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权投资必须注意:1、投资决策的风险,主要体现在项目定位不准和决策程序的遗漏上。每个项目都存在特定的行业,投资者对项目所处行业、行业周期、市场环境不了解,会造成行业定位风险。2、企业经营风险,主要是指被投资企业的业务经营风险。发生风险的原因可能是项目所处的行业、市场环境的变化,比如经济衰退。可能是经营决策不对,比如盲目扩张、过快多元化。3、资本市场的风险。某些行业、某种投资方式等的具体政策规定的突然改变,即资本市场的变化,很可能会增加投资人意想不到的风险。4、法律风险主要体现在合同、知识产权等法律问题上。5、执行风险的影响因素主要表现在时间上。对于股权投资来说,投资的周期一般较长,股权退出期普遍在三年,或者五到七年甚至更长时间。
外商投资股权投资基金
1、向市金融办申请前置批文;注册资本>=1500万美金等值货币;单个合伙人出资>=100万美金等值货币;申请设立外商投资股权投资企业的境外投资人,应至少具备以下条件之一:
2、在其申请前的上一会计年度,具备自有资产规模不低于一亿美元或者管理资产规模不低于二亿美元;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第十五条公司可以向其他企业投资;但是,除法律另有规定外,不得成为对所投资企业的债务承担连带责任的出资人。第十六条公司向其他企业投资或者为他人提供担保,依照公司章程的规定,由董事会或者股东会、股东大会决议;公司章程对投资或者担保的总额及单项投资或者担保的数额有限额规定的,不得超过规定的限额。公司为公司股东或者实际控制人提供担保的,必须经股东会或者股东大会决议。前款规定的股东或者受前款规定的实际控制人支配的股东,不得参加前款规定事项的表决。该项表决由出席会议的其他股东所持表决权的过半数通过。
-
拆迁房交易中的常见误区及避免方法
257人看过
-
投资信托误区的避免
179人看过
-
收集证据的常见错误及避免方法
442人看过
-
常见投诉误区
173人看过
-
离婚起诉书的常见错误及避免方法
364人看过
-
知识产权案件举证的常见错误及避免方法
112人看过
股权投资是指通过投资拥有被投资单位的股权,投资企业成为被投资单位的股东,按所持股份比例享有权益并承担责任。 股权投资可以发生在公开的交易市场上或股份的非公开转让场合,目的主要是对被投资单位施加重大影响以分散经营风险。... 更多>
-
面试常见误区及规避?山西在线咨询 2022-05-141、没有准备,仓促上阵 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一是不知道该准备什么、怎么准备;一是对自身过于自信,不需要准备。 规避: 1)熟悉岗位要求,明确岗位职责,即搞清楚岗位需要什么样的人,需要具体怎样的能力等,这是基础; 2)提前熟悉面试人员基本情况,了解其履历; 3)根据岗位要求和个人履历情况,设置合适的面试题目考察。 2、先入为主,首因效应 从入职邀约开始,求职者已经与HR建立了初步的联系,特别善于沟通表
-
常见的股权投资有几个形式云南在线咨询 2023-04-25流通股转让方式:公众流通股转让模式又称为公开市场并购,即并购方通过二级市场收购上市公司的股票,从而获得上市公司控制权的行为。1993年9月发生在上海证券交易所的宝延风波,拉开了我国通过股票市场收购上市公司的序幕。自此以后,有深圳万科在沪市控股上海申华、深圳无极在沪市收购飞跃音响、君安证券6次举牌控股上海申华等案例发生。 非流通股转让方式:股权协议转让指并购公司根据股权协议转让价格受让目标公司全部或
-
股权投资和权益投资的区别是什么, 权益投资与股权投资的区别有哪些上海在线咨询 2022-01-26权益投资的资金信托和股权投资类的资金信托有类似之处,同时也有明显的差异,权益投资和股权投资的区别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其一,股权投资的对象一定是企业,而权益投资的对象是收费权、营运权、项目分红权等能够产生收益的项目或权利;其二,除非发生股权转让,股权投资通常是没有期限的,而权益投资一般是有期限的;其三,在股权投资中,股权拥有者可以以股东的身份参与企业管理,其权利的来源是《公司法》及相关法律、法规
-
免费获赠的股权和投资股权,的权益有区别吗河北在线咨询 2022-09-12是行使经常而普遍的方式,中国《》规定股东有权通过法定方式转让其全部出资或者部分出资。股权自由转让制度,是现代制度最为成功的表现之一。随着中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国有企业改革及公司法的实施,股权转让成为企业募集资本、产权流动重组、资源优化配置的重要形式,由此引发的纠纷在公司诉讼中最为常见,其中股权转让合同的效力是该类案件审理的难点所在。是当事人以转让股权为目的而达成的关于出让方交付股权并收取价金,受
-
投资型企业如何避免合作方侵权海南在线咨询 2023-04-291、当事人在投资新公司的时候可以通过与合作方制定公司章程的方式防止侵权行为。订立公司章程,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具体约定董事长、监事、法人代表、经理的工作权限和工作方式。在公司的生产经营活动中,双方应依照公司章程的规定,对新公司的经营活动进行监管,规范各种经营活动,发现合法权益被侵犯时应及时依法’维权。 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 第十一条设立公司必须依法制定公司章程。公司章程对公司、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