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产品虚假宣传经营者(广告主)承担的法律责任
根据《反不正当竞争法》第24条第1款规定,经营者利用广告和其他方法,对商品作引人误解的虚假广告的,监督检查部门应责令停止违法行为,消除影响,并可根据情节处1万元以上20万元以下的罚款。
(二)产品虚假宣传广告经营者承担的法律责任
根据《反不正当竞争法》第24条第2款规定,广告经营者在明知或应知情况下,代理、设计、制作、发布虚假广告的,监督检查部门应当责令停止违法行为,没收违法所得,并依法处以罚款。广告法第37条规定的罚款,指广告费用1倍以上5倍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可停止其广告业务;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三)产品虚假宣传的连带责任
根据《广告法》第38条规定:发布虚假广告,欺骗和误导消费者,使其合法权益受到损害的,广告主应负担民事责任。广告经营者、广告发布者不能提供广告主的真实名称、地址的应承担全部民事责任。
随着近年来我国社会经济水平的不断发展,我国的广告的数量也越来越多,此时我们在日常的生活当中应当注意相关的虚假宣传或者是广告的真假的辨别等,以避免出现侵害自身的权益的情形。
产品虚假宣传交易无效赔款
[案情]:
某饮水机厂于2000年10月开始成批生产饮水机,为推销产品,该厂派推销员在街头散发宣传单,称该产品已通过地矿部实验检验,经多层过滤后,饮用水质量符合国家矿泉水标准。郑某见该宣传广告后,便到该饮水机厂销售点,以980元的价格购买了一台,后发现该产品根本没有质量检验合格证或全国免检等相关证明,便向厂方要求退货。厂方称有关质量检验正在办理中,很快就能通过,拒绝退货。郑某无奈,向法院起诉,要求饮水机厂退还货款并赔偿损失。
庭审中,饮水机厂辩称,其与郑某的买卖合法有效,且商品没有检测出质量问题,因而不同意退还货款。
法院审理后认为:在饮水机厂未取得产品质量检验合格证前,其销售的产品应当视为不合格产品,故其进行的产品质量宣传内容失实,构成虚假宣传并因此误导郑某购买该饮水机,饮水机厂应依法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遂判决饮水机厂退货、返还货款980元,并另行赔偿损失980元。
[评析]:
本案符合《产品质量法》和《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关于产品质量虚假宣传的法律特征,因而属于产品质量虚假宣传赔偿纠纷,应受上述两法规制。
我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十九条规定:经营者应当向消费者提供有关商品或者服务的真实信息,不得作引人误解的虚假宣传。这是因为消费者往往不具备辨别消费品的专业技术及功能的能力,很容易被虚假宣传所蒙骗。《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十六条因此规定,经营者向消费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应当依照《产品质量法》的规定,即产品或其包装上的标识应当有产品质量检验合格证,还应当符合以产品说明等方式表明的质量状况。
此外,饮水机厂进行虚假宣传,销售没有质量检验合格证的产品给郑某,构成了《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上的欺诈行为,应视为无效,其除承担退货返还价款的责任外,还应加倍赔偿消费者的损失。增加赔偿的金额为消费者购买商品的价款或者接受服务的费用的一倍。
-
虚假宣传对食品赔偿的规范
104人看过
-
法律对于商家虚假宣传的惩罚
479人看过
-
雅诗兰黛因虚假宣传被罚40万,虚假宣传的认定及处罚
426人看过
-
淘宝卖家因虚假宣传被处罚,虚假宣传的处罚是怎样?
60人看过
-
产品包装虚假宣传处罚方式解析
81人看过
-
产品虚假宣传,价格欺诈怎么处罚?
428人看过
虚假宣传指的是商家在商业经营的活动当中,经营者利用广告或者是其他的一些形式或者是方法对商品或者是对服务做出了与宣传的有关信息不相符合的虚假信息,从而误导了消费者或者是客户做出的行为。这种就是虚假宣传。... 更多>
-
虚假宣传怎么处罚,虚假宣传怎么赔偿,虚假宣传新疆在线咨询 2022-07-19《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笫五十五条的规定,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的; 应当按照消费者的要求增加赔偿其受到的损失,增加赔偿的金额为消费者购买商品的价款或者接受服务的费用的3倍。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笫四十四条: “消费者通过网络交易平台购买商品或者接受服务,其合法权益受到损害的,可以向销售者或者服务者要求赔偿; 网络交易平台提供者不能提供销售者或者服务者的真实名
-
虚假宣传属于虚假宣传吗新疆在线咨询 2022-01-29属于虚假宣传。《反不正当竞争法》规定,对经营者利用广告或其他方法,对商品作虚假宣传的,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应当责令停止违法行为,消除影响,可以根据情节处以一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的罚款;对广告的经营者、广告的发布者在明知或者应知的情况下,代理、设计、制作、发布虚假广告的,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应当责令停止违法行为,没收广告费用,并处广告费用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依法停止其广告业务。
-
化妆品宣传中的“秘制”是否属于虚假宣传?天津在线咨询 2024-12-05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如《化妆品标识管理规定》、《化妆品命名规定》以及《化妆品命名指南》等文件,对化妆品宣称用语之规范已明确提出。具体而言,应依据宣称所处的特定语言环境而定,并坚决禁止使用以下词语: 1. 包含过度肯定含义的词汇,如速效、超强、全方位、特级、换肤、去除皱纹等。 2. 包含不实信息的词汇,如仅含部分天然产物成分的化妆品却宣称“纯天然”产品。 3. 过度引申含义的词汇,如将“专业”用
-
针对疫情虚假宣传是怎样处罚的?西藏在线咨询 2022-11-281、疫情期间进行虚假宣传,情节严重的,构成虚假广告罪。自然人犯此罪的,处二年以下据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2、单位犯此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个人犯处理。
-
处理产品销售中的虚假宣传问题甘肃在线咨询 2024-11-15(一) 当经营者利用广告及其他途径对其商品做出引人误解的虚假宣传时,他们需要承担的法律责任是什么?具体来说,监管检查部门可以责令经营者立即停止这种行为,并消除其产生的不良后果。在此基础上,监督检查部门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对商家处以1万元至20万元人民币不等的罚款。 (二) 如果广告经营者得知或应当知道其从事了代理、设计、制作或发布虚假广告等行为,他们需要承担的法律责任是什么?在情节特别严重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