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北京一月二十二日电(记者刘育英)京沪粤三地传出手机发黄段子将被暂停短信功能的消息引发社会争议,中国移动二十一日晚间表示将充分保护用户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
中国移动市场部客服处副经理李康说,消费者个人之间发送短信,其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保护,中国移动严格按照相关法律规定,全力保障消费者权益。
中国移动表示,停止传输的短信是假冒银行诈骗类、散布淫秽色情类、非法销售枪支发票等物品类、发布假中奖类等信息,以及多次发送干扰他人正常生活的违法短信。违反广告管理规定的垃圾广告信息,则根据用户投诉和举报不予传输。
有用户提出,希望对什么是淫秽色情信息给予明确界定,以防止误发段子被停止短信功能。此前中国移动上海分公司介绍,不良信息的认定主要依据有关部门已经确定的十三项低俗内容的技术标准,包括表现或隐晦表现性行为、令人产生性联想、具有挑逗性或者侮辱性的内容,对人体性部位的直接暴露和描写,以挑逗性标题吸引点击的等。
对于电信运营商是否具备暂停用户短信功能的执法资格,中国移动北京公司此前表示,手机发黄段子被暂停短信功能有三个前提条件:一是短信发送量达到一定级别,二是有多位用户举报,三是需要政府相关部门查证,认定是黄色短信或是垃圾短信。
对于是否侵犯个人隐私问题,李康则表示,中国移动打击淫秽色情手机网站,依法治理不良信息,依据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条例》以及有关部门打击违法和不良短信的工作要求,将会依法充分保护客户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请客户放心。
-
商业秘密保护中打印机存在的泄密风险
257人看过
-
探析手机短信中的隐私保护(上)
258人看过
-
秘密保密最短期限
436人看过
-
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保护的规定是什么
371人看过
-
都是短信惹的祸,离婚时杨某某的手机短信能否作为证据
135人看过
-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什么保护
175人看过
分公司是总公司的分支机构,分公司的财务、资产、人事、业务等方面受总公司全面管理,分公司不具有独立法人资格。分公司在法律上、经济上均不独立,不能独立承担法律责任,其财产也由总公司财务同意管理,是总公司的附属机构。分公司没有独立的名称,其名称大... 更多>
-
电话录音、手机短信、手机短信、手机短信、手机短信等能作为证据吗内蒙古在线咨询 2022-03-01电话录音、手机短信、手机摄像等能作为诉讼证据,但仍有一些限制。一、电话录音、手机短信、手机摄像等要尽量保留原始载体:《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以下简称若干规定)第22条规定:“调查人员调查收集计算机数据或者录音、录像等视听资料的,应当要求被调查人提供有关资料的原始载体。提供原始载体确有困难的,可以提供复制件。二、电话录音、手机短信、手机摄像等不得侵犯他人隐私:《若干规定》第6
-
宪法规定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保护吗重庆在线咨询 2022-03-13《宪法》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的保护。除因国家安全或者追查刑事犯罪的需要,由公安机关或者检察机关依照法律规定的程序对通信进行检查外,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任何理由侵犯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电信条例》第66条规定,除公安、国家安全和检察机关外,其他任何单位和个人均无权查询电信情况.现实中,一般只允许办理刑事案件才能够查询!
-
手机短信可以短信证明外遇吗吉林省在线咨询 2021-12-02是的,手机短信本身可以作为证据,但关键是证据能否证明要证明的问题,是否有一定的证明效力。,或是否结合其他证据相互映证。在举证时,往往要考虑证据的来源是否合法,是否有证明效力,证据是否与要证明的事项有关。作为法庭证据,手机短信需要证明其真实性。推荐将手机及上述短信带到公证处进行公证,要求对手机上的短信内容进行公证。《民事诉讼法》第六十四条 证明当事人对自己的主张的责任和职权,并有责任提供证据。 当事
-
企业是否应通过劳动合同约定保护商业秘密和竞业禁止?保密协议注意海南在线咨询 2022-03-05企业应通过劳动合同约定保护商业秘密和竞业禁止。近年来,国内侵犯商业秘密的案件时有发生,用保密协议来约束用人单位雇员是用人单位通常采用的手段。 在与职工签订保密协议时应注意对于不同的工作岗位应签订不同的保密协议。对于像一般行政内勤人员、保安人员这样不直接接触本用人单位核心秘密的员工,其保密义务相对其他人员来说并不特定且内容较简单,对于这类人员不需签订专门的保密协议,可以在其劳动合同中加入相应的保密义
-
对未成年人的信件、手机短信、电子邮件等如何保护陕西在线咨询 2022-03-23对未成年人的信件、日记、手机短信、电子邮件、网上聊天记录以及其他个人信息,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隐匿、毁弃或者擅自查阅;司法机关确因法定事由需要检查或者对无行为能力未成年人的个人信息由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代为开拆、查阅的除外。新闻报道、广播影视节目、图书、报刊、音像制品、网络信息、电子出版物等,不得披露违法犯罪或者受侵害的未成年人的姓名、住所、单位、照片、图像以及可能推断出该未成年人的其他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