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合同纠纷诉讼时效怎么规定的
1、合同纠纷诉讼时效的规定: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在三年的诉讼时效期间内,当事人可以依法向法院起诉请求法院保护其民事权利。
2、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八条,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但是,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
第一百八十九条,当事人约定同一债务分期履行的,诉讼时效期间自最后一期履行期限届满之日起计算。
二、合同纠纷预防
1、有利防止合同漏洞及欺诈。当事人在合同订立时就预先考虑到如何防范合同纠纷,主要从调查了解对方当客人的履行能力和详细订明合同条款来入手。合同条款的详细罗列,就可以防止合同漏洞的产生。例如,对合同中质量条款具体订明规格、型号、适用的标准等,避免因合同订立后就适用的标准具体采用国家标准、行业标准还是其他标准等质量问题产生纠纷。合同漏洞是产生合同纠纷的最主要的原因之一。当事人在合同订立前调查相对人的履行能力等情况,可能有效避免受欺诈。当前,不法商人利用合同进行欺诈的情况屡有发生,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受欺诈方盲目轻信。仓促订立合同以致于上当受骗。因此,在合同订立之前就采取预防措施,以防止产生合同纠纷,可以有利于合同当事人避免合同中的漏洞和减少受欺诈的可能性。
2、有利于当事人顺利履行合同,以达到实现合同目标的目的。合同当事人依法订立合同,合同即生效,对双方当事人均有法律约束力。合同生效后,当求人应严格按照合同所规定的时间、地点、方式等内容履行合同,以便顺利地将合同履行完毕,实现当事人订立合同时所期望的合同目标。合同的顺利履行,是当事人的期望,任何一方当事人均不会希望在合同履行过程中有什么不顺利的情况发生。
-
合同纠纷的诉讼时效有何法律规定以及合同纠纷的诉讼时效过了怎么办
197人看过
-
诉讼时效如何规定合同纠纷?
456人看过
-
合同纠纷案诉讼时效是多久,诉讼时效规定是什么?
168人看过
-
诉讼时效:合同纠纷案件的法律规定
243人看过
-
医疗纠纷纠纷诉讼的诉讼时效怎么确定
93人看过
-
民事诉讼中合同纠纷时效有规定吗
158人看过
诉讼时效,是能够引起民事法律关系发生变化的法律事实,又称消灭时效,是指权利人在一定期间内不行使权利,即在某种程度上丧失请求利益的时效制度。设立诉讼时效制度的主要目的,是促进法律关系安定,及时结束权利义务关系的不确定状态,稳定法律秩序,降低交... 更多>
-
合同纠纷诉讼时效最长多久,合同纠纷诉讼时效新疆在线咨询 2022-07-18合同纠纷的情况比较复杂,大多数情况下,诉讼时效期间为二年,但有些情况则不是,例如: 下列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一年: (一)出售质量不合格的商品未声明的; (二)延付或者拒付租金的; (三)寄存财物被丢失或者损毁的 当事人一方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变更或者撤销,具有撤销权的当事人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一年内没有行使撤销权,撤销权消灭 债权人依法申请撤销债务人的某些行为,撤销权自债权人知道或者
-
合同纠纷法律上是怎么规定诉讼时效浙江在线咨询 2023-10-05合同纠纷诉讼时效是三年。一般的合同纠纷按照民法典的规定,诉讼时效为三年。其他法律规定特别时效的,依照其规定,如海商法规定的货运赔偿请求权的时效为一年,因国际货物买卖合同和技术进出口合同争议提起诉讼的时效为四年。
-
劳务合同纠纷的纠纷诉讼时效是多长时间(劳动合同纠纷诉讼时效是)黑龙江在线咨询 2023-10-18劳动争议的时效现在是六个月,自知道或应知道权利受侵害之日起计算;今年5月1日《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后是一年,自知道或应知道权利受侵害之日起计算,可以中断或中止,追索劳动报酬无时间限制。关于劳动合同纠纷诉讼时效是多久您可以参考以上的回答,或者咨询相关专业的律师。
-
如何规定买卖合同纠纷诉讼时效贵州在线咨询 2022-08-25根据2017年10月1日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第一百八十八条对诉讼时效的规定: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此外,中国《》除了在第129条规定了涉外货物买卖合同和技术进口合同诉讼时效为4年,没有另外关于诉讼时效的规定。因此的诉讼时效规定应当按照《民法总则》的有关规定处理,即适用3年的诉讼时效。但是,需要注意的是,《》第136条第1项又规定:出售质量不合格的商品未声明的,
-
民事诉讼中合同纠纷的诉讼时效北京在线咨询 2021-09-08民事合同纠纷诉讼时效为三年。民事合同是公民、法人或其它社会组织为满足日常物质和文化生活的需要,所明确的相互间权利义务关系的协议。一般民事合同的当事人可以是法人,也可以是公民或其他社会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