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二百五十三条之一【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违反国家有关规定,向他人出售或者提供公民个人信息,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违反国家有关规定,将在履行职责或者提供服务过程中获得的公民个人信息,出售或者提供给他人的,依照前款的规定从重处罚。
窃取或者以其他方法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的,依照第一款的规定处罚。
单位犯前三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各该款的规定处罚。
相关知识:什么是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
2015年11月1日起施行的《刑法修正案(九)》对刑法第二百五十三条之一作出修改完善:一是扩大犯罪主体的范围,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违反国家有关规定,获取、出售或者提供公民个人信息,情节严重的,都构成犯罪;二是明确规定将在履行职责或者提供服务过程中获得的公民个人信息,出售或者提供给他人的,从重处罚;三是加重法定刑,增加规定“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修改后,“出售、非法提供公民个人信息罪”和“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罪”被整合为“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
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司法解释的主要内容
(一)明确了“公民个人信息”的范围。基于全面保护公民个人信息的现实需要,《解释》第一条规定“公民个人信息”包括身份识别信息和活动情况信息,即“刑法第二百五十三条之一规定的‘公民个人信息’,是指以电子或者其他方式记录的能够单独或者与其他信息结合识别特定自然人身份或者反映特定自然人活动情况的各种信息,包括姓名、身份证件号码、通信通讯联系方式、住址、账号密码、财产状况、行踪轨迹等。”
(二)明确了非法“提供公民个人信息”的认定标准。根据刑法第二百五十三条之一的规定,违反国家有关规定,向他人出售或者提供公民个人信息,是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的客观行为方式之一。
-
侵犯公民个人信息违法所得六千块钱会被判刑吗?
306人看过
-
侵犯个人信息犯罪有待司法解释明确
63人看过
-
侵犯公民个人信息违法所得认定金额是多少才会构成犯罪
303人看过
-
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犯罪罚金数额一般在违法所得的几倍
496人看过
-
公民个人信息被侵犯时违法者的处罚是什么
209人看过
-
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中的违法所得数额多大构成立案?
328人看过
有期徒刑是我国刑法规定的刑罚的一种,指在一定期限内剥夺犯罪人的自由,实行强制劳动改造的刑罚方法。有期徒刑是我国适用面最广的刑罚方法。 对于判处有期徒刑的罪犯,最高减刑数额为原判刑期的一半。判刑十五年,最多减刑七年六个月。... 更多>
-
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关于公民个人信息的司法解释在北京市XX是什么湖北在线咨询 2022-10-01根据《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侵犯公民个人信息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一条之规定,第二百五十三条之一规定的“公民个人信息”,是指以电子或者其他方式记录的能够单独或者与其他信息结合识别特定自然人身份或者反映特定自然人活动情况的各种信息,包括姓名、件号码、通信通讯联系方式、住址、账号密码、财产状况、行踪轨迹等。建议您介入。
-
公民个人信息侵权案件的司法解释四川在线咨询 2021-06-27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五十三条之一【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违反国家有关规定,向他人出售或者提供公民个人信息,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违反国家有关规定,将在履行职责或者提供服务过程中获得的公民个人信息,出售或者提供给他人的,依照前款的规定从重处罚。窃取或者以其他方法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的,依照第一款的规定
-
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的司法解释规定的个人信息包括哪些山西在线咨询 2023-09-29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的司法解释规定的个人信息包括哪些? 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的司法解释规定的个人信息包括,姓名、身份证件号码、通信通讯联系方式、住址、账号密码、财产状况、行踪轨迹等 《关于办理侵犯公民个人信息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第一条 《刑法》第二百五十三条之一规定的“公民个人信息”,是指以电子或者其他方式记录的能够单独或者与其他信息结合识别特定自然人身份或者反映特定自然人活动情况的各种
-
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司法解释是什么,掩饰犯罪所得的相关司法解释河南在线咨询 2022-05-06“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源于2007年5月11日施行的《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与盗窃、抢劫、诈骗、抢夺机动车相关刑事案件具体运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该解释针对盗窃、抢劫、诈骗、抢夺机动车这一犯罪行为,将刑法第312条规定的关于“窝藏、转移、收购、销售赃物罪的内容进行了细化和补充,解决了实践中比较常见又容易引起争议的几种掩饰、隐瞒犯罪所得被盗机动车行为的法律问题。第一条明知是盗窃、抢劫
-
侵犯公民人身权利罪司法解释江西在线咨询 2023-07-21我国《刑法》第4章规定了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罪,包括一系列罪名,包括故意杀人罪、故意伤害罪、过失致人死亡罪、组织出卖人体器官罪、强奸罪、非法拘禁罪、拐卖妇女儿童罪、侮辱诽谤罪、过失致人重伤罪、强制猥亵侮辱罪、猥亵儿童罪、绑架罪、收买被拐卖的妇女儿童罪、诬告陷害罪、强迫劳动罪、虐待被监管人罪、刑讯逼供罪、重婚罪等。 如何认定属于侵犯公民人身权利罪: 1、侵害的客体是公民的人身权利,包括身体、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