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劳动合同签一年提前离职要赔偿吗
劳动合同签一年提前离职无须赔偿。
签订了一年劳动合同后,劳动者提前解除劳动合同时,一般是不用赔偿的。但如果约定了服务期的,提前离职要赔偿。签订劳动合同对保障劳动者利益是非常重要的,劳动合同是证明成立劳动关系最重要的证据,签订劳动合同一般有一定期限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二十二条,用人单位为劳动者提供专项培训费用,对其进行专业技术培训的,可以与该劳动者订立协议,约定服务期。劳动者违反服务期约定的,应当按照约定向用人单位支付违约金。违约金的数额不得超过用人单位提供的培训费用。用人单位要求劳动者支付的违约金不得超过服务期尚未履行部分所应分摊的培训费用。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服务期的,不影响按照正常的工资调整机制提高劳动者在服务期期间的劳动报酬。
二、没签合同离职可以要求立刻结清工资吗
劳动者可以要求立马结清。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用人单位不签订劳动合同,劳动者要解除劳动合同的,工资是在解除劳动合同时一次性支付的,如果辞退立即解除合同的,就可以要求支付工资。解除劳动关系时,用人单位应当一次性付清劳动者的工资。用人单位未支付的,劳动者可向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劳动监察大队)投诉,由劳动监察大队责令限期支付,逾期不支付的,可以请求加付赔偿金。
三、没有签合同离职了公司不发工资怎么办
没有签合同离职了公司不发工资的处理办法如下:
1.和老板协商解决;
2.当地劳动局内设机构劳动仲裁委员会申请劳动仲裁要回工资。该程序是专门为了解决劳资纠纷的,不用交任何费用;
3.对仲裁结果不服,可以向法院起诉;
4.可以向劳动监察机构投诉,由其责令用人单位改正。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2012修正):第二章 劳动合同的订立 第二十二条 【服务期】用人单位为劳动者提供专项培训费用,对其进行专业技术培训的,可以与该劳动者订立协议,约定服务期。\n劳动者违反服务期约定的,应当按照约定向用人单位支付违约金。违约金的数额不得超过用人单位提供的培训费用。用人单位要求劳动者支付的违约金不得超过服务期尚未履行部分所应分摊的培训费用。\n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服务期的,不影响按照正常的工资调整机制提高劳动者在服务期期间的劳动报酬。
-
签了一年劳动合同提前离职需要遵守哪些规定?
55人看过
-
离职前一天签的劳动合同算吗
211人看过
-
签三年合同提前辞职一般要赔多少
459人看过
-
签三年劳动合同提前离职算不算违约
302人看过
-
如果提前辞职还要签劳动合同吗
137人看过
-
提前离职:签了一年的合同,想提前离职,是否可行?
399人看过
-
劳动合同到期,前提下一年一签,中途辞职需要赔偿吗?上海在线咨询 2022-05-02如果劳动者接受过专项培训,约定有服务期,在服务期内解除劳动合同,需要支付违约金。如果没有以上情况,就不用支付违约金。 劳动者违反服务期约定的,应当按照约定向用人单位支付违约金。违约金的数额不得超过用人单位提供的培训费用。用人单位要求劳动者支付的违约金不得超过服务期尚未履行部分所应分摊的培训费用。 《劳动合同法》 第二十二条用人单位为劳动者提供专项培训费用,对其进行专业技术培训的,可以与该劳动者订立
-
劳动合同提前一个月提出离职需要赔偿吗? 提前一个月辞职有违约金吗青海在线咨询 2022-05-06劳动者提前一个月可以解除劳动合同,依法不需要缴纳违约金;在以下三种情况下,用人单位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劳动者本人或者额外支付劳动者一个月工资后,可以解除劳动合同:(一)劳动者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满后不能从事原工作,也不能从事由用人单位另行安排的工作的;(二)劳动者不能胜任工作,经过培训或者调整工作岗位,仍不能胜任工作的;(三)劳动合同订立时所依据的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致使劳动合
-
提前一个月辞职需要签劳动合同吗?新疆在线咨询 2022-11-04劳动合同到期一直没有续签辞职也需要提前一个月书面通知单位。劳动合同到期没有续签劳动者继续在单位工作的,劳动者可以自用工满一个起要求单位支付双倍工资,但是如果辞职的与签订了劳动合同的程序是一样的,仍然需要提前三十天书面通知单位。
-
劳动法前提出离职不签劳动合同有效吗云南在线咨询 2022-10-09劳动者享有依法解除劳动合同关系的权利,自用工之日起三十日内,用人单位应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劳动者要求签订而单位不签订的,可以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劳动者可以离职,要求双倍工资。
-
签了一份合同,提前三年辞职,可以提前离职吗?江西在线咨询 2022-07-17辞职应该提前说。但是,用人单位有如下情况时,不需要提前告知,劳动者也可以提出解除劳动合同: (一)未按照劳动合同约定提供劳动保护或者劳动条件的 (二)未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的 (三)未依法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费的 (四)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损害劳动者权益的 (五)因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或者变更劳动合同而致使劳动合同无效的 (六)法律、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