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民事执行程序中的参与分配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6-06 09:53:33 413 人看过

[论文关键词]民事执行程序;参与分配;参与分配申请资格

[论文摘要]我国设立参与分配制度的目的在于弥补破产主体有限性及其功能发挥上的缺陷,但由于其与破产制度在功能和价值目标等方面的差异,使得参与分配制度在实践中存在诸多的弊端,并未完全发挥其应有的功能。试对目前学术界关于参与分配的方案进行评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完善我国参与分配制度的具体设想。

一、参与分配制度的功能

参与分配制度是在强制执行程序中,申请执行债权人以外的对同一债务人享有债权的其他债权人,因债务人的财产不足以清偿各债权人的全部债权,其他债权人申请加入已开始的执行程序,并请求平均受偿,以实行自己债权的一种制度。根据各国的立法例进行分析,设置参与分配制度是为了配合现行破产制度,弥补破产制度功能发挥上的空白与不足。例如,在英美国家,参与分配的优先原则是与一般破产原则相配合;而在法国、意大利。参与分配的平等原则是与商人破产原则相配合。我国的破产制度实行的是商人破产原则,那么。我国现行民事诉讼法中关于参与分配制度的规定能否使参与分配制度发挥弥补破产原则的功能,就成为我们研究的重中之重。

目前我国的破产制度仅适用于企业法人,而不适用于公民和其他组织,也就是说如果发生资不抵债情况的是公民和其他组织,各债权人就无法利用破产程序来获得公平清偿。当某一债权人为满足其金钱债权申请法院对债务人的特定财产强制执行时,如果不允许其他债权人就其执行所得申请参与分配,那么各债权人中就只有执行债权人获得清偿,而债务人迟延乃至不能清偿债务的风险和损失,势必将由其他债权人全部承担,这对其他债权人来说是显失公平的。正是为了在公民和其他组织资不抵债时,为各债权人提供一条公平受偿的途径,我国最高人民法院在《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意见》中确立了参与分配制度。

二、构建参与分配制度的理论基准

在我国现阶段,参与分配制度还存在很多弊端,在程序构建上并没有妥善地解决上述各种价值冲突,这就使得其功能的发挥受到了阻碍。参与分配制度虽然只是执行制度体系中的一个小制度,但它却体现了诸多的价值理念的冲突,在我们建构程序时必须予以重视。例如,参与分配中,司法资源的有限性和未起诉但债权到期的债权人权益保护的冲突。又如,各债权人利益平均化和优先保障积极行使权益的债权人的冲突;再如,执行效率和对各债权人周全保护的冲突。在这多种冲突中我们必须找出一个平衡的度,从而使各种利益达到相对均衡的稳定状态,这也正是笔者在考虑如何完善我国参与分配制度时的理论起点和价值基准。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4年12月24日 12:08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更多民事执行相关文章
  • 普通债权人如何在执行程序中参与分配?
    被执行人为公民或者其他组织,在执行程序开始后,被执行人的其他已经取得执行依据的债权人发现被执行人的财产不能清偿所有债权的,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参与分配。对人民法院查封、扣押、冻结的财产有优先权、担保物权的债权人,可以直接申请参与分配,主张优先受偿权。普通债权人在申请参与分配时,是否满足以下三条件:1.被执行人为公民或者其他组织;2.在执行程序开始后,被执行人的财产执行终结前提出申请;3.被执行人的财产不能清偿所有债权。因前两条件的认定在实践中基本不存在争议,故本文主要关注第三个条件,即被执行人的财产不能清偿所有债权。普通债权人取得金钱债权执行依据即有权参与分配,无需证明被执行人不能清偿所有债权。实践中,只要申请人一方提供相关材料,符合一定要件后就应予以认可,至于被执行人的财产是否满足不能清偿所有债权的条件,应由执行法院来审查,并且执行法院对此也应从宽把握。只要法院能够确定现有财产已经不能清偿
    2023-05-07
    382人看过
  • 参与分配执行中分配的原则有哪些
    一、参与分配执行中分配的原则有哪些1、参与分配执行中,分配的原则如下:(1)执行所得价款扣除执行费用,并清偿应当优先受偿的债权后,对于普通债权,原则上按照其占全部申请参与分配债权数额的比例受偿。(2)清偿后的剩余债务,被执行人应当继续清偿。(3)债权人发现被执行人有其他财产的,可以随时请求人民法院执行。2、法律依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的解释》第五百零八条参与分配执行中,执行所得价款扣除执行费用,并清偿应当优先受偿的债权后,对于普通债权,原则上按照其占全部申请参与分配债权数额的比例受偿。清偿后的剩余债务,被执行人应当继续清偿。债权人发现被执行人有其他财产的,可以随时请求人民法院执行。二、哪些不属于债务人财产1、债务人基于仓储、保管、加工承揽、委托交易、代销、借用、寄存、租赁等法律关系占有、使用的他人财产;2、特定物买卖中,尚未转移占有但相对人已完全支付对价的特定物;3、尚未办理产权证或者
    2023-06-16
    244人看过
  • 浅谈民事诉讼的程序债务纠纷诉讼程序
    民事案件分为两大类,一是平等主体之间因人身关系或财产关系所产生的民事纠纷案件,这类案件进入诉讼领域后就称之为民事诉讼案件;第二类是不具有民事权利义务之争的案件,它不具有纠纷性,如宣告公民死亡、认定公民无民事行为能力等,叫作非讼民事案件。《女童终身弱视谁之过》一案,为典型的由于民事纠纷引起的民事诉讼案件,值得探讨的是该案件经过了一审、检察院抗诉、再审、上诉,最后襄樊市中级人民法院对此案作出了终审判决,这一系列的审判程序依据何在?对于已经生效的判决为何检察院可以抗诉?法院为何还需要再审且能够上诉?弄清这些问题将有利于我们对民事诉讼普通程序的了解。普通程序是民事诉讼中最通常适用的程序,它适用于一般的民事纠纷案件,包括第一审程序、第二审程序及审判监督程序。根据民事诉讼法的规定,适用普通程序审理的案件实行两审终审制。我国民事审判第一审程序又包括普通程序和简易程序,第一审普通程序是通常程序中的基础程序
    2023-06-05
    379人看过
  • 浅谈缓刑的执行
    近年来,缓刑执行工作中存在的一些问题逐渐引起人们的重视,如何强化缓刑的执行工作,更好的发挥缓刑的监督、管理和教育功能,笔者结合实践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谈一点意见。(一)缓刑执行工作存在的问题1、缓刑的执行流于形式,未能发挥缓刑考验作用。缓刑的执行机关是公安机关,由罪犯所在单位或基层组织协助执行。但据笔者调查,多数法院将缓刑执行通知书送到公安机关,即完成了缓刑的执行程序。公安机关在缓刑的执行中并未对罪犯进行监督考查工作,有关单位和基层组织并不清楚自己有协助执行的义务,甚至对罪犯的判刑情况和需要考验也不清楚,还认为罪犯被无罪释放。罪犯在判缓刑期间和无罪释放享有相同的自由,失去应有的监督。一些缓刑犯在缓刑期间又犯新罪,而被撤销缓刑,还有一些罪犯,在缓刑考验期结束不久,又旧习上演,继续犯罪。2、未成年罪犯在缓刑执行期间,未对其适当帮教。未成年人身心发育尚未成熟,因为犯罪对其进行惩罚不是主要目的,通过惩
    2023-06-11
    122人看过
  • 浅谈民法中的公序良俗原则
    一、浅谈民法中的公序良俗原则民法典要求民事主体在从事民事活动时,必须遵守法律并尊重公序良俗。《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中明确提到,不仅要合法行事,还要维护社会的基本道德和秩序。这一原则的确立,旨在防止法律漏洞被滥用,限制私权以保证个人利益不得损害社会公共利益,同时也赋予法官根据公序良俗原则自由裁量的权力,以实现法律的公正适用。二、公序良俗的具体含义公序良俗是民法中一个至关重要的概念,它由两部分组成:公序和良俗。公序指的是国家社会正常运行所必需的秩序,而良俗则是指人们普遍认可的善良风俗习惯。这一原则的设立是因为立法者不可能详尽预见所有有害于国家、社会公益和道德秩序的行为,因此通过公序良俗原则来禁止这些行为。它不仅限制了私人权利的过度行使,还是立法精神和社会发展的体现,确保了法律与社会道德的同步进步。三、法官的裁量权与应用在民法实践中,公序良俗原则给予法官一定的自由裁量权。当案件中的行为没有明确
    2024-02-08
    439人看过
  • 浅谈行政诉讼中先予执行
    一、什么是先予执行先予执行,是指人民法院在审理民事、行政案件过程中,因权利人的生活和生产的需要,根据当事人的申请,裁定一方当事人预先给付另一方当事人一定数额的财物,或者立即实施或停止某种行为的诉讼制度。该项制度的重要特点之一就是案件虽已受理,但尚未经法庭实体审判而先作出实体裁定责令义务人在法院指定的期限内向权利人履行义务,该裁定一经作出立即执行。其目的在于解决特定案件的当事人在生活和生产上的迫切需要,从而保障正常的社会生活和生产秩序,维护社会的安定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顺利进行。二、行政诉讼中先予执行使用于哪些案件?《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若干问题的解释》地48条地2款规定:“人民法院审理起诉行政机关没有依法发给抚恤金、社会保险金、最低生活保障邓案件,可以根据原告的申请,依法书面裁定先予执行。”先予执行,又称为先行给付,它是指人民法院载判决确定之前裁定由有给付义务的人,预先给付对方部分财务,或
    2023-06-06
    137人看过
  • 浅谈执行文化
    文化是什么?它对国家、社会、单位或者个人有什么样的意义?所谓的文化指的是一个群体(而这个群体可以是一个国家、也可以是一个社会、一个单位、一个家庭)在一定时期内形成的有关于思想、理念、行为以及由这个群体整体意识所辐射出来的一切活动。由于受到各种条件的影响和制约,每个群体的文化会有有别于其他群体的文化特点。在同一文化体系中,又有许多的所谓子体系,同样的道理,作为法院系统,它同样有着自身不同于其他单位体系的文化体系,法院文化体系又包含着许多的子体系。那么,什么是法院文化呢?法院文化就是在长期的审判实践和管理活动中,逐渐形成的凸显法院特点并得到共同遵循的价值观念、思维模式和行为准则。执行部门作为法院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有着自己的一套文化体系,是法院文化中的一个子体系。法院执行文化是法院文化在执行部门中的积淀,是法院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法院执行机构及其执行人员在执行工作及执行管理工作中逐渐形
    2023-04-25
    171人看过
  • 在执行程序中多个债权人参与分配问题如何规定
    1.执行所得价款应当首先扣除参与分配的各债权人的执行费用,余额用于清偿债务。其中财产保全的费用应优先于其他执行费用扣除。2.有担保物权人和其他优先权人参与分配的,其债权优先于普通债权受偿。数个担保物权和其他优先权同时存在的,按照有关法律的规定确定其受偿顺序。担保的债权未届清偿期的,在分配时应当优先预留其相应的份额。3.普通金钱债权人的分配,按照各债权数额的比例平等分配。最高院关于执行程序中多个债权人参与分配问题的若干规定为保障人民法院及时、有效地处理执行程序中多债权人对同一被执行人财产参与分配问题,公平保护各债权人及其他利害关系人的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等有关法律的规定,结合人民法院执行工作实际,制定本规定。第一条(参与分配定义)被执行人因金钱请求权而被查封、扣押、冻结的财产变价处理过程中,被执行人的其他金钱债权人可以申请参加此执行程序,就被执行人被查封、扣押、冻结的财
    2023-12-18
    260人看过
  • 浅谈“执行异议”
    人民法院在个案执行中,有时会触及案外人的利益,或者因执行依据的错误使案外人的利益遭受损害。在这种情况下,案外人可以通过一定的法律程序来保护自已的合法权益,即通过提出执行异议使其免受因强制执行给自已带来的损失。一、执行异议的条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百零四条的规定:执行过程中,案外人对执行标的提出异议时,执行员应当按照法定程序进行审查,理由不成立的,予以驳回:理由成立的,由院长批准中止执行。这就是民诉法规定的执行异议执行异议,是指在执行过程中,没有参加执行程序的案外人对执行标的提出不同的意见,并主张权利。根据我国法律的有关规定,提出执行异议,应当具备如下三个条件:(1)有权提出执行异议的主体只能是案外人,即没有参加诉讼的人。这里的案外人,应是除案件当事人以外的与人民法院所执行的标的物有利害关系的人。如果申请执行人或被执行人对法院的执行持有异议的意见和看法,如被执行人提出法院对其
    2023-06-06
    356人看过
  • 浅谈刑事立案程序的改革
    我国的刑事诉讼是典型的直线型结构,即立案侦查,提起诉讼,审判执行。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和人民法院在此结构中各自把持一段。本文从改革和创新的角度,仅对诉讼的开始--立案程序谈点粗浅的看法,以求建立更加合理的诉讼结构。一、现行刑事立案程序的弊端我国现行的诉讼法将立案作为独立的诉讼阶段加以规定,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出台了相应的规则和解释,细化了操作的步骤和标准。当前,无论是理论界还是司法界,普遍认为立案是刑事诉讼开始的标志,是每一个刑事案件都必须经过的法定阶段,具有相对独立性和特定的诉讼任务。最近,笔者通过对实际侦查工作的考察和分析,认为我国刑事诉讼法对立案程序独立性的规定存在一些弊端。(一)《刑事诉讼法》对立案阶段的规定,使受案主体的审查活动的性质模糊不清。立案程序的中心任务是对立案材料的审查,依相关法律规定,这种审查并非程序上的审查,而是一种实体上的审查。刑事案件,尤其是由公
    2023-06-11
    132人看过
  • 浅谈行政执行的主体
    所谓执行的主体,是指行政执行案件中涉及到的享有诉讼上的权利、承担诉讼上的义务的主体。在由行政机关执行的时候,就是程序上的权利与义务的承担者。它包括执行组织、执行当事人、执行参与人和执行异议人。一、执行组织执行组织,也叫执行机关,是指拥有行政诉讼执行权并主持执行过程的主体,即人民法院和有权行政机关。申请人申请的具体组织机构是法院的执行庭,并由执行员操作实施。当然这种分工,应当说主要还是工作性质而不是法律性质的,法律上的执行组织或执行机关原则上就是第一审人民法院。当然,如果情况特殊需要由第二审人民法院执行的,或者第二审人民法院决定由其执行的,也可以由第二审人民法院执行。执行组织除法院以外,就是部分行政机关了。在行政法上,所有的行政机关都有一定的行政职权,但并非所有行政机关就当然有强制执行权。所以,能够成为执行组织的行政机关只能是依照法律具有强制权与强制手段、措施的行政机关。执行组织在执行程序上
    2023-06-06
    450人看过
  • 浅谈行政执法监督与和谐执法
    和谐社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社会价值标准。在依法治国不断推进的法制社会里,行政法规占到国家法律法规的百分之八十左右,是依法治国的重要构成部分。行政执法的好坏直接关系到行政相对人的切身利益,影响着市场的和谐发展,决定着社会发展成效。食品药品行政执法是国家落实药品、医疗器械监管政策的主要手段和重要措施,是食品药品政策落实到位、具体执法水平和执法形象的体现。加强行政执法监督,提高执法队伍素质建设,增强依法行政意识,有助于执法者依法履行职责,防范权力滥用,减少社会矛盾,促进药械市场有序竞争、整体社会和谐发展。一、药品监管行政执法中存在的问题药械监管分离以来的执法实践中,通过不断强化行政执法,有力地维护了医药市场合理秩序,促进了医药经济全面的发展,但实践中还存在着执法不受制约,随意执法的现象,表现为行政执法中的人情化、极端化、权力化。人情化执法就是因当事人而异,当管不管,当罚不罚;执法与处罚随意
    2023-04-24
    196人看过
  • 轮候查封中的参与分配的程序是哪些
    一、轮候查封中的参与分配的程序是哪些1、债权人申请参与分配的,应当向其原申请执行法院提交参与分配申请书,写明参与分配的理由,并附有执行依据。该执行法院应将参与分配申请书转交给主持分配的法院,并说明执行情况。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三十六条发生法律效力的民事判决、裁定,当事人必须履行。一方拒绝履行的,对方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执行,也可以由审判员移送执行员执行。调解书和其他应当由人民法院执行的法律文书,当事人必须履行。一方拒绝履行的,对方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执行。二、哪些财产不得查封扣押人民法院对被执行人下列的财产不得查封、扣押、冻结:1、被执行人及其所扶养家属生活所必需的衣服、家具、炊具、餐具及其他家庭生活必需的物品;2、被执行人及其所扶养家属所必需的生活费用。当地有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必需的生活费用依照该标准确定;3、被执行人及其所扶养家属完成义务教育所必需
    2023-06-14
    197人看过
  • 谈执行程序中的国家赔偿
    人民法院因执行错误或违法执行给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造成损害所应承担的赔偿责任,也即执行程序中的国家赔偿问题,与我们今天梳理的执行的一般程序似乎没有太大的关系,但我觉得正是在执行程序中我们执行员有可能的违法或错误执行会导致国家赔偿问题,所以在这里还是有必要也讨论一下执行程序中能导致国家赔偿的几种常见情形。我国《国家赔偿法》第31条规定了:人民法院在民事诉讼、行政诉讼过程中,违法采取对妨害诉讼的强制措施、保全措施或者对判决、裁定及其他生效法律文书执行错误,造成损害的,赔偿请求人要求赔偿的程序适用本法刑事赔偿程序的规定。这一规定实际上标志着我国执行程序赔偿的正式建立。执行程序中的司法赔偿有以下几个特征:(1)执行程序中的司法赔偿是属非刑事司法赔偿的范畴;(2)导致执行程序中的司法赔偿的行为主体是执行人员;(3)导致执行程序中的司法赔偿的执行行为的实质是执行行为存在缺陷,即存在成熟或违法
    2023-06-06
    182人看过
换一批
#执行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民事执行也称民事强制执行或者强制执行,是指国家机关依债权人的申请,依据执行根据,运用国家强制力,强制债务人履行义务,以实现债权人的民事权利的活动。 民事执行是指当债务人拒不履行生效执行名义确定的民事义务,人民法院运用国家公权力,依法采取民事... 更多>

    #民事执行
    相关咨询
    • 执行程序中申请参与分配有哪些要求
      江苏在线咨询 2023-03-10
      执行程序中申请参与分配的要求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解释》第五百零九条,申请参与分配,申请人应当提交申请书。 申请书应当写明参与分配和被执行人不能清偿所有债权的事实、理由,并附有执行依据。参与分配申请应当在执行程序开始后,被执行人的财产执行终结前提出。
    • 执行程序中适用参与分配的条件包括什么
      香港在线咨询 2024-09-05
      执行程序中适用参与分配的条件: (一)被执行人为公民或其他组织; (二)被执行人的财产不能清偿所有债权; (三)参与分配的申请应当在执行程序开始后,被执行人的财产执行终结前提出; (四)申请参与分配的债权人必须是已经取得执行依据或者对法院处置的财产享有优先权、担保物权《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的解释》第五百零九条,申请参与分配,申请人应当提交申请书。申请书应当写明参与分配和被执行人不能清偿所有债权的
    • 在执行程序中,关于参与分配的条件有哪些?
      山西在线咨询 2024-11-05
      在执行程序中,参与分配的条件包括: 1. 被执行人为公民或其他组织; 2. 被执行人的财产无法清偿所有债权; 3. 参与分配的申请应在执行程序开始后、被执行人的财产执行终结前提出; 4. 申请参与分配的债权人必须已取得执行依据或对法院处置的财产享有优先权、担保物权,如《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解释》第五百零九条所述。 根据该解释第五百零九条,申请参与分配的申请人应提交
    • 执行程序中多个债权人参与分配是什么意思?
      内蒙古在线咨询 2023-06-13
      被执行人因金钱请求权而被查封、扣押、冻结的财产变价处理过程中,被执行人的其他金钱债权人可以申请参加此执行程序,就被执行人被查封、扣押、冻结的财产主张受偿分配的执行活动。
    • 关于执行过程中参与财产分配的条件
      内蒙古在线咨询 2022-08-22
      必须已经取得执行依据或有对被执行人财产享有优先权、担保物权的凭证。对于普通债权人,参与分配的条件必须是已经取得执行依据,如判决书、调解书、裁决书等,对于已经起诉,但尚未取得执行依据的债权人不能申请参与分配。但如果对人民查封、扣押、冻结的财产有优先权、担保物权的债权人,可以直接申请参与分配,主张优先受偿权,不以取得执行依据为要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