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执行人有本规定第一条第二项至第六项规定的,列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的期限为2年。被执行人用暴力、威胁方法妨碍,抵制执行情节严重或有多种失信行为的,可延长1~3年。
失信被执行人积极履行生效法律文件确定义务或积极纠正失信行为的,人民法院可以事先删除失信信信息。
具有以下情况之一的,人民法院不得根据本规定的第一条第一项规定将被执行人列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
(一)提供充分有效的保证的;
(二)已经检查、没收、冻结等措施的财产足以偿还有效的法律文件来确定债务的;
(三)被执行人履行顺序后,不得依法强制执行
(四)其他不属于有履行能力而拒不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义务的情形。
被执行人为未成年人的,人民法院不得将其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
人民法院向被执行人发出的执行通知中,必须明确记载列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的风险提示等内容。
申请执行人认为,如果被执行人有本规定的第一条规定之一,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将其列入失去信用的被执行人名单。人民法院应在收到申请之日起十五日内审批并作出决定。人民法院认为被执行人有本规定的第一条规定之一的,也可以根据职权将其列入失去信用的被执行人名单。
人民法院决定将被执行人列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的,必须制定决定书,决定书必须明确记载被执行人名单的理由,有被纳入期限的,必须明确记载被纳入期限。决定书由院长出具,自出具之日起生效。决定书应按民事诉讼法规定的法律文件送达方式送达当事人。
记载和公布的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信息应当包括:
(一)作为被执行人的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名称,统一社会信用代码(或组织机构代码),法定代表人或者负责人姓名;
(二)作为被执行人的自然人的姓名,性别,年龄,身份证号码;
(三)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和被执行人的履行情况;
(四)被执行人失信行为的具体情形;
(五)执行依据的制作单位和文号,执行案号,立案时间,执行法院;
(六)人民法院认为,不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个人隐私的其他事项必须记录和公布。
各级人民法院应将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信息输入最高人民法院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库,通过该名单库统一向社会公布。
各级人民法院根据各地实际情况,可以通过报纸、广播、电视、网络、法院公告栏等其他方式公布失去信用的被执行人名单制度,可以通过记者招待会或其他方式向本院和管辖区法院定期向人民法院发表失去信用的被执行人名单信息,向政府有关部门、金融监督机构、金融机构、部门、金融监督机构、金融机构、负责行政职能的事业单位和行业协会等通报,相关部门根据法律、法规和有关规定,在政府采购、招标、政府审查、政府支持、融资信用、市场认定被执行人
人民法院应当将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信息向征信机构通报,并由征信机构在其征信系统中记录。
国家工作人员,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等被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的,人民法院应当将失信情况通报其所在单位和相关部门。
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等被列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的,人民法院应向上司、主管部门或履行出资人责任的机构报告失信情况。
不得列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的市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列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的,人民法院必须在3个工作日内取消失信信息。
记载和公布的不诚实信息不准确的,人民法院应在三个工作日内纠正不诚实信息。
如果有以下情况之一,人民法院应在三个工作日内删除不诚实的信息
(一)被执行人履行有效法律文件确定的义务或人民法院执行的;
(二)当事人达成和解协议,履行的;
(三)申请执行人书面申请删除不信任信息,人民法院审查同意的;
(四)终结本次执行程序后,通过网络执行查控系统查询被执行人财产两次以上,未发现有可供执行财产,且申请执行人或者其他人未提供有效财产线索的;
(五)因审判监督或破产程序,人民法院依法裁定对失信被执行人中止执行的;
(六)人民法院依法裁定不执行的;
(七)人民法院依法裁定终结执行的。
如纳入期限的,不适用定金规定。纳入期满后三个工作日内,人民法院应删除不诚实信息。
根据本条第一条规定删除不信任的信息后,被执行人有本规定的第一条规定之一的,人民法院可以重新列入不信任的被执行人名单。
根据本条第一项第三项规定删除不信任信息后6个月内,申请执行人申请将该被执行人列入不信任被执行人名单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被列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的市民,法人和其他组织认为有以下情况之一的,可以向执行法院申请纠正
(一)不得列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的;
(二)记载和公布的失信信息不准确的;
(三)应删除不诚实的信息。
如何查询和利用失信被执行人名单
登陆中国执行信息公开网,输入姓名和身份证号码即可查询。如何利用这个网站?
一是监督,如果有群众发现失信被执行人违规开展活动的,可以向法院或相关部门举报;
二是活用,公民个人可以查询相对方人员或公司是否有失信信息,这并不会增加成本,却有可能大幅度降低风险。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公布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信息的若干规定》第九条
不应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的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被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的,人民法院应当在三个工作日内撤销失信信息。记载和公布的失信信息不准确的,人民法院应当在三个工作日内更正失信信息。
-
怎样取消失信被执行人名单,怎样被执行人列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
195人看过
-
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信息应载明哪些内容,纳入被执行人失信名单后果是什么?
459人看过
-
失信被执行人名单永远在上面吗,成为失信被执行人有哪些限制?
451人看过
-
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如何退出,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多长时间撤销
495人看过
-
上失信被执行人名单要多久撤销,如何不被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
127人看过
-
被执行人进入失信名单的情形,失信被执行人的限制
138人看过
破产程序因当事人申请而开始,债权人和债务人都可以提出破产申请。提出申请时,必须讲明破产原因。 破产案件一般归债务人营业所所在地的法院管辖,无营业所的归债务人普通审判籍所在地的法院管辖,无营业所与普通审判籍的,归债务人不动产所在地的法院管辖。... 更多>
-
哪些被执行人称为失信?海南在线咨询 2022-07-28《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公布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信息的若干规定》(2013年7月1日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582次会议通过)第一条规定:被执行人具有履行能力而不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并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应当将其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依法对其进行信用惩戒。(一)以伪造证据、暴力、威胁等方法妨碍、抗拒执行的;(二)以虚假诉讼、虚假仲裁或者以隐匿、转移财产等方法规避执行的;(三)违反财产报告制
-
《修改后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公布,哪些人可以成为失信被执行人名单河北在线咨询 2022-02-27本报1月16日电(记者徐隽)中央文明办、最高人民法院、公安部、国务院国资委、国家工商总局、中国银监会、中国民用航空局、中国铁路总公司等八家单位16日在京联合召开发布会,介绍《“构建诚信、惩戒失信”合作备忘录》签署情况,公布对失信被执行人的惩戒措施。据了解,《备忘录》规定了信用惩戒的对象:一是最高人民法院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库中所有的失信被执行人,二是被法院发出限制高消费令的其他被执行人。失信被执行人为
-
什么情形被执行人会被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的期限是多久甘肃在线咨询 2022-09-14被执行人未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并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应当将其纳入名单,依法对其进行信用惩戒: (1)有履行能力而拒不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义务的; (2)以伪造证据、暴力、威胁等方法妨碍、抗拒执行的; (3)以虚假诉讼、虚假仲裁或者以隐匿、转移财产等方法规避执行的; (4)违反财产报告制度的; (5)违反限制消费令的; (6)无正当理由拒不履行执行和解协议的。被执行人以伪造证据、暴力
-
失信被执行人子女是否受影响?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的人有哪些影响台湾在线咨询 2022-03-021、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的人的子女是不会受影响的。2、《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公布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信息的若干规定》第一条被执行人具有履行能力而不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并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应当将其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依法对其进行信用惩戒:(一)以伪造证据、暴力、威胁等方法妨碍、抗拒执行的;(二)以虚假诉讼、虚假仲裁或者以隐匿、转移财产等方法规避执行的;(三)违反财产报告制度的;(四)违反
-
人民xxx失信人被执行人名单山东在线咨询 2022-10-29社会各界通过该平台查询全国法院(不包括军事法院)失信被执行人信息。现就有关事项申明如下、复制或传播本网站信息。六、如对该查询内容有异议,可依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信息的若干规定》向执行法院书面申请更正。四,不得用于非法目的和不正当用途。非法使用本网站信息给他人造成损害的,由使用人自行承担相应责任、失信被执行人信息由执行法院录入和审核。如有关当事人对相关信息内容有异议:一。三全国法院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