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不可抗力与意外事件之比较是怎样的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6-14 08:25:40 216 人看过

不可抗力与意外事件之比较是怎样的

1、损害结果的发生原因不同。不可抗力造成的损害是因为外在的客观因素,造成损害而找不到具体的行为人,而意外事件所造成的损害是因为行为人自身行为所造成的。

2、对损害预见的标准不同。两者都有不可预见性,但是有区别,这也是两者重要的区别。不可抗力着眼点在当事人的合同上,因此不可抗力强调在签订合同的时候对事件的发生不可预见。但是随着日久,当事人可能会预见到事件的发生,如暴雨连绵产生的大洪水,天气预报是有可能预见到的。而意外事件着眼点在于行为人自身行为的损害性,行为人的行为肯定发生了危害后果,但是这个危害是行为人当时预见不到的,强调的时间性比较短,就在事件发生的一定的期间内。

《刑法》

第十六条【不可抗力和意外事件】行为在客观上虽然造成了损害结果,但是不是出于故意或者过失,而是由于不能抗拒或者不能预见的原因所引起的,不是犯罪。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1月10日 07:34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律师普法
换一批
更多意外事件相关文章
  • 比较过失和意外事件的异同
    两者的区别在于:前者是指行为人在行为当时对行为可能致人死亡的后果是能够预见并已经预见了的,但行为人出于对当时主客观各种因素的考虑,轻信自己能够避免这种危害后果的发生而实际导致这种这一结果的发生;而后者则是指行为人在行为时是不能、不应当预见且实际上也确实没有预见到危害后果的发生的。故意杀人与过失致人死亡的区别这两种犯罪容易混淆的主要是伤害致死与故意杀人罪的既遂,和伤害罪的既遂与故意杀人未遂两种情况。容易混淆的原因在于每种情况中的两种罪,都造成相同的结果,因此,必须准确掌握它们之间的区别。伤害致死与杀人既遂在客观方面都产生了死亡结果,但其主观要件的内容不同,前者为故意伤害他人,后者为故意剥夺他人生命。伤害既遂与故意杀人未遂,虽然只产生了伤害结果,但其主观要件的内容不同,前者为故意伤害,后者为故意剥夺他人生命。总之,故意杀人罪和过失致人死亡罪的根本区别在于行为人主观方面,前者以故意为其心理主观状
    2023-07-07
    354人看过
  • 比较寻衅滋事和故意伤害的不同之处
    寻衅滋事和故意伤害的区别如下:1、主观方面。寻衅滋事罪不以伤害他人的身体健康为目的,是为了来破坏社会秩序。而故意伤害罪主观上必须要有伤害的故意,故意使他人身体受到伤害,也就是希望并且放任这种行为的发生。2、行为对象。寻衅滋事罪侵害的对象往往是不特定的人,是随意的,熟人和陌生人都可能成为侵害对象。而故意伤害的对象一般是有特定关系的人,对象往往具有特定性。3、客观行为方面。寻衅滋事罪的行为人对他人的身体伤害是无理由的,无事生非,往往是小事。而故意伤害行为是行为人故意实施的,具有针对伤害他人身体具有目的性,具有伤害的故意。4、侵害的客体。两罪保护的法益是不同的,寻衅滋事罪侵害的客体相对比较复杂,既侵害了社会公共秩序,有可能还侵害他人的身体健康权,但是寻衅滋事罪以侵害社会公共秩序为主要特征。而故意伤害罪侵害了他人的身体健康,侵害的客体具有单一性,不复杂。5、损害结果。寻衅滋事并不要求必须致使被害人
    2023-07-01
    477人看过
  • 不可抗力和意外事件需要承担刑事责任吗
    不承担。由于不可抗力和意外事件造成他人损害的,不是犯罪:现行刑法已经对此作了明文规定,行为在客观上虽然造成了损害结果,但是不是处于故意或者过失,而是由于不能抗拒或者不能预见的原因引起的,不是犯罪。也就是说,由于不可抗力和意外事件造成他人损害的,不是犯罪,行为人无需承担刑事责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十六条【不可抗力和意外事件】行为在客观上虽然造成了损害结果,但是不是出于故意或者过失,而是由于不能抗拒或者不能预见的原因所引起的,不是犯罪。一、审理过失致人死亡罪应注意的问题1、在司法实践中,过于自信的过失杀人同间接故意杀人有时难以区分。两者的共同点是:都预见到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被害人死亡的结果,并且都不希望这种结果的发生。区分两者的关键,在于查明行为人对死亡结果是轻信避免,还是抱着放任的态度。2、疏忽大意的过失杀人与意外事件有时也难以区分。两者的共同点是:行为人的行为引起了被害人死亡结果的发
    2023-03-15
    140人看过
  • 公司法与外资企业法之比较
    一、外资企业法相对于公司法是特别法。公司法是规范、调整公司的设立、组织、行为、解散、清算、及其他对内外法律关系的法律规范。广义的公司法是调整公司各种法律关系的一切法律规范的总括。外资企业法则是调整国家协调经济运行过程中发生的外资企业的经济关系的法律规范。可见两部法律都是关于规范企业经营与管理的法律规范,外资企业法的特殊之处在于强调协调经济运行,以及特定对象是外资企业。因此,两部法律调整的对象有重合的地方,外资企业法可以看作公司法的特别法,这我们可以从公司法中找到支持:公司法第十八条外商投资的有限责任公司适用本法,有关中外合资经营企业、中外合作经营企业、外资企业的法律另有规定的,适用其规定。之所以要制定外资企业法是因为在特定时期需要鼓励外商到中国投资,以法律的形式规定他们可以享受一些优惠政策。说外资企业法相对于公司法是特别法,另一个重要的理由是外商在我国成立企业,主要是以公司的形式出现的,公
    2023-06-09
    372人看过
  • 仲裁与民事诉讼之比较
    民事诉讼是依据民事法规,在所有当事人和律师等工作人员的参与下,双方对各自的权益全力的争取的一种活动。仲裁是诉讼当事人确定放弃争议,双方协商后,由法院作出判定来解决争议。这两种方法都可以解决法律纠纷,但他们有很多不同点。两者区别仲裁与诉讼相比,又有自身的特点:1、仲裁的前提是当事人双方达成仲裁协议,表明自愿将争议提交仲裁机关。而民事诉讼不需要双方协商,只要一方的起诉符合法定条件法院就会受理。2、是当事人有权选择仲裁员。而民事诉讼的审判人员由人民法院决定。3、仲裁实行一审终局制。当事人不得就同一事实再次申请仲裁,也不能向人民法院再行起诉、上诉。而民事诉讼可经过一审、二审和再审三个阶段。4、管辖不同。仲裁是协议管辖,而法院诉讼是强制管辖。仲裁以当事人双方自愿为原则,必须有双方事前或事后达成的仲裁协议,仲裁机构才能依法受理,并在此种情况下,法院无权受理此案件;而法院诉讼不必得到另一方当事人的同意或
    2023-03-11
    445人看过
  • 合同与离婚的不可抗力性质都是怎样的?
    合同中的不可抗力不包括离婚。不可抗力条款是指合同中订立如当事人一方因不可抗力不能履行合同的全部或部分义务的,免除其全部或部分的责任。另一方当事人不得对此要求损害赔偿。因此,不可抗力条款是一种免责条款。不可抗力,是指不能预见,不能避免并不能克服的客观情况。离婚不属于不可抗力事件,离婚是双方当事人意思自治的结果,并不等于不能预见、不能避免并不能克服的客观情形。基于合同性质不得让与的债权有基于合同性质不能转让的债权包括基于个人信任关系而发生的债权、专为特定债权人利益而存在的债权、不作为债权等。债权人可以将合同的权利全部或者部分转让给第三人。债权转让的条件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须存在有效的债权;2、被转让的债权具有可让与性;3、让与人和受让人须就债权的转让达成意思表示一致。《民法典》第五百九十条【不可抗力】当事人一方因不可抗力不能履行合同的,根据不可抗力的影响,部分或者全部免除责任,但是法律另有规
    2023-07-21
    267人看过
  • 顺序履行抗辩权与不安抗辩权:概念梳理与比较
    顺序履行抗辩权包括先履行抗辩权。顺序履行抗辩权和不安抗辩权区别是:1,先履行抗辩权是由后履行一方针对先履行一方不履行或不适当履行债务抗辩权,不安抗辩权是由先履行一方针对后履行一方将不会或不能履行债务而享有的抗辩权2,在先履行抗辩权行使的情况下,当事人双方不仅要互负债务,而且双方的债务应形成对价关系,这样先履行一方履行债务不符合约定的,后履行一方才有权拒绝其相应的履行要求二而在不安抗辩权行使的情况下,当事人双方虽然要互负债务,但法律并未强调双方所负有的债务应当具有对价性一先履行一方行使不安抗辩权并不仅仅是针对后履行一方不履行行为作出的,抗辩与后履行一方的行为之间并不一定具有相应性。先履行抗辩权和后履行抗辩权的区别意义不同。后履行抗辩权,其意义在于保护没有先后履行顺序的双务合同中的当事人双方的履行利益。而先履行抗辩权,则反映了后履行义务人的履行利益,主要是指期限利益和顺序利益。规则不同。后履行
    2023-07-18
    408人看过
  • 典权与不动产质权之比较研究
    典权制度在我国源远流长,早在两汉时期,已有典权存在。如《后汉书·刘虞传》:虞所赉赏,典当胡夷,即为一例。唐律12卷中关于田之规定,亦与典权有关[1](p947)。典权为我国特有之制度,综观世界各国法律,没有与其吻合者。惟有国外民法中之不动产质权与我国典权制度颇有类似之处,笔者拟就国外不动产质权与我国典权制度作一比较研究,以廓开迷雾,深入了解典权之本质,并通过研究国外不动产质权制度,从中发现可供典权制度借鉴之价值,俾求对我国物权理论及立法的完善有所启示和帮助。一、国外民法之不动产质权制度我国民法将质权的标的规定为动产和权利,故仅有动产质权与权利质权之分。日本民法除动产质权与权利质权之外,更有不动产质权。法国民法的质权制度,有动产质权和不动产质权,而无权利质权。德国、瑞士及我国台湾地区,均未规定不动产质权。因此,本文有关国外不动产质权制度的研究,将只依赖于法国与日本的有关法律规定。依法国民法,
    2023-06-09
    403人看过
  • 不可抗力单务合同是怎样的
    什么是单务合同单务合同是指只有一方当事人承担给付义务的合同。在单务合同中,当事人双方不存在对待给付关系,一方仅承担义务而不享有权利,另一方则相反。单务合同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只有单方承担义务的情况,如在借用合同中,只有借用人负有按约定使用并按期返还借用物的义务,出借人不负合同义务;另一种情况是一方承担合同的主要义务,另一方只承担附属义务,双方的义务不存在对待给付关系。例如,民法典允许赠与附义务,但赠与人交付赠与财产与对方的附属义务之间不存在对价关系,因而赠与合同仍属于单务合同。如赠与、无息借贷合同、无偿保管合同等为典型的单务合同。无偿委托、无偿保管、附义务之赠与、使用借贷、自然人间的借款合同等都是单务合同。不可抗力单务合同主要因素不可抗力因素之一:不可预见性合同当事人对于不可抗力事件的发生必须根本无法预见。如果能预见,或应该能够预见,则不构成不可抗力,例如某船运输一批货物从一海港到另一海港,
    2023-06-12
    450人看过
  • 合同能否解除与不可抗力之间的关系
    当事人因不可抗力不能达到签订合同的目的,可以依法解除合同。另外,因双方原因不可归责解除合同的,一般不承担违约责任。根据二零二一年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八十条。因不可抗力不能履行民事义务的,不承担民事责任。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不可抗力是不可预见、不可避免、不可克服的客观情况。第五百六十三条第一款第一项规定,当事人因不可抗力不能达到合同目的,可以解除合同。不可抗力因素的免责范围是怎样规定的不可抗力因素的免责范围应当按照以下条款进行确定:不可抗力免除的责任仅限于违约责任;不可抗力的法律后果不当然是全部免除违约责任;遭受不可抗力的一方当事人怠于履行通知义务给对方造成损失的,仍应承担违约责任等。《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百六十三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当事人可以解除合同:(一)因不可抗力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二)在履行期限届满前,当事人一方明确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为表明不履行主要
    2023-07-11
    393人看过
  • 拘役与管制之比较
    管制是对罪犯不予关押,但限制其一定自由,依法实行社区矫正。判处管制的罪犯仍然留在原工作单位或居住地工作或劳动,在劳动中应当同工同酬。拘役:拘役是短期剥夺犯罪人自由,就近实行劳动的刑罚方法。二、管制和拘役在适用范围上的区别(一)管制的适用范围1、罪行性质轻、危害小。我国刑法分则规定可以适用管制的犯罪主要集中在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和妨害罪中,这些犯罪的共同特点是罪行性质不十分严重,社会危害性较小。2、人身危险性较小。管制并不剥夺犯罪人的人身自由,只是在一定程度上限制其人身自由,所以,适用管制刑的犯罪分子必须是人身危险性较小者,如果犯罪的人身危险性很大,管制将难以达到预防犯罪的目的。(二)拘役的适用范围1、拘役一般只适用于犯罪性质比较轻微的犯罪。适用比例最高的是,其次分别是妨碍社会管理秩序罪等。刑法分则中犯罪性质最严重的,如、等,也可以适用拘役,但所占比例最低。2、拘役多适用于社会危害性不大的犯罪
    2023-07-10
    100人看过
  • 不可抗力事件可以公证吗
    根据我国《民法典》第一百八十条的规定,因不可抗力不能履行民事义务的,不承担民事责任。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不可抗力是不能预见、不能避免且不能克服的客观情况。不可抗力事件公证,是指公证机构根据当事人的申请,依法对有关部门出具的对某不可抗力事件的证明文件的真实性、合法性予以证明的活动。申请不可抗力事件公证,当事人应向事件发生地或申请人住所地的公证处提出申请。一、公证机构提供的公证服务以及公证的效力公证机构提供下列公正服务:1.证明不可抗力(意外事件)事实。公证机构可以出具域内外通用的不可抗力证明。2.保全固定证据。公证机构可以为企业出具如下保全证据公证:邮寄通知书给对方的行为;有关事实的网络内容、现场状况、行为过程、证人证言;涉及合同各方协商沟通的微信聊天记录、电子邮件等;容易灭失的证据(如工厂停工停产的现场情况、工厂因疫情而被政府要求全部生产线改为生产防疫物资的现场情况等)。根据我国的
    2023-03-04
    391人看过
  • 中外未遂犯比较是怎样
    一、中外未遂犯比较是怎样1、立法例的比较在这里我们首先应该明确的一个问题是在大陆法系国家未遂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未遂包括中止未遂、不能犯未遂、障碍未遂;狭义的未遂仅仅指障碍未遂。大陆法系国家对未遂的立法规定有两种模式:一是将障碍未遂与中止未遂在立法上明确的加以区分,规定未遂犯是指已经着手实行犯罪,由于犯罪分子以外的的原因或障碍而未达到既遂的情况,此以法国为代表;二是将障碍未遂与中止未遂在立法上不加区分,但又将中止未遂作了例外规定,此以德国为代表,并且这种立法例在大陆法系比较常见。大陆法系国家立法对未遂的规定有利于刑法理论对其准确的界定。相对于大陆法系国家我国刑法规定了未遂,并且把未遂与中止、预备并列,使得这三种犯罪形态划分清晰。我国刑法没有对大陆法系某些国家规定的未遂犯罪种类如实施终了的未遂和未实施终了的未遂进行规定,使得理论上对未遂的争议颇多。2、在理论上大陆法系国家与中国在未遂形态
    2023-04-15
    256人看过
  • 什么是不可抗力?因不可抗力违约怎么办?
    不可抗力指当事人订立合同时不可预见,它的发生不可避免,人力对其不可克服的自然灾害、战争等客观情况。不可抗力造成违约的,违约方没有过错,因此通常是免责的,但法律规定因不可抗力造成的违约也要承担责任的,违约方也要承担无过错的违约责任。例如,民用航空法第一百二十四条规定,因发生在民用航空器上或者在旅客上、下民用航空器过程中的事件,造成旅客人身伤亡的,承运人应当承担责任;但是,旅客的人身伤亡完全是由于旅客本人的健康状况造成的,承运人不承担责任。该事件包括因承运人过错而发生的事故,也含与承运人无关不可抗力,只要造成了旅客人身伤亡,承运人即使无过错,也要承担违约的民事责任。不可抗力与情事变更、意外事件不同,不可抗力虽然也可以引起合同的变更或者解除,但不可抗力以免除当事人的责任为己任,对不可抗力造成不能履行合同的损害,原则上实行免责原则,而情事变更、意外事件是以危险公平分担为目的,二者的法律后果不同。当
    2023-06-08
    72人看过
换一批
#犯罪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意外事件是由行为人意志以外的原因而非其过错引发的偶然事故。它具有不可预见性,行为人在当时处境下不可能通过合理的注意而预见,完全是行为人自身以外的原因而引起的偶然事件,发生概率极低。... 更多>

    #意外事件
    相关咨询
    • 不可抗力事件是指
      广西在线咨询 2023-04-12
      不可抗力是什么 所谓不可抗力,是指合同订立时不能预见、不能避免并不能克服的客观情况。包括自然灾害、如台风、地震、洪水、冰雹;政府行为,如征收、征用;社会异常事件,如罢工、骚乱三方面。 注意问题: (1)合同中是否约定不可抗力条款,不影响直接援用法律规定; (2)不可抗力条款是法定免责条款,约定不可抗力条款如小于法定范围,当事人仍可援用法律规定主张免责;如大于法定范围,超出部分应视为另外成立了免责条
    • 疫情比较严重属于不可抗力类型吗?
      山西在线咨询 2022-11-14
      1、疫情是是不能预见、不能避免且不能克服的客观情况时属于不可抗力因素。 2、《民法典》第一百八十条规定,因不可抗力不能履行民事义务的,不承担民事责任。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不可抗力是不能预见、不能避免且不能克服的客观情况。
    • 2022年不可抗力与可抗力区别
      湖南在线咨询 2022-11-28
      区别: 1、概念不一样。不可抗力是指不能预见、不能避免并不能克服的客观情况。可抗力是指能预见、能避免并能克服的客观情况。 2、法律后果不一样。因不可抗力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属于法定解除合同情形,不需要支付违约金等;而在可抗力情形下违约的需要支付违约金等。 《民法典》第五百六十三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当事人可以解除合同: (一)因不可抗力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 (二)在履行期限届满前,当事人一方明确表
    • 意外事故损害不可抗力人为犯罪吗
      上海在线咨询 2023-02-11
      1、不可抗力和意外事件造成的损害不是犯罪。根据《刑法》明确规定了行为在客观上虽然造成了损害结果,但是不是出于故意或者过失,而是由于不能抗拒或者不能预见的原因所引起的,不是犯罪。 2、《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十六条:行为在客观上虽然造成了损害结果,但是不是出于故意或者过失,而是由于不能抗拒或者不能预见的原因所引起的,不是犯罪。
    • 检察院不抗诉比较好的案例
      广东在线咨询 2022-04-19
      刑事案件抗诉程序一般分为两种,一是下抗上审,二是同抗同审。刑事抗诉包括上诉程序的抗诉和审判监督程序的抗诉。前者是指依照刑事诉讼法第181条规定:“地方各级人民检察院认为本级人民法院第一审的判决、裁定确有错误的时候,应当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出抗诉。”这就是下抗上审。而同抗同审是根据刑事诉讼法第205条规定,最高人民检察院对各级人民法院、上级人民检察院对下级人民法院已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和裁定,如果发现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