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向法院提起诉讼解决。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规定,债权人可以向人民法院请求以自己的名义代位行使债务人对相对人的权利,因此代位权诉讼案件的审理涉及两个法律关系:一是债权人与债务人间的权利义务关系,二是债务人与次债务人的权利义务关系。
一、如何行使债权人代位权?
债权人行使代位权应以自己的名义提起,且必须通过诉讼程序行使,方可达到债权保全之目的。根据法律规定,因债务人怠于行使其债权或者与该债权有关的从权利,影响债权人的到期债权实现的,债权人可以向人民法院请求以自己的名义代位行使债务人对相对人的权利,但是该权利专属于债务人自身的除外。代位权的行使范围以债权人的到期债权为限。债权人行使代位权的必要费用,由债务人负担。
二、债权人代位权的要件是什么
债权人行使代位权的要件如下:
1、债权债务关系是合法的;
2、债务人享有对于第三人的债权或返还请求权的权利;
3、由于债务人怠于行使权利,对于债权人实现到期债权造成了影响。
根据《民法典》第五百三十五条的规定,因债务人怠于行使其债权或者与该债权有关的从权利,影响债权人的到期债权实现的,债权人可以向人民法院请求以自己的名义代位行使债务人对相对人的权利,但是该权利专属于债务人自身的除外。
代位权的行使范围以债权人的到期债权为限。债权人行使代位权的必要费用,由债务人负担。
相对人对债务人的抗辩,可以向债权人主张。
三、债权人行使代位权有哪些效力
债权人行使代位权的效力如下:
1、债权人行使代位权后,债务人不得处分其权利,否则债权人可以主张处分无效;
2、债权人向次债务人提起的代位权诉讼经人民法院审理确定代位权成立的,次债务人直接向债权人履行清偿义务,消除债权人与债务人、债务人与次债务人之间相应的债权债务关系;
3、代位权的行使范围以债权人的债权为限。
债权人行使代位权的请求金额超过债务人的债务金额或者次债务人对债务人的债务金额的,超出部分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
债权人如何解决债务人债权转让纠纷?
352人看过
-
代位求偿纠纷如何列债务人,债权人代位权的法律特征
315人看过
-
关于债权人代位权纠纷可以调解或和解吗
216人看过
-
代位权纠纷解决的管辖规定
476人看过
-
债权人代位权纠纷债务人是否可上诉?
500人看过
-
合同代理解决债权纠纷问题
272人看过
-
纠纷被起诉如何让债权人代位追偿山西在线咨询 2023-09-13代位追偿被起诉了应该在收到起诉状副本之日起十五日内提出答辩状,积极应诉维护自己的权益。根据法律规定,人民法院应当在立案之日起五日内将起诉状副本发送被告,被告应当在收到之日起十五日内提出答辩状。答辩状应当记明被告的姓名、性别、年龄、民族、职业、工作单位、住所、联系方式;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名称、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的姓名、职务、联系方式。人民法院应当在收到答辩状之日起五日内将答辩状副本发送原
-
如何解决债权转让合同纠纷江西在线咨询 2023-07-181.债权转让合同纠纷可以通过协商、调解、仲裁、诉讼等方式处理。 2.根据《民事诉讼法》第三条规定,人民法院受理公民之间、法人之间、其他组织之间以及他们相互之间因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提起的民事诉讼,适用本法的规定。 第九十六条规定,人民法院审理民事案件,根据当事人自愿的原则,在事实清楚的基础上,分清是非,进行调解。 《仲裁法》第二条规定,平等主体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之间发生的合同纠纷和其他财产权益纠
-
2022年债权转让纠纷如何解决内蒙古在线咨询 2022-10-161.债权转让合同纠纷可以通过协商、调解、仲裁、诉讼等方式处理。 2.根据《民事诉讼法》第三条规定,人民法院受理公民之间、法人之间、其他组织之间以及他们相互之间因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提起的民事诉讼,适用本法的规定。 第九十六条规定,人民法院审理民事案件,根据当事人自愿的原则,在事实清楚的基础上,分清是非,进行调解。 《仲裁法》第二条规定,平等主体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之间发生的合同纠纷和其他财产权益纠
-
债权人和债权人代位权纠纷应该怎么处理?陕西在线咨询 2022-09-081、以债务人为被告提起的诉讼的管辖不能吸收代位权诉讼的管辖,以债务人为被告提起的诉讼与代位权诉讼的管辖为同一法院的,则发生管辖竞合,由同一另案受理。2、提起代位权诉讼后,又向同一法院或者不同法院以为被告提起诉讼的,人民法院应当根据上述解释的规定做出是否受理的决定。3、根据《解释(一)》第15条第二款“受理代位权诉讼的人民法院在债权人起诉债务人的诉讼裁决发生效力以前,应当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百
-
债权债务纠纷如何解决,债权债务纠纷的解决途径和法律依据是什么?香港在线咨询 2022-05-05债权债务纠纷如何解决?债权债务纠纷的合法与非法债权债务纠纷,利用合法的手段和途径解决债权债务纠纷,解决债权债务纠纷,是保障经济秩序、解决债权债务纠纷,是社会秩序的客观要求,同时也是讨债人,即债权人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基本原则。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都有允许有争议的当事人双方将争议交由第三者裁决或公断的法律制度。在我国民事法律制度和经济法律制度中,也有允许不定的和特定的“第三者”调整、裁决争议的规定,包括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