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民法典规定下当事人有哪些情形可以解除合同
1.在当事人协商一致解除合同的情形下,合同当事人均是合同解除权的行使主体;
2.在当事人约定一方解除合同的条件,当解除合同的条件成就时,只有约定享有解除权的合同当事人才能行使解除权;
3.在不可抗力导致合同目的不能实现的情况下,当事人双方均具有解除合同的权利,也就是合同双方均可以成为合同解除权的行使主体。
4.因当事人一方违约行为,具体包括预期违约、迟延履行和根本违约等其他违约行为,导致合同解除的情形;只有守约方才享有合同解除权,也就是当合同双方当事人都有违约情形时,任何一方都不具有合同解除权,不能直接产生合同解除的法律效力,如若要解除合同,只能诉至法院,要求法院对合同是否解除进行裁判。
由上述规定可知,作为合同的违约方,是不能够主张解除合同的。
二、双方自愿解除合同协议该如何写
双方自愿解除合同协议首先需要写明双方的相关信息,然后写明解除合同的具体内容以及解除合同后需要承担的后果以及双方的责任等问题,说明双方相关的权利义务的期限,并且最后签名盖章。
三、合同解除的效力有什么规定
1.合同解除后,尚未履行的,终止履行;
2.已经履行的,根据履行情况和合同性质,当事人可以请求恢复原状或者采取其他补救措施,并有权请求赔偿损失;
3.合同因违约解除的,解除权人可以请求违约方承担违约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百六十六条【合同解除的效力】
合同解除后,尚未履行的,终止履行;已经履行的,根据履行情况和合同性质,当事人可以请求恢复原状或者采取其他补救措施,并有权请求赔偿损失。
合同因违约解除的,解除权人可以请求违约方承担违约责任,但是当事人另有约定的除外。
主合同解除后,担保人对债务人应当承担的民事责任仍应当承担担保责任,但是担保合同另有约定的除外。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七章 合同的权利义务终止 第五百六十六条 合同解除后,尚未履行的,终止履行;已经履行的,根据履行情况和合同性质,当事人可以请求恢复原状或者采取其他补救措施,并有权请求赔偿损失。\n 合同因违约解除的,解除权人可以请求违约方承担违约责任,但是当事人另有约定的除外。\n 主合同解除后,担保人对债务人应当承担的民事责任仍应当承担担保责任,但是担保合同另有约定的除外。
-
合同解除时,当事人有哪些情形可以依照本法
339人看过
-
解除合同情形民法典
242人看过
-
民法典的解除权行使期限有哪些,合同解除的法定情形
328人看过
-
《民法典》的合同约定解除有哪些规定
350人看过
-
有哪些法定的情形可以导致合同解除
256人看过
-
根据民法典何种情况下可以解除合同
330人看过
-
我国《民法典》规定:当事人解除合同应有哪些情形甘肃在线咨询 2021-11-09民法典规定当事人可以解除合同的情形如下: (一)因不可抗力无法达到合同目的; (二)履行期限届满前,当事人一方明确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为表示不履行主要债务; 当事人一方迟延履行主要债务,经催告后在合理期限内未履行; (四)一方延迟履行债务或者有其他违约行为导致合同目的无法实现的; (五)法律规定的其他情形。
-
当事人解除合同一般有哪些法定情形福建在线咨询 2021-10-19解除合同的法定情况如下: (一)不可抗力无法实现合同目的; (二)履行期满前,当事人明确表示或以自己的行为不履行主要债务 (三)当事人方面延期履行主要债务,经催告未在合理期限内履行 (四)当事人延期履行债务或有其他违约行为,无法实现合同目的 (五)法律规定的其他情况。
-
合同解除时,当事人有哪些情形可以依照本法青海在线咨询 2021-11-09合同当事人可以解除合同的情形如下: (一)因不可抗力无法达到合同目的; (二)履行期限届满前,当事人一方明确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为表示不履行主要债务; 当事人一方迟延履行主要债务,经催告后在合理期限内未履行; (四)一方延迟履行债务或者有其他违约行为导致合同目的无法实现的; (五)法律规定的其他情形。
-
民法典中有哪些规定无效合同有以下情形浙江在线咨询 2022-12-09合同的无效的情形主要有: 1、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订立合同,损害国家利益; 2、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者第三人利益; 3、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 4、损害社会公共利益; 5、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当事人与金某之间就购买房门达成的协议属双方当事人自愿达成的协议,该协议是有效的。分期付款的买受人未支付到期价款的金额达到全部价款的五分之一的,出卖人可以要求买受人支付全部价款或解除合同。
-
当事人能解除合同吗?哪些情况下当事人可解除合同吉林省在线咨询 2023-01-13当事人可以解除合同,下列情况下当事人可解除合同: 一、当事人协商一致; 二、因不可抗力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 三、在履行期限届满前,当事人一方明确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为表明不履行主要债务; 四、当事人一方迟延履行主要债务,经催告后在合理期限内仍未履行; 五、当事人一方迟延履行债务或者有其他违约行为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