邻居的入户门影响相邻关系的,当事人可以协商解决,也可以通过诉讼的方式解决。当事人可以与邻居进行协商,让邻居更改开门的方向,协商后邻居愿意更改的,可以按照协议的方式进行更改,邻居不愿意的,当事人可以去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请求人民法院排除妨害,让邻居尽快更改入户门的开门方向。
建房为什么会容易侵犯邻居相邻权
相邻权指不动产的所有人或使用人在处理相邻关系时所享有的权利。具体来说,在相互毗邻的不动产的所有人或者使用人之间,任何一方为了合理行使其所有权或使用权,享有要求其他相邻方提供便利或是接受一定限制的权利。相邻权实质上是对所有权的限制和延伸。
相邻权原则:相邻不动产的所有人或使用人在行使自己的所有权或使用权时,应当以不损害其他相邻人的合法权益为原则。如果因权利的行使,给相邻人的人身或财产造成危害的,相邻人有权要求停止侵害、消除危险和赔偿损失。在处理相邻关系时,相邻各方应该本着有利生产、方便生活、团结互助、公平合理的原则,互谅互让,协商解决。协商不成,可以请求人民法院依法解决。
相邻关系中较常行使的权利:
1.土地或建筑物范围内历史形成的必经通道,相邻各方享有通行的权利,土地或建筑物的所有人、使用人不得阻止或堵塞;相邻一方因建筑施工、铺路架线必须临时占用他方土地的,他方应予以方便,但施工方应合理使用,完工后恢复原状,造成损失要给予补偿。
2.对自然流水,相邻各方都有权使用,不得擅自堵塞或排放;相邻一方必须通过另一方土地排水的,另一方应当允许,但使用者应采取措施减少损失,并给予对方损失补偿。
3.在建房挖沟时,应当与邻人房屋等不动产保持一定距离,不得影响邻人房基,不得将屋檐水或流水泻入邻人的土地或房屋,也不得影响他人通风、采光或生活;相邻一方所有的竹木根枝越界影响他人房屋的通风、采光、建筑物牢固及正常使用的,他方有权责令其截除根枝或伐去竹木,已造成损失的,应予赔偿。
综上所述,在自己的宅基地上建房,也不是想盖多高就盖多高。我国《民法典》第二百八十八条规定:不动产的相邻权利人应当按照有利生产、方便生活、团结互助、公平合理的原则,正确处理相邻关系。
因此,任何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在行使权利时,都不是没有限制的。行使权利不能超出法律规定的范围,更不能侵害别人的合法权益。只有遵循这样的原则,才能正确行使权利,也能更好地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二百八十九条【处理相邻关系的法律依据】法律、法规对处理相邻关系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法律、法规没有规定的,可以按照当地习惯。
第二百九十条【用水、排水相邻关系】不动产权利人应当为相邻权利人用水、排水提供必要的便利。
对自然流水的利用,应当在不动产的相邻权利人之间合理分配。对自然流水的排放,应当尊重自然流向。
第二百九十一条【通行相邻关系】不动产权利人对相邻权利人因通行等必须利用其土地的,应当提供必要的便利。
第二百九十二条【相邻土地的利用】不动产权利人因建造、修缮建筑物以及铺设电线、电缆、水管、暖气和燃气管线等必须利用相邻土地、建筑物的,该土地、建筑物的权利人应当提供必要的便利。
第二百九十三条【相邻通风、采光和日照】建造建筑物,不得违反国家有关工程建设标准,不得妨碍相邻建筑物的通风、采光和日照。
第二百九十四条【相邻不动产之间不可量物侵害】不动产权利人不得违反国家规定弃置固体废物,排放大气污染物、水污染物、土壤污染物、噪声、光辐射、电磁辐射等有害物质。
第二百九十五条【维护相邻不动产安全】不动产权利人挖掘土地、建造建筑物、铺设管线以及安装设备等,不得危及相邻不动产的安全。
第二百九十六条【使用相邻不动产避免造成损害】不动产权利人因用水、排水、通行、铺设管线等利用相邻不动产的,应当尽量避免对相邻的不动产权利人造成损害。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二百八十八条不动产的相邻权利人应当按照有利生产、方便生活、团结互助、公平合理的原则,正确处理相邻关系。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二百八十九条法律、法规对处理相邻关系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法律、法规没有规定的,可以按照当地习惯。
-
困惑城市居民的相邻关系纠纷
357人看过
-
缓解邻居入门压力,维护和谐邻里关系的建议
161人看过
-
如何化解邻居之间的矛盾
350人看过
-
如何应对邻居养鸡带来的不便?
327人看过
-
邻居改门是违改吗
287人看过
-
邻居怎么处理相邻关系
220人看过
相邻权指不动产的所有人或使用人在处理相邻关系时所享有的权利。具体来说,在相互毗邻的不动产的所有人或者使用人之间,任何一方为了合理行使其所有权或使用权,享有要求其他相邻方提供便利或是接受一定限制的权利。... 更多>
-
进户门高于邻居家门的邻居们违法吗江苏在线咨询 2022-06-13入户门比邻居高是不违法的。 违法一般指违法行为。违法行为又称“无效行为”。不合法行为的一种。违背法律规定的行为。与客观上不合法行为不同之处在于,行为人在实施该行为时主观上有过错,从而使法律所保护的社会关系受到侵犯。主观上的过错指故意或过失两种主观状态。
-
家里起诉邻居吉林省在线咨询 2022-03-10我家和邻居家为一条在中间的有争议的小路发生纠纷,对方当事人那东西捣毁我家里的东西,我应该起诉他吗?如果应该,应依靠那部法律呢?解答人:社区咨询小组成员碧咸如果毁坏财物的数额不大或者情况不严重的,则对方毁坏财物属于民事侵权行为,可以起诉对方要求对方给予赔偿。当然,也可以向公安机关报案,给予治安管理处罚。对于是否应该起诉,应当权衡一下财产的损失情况,如果比较严重,建议起诉,如果损害不大,可以尝试调解或
-
-
邻里邻居打人家小孩多少年新疆在线咨询 2022-06-23故意伤害他人身体致重伤,一般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判缓的机会不大。《刑法》第七十二条【适用条件】对于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可以宣告缓刑,对其中不满十八周岁的人、怀孕的妇女和已满七十五周岁的人,应当宣告缓刑: (一)犯罪情节较轻; (二)有悔罪表现; (三)没有再犯罪的危险; (四)宣告缓刑对所居住社区没有重大不良影响
-
相邻关系是什么?是说跟邻居的关系好不好么?重庆在线咨询 2022-10-20首先呢,相邻关系是两个以上相互毗邻的不动产所有人或占有、使用人,在行使不动产的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权时,相互之间应当给予便利或者接受限制而发生的权利义务关系。如果相邻关系处理不好的话,可能发生矛盾,产生纠纷,影响正常的社会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