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撰写民事起诉状,收集相关证据材料,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立案窗口立案;
2、案件被受理后,法院会给你一份缴费通知书,按照指示向指定银行缴纳诉讼费用,再将银行给你的缴费单据拿到法院换票;
3、等待法院通知开庭,一般会给你发开庭传票的;
4、按照传票指示的时间、地点出庭参加诉讼;
5、开完庭等待判决结果,如对结果不服,自收到判决结果之日起向中级人民法
6、胜诉之后,如果对方拒绝履行的,胜诉方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执行,也可以由审判员移送执行员执行。
7、法院在受理强制执行后,会依法查询债务人名下的房产、车辆、证券和存款;
8、被执行人不履行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的,人民法院可以对其采取或者通知有关单位协助采取限制出境,在征信系统记录、通过媒体公布不履行义务信息以及法律规定的其他措施。
9、有能力而拒不执行的情况下,涉嫌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
一、借条的内容有哪些?
借条只要包括了出借人、借款人、借款金额、借款时间等主要内容即为合法有效。规范的借条应具备如下内容:
(一)应写清楚借款人和放款人的法定全名;
(二)应写清楚借款金额,包括大写和小写的金额;
(三)应写清楚借款时间期限,包括借款的起止年月日和明确的借款期限;
(四)应写清楚还款的具体年月日;
(五)应写清楚借款的利息,应有明确的年利率或月利率,最终应支付的借款利息总额(包括大写和小写金额)等约定;
(六)应写清楚借款本息偿还的年月日时间及付款方式;
(七)应有借款本人亲自签章、手印或亲笔书写的签;
(八)必要时,应当由担保人签字,并写明担保期限、责任。
-
被起诉去法院取保候审流程是怎样的
214人看过
-
拿着借条去法院起诉的话需要哪些资料
208人看过
-
伪造借条去法院起诉负怎样的法律责任
465人看过
-
有借条去法院起诉起诉书怎么写
250人看过
-
怎么去起诉离婚,起诉离婚的流程是怎样的
151人看过
-
借条起诉法院怎么程序
453人看过
借条是表明债权债务关系的书面凭证,一般由债务人书写并签章,表明债务人已经欠下债权人借条注明金额的债务。借条应写明借款人和出借人的法定全名,借款金额,包括大写和小写的金额,借款时间期限,包括借款的起止年月日和明确的借款期限,还款的具体年月日,... 更多>
-
拿借条去法院起诉应该怎么做山东在线咨询 2023-05-12民间借款在法律上被称为民间借贷纠纷案件,此种案件在经济生活中非常常见频发。合法的民间借贷产生的本金和利息都是是受法律保护的,所以一旦发生借款人逾期不归还借款的情况,双方协商不成,建议权利人尽早起诉,以便维护自身的利益。 民间借贷起诉要注意以下问题: 1、原告要向法院提供被告联系方式,如被告身份证信息、出生年月、地址、联系方式等,如被告为企业,原告可以在国家企业信息网上查询企业信息并打印出来。 2、
-
怎样起诉离婚呢?去法院起诉流程是什么?浙江在线咨询 2023-04-02接下来为大家解答法院起诉离婚怎么起诉:离婚应该是婚姻之路上最后的选择,在这之前,应该尽一切努力协调歧见,处理问题,解决问题。面对不幸的婚姻,如果确已不可挽回,离婚是种较为合理的方式,是结束痛苦和不健康关系较为人性的方式。在您决定离婚之前,请先确认您们确已无法挽回。
-
拿借条去法院起诉有用吗,法律的规定是什么浙江在线咨询 2023-08-20一般情况下,凭借条可以到法院起诉,只要满足民事诉讼中的起诉条件就可以,借条是可以作为开庭时的证据。 出借人只有借条,向法院主张借款人还钱的,能不能得到法院的支持,关键是要看出借人有没有实际提供借款,双方的借贷关系是否生效。 这就要区分借款金额的大小,在较大金额的借贷中,出借人仅借条在手,不能证明存在借贷关系,需要提供转账凭证。 在小额借款中,如果出借人仅有借条的,此时借条即是借贷的合意,又是交付借
-
起诉法院具体是怎么样的流程香港在线咨询 2021-12-04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当事人提起诉讼的,应当提交下列材料:(一)起诉人、自诉人是自然人的,应当提交身份证明复印件;起诉人、自诉人是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应当提交营业执照或者组织机构代码证复印件、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的身份证明;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不能提供组织机构代码的,应当提供组织机构注销的说明;(二)委托起诉或者代为告诉的,应当提交授权委托书、代理人身份证明、代为告诉人身份证明等相关材料;
-
拿借条应该如何去法院起诉山西在线咨询 2022-11-25民间借款在法律上被称为民间借贷纠纷案件,此种案件在经济生活中非常常见频发。合法的民间借贷产生的本金和利息都是是受法律保护的,所以一旦发生借款人逾期不归还借款的情况,双方协商不成,建议权利人尽早起诉,以便维护自身的利益。 民间借贷起诉要注意以下问题: 1、原告要向法院提供被告联系方式,如被告身份证信息、出生年月、地址、联系方式等,如被告为企业,原告可以在国家企业信息网上查询企业信息并打印出来。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