盗窃犯罪的心理特征分析
来源:互联网 时间: 2023-07-05 14:35:36 474 人看过

主要表现:

1.强烈而贪婪地非法占有金钱、物质的欲望。这是盗窃犯罪活动的内驱力。对钱物的刺激敏感。

2.侥幸冒险心理。这是盗窃犯敢于挺而走险的精神支柱。

3.熟练的盗窃技能和盗窃犯罪成功的心理体验,使盗窃犯的自信心和侥幸心理不断得到强化。

4.多次使用同一盗窃手段获得犯罪成功,逐渐形成专门化、自动化的犯罪行为定型。

商业贿赂犯罪的主要心理特征

商业贿赂的心理根源是社会消极因素的影响,但心理不是机械地由现实的社会消极因素剌激直接引起的,而是要经过其大脑思想,受其业已形成的心理意识所发动、调节和控制的。由于各个商业贿赂犯罪主体的社会经历和个性特点不同,因而其犯罪心理轨迹存在个体差异。主要心理特征有以下表现:

1.错误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心理学理论认为,人生观、世界观是个体心理结构中的最高层次和动力结构,又是一切心理现象的基础,决定其心理结构的发展,它可以影响认识的正确性,制约情绪情感的变化,决定主体的意志品质,调节主体的行为习惯,甚至还决定个性的发展趋势。商业贿赂犯罪主体都有一定职务上的方便条件,理应为国家、集体和人民服务,但经不住市场经济消极因素的影响,追求金钱、追求消费、贪图享受,其根源是人生观、世界观发生了变化,由此产生错误的信念,引发犯罪动机的产生,实施商业贿赂犯罪行为。

2.贪婪心理

贪婪是趋利性犯罪的共有心态,是商业贿赂犯罪的共同心理,是走向犯罪道路的主要思想基础。在初犯时,商业贿赂主体占有欲望是由客观环境刺激或他人的教唆引起的。但经过多次的犯罪活动而没有被发觉,他们获得了心理快感和成功的体验之后,其贪婪的欲望逐步得到强化,如此一来,犯罪人的贪婪之心急剧膨胀,贪婪心理越来越巩固。

3.投机侥幸心理

商业贿赂主体往往深谙为人处世之道,善于投机钻营,见风使舵,善于心计。一方面,他们有固定的经济收入,衣食无忧、生活安逸,内心不愿意因犯罪而丢掉公职,但又有兼得鱼与熊掌的美好愿望;另一方面,他们总觉得自己作案手段高明巧妙,奉行一对一、二人转、三人在场不作案的信条,自己不说别人不讲,就能蒙混过组织的监督,就能逃脱法律的制裁。

4.冒险心理

商业贿赂主体在贪婪心理、投机侥幸心理的驱使下,为了得到更多的非法利益,逐步发展到置国家法律法规于不顾,将单位内外的各项规章制度抛于脑后,不惜铤而走险,表现为尽最大努力去抓住每一个商业贿赂的机遇;而且在其可能实施的商业贿赂的机遇还未来临时,提前挖空心思去创造各种机遇以便进行商业贿赂,从而对各种非法利益最大化。

5.攀比心理

心理学研究表明,凡是个体在其生活环境中从事的一切有目的的活动、行为,均受其对周围环境社会生活的认知活动支配。个体活动中对周围事物的预测、判断,选择等行为均以其对该事物的认知为基础,而且认知的产生、方向,却又受过去的经历,当前的处境以及对未来的期望三个因素的影响。商业贿赂主体看到同级别的人或不如自己的人过得比自己舒服,住房比自己好,便产生了不平衡的攀比心理,盲目消极攀比,认为别人能捞,我为啥不捞。最初,他们往往不具备非法谋利的积极性、主动性,而是处于消极、被动的状态,当尝到甜头时便深陷其中,为了自己所谓美好的未来,大肆谋取私利。

6.双赢心理

在商业贿赂犯罪中,商业贿赂主体双方都没有利益受损,而均为最大利益获得者的心理支配下,秘密地进行着肮脏的交易。无论是处于行贿的一方,还是受贿的一方,双赢心理是商业贿赂犯罪双方的显著特点。

应指出的是,商业贿赂犯罪的心理复杂多变的,相互交织在一起的,现实中的商业贿赂犯罪往往是多种心理必然的结果。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二百六十三条以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抢劫公私财物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一)入户抢劫的;

(二)在公共交通工具上抢劫的;

(三)抢劫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的;

(四)多次抢劫或者抢劫数额巨大的;

(五)抢劫致人重伤、死亡的;

(六)冒充军警人员抢劫的;

(七)持枪抢劫的;

(八)抢劫军用物资或者抢险、救灾、救济物资的。

第二百六十四条盗窃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或者多次盗窃、入户盗窃、携带凶器盗窃、扒窃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盗窃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一条盗窃公私财物价值1000元至3000元以上、3万元至10万元以上、30万元至50万元以上的,应当分别认定为刑法第二百六十四条规定的“数额较大”、“数额巨大”、“数额特别巨大”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4年11月18日 22:45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更多性犯罪相关文章
  • 累犯心理特点的成因分析
    所谓累犯,是指受过一定的刑罚处罚,刑罚执行完毕或者赦免以后,在法定期限内又犯被判处一定的刑罚之罪的罪犯。累犯心理特点的成因分析如下:(一)法律地位的不平等性。这主要表现在累犯与干警不是平等的同志式的关系,也不是一般人与领导之间的上下级关系。一个是社会的罪人,被剥夺其人身自由,被强制地关押在监狱这一特定场所,接受改造。另一个是代表国家刑罚执行机关行使刑罚惩罚职能,对罪犯依法惩罚和改造。二者的关系是被管理者与管理者,被改造与改造的关系。在这个矛盾之下,作为累犯,易产生敌意心理。(二)在罪犯的改造生活中,平时接触最多的就是和自己一样受到法律惩罚的罪犯个体和群体,而这样的个体和群体具有共同的消极心理因素,因此,在累犯的矫治过程中,累犯不可能不受到同类的消极心理因素的影响。而我们在改造罪犯的过程中,必须限制罪犯的生活环境,制定罪犯的生活内容和生活方式,对罪犯施加良性的影响,这样导致罪犯总是处在被动地
    2023-06-11
    75人看过
  • 分析抢劫罪的犯罪特征
    刑事责任能力
    抢劫罪的犯罪特征是:1、本罪侵犯的对象是公私财产的所有权和公民的人身权利;2、本罪客观上表现为行为人当场使用暴力、胁迫或者其他强行劫取公私财物的行为;3、本罪的主体为一般主体,年满十四周岁且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可构成犯罪主体;4、本罪主观上表现为直接故意,具有非法占有公私财产的目的。转化型抢劫罪的构成特征首先,行为人实施了盗窃、诈骗、抢夺罪。但盗窃罪要求“数额较大或者多次盗窃”,诈骗罪与抢夺罪也要求“数额较大”作为其犯罪构成要件,故存在如下问题:刑法第269条之规定是否包括实施了盗窃、诈骗、抢夺行为但并不构成犯罪的情况?一种观点认为,行为人所实施的行为必须已经构成了犯罪,另一种观点认为,不要求行为人实施的盗窃、诈骗、抢夺行为犯罪,但也不是数额很小的小偷小摸行为。我们认为,尽管刑法的表述是“犯盗窃、诈骗、抢夺罪”,但并不意味着行为事实上已构成盗窃、诈骗、抢夺罪,而是意味着行为人有犯盗
    2023-07-05
    340人看过
  • 分析犯罪预备的特征
    犯罪预备一般需要具备四个特征:首先是犯罪嫌疑人主观上就是为了犯罪;然后是犯罪嫌疑人在客观上实施了犯罪预备的行为;其次预备行为并没有完成,因此不可能去着手进行犯罪或者是预备行为已经完成,但是因为一些原因并没有着手进行犯罪;最后没能着手去实行犯罪是因为行为人意志之外的一些原因。对于预备犯,一般可以根据程度去进行减轻或者是免除处罚。犯罪预备与犯罪预备阶段的区分在认定犯罪预备时,必须把犯罪预备与犯罪的预备阶段区别开来。犯罪预备是行为人所实施的行为的一种停顿状态,而犯罪的预备阶段是行为发展的一个过程。无疑,这两个概念是有着密切联系的,因为犯罪预备只能发生在犯罪的预备阶段。但两者的区别也是明显的,犯罪预备是行为人应对其承担刑事责任的一种行为状态,而犯罪的预备阶段是一个时间的概念,有些犯罪分子可能经过犯罪预备阶段以后进入了实行的阶段并最终完成了犯罪,这时应作为犯罪既遂负刑事责任,而不再单独对犯罪预备行为
    2023-07-01
    332人看过
  • 职务犯罪的特征分析
    职务犯罪罪行的特征有:1、主体为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国有公司、企事业单位的国家工作人员,人民团体工作人员;2、主观要件是行为人对其行为的危害后果的心理和心理状态;3、客体是国家对职务活动的管理职能;4、客观要件为了利用职务而滥用职权,严重不负责任、不履行或不正确履行职务。职务犯罪有哪些检察机关管辖53种国家工作人员职务犯罪,划分为三大类:贪污贿赂犯罪(第八章);渎职罪(第九章);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的犯罪。贪污贿赂犯罪,在我国刑法中第八章中用了十五个条文,规定了十二个罪名(394—396)包括:1、贪污罪2、挪用公款罪3、受贿罪4、单位受贿罪5、行贿罪6、对单位行贿罪7、介绍贿赂罪8、单位行贿罪9、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10、隐瞒境外存款罪11、私分国有资产罪12、私分罚没财物罪。渎职罪在我国刑法第九章中用了二十三条规定了34个罪名。包括:1、滥用职权2、玩忽职守3、枉法追诉裁判罪4、私放在
    2023-07-02
    269人看过
  • 犯罪心理结构的特征
    一、认知结构特征。认知结构是指知识水平、认识能力、分析能力和判断能力的总称。犯罪是一种反社会行为,是个体与社会不协调和冲突的表现。因此,这种协调和冲突主要来自个体因素,首先在于认知结构方面的缺陷。1.极端的自我中心倾向。人从小到大是一个社会化的过程,这种过程的实质是主体对社会的认同,即认识趋同和一致,这样才能达到协调。个体社会化程度低下,除生理缺陷、精神障碍者除外,就正常人而言,主要是由于认知水平低劣而未能自觉矫正孩童时期固有的自我中心倾向。具有极端自我中心倾向的人必定蔑视社会的地为规范和价值标准,无视社会伦理和国家法律对人的行为的界定和约束,衡量行为当为与不当为的准则就是对自己是否有利。这就使得他们的行为难免要同法律规定发生冲突。2.知识水平低下,愚昧无知。必然伴着精神空虚,行为常受本能和原始欲望所支配。而且愚昧和野蛮是相伴的,许多抽样调查表明,知识水平低下的愚昧无知者在刑事案件在占有较
    2023-04-22
    419人看过
  • 犯罪心理结构的特征
    一、认知结构特征。认知结构是指知识水平、认识能力、分析能力和判断能力的总称。犯罪是一种反社会行为,是个体与社会不协调和冲突的表现。因此,这种协调和冲突主要来自个体因素,首先在于认知结构方面的缺陷。1.极端的自我中心倾向。人从小到大是一个社会化的过程,这种过程的实质是主体对社会的认同,即认识趋同和一致,这样才能达到协调。个体社会化程度低下,除生理缺陷、精神障碍者除外,就正常人而言,主要是由于认知水平低劣而未能自觉矫正孩童时期固有的自我中心倾向。具有极端自我中心倾向的人必定蔑视社会的地为规范和价值标准,无视社会伦理和国家法律对人的行为的界定和约束,衡量行为当为与不当为的准则就是对自己是否有利。这就使得他们的行为难免要同法律规定发生冲突。2.知识水平低下,愚昧无知。必然伴着精神空虚,行为常受本能和原始欲望所支配。而且愚昧和野蛮是相伴的,许多抽样调查表明,知识水平低下的愚昧无知者在刑事案件在占有较
    2023-04-12
    80人看过
换一批
#犯罪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性犯罪
    相关咨询
    • 盗窃罪的犯罪成因分析
      江西在线咨询 2022-12-16
      群众的安全防范意识淡薄的原因。盗窃犯罪多是犯罪分子乘人不备窃取他人财物。由于群众的防范意识差、没有可靠的防盗措施,就给了犯罪分子可乘之机。如有的人将汽车、摩托车、自行车乱停乱放,且不上锁;有的人将贵重物品和大量现金随处乱放,且家中门窗不牢,无人看守;有的人对流动人口走门窜户视而不见,不闻不问,还有些人当家中被盗了大量的贵重物品和大量的现金时也不报警,只是自认倒霉,哑巴吃黄连。更有甚者,有些人当家中
    • 盗窃罪犯罪成因分析是什么
      辽宁在线咨询 2022-07-02
      盗窃犯罪分子的心理因素的原因。我国实行改革开放三十年,生产力发展了,经济增长了,人民生活水平也普遍提高了,相当一部分人致了富,过上了小康的生活。但是也有一些人钻了改革开放的空子,靠歪门邪道发了财,这就使得有另一些人心理失去了平衡,产生了不服气的思想,盗窃罪犯罪成因分析是这样的;一些地区由于历史、环境、地理等多方面的原因,经济还不够发达,一些人不是穷则思变而是穷则思窃;一些人由于文化水平低、道德素质
    • 盗窃罪的特征
      重庆在线咨询 2022-05-19
      1、犯罪客体 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公私财物的所有权。侵犯的对象,是国家、集体或个人的财物。 2、犯罪客观方面 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具有秘密窃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或者多次秘密窃取公私财物的行为。 3、犯罪主体 本罪主体是一般主体,凡达到刑事责任年龄且具备刑事责任能力的人均能构成。 4、犯罪主观方面 本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直接故意,且具有非法占有的目的。
    • 盗窃罪的犯罪特点
      河北在线咨询 2023-06-29
      1、犯罪客体 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公私财物的所有权。侵犯的对象,是国家、集体或个人的财物。 2、犯罪客观方面 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具有秘密窃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或者多次秘密窃取公私财物的行为。 3、犯罪主体 本罪主体是一般主体,凡达到刑事责任年龄且具备刑事责任能力的人均能构成。 4、犯罪主观方面 本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直接故意,且具有非法占有的目的。
    • 盗窃犯罪集团的共同特征
      新疆在线咨询 2023-05-29
      犯罪集团都是为了实施一种或多种犯罪目的而建立的。盗窃犯罪集团则是为了窃取财物而成立的。但从司法实践来看,也有的盗窃犯罪集团兼施多种犯罪的,如有的盗窃集团同时又兼施抢劫、诈骗等多种犯罪,构成盗窃、抢劫、诈骗等多种性质的综合犯罪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