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人民法院、仲裁机构的法律文书或者人民政府的征收决定等,导致物权设立、变更、转让或者消灭的,自法律文书或者征收决定等生效时发生效力。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二百二十九条【法律文书或征收决定导致的物权变动】因人民法院、仲裁机构的法律文书或者人民政府的征收决定等,导致物权设立、变更、转让或者消灭的,自法律文书或者征收决定等生效时发生效力。
二、物权取得的分类
1、原始取得
原始取得的含义是取得权利时不根据原所有权人的意思或原来客体物上根本就不存在所有权,在特定法律事实发生时只依法律规定即可取得所有权。原始取得的前提是客体物之上不存在所有权;这也就意眯着所有权的取得不需要与任何人相关,而仅依取得人满足法律规定的条件的行为即可。所以一般而言,基于事实行为而取得的物权,即属于物权的原始取得。在原始取得的物权上不存在他人的意志关系,或者说是该物权不因他人的意志关系而受影响。
原始取得方式包括:劳动和生产、先占、发现、拾得、时效取得、善意取得、添附、加工、孳息等。
2、继受取得
继受取得也称派生取得或传来取得,它指基于他人既存的权利而取得物权。从取得人角度是取得权利,从相对人角度则是权利的丧失,故对照原始的绝对取得继受取得又称相对取得。在继受取得中,物权权利是从他人那里移转而来,主要是原所有权人对其所有物处分行为的结果。一般而言,基于法律行为的取得大都属于继受取得。依继受的方法不同,继受取得又分为移转取得和设定取得。
-
人民法院、仲裁机构的法律文书或者征收决定等对物权的设立、变更、转让或者消灭产生的效力怎样
400人看过
-
民法典中对非依民事法律行为享有的不动产物权变动的规定
295人看过
-
民法典的物权纠纷解决方式有什么规定
188人看过
-
物权请求权民法典的规定有
65人看过
-
民法典规定合同无效物权变动有效吗
352人看过
-
民法典的遗弃、逃逸的动物致害责任有什么规定
475人看过
物权变动,是指物权的设立、变更和终止。 物权的设立,又叫物权的发生,是指民事主体依法设立新的物权。为自己设立物权的,通常称作物权的取得;为他人设立物权的,通常称为物权的设定。物权取得有原始取得和继受取得之分。 物权的变更,是指物权的客体、内... 更多>
-
民法典规定的监护权变更的判决决定书青海在线咨询 2022-12-131、监护权可以协商变更。 2、我国《民法典》规定,依法具有监护资格的人之间可以协议确定监护人。协议确定监护人应当尊重被监护人的真实意愿。对监护人的确定有争议的,由被监护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或者民政部门指定监护人,有关当事人对指定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指定监护人;有关当事人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申请指定监护人。
-
民法典规定物权包括什么,有没有相关的法律规定香港在线咨询 2023-09-25我国《民法典》中所规定的物权种类一般包括有:所有权、用益物权和担保物权。《民法典》规定,民事主体依法享有物权。物包括可不动产以及动产。法律规定权利作为物权客体的,依照其规定。
-
《民法典》中规定高空坠物导致受伤或死亡怎么办,该如何规定的辽宁在线咨询 2023-08-18房屋的所有者因高空坠物致人受伤或者死亡的,受害人或者家属可以找房屋所有者进行索赔,如果受害人或者家属找不到侵权人责任人的,可以向房屋的所有方或者管理者进行索赔。高空坠物致人受伤或者死亡的,如果房屋所有者没有证据证明自己没有责任的,应承担赔偿责任。侵权人承担赔偿责任后,可以向其他责任人进行追偿。
-
民法典对于意外身故或致残的法律规定内蒙古在线咨询 2024-11-17在人身伤害事故中,侵权方有责任承担受害者医疗费用、残疾补偿金以及辅助器械使用费用等必要开支。同时,还需要对受害者因失去部分生活自理能力而在致残前需要赡养的无独立生活能力的自然人支付基本生活费用。在事故发生之后,双方可以就赔偿金额的支付方式进行协商。如果协商不成,赔偿款项应以一次性支付为准。但是,如果确实存在支付困难,则可以采取分期付款方式处理。然而,在此情况下,被侵权方可以要求对方提供适当的担保措
-
民法典担保物权抵押权怎么规定,法律的规定是什么宁夏在线咨询 2023-06-15担保物权中抵押权的相关规定为:为担保债务的履行,债务人或者第三人不转移财产的占有,将该财产抵押给债权人的,债务人不履行到期债务或者发生当事人约定的实现抵押权的情形,债权人有权就该财产优先受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