
q!}:G)Z$]+@.?"a
)RN"C,ZA%s网友举例
am2Z0j*s
,LG?(d4X#N国外有“好心人免责条例”
5~:q5M+?"P*U6R:_*D(U)T1b+p7J
对于这件事,网友的态度不再是“一边倒”。有的网友说,“好人不能做”。有的网友说,既然做了好事就要把事情做完,至少要打个电话给他家人,让他家人在门口接也好啊!网友“韶老张”回帖说:如果你托朋友送一个小孩,你朋友把小孩送到了门口,小孩说我到家了,难道你朋友就可以转身走了?如果小孩没有进家门而是出去玩了,最后丢了!你觉得你朋友有责任吗?6x2X7)P;N2d
J,Hv"@"B;x*S有一名网友举了国外的例子,来解决这种“两难”。加州的几个年轻人一起开车出游,其中一个女孩开车时遭遇了车祸,被卡在车里出不来,她的好朋友赶忙前来营救,最后女孩瘫痪了。女孩将好朋友告上法庭,说朋友拉她出车时用力过度,导致她瘫痪。加州议会司法委员会于2009年6月9日以5比0票通过“好心人免责条例”,并提交议会表决,最终75比0票通过了“好心人免责条例”,该法的生效使得瘫痪女孩只能撤销起诉。
:~!{Y8B7X0_!ym2F
"S-}5`+w7r)k"{/T+E-s约见记者)}Y5Y,:?
!A4z"k5#h$L7@9p我送人回家不是义务
+D8{*e4c"8{
7]+{6s1f*Ji:Sf!~8Q记者通过某种途径取得了发帖人檀先生的手机,他在电话里说话断断续续,明显有点走神,思想压力似乎也很大。经过一番简短的交流,檀先生终于提出,与记者当面交谈。见面时,檀先生带来了两份材料:法院判决书和尸检报告。他说话的时候,一直努力地试图冷静下来。但是,手一直微微地发抖,声音也有点哽咽。
"_)W1t)h)X%n*c8D7f*x(Y3r2x
法院认为,檀先生作为一名醉酒者的护送人,不应该将其丢在家门口就走。“我怎么就成了护送人了?我只是送朱培训回家而已,我不存在任何义务。”再者,檀先生说,自己到家后曾打电话给朱培训的妻子。但是,朱培训的妻子说,丈夫没回家,也找不到人。檀先生认为,对方的这种说法很值得怀疑。“警方曾经调查过周围的居民,当时周围动静很大,怎么可能找不到人呢?”
2~:j;BT+{(A7V
-B5]5g!U8h!_6T$F此外,檀先生一直强调,朱培训很清醒。“他上车、下车都是自己走的。”不过,檀先生提到,他曾打电话叫了一个会开车的朋友送朱培训回家。途中,朱培训趁着酒劲向这个人倾诉了“家里的烦心事”,随后又以“手机掉座位下面了”为由下车,死活再也不肯上车。“我这才特地赶过去送他回家。”记者问檀先生,“如果朱是清醒的,会跟别人纠缠不休吗?”檀先生则认为他当时意识是清醒的。
$}3N3H)U*t3K!e!I$Ay6g-Et%z7?
让人唏嘘不已的是,死者家属在今年2月19日悲剧发生后,曾向本报记者透露,朱培训被檀先生邀请当“参谋”,去江浦某小区看一套住房,晚上应檀先生邀请喝酒吃饭,这才发生了后面的悲剧。檀先生承认事情的过程,但坚持认为不是自己的责任。
4b0%f8K2[-~.YA7q3h5L$,l2v!N)m
法院判决
$p({$q#s)WE+D!P:C#b
送人者应承担次要责任#L#d6E$]+T4V+y
7M6P.N0F%F!Z
“朱培训是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对饮酒的危害应该是很清楚的。对于自身死亡的后果,应承担主要的民事责任。而檀作为护送人员,在明知朱培训饮酒过多的情况下,其护送、帮助义务未能完成,从而导致朱培训在失去照顾的情况下丧失生命,也应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p6Z*?1_0b
,_.L4}9M-Z%}-J%})在浦口区法院的判决书中,最关键的就是以上这短短的100多字,表明了法官的基本态度。当然,最让檀先生不能接受的,就是高达10.6万元的赔偿。这其中还包括1万元的“精神损失费”。当初,死者家属要求的精神损害抚慰金2.5万元,法院认为过高,“酌定为1万元”。
3Y2K0M/O!G0?/{.G;P+}/@3w%n;f
各方看法
%0W.g+U5sg3t84],M0F*r
陪喝酒的人有间接责任。江苏圣典律师事务所的唐迎鸾律师认为,警方调查的死因很关键,朱是“醉酒后冻死”,而檀请朱喝酒,间接导致朱醉酒。当然陪他喝酒的人也有相应的责任,死者家属也可以将四人一起告上法庭。
,?)o/j#O5w)PZ.\){2v1m#v8h8J7[
以后不敢送醉酒的人回家了。“如果法院维持原判,对社会良知将是一个很大的打击。以后没人敢送醉酒的人回家了。这等于是说,我不送你,什么事都没有。我送了你,只要不送进家门,你出了事,都算我的。”江苏行知律师事务所的律师葛勇武说,抛开良知不谈,即使从法律上的“义务”来说,也是有限度的。大家在一起喝酒,送对方回家,基本上是出于朋友感情,没有太多的“义务”可言。再加上对方行动自如,又能自己上下出租车,清醒程度比较高。按平时的情理和礼节,肯定只送到小区门口或者楼下。“对方都说了不用再送,你还要硬送,不难堪吗?”;E#h3B*T+w
)a3N;iS"n(i~
不能要求每个人都当奥特曼。“法院的判决,只会对死者家属是一个安慰,却伤害了大多数人。”南师大一名社会学家认为,送醉酒的朋友回家是一件挺微妙的事。送与不送之间,没有硬性规定,完全凭现场情况判断。送不送进家门,却是一个共识。“如果不是烂醉如泥,估计10个有9个都只会送到楼下。”而檀先生只是做了一个普通人应该做的事,却要因此付出不普通的代价。“这是他一个人的意外,法院一判决了,就会演变成所有人的分内事。你非要一个人去面对他完全无法预知的事,这就是要每个人都当奥特曼。”
4g,QjsG/G)J5Z9g(O!P([%V:F3d#U%l3t
实习生赵雯本报记者黄南
-
醉男冻死后同事被判赔续:法官称护送醉者系义务
190人看过
-
男子受请后酒驾回家致残请客人被判赔14万
227人看过
-
男子酒驾摔死家属获赔后请客又醉死人
328人看过
-
男子酒店如厕摔死家属获赔63万
359人看过
-
男子深夜K歌醉驾回家车祸致朋友死亡被判刑
289人看过
-
男子"讲义气"坚持醉驾送哥们回家被交警逮住
281人看过
律师事务所在组织上受司法行政机关和律师协会的监督和管理。它在规定的专业活动范围内,接受中外当事人的委托,提供各种法律服务;负责具体分配和指导所属律师的业务工作;根据需要,经司法部批准,可设立专业性的律师事务所,有条件的律师事务所可按专业分工... 更多>
-
男子好心送同事回家出车祸遭索赔引热议河北在线咨询 2022-11-09因为根据《民法典》规定,非营运机动车发生交通事故造成无偿搭乘人损害,属于该机动车一方责任的,应当减轻其赔偿责任;由此也就可以看出,即使是无偿让人搭车的发生了车祸,驾驶人也应当对搭乘者承担赔偿责任,不过具体赔偿时可以适当减轻驾驶人的赔偿责任,所以法院的判决是没问题的。
-
酒后把家人送回家后死了该谁的责任青海在线咨询 2022-10-22主要看致死原因过错方打电话或加本手机号微信详细咨询,A律师为北京XX合伙人、受伤维权部主任、XX的创始人,本团队拥有律师109名,分布在全国47个城市,承办全国案件,愿能为您提供满意法律服务--B
-
-
酒友没有将其送至医院或安全送回家中;一起喝酒的要承担责任,万一醉酒的不要对方送呢?安徽在线咨询 2022-07-05具体视情况而定。《侵权责任法》第七条行为人损害他人民事权益,不论行为人有无过错,法律规定应当承担侵权责任的,依照其规定。道路交通安全法明确规定,严禁酒后驾驶机动车。作为朋友明知他人驾驶机动车不准饮酒,而使其酗酒,(也许包括劝酒)显然朋友家存在严重过错。朋友家必然要承担相应的事故责任。
-
聚会5人下班喝酒出事,死者家属要求赔偿同事没有把死者送回家的责任?贵州在线咨询 2022-07-15有四种情况劝酒者需承担法律责任: 1、强迫性劝酒,比如用“不喝不够朋友”等语言刺激对方喝酒,或在对方已喝醉意识不清没有自制力的情况下,仍劝其喝酒的行为; 2、明知对方不能喝酒仍劝其饮酒,比如明知对方身体状况,仍劝其饮酒诱发疾病等; 3、未将醉酒者安全护送,如饮酒者已失去或即将失去对自己的控制能力,神志不清无法支配自身行为时,酒友没有将其送至医院或安全送回家中; 4、酒后驾车未劝阻导致发生车祸等损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