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市场比较法。市场比较法是最具说服力并易于当事人接受的方法,因为这种评估方法最能直接反映评估对象的市场价格,但其前提条件是必须有同类房屋的交易实例可供比照。比如贵阳市规定,采用市场比较法进行房屋拆迁估价,所选定的参照物实例,应当与被拆迁房屋所在区位、用途、建筑结构相同或相近,参照实例的成交时间不超过估价时点12个月,选取的参照实例须在3个以上,参照实例的综合修正系数不超过30%。但是由于市场比较法需要交易实例作比照物,实践中公用设施、公益事业房屋以及农房等交易实例较少,对这些房屋拆迁估价拆迁双方可申请使用其它估价方法。
2、成本法。成本法是通过求取估价对象在估价时点的重置价格或重建价格,扣除折旧,以此估算估价对象的客观合理价格或价值。
3、收益法。收益法是预计估价对象未来的正常净收益,选用适当的资本化率将其折现到估价时点后进行累加,以此估算估价对象的客观合理价格或价值。
4、假设开发法。假设开发法是预计估价对象开发完成后的价值,扣除预计的正常开发成本、税费和利润等,以此估算估价对象的客观合理价格或价值。
5、基准地价修正法。基准地价修正法是在政府确定公布了基准地价的地区,由估价对象所处地段的基准地价调整得出估价对象客观价格。
《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评估办法》第九条
房屋征收评估前,房屋征收部门应当组织有关单位对被征收房屋情况进行调查,明确评估对象。评估对象应当全面、客观,不得遗漏、虚构。
房屋征收部门应当向受托的房地产价格评估机构提供征收范围内房屋情况,包括已经登记的房屋情况和未经登记建筑的认定、处理结果情况。调查结果应当在房屋征收范围内向被征收人公布。
对于已经登记的房屋,其性质、用途和建筑面积,一般以房屋权属证书和房屋登记簿的记载为准;房屋权属证书与房屋登记簿的记载不一致的,除有证据证明房屋登记簿确有错误外,以房屋登记簿为准。对于未经登记的建筑,应当按照市、县级人民政府的认定、处理结果进行评估。
-
怎么计算拆迁房屋评估价格
441人看过
-
拆迁价格计算方法的探讨:如何评估拆迁房屋的价值?
105人看过
-
房屋拆迁评估:解读拆迁补偿价格分析
204人看过
-
房屋拆迁,自己找评估机构做的价格评估有效吗?
298人看过
-
征收国有土地时被拆迁房屋怎样评估价格
77人看过
-
房屋拆迁价格评估机构选择方法
324人看过
-
拆迁房屋的评估价格计算方法广东在线咨询 2024-11-08在拆迁房屋时,评估价格的计算主要基于以下几个关键要素:首先是评估方法的选择。作为经过授权认证的房地产估价师,他们将根据待评估房产本身及其所处地域的房地产市场环境,全面深入地分析诸如市场比较法、收益还原法、成本逼近法以及假设开发法等诸多评估方法的适宜性,从中挑选出一种或是组合运用多种方法,从而对被征收房屋的实际价值展开科学合理的评估。其次是评估费用的计算。考虑到住宅房屋的评估涉及范围的广度与深度存在
-
房屋拆迁补偿如何评估呢,房屋拆迁补偿价格,应该怎么评估拆迁造价呢?澳门在线咨询 2022-04-16房屋拆迁补偿如何评估? 1、价格时点 如果物价下跌,被拆迁人已投入了资金,没有产生他所应当产生的利益就被动终止了。此时应按照装修当时造价扣除折旧予以补偿。如果物价上涨,被拆迁人应获得由于物价上涨而带来的投资增值,此时应按现时价值作为补偿。 2、价格构成 在计算装修造价时,除了按照工程预算定额或单项单价计算施工造价外,还应计算工程的间接费用如:设计费、管理费、监理费、审批费用、税金等。对于大型商场,
-
房屋拆迁价格评估权怎么取得四川在线咨询 2021-11-18对于国有土地上的房屋征收补偿,在实践中,基本上有以下几种方法可以进行评估:市场比较法是将评估对象与近期在评估时间点交易的类似房地产进行比较,对这些类似房地产的已知价格进行适当的修正,从而估算出评估对象的客观合理价格或价值,评估方法最能直接反映评估对象的市场价格。成本法是通过获取估价对象在估价时间点的重置价格或重建价格来扣除折旧来估算估价对象的客观合理价格或价值。收益法是预测估价对象未来的正常净收益
-
村委会拆迁怎样评估房屋价值山西在线咨询 2021-10-20针对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补偿,实践中,基本有以下几种方法来进行评估:市场比较法是将估价对象与在估价时点近期有过交易的类似房地产进行比较,对这些类似房地产的已知价格作适当的修正,以此估算估价对象的客观合理价格或价值,该评估方法最能直接反映评估对象的市场价格。成本法是通过求取估价对象在估价时点的重置价格或重建价格,扣除折旧,以此估算估价对象的客观合理价格或价值。收益法是预计估价对象未来的正常纯利润,在选
-
房屋要评估房屋买卖房屋损失价格评估怎样?山西在线咨询 2022-07-10房屋买卖合同纠纷,卖方违约,买方可主张或能获得法院认可的损失额如何确定,并非曾一度网络所传,或部分专业人士所认为的,想当然一定就是差价。上述案例中,法院并未将差额全部计作损失,而是按一定比例计取。此非个案,笔者亲办案件中也曾遇有法院如此认定,至于依据,大多与案例中类似,即考虑合同约定、履约情况(含已付款项金额等)、过错程度、市场行情、损失情况(含已支付房款以外的费用)等,至于如何考虑,如何定比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