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同等条件下优先购买权的含义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5-07 21:11:13 285 人看过

根据《公司法》,股权可以在股东之间自由转让,也可以转让给公司以外的其他人。转让给公司以外的人,涉及同等条件下的股东优先购买权问题。然而,我国《公司法》对“平等条件”没有明确的界定,这往往导致股权转让实践中出现新的问题。本文试图对股东优先购买权中“同等条件”的内涵及其在实践中的各种表现形式进行分析和探讨。一、对“同等条件”的理解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有优先购买权,即股东向股东以外的第三人转让股份时,同意转让股份的股东才享有优先于“同等条件”的权利由第三人签发。因此,笔者认为,一般意义上的“条件”是指转让股权的股东以外的第三方承诺的股权交易条件“平等”强调享有优先权的股东提供的条件与第三方承诺的条件之间的比较过程。之所以这样做,是为了防止第三人与享有优先权的股东串通,故意压制转让股东的合法权益。在形式上可以表现为股权评估、价格金额、价格构成、支付方式、过渡期安排、违约责任和争议解决条件等,但根据《公司法》第七十二条第四款的规定,“同等条件”还应当包括公司章程对股份转让特别规定的条件。只是因为这一条过于粗糙,公司章程中“条件”对股权转让的影响应根据具体情况讨论处理。换言之,公司章程中规定的“条件”应是“同等条件”的特例。《公司法》第七十二条规定:“有限责任公司股东之间可以相互转让其全部或者部分股权。股东向股东以外的人转让股权,应当经其他股东过半数同意。股东转让其股权,应当书面通知其他股东,征求其同意。其他股东自收到书面通知之日起30日内未答复的,视为同意转让。其他股东半数以上不同意转让的,不同意的股东应当购买转让的股权;不购买的,视为同意转让。在同等条件下,经股东同意转让的股份,其他股东有优先购买权。两个以上股东主张行使优先购买权的,协商确定各自的购买比例;协商不成的,按照转让时各自的出资比例行使优先购买权。公司章程对股权转让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从本条的完整表述来看,公司章程关于股权转让的规定虽然放在第四款,但并不意味着它是可有可无的,我们不能忽视它的重要性和不足。《公司法》承认,公司章程可以规定股权转让,也就是说,公司章程可以规定股权转让的条件。因此,在讨论股权转让时,首先要考虑公司章程中是否有具体规定,有哪些具体条件,这些条件是否与《公司法》的立法初衷相冲突等等。

首先,《公司法》赋予公司章程规范股权转让的权利,是为了尊重和肯定公司的自主权。股东大会制定公司章程时,除规定公司的经营范围、方式、出资额、出资时间等议事规则外,也可以按照第二十五条“股东大会认为必要的其他事项”的规定,制定股权转让事项,由股东按照公司章程的规定先行办理股权转让事宜。但《公司法》的规定也存在明显的缺陷,在实践中容易引起纠纷,特别是公司小股东的利益可能得不到很好的保护。比如,公司章程对股权转让作出了非常严格的限制,或者对股权的内外转让规定了不同的条件,或者干脆禁止股权的对外转让,使得股权在实践中无法转让[1]。再比如,所有原股东,无论股权大小,都一致制定了股权对外转让的条件。但是,公司成立后,若干大股东利用多数表决权,依照《公司法》第四十四条的规定,以股东会的形式修改公司章程,改变股权转让条件,而三分之二的多数通过,那么小股东就不能转让自己的股权,至少在同等条件下是这样。所有股份都可以转让,这势必违背立法者的初衷,在现实中也并非不可能。

那么,在公司章程规定的转让条件与立法初衷发生冲突的情况下,笔者认为,在出台司法解释解决这一问题之前,应当放弃公司章程的规定,采纳公司章程的规定公司法第七十二条规定股东在同等条件下享有优先购买权的股权转让,从而解除了公司章程中对股权对外转让的各种限制条件。有限责任公司股权转让所涉及的标的物是股东在公司中的股权,股权大致可分为产权和身份权。产权主要是根据股东的出资额来确定的,一些身份权如股东大会上的表决权与出资额密切相关。但《公司法》第二十七条规定,股东可以以实物、知识产权、土地使用权等非货币形式出资。对其出资货币价值的判断,必然会随着时间和空间的变化或他们所认为的因素而变化。因此,股权转让给其他国家时,受让人对股东的股权进行评估是合理的。

在这种情况下,拥有优先购买权的股东如何确定其可以参照第三人主张优先购买权的相同条件?笔者认为,在这种情况下,转让股东、第三人和优先购买权股东三方协商的结果并不相同。根据上述“同等条件”的理解,优先股股东应在转让方与第三方协商达成评估协议后,提出自己的条件与第三方给出的条件进行比较。只要条件相同,优先股股东自然可以转让转让人的股权。此外,如果享有优先权的股东所提供的条件高于第三人所提供的条件,则可以直接转让股权,而不是优先权。第二,有限责任公司股权对外转让的价款数额和价款构成,第三人的竞价应当是主张优先购买权的股东根据优先购买权取得转让股东股权的主要参照条件。股权转让交易价格的确定也是股权转让中的一个重要问题。一般来说,股权转让的价格容易识别。然而,这是一个复杂的问题,价格的一部分是组成。其构成直接关系到交易双方的利益。享有优先权的股东主张优先权时,也关系到第三人(优先股东)的利益。股权转让价格的复杂性来自于股权本身的特殊性。当原股东出资使自己拥有股权时,其资本将不再以相对稳定的货币、实物或知识产权的形式存在,相反,它将以权益和负债的形式出现。在财产方面,股权不仅意味着公司可以分享利润,还意味着公司因经营不善或亏损而承担债务。以及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2月08日 22:48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律师普法
换一批
更多优先购买权相关文章
  • 理解优先购买权对承租人的意义
    承租人的优先购买权是指在租赁关系存续期间,出租人欲出卖作为租赁标的物的房屋时承租人在同等条件下可以优先购买的权利。承租人行使优先购买权应当于出租人履行通知义务后的十五日内,作出是否购买的明确意思表示。什么时候承租人没有优先购买权承租人没有优先购买权的情形优先购买权纠纷一直是实践中的难点问题,《房屋租赁解释》对承租人的优先购买权的适用情形作了进一步限制,明确下列情形承租人无权主张优先购买房屋:(一)房屋共有人行使优先购买权的;(二)出租人将房屋出卖给近亲属,包括配偶、父母、子女、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孙子女、外孙子女的;(三)出租人履行通知义务后,承租人在十五日内未明确表示购买的;(四)第三人善意购买租赁房屋并已经办理登记手续的。相关法律规定《民法典》第七百二十六条出租人出卖租赁房屋的,应当在出卖之前的合理期限内通知承租人,承租人享有以同等条件优先购买的权利。《民法典》第七百二十六条出
    2023-07-06
    248人看过
  • 优先承租权必须在“同等条件”下
    眼下,租房不是一件复杂的事情,双方谈好后签协议,然后一手交钱,一手交钥匙。在这个过程中,签协议是很重要的一步,协议上怎么写就该怎么办。但在很多案件中,协议中的一句话则让租房这件事复杂起来。原太平区的徐某东和李某为是房主和房客的关系,这些年一直相处不错。但是最近,这对昔日和睦的宾主终于闹到了上法院的一天。翻脸的原因就是一纸租房协议。租房租房协议埋下隐患2004年开始,李某为就开始四处张罗租门市房。李某为当时手里有一笔钱,想做个小买卖,他想来想去,最后决定在居民区附近开个小超市。李某为觉得,日用品每个人都需要,开超市应该很快能赚钱。但是由于手里的钱并不算太多,太好的地段他也租不起,这时他通过朋友介绍认识了徐某东。徐某东手里还真有个门市房要出租,不过位置偏了一些,面积也不大,但是价格便宜。李某为经过几次实地考察,也觉得这里算是不错的选择。2004年9月,双方签订了租房协议,其中约定,徐某东将门市
    2023-06-10
    109人看过
  • 股东的优先购买权有什么样的含义
    一、股东的优先购买权有什么样的含义股东的优先购买权的含义是在同等情况下,优先股买公司股权权利。有限公司股东之间的股权转让时不能行使。因为其没有破坏有限公司的人合性。根据相关法律规定,这是每个股东均享有的权利,无论持股比例高低。《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第七十三条依照本法第七十一条、第七十二条转让股权后,公司应当注销原股东的出资证明书,向新股东签发出资证明书,并相应修改公司章程和股东名册中有关股东及其出资额的记载。对公司章程的该项修改不需再由股东会表决。第七十二条人民法院依照法律规定的强制执行程序转让股东的股权时,应当通知公司及全体股东,其他股东在同等条件下有优先购买权。其他股东自人民法院通知之日起满二十日不行使优先购买权的,视为放弃优先购买权。二、隐名股东有什么样的权利义务借用他人名义设立公司或者以他人名义出资,称之为隐名股东。权利包括分红权;授权名义股东参与重大决策和选择管理者的权利;知情
    2024-01-19
    371人看过
  • 股东的优先购买权含义是哪些内容
    股东的优先购买权指的是股东享有的同等条件下优先购买其他股东拟转让股权的权利。优先购买权是有限责任公司股东特有的一种法定权利。人民法院依照法律规定的强制执行程序转让股东的股权时,应当通知公司及全体股东,其他股东在同等条件下有优先购买权。《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第七十二条人民法院依照法律规定的强制执行程序转让股东的股权时,应当通知公司及全体股东,其他股东在同等条件下有优先购买权。其他股东自人民法院通知之日起满二十日不行使优先购买权的,视为放弃优先购买权。
    2024-05-02
    173人看过
  • 同等条件下质押权与抵押权谁优先
    一、同等条件下质押权与抵押权谁优先同等条件下同时存在质押权和抵押权,如果抵押权已经登记的,抵押权人优先于质权人受偿。否则,质权人优先受偿。《民法典》第四百五十六条【留置权、抵押权与质权竞合时的顺位原则】同一动产上已经设立抵押权或者质权,该动产又被留置的,留置权人优先受偿。根据上分析,一个担保物上多个担保物权相冲突时,应当按照以下顺序优先受偿:留置权——登记的抵押权——质押权——未经登记的抵押权质押是指债务人或第三人将其特定财产移交给债权人占有、作为债权的担保,在债务人不履行债务时,债权人有权依法以该财产折价或拍卖、变卖该财产的价金优先受偿的物权。该财产称之为质物,提供财产的人称之为出质人,享有质权的人称之为质权人。质押担保应当签订书面合同,质押合同自质物或质权移交于质权人占有时生效,质押合同的内容与抵押合同的内容基本相同。质权分为动产质权和权利质权两种。动产质权是指可移动并因此不损害其效用
    2023-04-14
    244人看过
  • 以买卖方式转让房地产时,同等条件下什么人有优先购买权
    承租人的优先购买权,是指出租人在租赁合同的有效期限内出卖租赁物时,应当在出卖之前的合理期限内通知承租人,承租人享有在同等条件下优先于其他购买人购买租赁物的权利。优先购买权的立法精神和目的就是要赋予承租人在购买承租房屋时的优先性,使出租人和承租人的租赁法律关系不因出租人的出卖行为而受到影响,维护交易秩序的稳定,促进市场经济的发展。出租人出卖租赁房屋,在同等条件下,卖给第三人和卖给承租人,其利益不受任何影响,出租人卖给承租人更有利于保护承租人利益。一、什么是房屋承租人的优先购买权承租人优先购买权是指承租人基于租赁合同,在出租人出卖租赁物时,在同等条件下可优于其他人购买的权利。房屋承租人优先购买的适用条件是:1、须是房屋租赁合同;2、须是租赁期间内出租人出售房屋、拍卖房屋、与抵押权人协议以租赁折抵债务,或者抵押权人拍卖租赁的房屋;3、须以同等条件购买;4、须于除斥期间内行使优先购买权。二、共有人
    2023-03-25
    408人看过
  • 解读购买租赁合同中的优先权条款?
    就同一房屋,同一主体,有“优先购买权”,并不等于就同样有“买卖不破租赁”的权利;当然,如果享有“买卖不破租赁”的权利,必然享有“优先购买权”。1、租赁房屋在租赁期间发生所有权变动,承租人请求房屋受让人继续履行原租赁合同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买卖不破租赁”规则的例外情形之一:后成立的租赁关系不得对抗先设立且已登记的抵押权的实现。2、承租人的优先购买权约束的是物权变动易主时,谁有优先受让权。目前没有任何因抵押而导致承租人失去优先购买权的法条规定。只有因抵押而不适用“买卖不破租赁”的例外情形,两者切不可混为一谈。股东如何行使优先购买权?两个以上股东主张行使优先购买权的,协商确定各自的购买比例;协商不成的,按照转让时各自的出资比例行使优先购买权。人民法院依照法律规定的强制执行程序转让股东的股权时,其他股东应当自人民法院通知之日起满二十日行使优先购买权的,超过二十日不行使的,视为放弃。《中华人民共
    2023-08-09
    361人看过
  • 同等条件下优先承租权是怎么去规定的
    一、同等条件下优先承租权是怎么去规定的房屋的续租权在法律上称为优先承租权,优先承租权是指在房屋租赁合同中,租赁期限届满,出租人需继续出租的,原承租人在同等条件下优先于其他第三人取得租用权。优先权是一种附限制条件的物权,在同等条件下才享有。同等条件的内容,首先是指同一价格,即租金应当相同;其次,租金的支付方式与期限,也应等同,若是分期付款,那么分期付款之方式亦应相同。可见,在出卖房屋时,承租人在同等条件下享有优先购买权,那么,在出租房屋时,承租人亦应可在同等条件下享有优先承租权,这与立法精神并不相悖。《民法典》第726条规定:出租人出卖租赁房屋的,应当在出卖之前的合理期限内通知承租人;承租人享有以同等条件优先购买的权利;但是,房屋按份共有人行使优先购买权或者出租人将房屋出卖给近亲属的除外。二、买卖不破租赁和优先购买权是怎么规定的买卖不破租赁,即在租赁关系存续期间,即使所有权人将租赁物让与他人
    2024-01-09
    116人看过
  • 在何种条件下,承租人无法行使优先购买权
    一、在何种条件下,承租人无法行使优先购买权承租人不能主张优先购买权的情形包括:1.房屋共有人行使优先购买权的;2.出租人将房屋出卖给近亲属的;3.出租人履行通知义务后承租人在十五日内未明确表示购买的;4.第三人善意购买租赁房屋并已办理登记手续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三百零五条,按份共有人可以转让其享有的共有的不动产或者动产份额。其他共有人在同等条件下享有优先购买的权利。二、承租人优先购买权被侵犯后应怎么寻求救济承租人优先购买权遭到出租人侵犯,造成承租人损失的,承租人可以向法院起诉,主张损害赔偿。《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七百二十六条,出租人出卖租赁房屋的,应当在出卖之前的合理期限内通知承租人,承租人享有以同等条件优先购买的权利;但是,房屋按份共有人行使优先购买权或者出租人将房屋出卖给近亲属的除外。出租人履行通知义务后,承租人在十五日内未明确表示购买的,视为承租人放弃优先购买权。三、承
    2023-09-18
    304人看过
  •  公司法中优先购买权的具体含义是什么?
    股东优先购买权是指,在同等条件下,股东具有优先购买其他股东所持有的股权的权利。这种权利体现了对有限公司人合性的维护,并有效保证了有限责任公司的老股东通过行使有限购买权实现对公司的控制权。同时,它也是一个合理的负担,以牺牲出卖人和第三人的合法利益为代价,换取对先买权人特殊利益的保护。股东优先购买权是指,在同等条件下,股东具有优先购买其他股东所持有的股权的权利。股东之间基于相互信任而共同投资,优先购买权是有限责任公司股东特有的一种法定权利,体现了对有限公司人合性的维护,并有效保证了有限责任公司的老股东通过行使有限购买权实现对公司的控制权。优先购买权是对出卖人所有权行使设置的一个合理的负担,是以牺牲出卖人和第三人的合法利益为代价,换取对先买权人特殊利益的保护。 有 限 责 任 公 司 股 东 优 先 购 买 权 解 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第七十四条的规定,有限责任公司股东享有优先购买权
    2023-09-06
    388人看过
  • 同等条件下抵押质押哪个优先
    同一财产抵押权与质权并存时,如果抵押权已登记的,抵押权人优先于质权人受偿。《民法典》第四百五十六条【留置权、抵押权与质权竞合时的顺位原则】同一动产上已经设立抵押权或者质权,该动产又被留置的,留置权人优先受偿。根据上分析,一个担保物上多个担保物权相冲突时,应当按照以下顺序优先受偿:留置权——登记的抵押权——质押权——未经登记的抵押权抵押权和质押权的区别1、权利性质上的不同抵押包括动产抵押、不动产抵押和权利抵押,受权利抵押标的之限制,该权利的性质为依附于土地所有权上的使用权,是一种不动产上的权利。而质权是将动产移交债权人占有,并以占有的维持作为优先受偿权的担保方式,设定质权的权利,不能与质权的性质相冲突。质权为设定于动产上的担保物权,而不能在不动产上设定质权,故设定质权的权利往往限于动产上的权利。2、抵押与质押的标的物不同抵押权的标的物为不动产、不动产用益物权和动产。质权的标的物为动产和除不动
    2023-06-15
    291人看过
  • 优先购买权与优先认购权的区别
    一、优先购买权与优先认购权的区别优先购买权是法律赋予特定对象的先于其他权利人主张自己财产权利的权利。优先认购权指公司发行新股或可转换债时老股东可以按原先持有的股份数量的一定比例优先于他人进行认购的权利。二、有优先购买权的情况1、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向股东以外的人转让其出资时,必须经全体股东过半数同意;不同意转让的股东应当购买该转让的出资,如果不购买该转让的出资,视为同意转让。经股东同意转让的出资,在同等条件下,其他股东对该出资有优先购买权。2、出租人出售房屋的,应该提前15日(原三个月已被废止)通知承租人,在同等条件下承租人享有优先购买权。3、共有人处分自己享有的份额的,其他共有人享有优先购买权。4、知识产权法上的优先购买权。①委托合同完成的发明,专利申请权归研发人,研发人若转让专利申请权,委托人有优先购买权。②职务技术成果的使用权、转让权归单位,单位转让职务技术成果时,完成人有优先购买权。
    2023-06-08
    68人看过
  • 承租人在什么条件下享有优先购买权?
    【问题】韩某明夫妇婚后多年一直未分到住房。韩某明一家从1992年10月起,在本市郊区租用董某义的3间平房,月租金200元,租赁期限到韩某明夫妇在单位分到住房为止。1996年8月,董某义因老伴住院急需钱,决定将这3间平房平房以2万元价格出卖,并要求立即交付房款。当时,韩某明表示愿意买下该房子,双方订立了书面协议,韩某明于第二天将2万元房款交给了董某义。而后董某义又认识了张某涛,张某涛表示愿以3万元的价格购买这3间房。于是,董某义通知韩某明房价已高涨,如果要买,就再交1万钱,否则就要卖与他人。韩某明当即表示反对,认为这3间房已经归自已所有了,董某义无权要求提高房价,更无权出卖。同年9月30日董某义以2万元的价格将房屋卖给了张某涛并办理了过户手续。当日,董某义退还了韩某明的2万元钱,并通知韩某明在1个月内搬出,韩某明不同意接受退还的2万元钱,也不同意搬走,就向法院起诉,要求判决第二个买卖关系无效
    2023-03-08
    264人看过
  • 物权优先于债权的含义
    物权具有优先性,即对于同一标的物,如果既有物权也有债权,则物权人的物权优于债权人的债权实现。第一,物权的权利主体是特定的,而义务主体是不特定的。债权人的请求权只对特定的债务人发生效力,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说,债权又被称为对人权。债权要成为物权必须要完成一定的公示方法。第二,物权具有优先性,债权具有平等性。物权的优先性,首先表现在当物权与债权并存时,物权优先于一般的债权。物权的优先性还表现在,同一物上有数个物权并存时,先设立的物权优先于后设立的物权,这就是物权相互间的优先效力。第三,物权能够对第三人产生效力,物权都具有追及性,所谓追及的效力,是指物权的标的物不管辗转流通到什么人手中,所有人可以依法向物的占有人索取,请求其返还其物。任何人都负有不得妨碍权利人行使权利的义务,无论何人非法取得所有人的财产,都有义务返还。第四,在权利设定上的区别。物权设定时必须公示,动产所有权以动产的占有为权利象征。动
    2023-03-11
    199人看过
换一批
#债权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优先购买权是指特定人在特定的买卖关系中享有的,能够优先于其他人购买标的物的权利。该权利在法律或者合同中可以约定,并且在同等条件下,该权利人有优先于其他人购买的权利。在公共交易中,享有优先购买权的主体一般是特定的当事人,如承租人、共同共有人等... 更多>

    #优先购买权
    相关咨询
    • 民法典规定如何理解优先购买权中的同等条件的含义
      香港在线咨询 2024-08-30
      优先购买权中的同等条件的含义是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之间可以相互转让其全部或者部分股权。股东向股东以外的人转让股权,应当经其他股东过半数同意。同等强调的是享有优先权股东开出条件与第三人承诺条件的一个比较过程。
    • 优先购买权的同等条件和条件关系
      陕西在线咨询 2022-10-14
      优先购买权中的同等条件的含义是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之间可以相互转让其全部或者部分股权。股东向股东以外的人转让股权,应当经其他股东过半数同意。同等强调的是享有优先权股东开出条件与第三人承诺条件的一个比较过程。
    • 针对如何判断优先购买权的同等条件的题目
      甘肃在线咨询 2022-06-05
      判断优先购买权的同等条件是从价格、付款期限和付款方式等方面来判断。优先购买权的同等条件包括: 1、按照市场价格的标准,价格条件相同; 2、付款期限、付款方式为转让人所认可,有利于保障转让人的利益的; 3、具体条件具体分析。《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第七十一条第二款、第三款规定,经股东同意转让的股权,在同等条件下,其他股东有优先购买权。两个以上股东主张行使优先购买权的,协商确定各自的购买比例;协商不成
    • 同等条件下房屋承租人具有优先购买权
      福建在线咨询 2022-10-26
      有些二手房在转让时,该房屋被别人租赁。如果买受人只看房产证,只注重过户手续,而不注意是否存在租赁时,买受人极有可能得到一个不能及时入住或使用的房产。因为合同法认可“买卖不破租赁”,也就是说房屋买卖合同签订后,房屋所有权发生转移,但是租赁合同对承租人仍然有效,承租人可继续承租该房屋,买房人不能对抗先成立的租赁合同。另外,卖方在出售该房屋时,同等条件下承租人有优先购买权。
    • 优先购买权的行使受到“同等条件”的限制
      江苏在线咨询 2022-10-20
      承租人的优先购买权是一种在行使上附有限制条件的形成权。一方面,它是一种形成权,优先购买权人依据自己的意思形成以义务人(出租人)与第三人同等条件为内容的契约,无须义务人的承诺。另一方面,该形成权的行使附有限制性条件,即承租人只有在符合同等条件的前提下才能行使对租赁物的优先购买权。优先购买权的立法目的和权利实质应当是:在不损害出卖人利益的前提下,给承租人一个买受的机会。如何做到不损害出卖人的利益,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