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年土地产权证已到期的新闻报道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7-05 19:15:47 276 人看过

不动产权证划拨的好处是房子没有使用年限,且房屋价格比较优惠。划拨土地使用权:指经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依法批准,在土地使用者缴纳补偿、安置等费用后,取得的国有土地使用权,或者经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依法批准后无偿取得的国有土地使用权。划拨土地使用权只能由特定单位取得,根据《土地管理法》第54条规定,一般是国家机关、军事用地、城市基础设施和公益事业用地、国家重点扶持的能源、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用地等才能申请划拨土地。

不动产证书和房产证有什么区别

不动产权证和房产证的区别:

1、二者的制发机关不一样,不动产证是由国家不动产登记管理机构制作并发放的,房产证是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由一个部门统一负责制作发放的;

2、不动产权证是证明物权的归属和内容,房产证是对房屋所有权和该房屋占用范围内的土地使用权的确认和变更。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第五十四条建设单位使用国有土地,应当以出让等有偿使用方式取得;但是,下列建设用地,经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依法批准,可以以划拨方式取得:(一)国家机关用地和军事用地;(二)城市基础设施用地和公益事业用地;(三)国家重点扶持的能源、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用地;(四)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用地。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1月08日 11:59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律师普法
换一批
更多房产证相关文章
  • 民间借贷纠纷新闻报道
    因合同纠纷提起的诉讼,由被告住所地或者合同履行地人民法院管辖;合同对履行地点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争议标的为给付货币的,接收货币一方所在地为合同履行地。所以,民间借贷纠纷提起的诉讼,由被告住所地或者接收货币一方所在地为合同履行地的法院管辖。处理民间借贷案件的原则是什么(1)民间借贷是一种民事法律行为。借贷双方通过签订书面借贷协议或达成口头协议形成特定的债权债务关系,从而产生相应的权利和义务。债权债务关系是我国民事法律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这种关系一旦形成便受法律的保护。(2)民间借贷是出借人和借款人的合约行为。借贷双方是否形成借贷关系以及借贷数额、借贷标的、借贷期限等取决于借贷双方的书面或口头协议。只要协议内容合法,都是允许的,受到法律的保护。(3)民间借贷关系成立的前提是借贷物的实际支付。借贷双方间是否形成借贷关系,除对借款标的、数额、偿还期限等内容意思表示一致外,还要求出借人将货币或其
    2023-07-06
    478人看过
  • 新闻报道避免侵犯名誉权怎么做
    在新闻报道当中最好进行化名处理这样才能有效的避免侵犯他人的名誉权。(一)必须有损害事实的存在。损害事实,指因为违法侵权行为造成他人的财产利益或者人身利益遭受损害的客观事实。侵害名誉权的损害事实主要包括因为违法侵权行为造成受害人名誉损毁、精神或财产上受到损害。精神损害往往是直接受到的损害,财产损失则是因精神损害引起的财产上的损失,也成间接损失。这两种损害,有时同时具备,但更多的时候只具备精神损害。但是,这两种损害,不论是同时具备,还是只有精神损害,具备其中之一者,既造成了损害的事实。(二)行为具有违法性。名誉权是公民维护其人格尊严不受侵犯的权利。对于公民的名誉权任何人都负有法定上的不作为义务。只有行为人违反法定义务,以积极的作为方式侵害公民的人格尊严,其侵害行为才具有违法性。《民法典》规定,禁止使用侮辱、诽谤的方式损害公民的名誉权。因此只要有人用侮辱,诽谤等方式对他人的名誉进行了损害,就是违
    2023-04-16
    79人看过
  • 新闻机构撤销,已申领的新闻记者证怎么办
    依据我国相关的规定,新闻机构撤销,其原已申领的新闻记者证同时注销。该新闻机构的主管单位负责收回作废的新闻记者证。《新闻记者证管理办法》第二十二条新闻记者证遗失后,持证人须立即向新闻机构报告,新闻机构须立即办理注销手续,并在新闻出版总署或者省、自治区、直辖市新闻出版行政部门指定的媒体上刊登遗失公告。需要重新补办新闻记者证的,可在刊登公告一周后到发证机关申请补领新证,原新闻记者证编号同时作废。第二十三条新闻机构撤销,其原已申领的新闻记者证同时注销。该新闻机构的主管单位负责收回作废的新闻记者证,交由发证机关销毁。虚假宣传构成欺诈的认定1、对比虚假宣传与欺诈,共同点显而易见,不实信息的广而告之,自然影响了消费者对真实信息的获知,进而在一定程度上左右了消费者的意思表示。司法实践中,大多数消费欺诈尤其是服务欺诈,正是由经营者的虚假宣传所构成,但法律后果的截然不同,决定了并非所有虚假宣传行为均能认定为经
    2024-03-27
    481人看过
  • 最新报道:退让土地问题得到解决
    撤销土地证本身就是错误理解,法院要做的是审查土地是不是依法使用,包括批准过程是否合法,继而判决是不是有土地使用权,法院一旦取消土地使用权,政府就不得不作废证件,当然他们就是不公开作废判决一旦生效土地证也是作废了。土地证更名费出让用地0.5元/平不知大家是否关注过土地证上的土地性质呢据国土资源局相关人士说,不同的土地性质,收取的更名费用是不同的。土地性质分为两种,一种是出让,一种是划拨。对于土地性质为“出让”的土地证更名,收取更名费为0.5元/平方米,面积以房屋所占土地面积为准;对于土地性质为“划拨”的土地证更名,除了收取0.5元/平方米的更名费外,还需缴纳土地出让金,土地出让金按地段和房屋所占土地面积计算,一般1级地段为50元/平方米,具体收取标准由评估所评估而定,地段不同,价格也不同。以上费用均在领取更名后的新土地证时收取。《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第六条依法改变土地所有权、使
    2023-07-10
    379人看过
  • 报道时事新闻肖像权使用照片侵权吗?
    我国《民法典》(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第一千零一十八条,自然人享有肖像权,有权依法制作、使用、公开或者许可他人使用自己的肖像。肖像是通过影像、雕塑、绘画等方式在一定载体上所反映的特定自然人可以被识别的外部形象。由此可见,构成侵犯公民肖像权的行为,通常应具备两个要件:一是未经本人同意;二是以营利为目的。在新闻报道中使用他人肖像作为插图配发,不属于侵犯肖像权问题,因为我国的新闻报道不是以营利为目的。但是如今的新闻媒体大多都是独立经营自负盈亏,不可能与盈利没有关系的,他们的收视率,发行量都直接关系到他们的利益,因此,上海曾经有一个很有名的案件就是新闻媒体侵犯肖像权的案例——上海科技报社和陈贯一与朱虹侵害肖像权,最后最高法的函是还要经过当时人的同意才能使用其肖像。同时也有一个问题,无论是报纸、杂志,还是电视、网络,都追求图文并茂,因而都需要大量地使用包括人物肖像在内的新闻图片。特别是通过音像
    2023-04-29
    178人看过
  • 小议公众人物隐私权与新闻报道权的冲突
    众所周知,真实性是新闻报道的生命和首要原则,因此,越是真实的信息,就越符合新闻的要求,但是对于涉及个人隐私的信息,采访越深入,报道越真实、越具体,对其隐私权的侵害就越严重。记者在面对一般人时,虽有正当的采访权,但采访对象也有被采访权,愿不愿意接受采访,接受采访后愿不愿意在媒体中出现自己的名字、形象等,都取决于采访对象,法律保护一般人的隐私权和肖像权的范围显然要宽于公众人物,否则,媒体就会构成新闻侵权。相反,新闻媒体关于公众人物这方面的报道往往不被视为新闻侵权,法律对其隐私权所给予的保护一般低于普通人的保护。处在新闻事件中的公众人物,无权要求新闻媒体因报道自己而承担隐私权侵权的责任,除非新闻媒体对其隐私权构成恶意侵害。隐私要不为人知”,而新闻要广为人知”,这就构成了二者的冲突。然而从某种角度来看,公众人物与新闻媒体是相互依存的一体,合理维护公众人物的隐私权的同时,也是给予新闻媒体一个报道的明
    2023-06-13
    245人看过
  • 新的不动产证都是20年产权吗
    一、新的不动产证都是20年产权吗不动产证的使用年限要根据具体情况而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城镇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和权转让暂行条例》第十二条土地使用权出让最高年限按下列用途确定:(一)居住用地七十年;(二)工业用地五十年;(三)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用地五十年;(四)商业、旅游、娱乐用地四十年;(五)综合或者其他用地五十年。二、土地使用权出让的特征1、土地使用的出让是以土地使用权和所有权的分离为基版础,国家权作为土地所有者的地位不变。而土地使用权受让人取得一种独立的财产权利,包括所有权中占有、使用、收益和一定程度的处分权(如土地使用权转让、出租、抵押等),出让土地使用权是一种与土地所有权相分离的独立物权,不同于所有权中单纯的使用权能。2、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由政府垄断。土地使用权出让只能是国有土地,土地使用权出让方只能是市、县(市)人民政府的土地管理部门,其他任何部门、单位、个人不得实施土地
    2024-01-10
    250人看过
  •  道路交通事故赔偿方案:新闻报道
    交通事故发生后的赔偿方案需要按照步骤进行。首先,要及时报案并由交通警察处理,同时保存好证据。如果交警调解不成功,应及时到法院起诉索赔。向法院提交的资料包括起诉状、道路交通事故认定书、医疗费等证据、伤残鉴定报告和当事人的相关证件。诉讼时效为1年。近年来,交通事故的发生频率逐年增加,恶性交通事故也在多个地区出现过。发生交通事故双方能协商一致解决最好,如果协商不成的,就需要通过向法院起诉索赔。发生交通事故后的赔偿方案按照如下步骤走:首先,一旦发生交通事故后,要及时报案,由交通警察对肇事者及肇事车辆依法进行有利于事故的公正处理。其次,保存好自己受损失的相关证据,如果交警调解不成功的话,应该及时到法院起诉,要求赔偿,注意不要超过了1年的诉讼时效。向法院提交的资料主要有:1、起诉状和《道路交通事故认定书》;2、医疗费、误工费、护理费、营养费、交通费、残疾辅助器具费等的证据;3、因交通事故造成伤残的,应
    2023-10-01
    436人看过
  • 房产权证到期后土地使用年限到底有多久
    房屋土地的使用年限如下:住宅用地土地使用权年限为70年,工业用地、公益事业性、其他用地土地使用权年限为50年,娱乐用地土地使用权年限为40年。土地使用年限自开发商取得该地块的土地使用证之日开始计算,即国家首次出让该地块的时间。一、二手房的使用年限如何算?1、二手房的使用年限按土地出让年限开始计算。70年减去已使用年限为二手房剩余使用年限2、土地使用者通过转让方式取得的土地使用权,其使用年限为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规定的使用年限减去原土地使用者已使用年限后的剩余年限。二、哪些土地使用权没有70年的根据《城镇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和转让暂行条例》第十二条的规定,工业用地、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用地、综合或者其他用地、商业、旅游、娱乐用地的土地使用权年限未达七十年。除商业、旅游、娱乐用地为四十年外,前述其它用地使用年限为五十年。《城镇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和转让暂行条例》第十六条规定,土地使用者在支付
    2023-02-04
    451人看过
  • 新闻报道中图片的著作权保护怎样规定的
    一、新闻报道中图片的著作权保护怎样规定的时事新闻披露的信息,如果是发挥新闻让社会知晓的功能,当它是新闻、起到新闻的作用的时候,应当比一般的作品更宽容,应该迅速让公众知道,比如国际上、国内上发生的重大事件,如果过于强调保护,转载要收费,这就违背了新闻的主旨和指导思想。但是当新闻已经不成为新闻了,当它已经没有新闻的功能,这些图片的作品功能更加被强调的时候,我个人认为,它就应该享有对作品保护的需要。二、拓展资料:他人拍摄的新闻照片往往具有著作权。那么,对于同一个画面,如果因为新闻报道的需要,需要各自分别拍摄,那么,此时相似的照片画面,会构成对前面新闻照片著作权的侵犯吗?例如,某个记者拍摄了易建联扣篮动作的照片并发表,此后另一个记者也要报道易建联,并拍摄了照片,由于拍摄的最佳角度以及易建联扣篮动作的固定性,导致后面的照片与前面发表的照片构成近似,那么此时,存在著作权侵权吗?要解决这个问题,首先需要
    2023-04-13
    472人看过
  • 国有土地20年产权怎么续费
    1、申请。申请人通过窗口提出申请,提交纸质申请材料。土地使用权人应当在土地使用年限届满前一年申请续期,除根据社会公共利益需要收回该幅土地的情况,经地级市政府批准准予续期的,将重新签订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并依照规定支付土地使用权出让金。2、受理。1)在申请人提交申请材料后,实施机关依据“申请材料”的要求对申请材料进行初步审查。2)受理或不予受理凭证。对于申请属于受理范围且申请材料齐全、符合法定形式,实施机关受理其申请;对于申请事项依法不需审批的或不属于本实施机关职权范围的,不予受理。3)审查资料不全或不符合要求的,一次性告知申请人补正,申请人收到补正告知后3个工作日内不能补正材料的,向申请人发出《退件通知书》。3、审查审批。本行政许可事项的审查方式为书面审查。实施机关在15个工作日内对申请内容进行审核,审核完成后,报市人民政府审批。实施机关根据市人民政府审批意见在3个工作日内做出批准或不予批准
    2023-04-07
    322人看过
  •  侵犯肖像权报道时事新闻是否合法
    发布他人的照片在时事新闻中符合新闻报道的需要且不造成伤害或不当影响时,不属于侵犯他人肖像权。根据法律规定,未经本人同意以营利为目的使用公民的肖像才属于侵犯肖像权的违法行为。因此,发布他人的照片为报道时事新闻不具有营利性,不构成侵犯肖像权。尽管时事新闻发布他人的照片可能会引起侵犯他人肖像权的问题,但只要这些照片的发布符合新闻报道的需要,且不会对个人或团体造成伤害或不当影响,那么就不属于侵犯他人肖像权。根据法律规定,未经本人同意,以营利为目的使用公民的肖像的,才属于侵犯肖像权的违法行为,为报道时事新闻发布他人的照片,不具有营利性,因此,不构成侵犯肖像权。 未 经 同 意 使 用 他 人 肖 像 是 否 违 法 ?未经同意使用他人肖像是否违法?这是一个涉及隐私权、肖像权以及知识产权等法律问题的问题。根据我国《民法典》第一千零一十九条规定,未经肖像权人同意,任何人不得以营利为目的使用公民的肖像。
    2023-09-05
    65人看过
  • 房产证上20年土地使用权是怎么回事?
    房产证上的土地使用权只有20年,大致可以区分两种情况:(一)如果购买的是新开发的商品房,出现这种情况,那只能说明开发商办理土地使用权交纳出让金的时候,只交纳了20年的出让金,所以只获得了20年的土地使用权;(二)如果购买的是二手房,出现这种情况,那么就说明,土地使用权的剩余使用年限只剩下20年了。根据我国《城镇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和转让暂行条例》第12条规定,土地使用权出让最高年限按下列用途确定:1、居住用地70年;2、工业用地50年;3、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用地年限为50年;4、商业、旅游、娱乐用地40年;5、仓储用地50年;6、综合或者其他用地50年。一、土地使用权到期后怎么办?1、《城市房地产管理法》第二十一条规定: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约定的年限届满,土地使用者需要继续使用的,应当至迟于届满前一年申请续期,除根据社会公共利益需要收回该幅土地的,应当予以批准。续期的,应重新签订土地
    2023-06-19
    247人看过
  • 名誉权的侵权表现:新闻报道严重失实,致他人名誉受到损害的
    新闻单位根据国家机关职权制作的公开的文书和实施的公开的职权行为所做的报道,其报道客观准确的,不应当认定为侵害他人名誉权;其报道失实,或者前述文书和职权行为已公开纠正或拒绝更正报道,致使他人名誉受到损害的,应当认定为侵害他人名誉权。因提供新闻材料引起的名誉纠纷,认定是否构成侵权,应区分以下两种情况:1、主动提供新闻材料,致使他人名誉受到损害的,应当认定为侵害他人名誉权。2、因被动采访而提供新闻材料,且未经提供者同意公开,新闻单位擅自发表,致使他人名誉受到损害的,对提供者一般不应认定为侵害名誉权;虽系被动提供新闻材料,但发表时得到提供者同意或者默许的,致使他人名誉受到损害的,应当认定为侵害名誉权。侵犯他人名誉权,主要是想达到降低对方社会评价的目的。侵权人通过语言、文字等形式侵害他人名誉权的行为属违法行为,受害人可以因此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侵权人承担相应的损失。而从名誉权侵权的表现形式来看,如果
    2023-08-17
    439人看过
换一批
#房屋产权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房产证
    词条

    房产证是购房者通过交易取得房屋的合法所有权,可依法对所购房屋行使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的证件。 房产证包括房屋所有权证和房屋共有权证,是房屋权属证书,是国家依法保护房屋所有权的合法凭证。 房产证由地方人民政府颁发,证书上填写产权人、房... 更多>

    #房产证
    相关咨询
    • 土地到期已经20年了能找回来吗?
      海南在线咨询 2023-02-15
      可以的,如果是非法占有就可以要回来的,只要对方是非法占有土地,那么非法占有期间当事人的权利一直处于受到侵害的状态,可以专向法院提起诉属讼要求对方归还土地使用权并赔偿损失,并不会超过诉讼时效。法律规定(持续性侵权行为)损害赔偿请求权,诉讼时效期间从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侵权行为发生和侵权人之日起计算。侵权行为持续的,诉讼时效期间从侵权行为实施终了之日起重新计算。
    • 新村土地使用权到期土地产权证多长时间
      辽宁在线咨询 2022-11-20
      土地使用权年限是40至70年。住宅用地统一执行的土地使用年限为70年;工业用地、公益事业性、其他用地统一执行的土地使用年限为50年;娱乐用地统一执行的土地使用年限为40年。
    • 新闻报道受著作权法保护吗
      北京在线咨询 2022-05-30
      新闻报道不受著作权法保护。我国《著作权法》未将“新闻作品”作为一类“作品”而加以规定。根据现行《著作权法》,将新闻分为时事新闻、时事性文章及其他新闻作品三类。 时事新闻。我国现行《著作权法》规定“本法不适用于:时事新闻。可见,在我国《著作权法》中,时事新闻连“作品”都算不上,更不用说对它的著作权保护了。 时事性文章。对此我国现行《著作权法》没有进行特别规定。根据《著作权法》规定,“除作者声明以外,
    • 关于2024年提高51%工资的新闻报道
      上海在线咨询 2024-11-07
      根据《劳动法》规定,5月1日当天需要支付双倍工资,不能用调休来代替。那么如果节日上班,加班工资的计算方法如下: 1. 5月1日加班工资 = 月工资除以21.75再乘以300%。 2. 5月2日加班工资 = 月工资除以21.75再乘以200%。 3. 5月3日加班工资 = 月工资除以21.75再乘以200%。 此外,关于加班费是否需要缴纳个人所得税的问题,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实施条例
    • 2020阳江车祸新闻报道
      澳门在线咨询 2022-09-06
      1、交通部门现场勘查。交警部门对现场勘查记录经复核无误后应要求当事人或见在现场图上签名。为检验需要,可以扣留肇事车辆和当事人相关证件。2、交通部门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交警部门经过调查后,应当根据当事人的行为对发生交通事故所起的作用以及过错的严重程度,确定当事人的责任。3、交通部门组织赔偿调解。在确认伤者治疗终结或确定损害结果后,如果事故当事人同意进行赔偿调解,交警部门可以组织调解。调解次数一般不超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