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环境破坏的经济补偿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7-05 18:34:09 322 人看过

进行开垦、采石、采砂、采土、采种、采脂和其他活动,致使森林、林木受到毁坏的,依法赔偿损失;由林业主管部门责令停止违法行为,补种毁坏株数一倍以上三倍以下的树木,可以处毁坏林木价值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罚款。在幼林地和特种用途林内砍柴、放牧致使森林、林木受到毁坏的,依法赔偿损失;由林业主管部门责令停止违法行为,补种毁坏株数一倍以上三倍以下的树木。

山林征收与征用赔偿标准

(一)林地补偿费

1、防护林地补偿费标准:造林当年为1000元/亩,以后每增加一年,增加500~800元

2、经济林(果园、桑园下同)竹林:以造林、培育全过程的投入加增值或按被征用、占用前三年平均亩产值三至五倍计算。暂定投产前每亩按1500~5000元计算,投产后每亩按5000~30000元计算。

3、特殊用途林(包括国防林、实验林、母树林、环境保护林、风景林等):以防护林的林木补偿费二至三倍计算或以被征用、占用目标的实际价值计算。暂定造林当年每亩为2000~3000元,以后每增加一年增加1000~2400元计算。

4、苗木以征用、占用当前或前三年平均亩产值计算。

5、四旁林木:按植树、培育全过程的投入加增值计算。暂定一般用材树植树当年每株五元,以后每增加一年增加3~5元计算;珍贵常绿树木以一般用材树的林木补偿费二至五倍计算。

(二)森林植被恢复费

暂定每亩30000元,免交垦复基金。征用、占用森林地单位在被征用、占用林地邻近补足林地的,不缴纳森林植被恢复费。

(三)林地补偿费

按照本市征用、占用菜地标准和规定办理。

《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第三十九条禁止毁林开垦、采石、采砂、采土以及其他毁坏林木和林地的行为。禁止向林地排放重金属或者其他有毒有害物质含量超标的污水、污泥,以及可能造成林地污染的清淤底泥、尾矿、矿渣等。禁止在幼林地砍柴、毁苗、放牧。禁止擅自移动或者损坏森林保护标志。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4月05日 23:43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更多经济补偿相关文章
  • 破坏环境犯罪规定
    破坏环境罪的立案标准如下:1、致使公私财产损失三十万元以上的;2、致使基本农田、防护林地、特种用途林地五亩以上,其他农用地十亩以上,其它土地二十亩以上基本功能丧失或者遭受永久性破坏的;3、致使森林或者其他林木死亡五十立方米以上,或者幼树死亡二千五百株以上的;等等。一、犯了污染环境罪判刑多少年1、构成污染环境罪,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2、构成污染环境罪,后果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所谓“后果特别严重”是指:(1)致使县级以上城区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取水中断十二个小时以上的;(2)致使基本农田、防护林地、特种用途林地十五亩以上,其他农用地三十亩以上,其他土地六十亩以上基本功能丧失或者遭受永久性破坏的;(3)致使森林或者其他林木死亡一百五十立方米以上,或者幼树死亡七千五百株以上的;(4)致使公私财产损失一百万元以上的;(5)致使疏散、转移群众一万五千
    2023-03-13
    180人看过
  • 破坏环境罪的管辖法院
    一、破坏环境罪的管辖法院破坏环境罪刑事案件由犯罪行为发生地人民法院管辖,如果由被告人居住地的人民法院审判更为适宜的,可以由被告人居住地的人民法院管辖。《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二十五条刑事案件由犯罪地的人民法院管辖。如果由被告人居住地的人民法院审判更为适宜的,可以由被告人居住地的人民法院管辖。二、污染环境罪认定区分重大环境污染事故罪与环境监管失职罪两罪同属结果犯的范畴,都是由于其行为造成了重大环境污染事故,致使严重后果的发生,且主观上都含有过失的罪过形式,个别情况下也存在着故意形态,但主要是间接故意。两罪的主要区别是:1、客体不同。本罪客体是国家环境保护和环境污染防治的管理制度,属于破坏环境资料的犯罪。而后罪侵犯的客体则为国家对环境保护工作的正常管理活动,属于渎职犯罪。2、客观方面不同。本罪表现为违反国家规定,向土地、水体、大气排放危险废物,严重污染环境。而环境监管失职罪表现为环境保护
    2023-06-01
    319人看过
  •  破坏环境的原因及影响
    这段内容列举了多种破坏环境的行为,包括砍伐树木、焚烧山野、焚林而猎、涸泽而渔、焚烧垃圾、污水任意排放、江河放药闹鱼、工厂尾气不达标肆意排放和废旧冰箱、雪种任意排放和丢弃等。这些行为对当地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破坏,并可能导致火灾、安全问题、野生动物灭绝、水生生物物种灭绝、环境污染和人类健康危害等问题。以下是对原文中列举的破坏环境行为的改写:1.砍伐树木:这些行为包括滥伐森林、非法砍伐和盗伐等,对当地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破坏。2.焚烧山野:这些行为包括在山野进行焚烧、挖掘和烧荒等,不仅破坏了自然环境,还可能导致火灾和其他安全问题。3.焚林而猎:这些行为包括在森林中进行狩猎和非法伐木等,不仅破坏了森林生态系统,还可能导致野生动物的灭绝。4.涸泽而渔:这些行为包括在湖泊、河流和其他水域中过度捕捞和污染,导致许多水生生物物种的灭绝。5.焚烧垃圾:这些行为包括在公共场所、城市和乡村等地方进行焚烧垃圾,释放
    2023-09-01
    58人看过
  • 生态环境破坏行为的惩罚
    违反国家规定破坏生态环境的处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二百三十五条,国家规定的机关或者法律规定的组织有权要求侵权人赔偿下列损失和费用:1、修复期间生态环境损间服务功能丧失造成的损失;2、生态环境功能永久性损害造成的损失;3、生态环境损害调查、鉴定评估等费用;4、清除污染、修复生态环境的费用;5、防止损害发生和扩大合理费用。违反广告法如何处罚违反广告法处罚如下:1.两年内有三次以上违法行为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广告费用五倍以上十倍以下的罚款,广告费用无法计算或者明显偏低的,处一百万元以上二百万元以下的罚款,可以吊销营业执照,并由广告审查机关撤销广告审查批准文件、一年内不受理其广告审查申请。2.医疗机构有前款规定违法行为,情节严重的,除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依照本法处罚外,卫生行政部门可以吊销诊疗科目或者吊销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3.广告经营者、广告发布者明知或者应知广告虚假仍设计、制
    2023-07-02
    196人看过
  • 破坏他人婚姻应该给经济补偿吗
    可以要求精神损害赔偿,精神损害赔偿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感情伤害赔偿,设立这种赔偿的目的,一方面是对损害他人感情的行为人进行惩罚,另一方面是对感情受到伤害的人进行精神上的安抚与慰藉。侵害配偶权的损害赔偿主要是精神赔偿。其基本内容是赔偿精神创伤和精神痛苦的损害。一、离婚能要求精神损害的赔偿吗有以下这几个情况可以要求离婚精神损害赔偿:(一)实施家庭暴力的,构成家庭暴力的行为,有离婚精神赔偿。(二)虐待、遗弃家庭成员的,认定构成虐待遗弃家庭成员的有离婚精神赔偿。(三)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的是指有配偶者与婚外的异性不以夫妻名义,持续、稳定的共同居住的行为可以要求离婚赔偿。(四)对方重婚的可要求精神损害赔偿。二、离婚可以要求精神损害的赔偿吗有以下这几个情况可以要求离婚精神损害赔偿:(一)实施家庭暴力的,构成家庭暴力的行为,有离婚精神赔偿。(二)虐待、遗弃家庭成员的,认定构成虐待遗弃家庭成员的有离婚精神赔偿
    2023-06-21
    75人看过
  • 破坏环境资源案立案标准,破坏环境资源保护罪构成要件
    一、破坏环境资源案立案标准破坏环境资源案立案标准如下:1.致使公私财产损失三十万元以上的;2.致使基本农田、防护林地、特种用途林地五亩以上,其他农用地十亩以上,其它土地二十亩以上基本功能丧失或者遭受永久性破坏的;3.致使森林或者其他林木死亡五十立方米以上,或者幼树死亡二千五百株以上的;4.致使一人以上死亡、三人以上重伤、十人以上轻伤,或者一人以上重伤并且五人以上轻伤的;5.致使传染病发生、流行或者人员中毒达到《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中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分级Ⅲ级以上情形,严重危害人体健康的;6.其他致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或者人身伤亡的严重后果的情形。二、破坏环境资源保护罪构成要件破坏环境资源保护罪构成要件如下:1.非法捕捞水产品罪的行为是违反保护水产资源法规,在禁渔区,禁渔期或者使用禁用的工具、方法捕捞水产品。客体是水产品,这里的水产品,是指自然野生的水产品,不包括人工养殖的水产品。
    2023-06-26
    64人看过
  • 破坏环境是违法行为吗
    是,公民应当增强环境保护意识,采取低碳、节俭的生活方式,自觉履行环境保护义务。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应当防止、减少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对所造成的损害依法承担责任。排放污染物的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应当采取措施,防治在生产建设或者其他活动中产生的废气、废水、废渣、医疗废物、粉尘、恶臭气体、放射性物质以及噪声、振动、光辐射、电磁辐射等对环境的污染和危害。一、有哪些情形可以免征环境保护税法有下列情形可以暂时免征环境保护税法:农业生产中排放应税污染物的;或者机动车、铁路机车等流动污染源排放应税污染物的等。而具有企业事业单位向依法设立的污水集中处理场所排放应税污染物等情形的,则可以不征环境保护税。二、道路施工晚上噪音归谁管道路施工晚上噪音归环保局管。环保局主要是拟定并组织实施大气、水体、土壤、噪声、固体废物、有毒化学品以及机动车等的污染防治法规和规章、指导、协调和监督海洋环境保工作。道
    2023-06-19
    261人看过
  • 故意破坏环境如何处罚
    一、故意破坏环境如何处罚重大环境污染事故罪,应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后果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刑法》第三百三十八条违反国家规定,排放、倾倒或者处置有放射性的废物、含传染病病原体的废物、有毒物质或者其他有害物质,严重污染环境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后果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二、污染环境罪的认定标准是什么认定污染环境罪,需要正确区分重大环境污染事故罪与环境监管失职罪。两罪同属结果犯的范畴,都是由于其行为造成了重大环境污染事故,致使严重后果的发生,且主观上都含有过失的罪过形式,个别情况下也存在着故意形态,但主要是间接故意。两罪的主要区别是:1、客体不同。本罪客体是国家环境保护和环境污染防治的管理制度,属于破坏环境资料的犯罪。而后罪侵犯的客体则为国家对环境保护工作的正常管理活动,属于渎职犯罪
    2023-04-20
    336人看过
  • 破坏环境资源入罪了吗?
    一、破坏环境资源入罪了吗?1、污染环境罪第三百三十八条违反国家规定,排放、倾倒或者处置有放射性的废物、含传染病病原体的废物、有毒物质或者其他有害物质,严重污染环境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后果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2、非法处置进口的固体废物罪第三百三十九条违反国家规定,将境外的固体废物进境倾倒、堆放、处置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造成重大环境污染事故,致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或者严重危害人体健康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后果特别严重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未经国务院有关主管部门许可,擅自进口固体废物用作原料,造成重大环境污染事故,致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或者严重危害人体健康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后果特别严重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3、擅自进口固体废物罪以原料利
    2023-04-28
    206人看过
  • 破坏环境罪最高判几年
    一、破坏环境罪最高判几年破坏环境罪最高判七年有期徒刑。违反国家规定排放清道,或是处置有放射性的废物,含传染病病原体的废物,有毒物质或是其他有害物质,严重污染环境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单处罚金。后果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二、破坏环境资源保护罪罪名有哪些破坏环境资源保护罪有下列罪名:非法排放、倾倒、处置危险废物罪;擅自进口固体废物罪;非法捕捞水产品罪;非法捕杀珍贵、濒危野生动物罪和非法收购、运输、出售珍贵、频危野生动物罪;非法狩猎罪;毁坏耕地罪;擅自采矿罪;破坏性采矿罪;盗伐林木罪;滥伐林木罪;非法收购盗伐、滥伐的林木罪。三、破坏环境资源保护罪构成要件有哪些1.非法捕捞水产品罪的行为是违反保护水产资源法规,在禁渔区,禁渔期或者使用禁用的工具、方法捕捞水产品。客体是水产品,这里的水产品,是指自然野生的水产品,不包括人工养殖的水产品。非法捕捞水产品罪的责
    2023-06-15
    278人看过
  • 什么是破坏生态环境罪
    刑事责任年龄
    根据法律规定,没有破坏生态环境罪这一罪名。针对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法律规定了污染环境罪。污染环境罪是指违反防治环境污染的法律规定,造成环境污染,后果严重,依照法律应受到刑事处罚的行为。该罪具体的内容包括违反国家规定,排放有害物质。根据刑法规定,污染环境罪的构成要件包括:(1)客体要件是生态环境的安全;(2)客观方面表现为违反国家规定,向土地,水体和大气排放危险废物,造成环境污染,致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或者人身伤亡的严重后果的行为;(3)主体为一般主体,即凡是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人,均可构成本罪。单位可以成为本罪主体;(4)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破坏生态环境罪立案标准破坏环境罪的立案标准如下:1、致使公私财产损失三十万元以上的;2、致使基本农田、防护林地、特种用途林地五亩以上,其他农用地十亩以上,其它土地二十亩以上基本功能丧失或者遭受永久性破坏的;3、致使森林或者其他林木死亡五
    2023-07-30
    68人看过
  • 破坏环境民事责任的归责原则,破坏环境民事责任免责事由有哪些
    破坏环境民事责任的归责原则为无过错责任归责原则。即环境污染的受害人只需举证加害人是否具有客观行为即可,而无需举证加害人是否具有主观过错。破坏环境民事责任免责事由有不可抗力,第三人过错造成损害后果以及其他免责条件。其中不可抗力需要有自然原因同时需要对不可抗拒的自然灾害及时采取了合理措施仍不免损害。一、破坏环境民事责任的归责原则破坏环境民事责任的归责原则是无过错责任归责原则。即污染环境致人损害案件中的受害人则无需对加害人的主观过错进行证明;加害人不得以自己没有过错作为抗辩。根据我国《民法典》规定,违反国家保护环境防止污染的规定,污染环境造成他人损害的,应当依法承担民事责任。二、破坏环境民事责任免责事由有哪些破坏环境民事责任有以下免责事由:1.不可抗力不可抗力仅包括不可抗力中的自然原因,同时需要对不可抗拒的自然灾害及时采取了合理措施仍不免损害。具备了这样两个条件的不可抗力,才可以免责。2.第三人
    2022-07-15
    79人看过
  • 对环境权的再审视——以“人类-自然”环境系统为视角
    一、导言任何权利都是出自人类的自我设计,它既是历史发展的必然,也是人类社会进步的结果。19世纪的科学确认了人的真正地位,人类通过工具的应用使自身成为凌驾于万物之上的主宰,以人为中心的观念使得人类的技术日新月异、人类的文化辉煌灿烂。但是,诸多人类光环的背后却是威胁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环境危机,人类为了主宰物理世界而发明的科学技术,最终会导致人类的自我丧失。在人类领域,失去了大自然原有的那种宁静。[1]62,73早在20世纪60年代,国际上已将环境问题列为世界第三大问题。在此背景下,环境权被提出。1960年,原*德一位医生向欧洲人权委员会提出控告,认为向北海倾倒放射性废物这种违法行为违反了《欧洲人权条约》中关于保障清洁卫生的环境的规定,从而引发了是否要把环境权追加进欧洲人权清单的大讨论。1966年,联大第一次辩论人类环境问题,与会代表一致认为应专门召开一次会议来共商环保大计。1969年美国密歇根州
    2022-11-07
    470人看过
  • - 云计算的经济和环境效益
    包括但不限于的意思。包括但不限于,指的是包括说明清楚的内容,但不仅仅限制于说明的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是指,在合同的声明里体现的内容,都包括在所要求的权利或责任中了,但是还有很多权利,或者责任,或者限制等等内容,没有全部罗列,没有在声明里体现的,但是合同当事人都享有相关权利。包括但不限于是合同条款中的不穷尽列举。协议中的包括但不限于是什么意思1、协议中的“包括但不限于”的意思是指包括以下的类型,但是不只有这些类型。以下内型包括有书面形式、口头形式户其他形式。书面形式包括是合同书、信件、电报、电传、传真等可以有形地表现所载内容的形式。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四百六十九条,当事人订立合同,可以采用书面形式、口头形式或者其他形式。书面形式是合同书、信件、电报、电传、传真等可以有形地表现所载内容的形式。以电子数据交换、电子邮件等方式能够有形地表现所载内容,并可以随时调取查用的数据电文,
    2023-07-02
    163人看过
换一批
#劳动争议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经济补偿是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时,给予劳动者的经济补偿j的行为。经济补偿金是在劳动合同解除或终止后,用人单位依法一次性支付给劳动者的经济上的补助。我国法律一般称作“经济补偿”。 我国劳动法、1994年劳动部发布的《违反和解除劳动合同的经济补... 更多>

    #经济补偿
    相关咨询
    • 破坏环境治安处罚
      内蒙古在线咨询 2022-08-06
      《治安管理处罚法》 第三十五条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 (一)盗窃、损毁或者擅自移动铁路设施、设备、机车车辆配件或者安全标志的; (二)在铁路线路上放置障碍物,或者故意向列车投掷物品的; (三)在铁路线路、桥梁、涵洞处挖掘坑穴、采石取沙的; (四)在铁路线路上私设道口或者平交过道的。 第三十七条有下列行为之一的
    • 破坏环境罪的构成要件
      海南在线咨询 2021-03-31
      1、犯罪主体。根据环境保护法和刑法的规定,关于环境犯罪的主体,已打破了“个人刑罚观”,除了达到法定年龄具备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以外,还包括法人。 2、犯罪客体。破坏环境资源罪的犯罪客体,是侵害各种环境要素和自然资源从而侵犯财产所有权、人身权和环境权。环境犯罪的客体具有复合客体的特征。 3、犯罪的客观方面。犯罪的客观方面是指有污染和破坏环境及自然资源的行为及其社会危害性。环境犯罪造成的危害后果可能特
    • 破坏环境罪的刑事责任
      北京在线咨询 2022-08-12
      因为刑法也是规范,“刑法在根本上与其说是一种特别法,还不如说是其他法律的制裁力量。”刑法是法律规范的最后一道防线。其目的从根本上说还是为了“维护利益关系的秩序”,正如杜尔克姆所述:“如果要求对犯罪进行惩罚,那么,就不允许进行个人报复,而是做某种高一级些的惩罚,即或多或少不清楚地感到之上或之外的惩罚……这种惩罚是超过简单的弥补的,借助这种惩罚可以满足于维护纯粹人们利益的秩序。”这正符合法的秩序本质属
    • 2022年破坏环境罪的量刑
      贵州在线咨询 2022-11-28
      《刑法》第三百三十八条【污染环境罪】违反国家规定,排放、倾倒或者处置有放射性的废物、含传染病病原体的废物、有毒物质或者其他有害物质,严重污染环境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一)在饮用水水源保护区、自然保护地核心保护区等依法确定的重点保护区域排放、倾倒、处置有放射性的废物、含传
    • 关于破坏环境罪的概念
      河北在线咨询 2022-05-19
      1、犯罪主体。根据环境保护法和刑法的规定,关于环境犯罪的主体,已打破了“个人刑罚观”,除了达到法定年龄具备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以外,还包括法人。 2、犯罪客体。破坏环境资源罪的犯罪客体,是侵害各种环境要素和自然资源从而侵犯财产所有权、人身权和环境权。环境犯罪的客体具有复合客体的特征。 3、犯罪的客观方面。犯罪的客观方面是指有污染和破坏环境及自然资源的行为及其社会危害性。环境犯罪造成的危害后果可能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