邻里打架,报警是可以的。如果情节较轻的,公安机关可以调解处理,当事人可以达成协议,并且不予治安处罚。如果调解不成或者达成协议后不履行的,则公安机关应依法对违反治安管理的行为人给予处罚,并告知其就有关民事争议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
父子打架报警后怎么处理
父子打架报警后处理如下:
1、公安机关接到伤害案件报警后,接警部门应当根据案情,组织警力,立即赶赴现场;
2、现场具备勘验、检查条件的,应当及时进行勘验、检查。对具备即时进行伤情鉴定条件的,公安机关的鉴定机构应当在受委托之时起24小时内提出鉴定意见,并在3日内出具鉴定文书;
3、被害人伤情构成轻伤、重伤或者死亡,需要追究犯罪嫌疑人刑事责任的,依照相关规定办理。
对于因民间纠纷引起的殴打他人或者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行为,情节较轻尚不够刑事处罚,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经双方当事人同意,公安机关可以依法调解处理:
1、亲友、邻里或者同事之间因琐事发生纠纷,双方均有过错的;
2、未成年人、在校学生殴打他人或者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
3、行为人的侵害行为系由被害人事前的过错行为引起的;
4、其他适用调解处理更易化解矛盾的。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二十六条
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一千元以下罚款:
(一)结伙斗殴的;
(二)追逐、拦截他人的;
(三)强拿硬要或者任意损毁、占用公私财物的;
(四)其他寻衅滋事行为。
《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九条
对于因民间纠纷引起的打架斗殴或者损毁他人财物等违反治安管理行为,情节较轻的,公安机关可以调解处理。经公安机关调解,当事人达成协议的,不予处罚。经调解未达成协议或者达成协议后不履行的,公安机关应当依照本法的规定对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人给予处罚,并告知当事人可以就民事争议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
第七十七条
公安机关对报案、控告、举报或者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人主动投案,以及其他行政主管部门、司法机关移送的违反治安管理案件,应当及时受理,并进行登记。
-
打架报警致伤,该如何处理?
98人看过
-
6岁孩子报警打架,应如何处理?
311人看过
-
邻里纠纷打架轻伤如何调节
199人看过
-
孩子打架如何报警
281人看过
-
邻里纠纷打架处理程序是什么
291人看过
-
农村和邻居发生打架如何处理
105人看过
报警指因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损失而通过电话、网络、信件等方式向警方报告危急情况或发出危急信号。一般情况下,你所报警的内容只要是法定范围内的应当受理的警情,报警都会产生作用,所以你必须清楚你所报的事件是否属... 更多>
-
如何处理邻里吵架并且打架广西在线咨询 2022-04-07这样的邻里纠纷导致的故意伤害案件中,一般会从轻处罚。但是如果受伤一方报警,并且进行伤情鉴定结果在轻伤二级以上,则可能涉嫌犯罪。此时可以选择与受害方谈判进行调解,也可以选择根据法院的判决结果确定赔偿数额,但是法院判处的刑期就会比较重。
-
如何处罚打架报警西藏在线咨询 2022-11-16《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九条对于因民间纠纷引起的打架斗殴或者损毁他人财物等违反治安管理行为,情节较轻的,公安机关可以调解处理。经公安机关调解,当事人达成协议的,不予处罚。经调解未达成协议或者达成协议后不履行的,公安机关应当依照本法的规定对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人给予处罚,并告知当事人可以就民事争议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
-
和邻居打架报警后还会报警吗黑龙江在线咨询 2022-07-31邻居打架是可以报警的,对于邻里纠纷引起的违反治安管理的行为,情节较轻的,可以由公安机关调解处理。如果经调解不能达成协议或者经教育继续干扰他人正常生活的,公安机关可根据具体情节予以治安处罚。 《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九条规定,对于因民间纠纷引起的打架斗殴或者损毁他人财物等违反治安管理行为,情节较轻的,公安机关可以调解处理。经公安机关调解、当事人达成协议的,不予处罚。 经调解未达成协议或者达成协议后不履行
-
2022年情侣打架报警如何处理北京在线咨询 2022-11-14《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三条 殴打他人的,或者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并处二百元以上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并处五百元以上一千元以下罚款: (一)结伙殴打、伤害他人的; (二)殴打、伤害残疾人、孕妇、不满十四周岁的人或者六十周岁以上的人的; (三)多次殴打、伤害他人或者一次殴打、伤害
-
如何处理双方打架后的报警?新疆在线咨询 2023-08-27建议受害人住院治疗,住院治疗终结后,才可以确定具体的赔偿数额,赔偿数额的确定基于几个方面, 一、是被害人的年龄及其家庭成员年龄结构; 二、受害者伤残等级; 三、受害人的经常居住地和主要收入来源地; 四、是否继续治疗和康复等等,法律问题确实很复杂,而且伤残等级鉴定标准相当复杂,是以精神的、生理功能的和解剖结构的异常及其导致的生活、工作和社会活动能力不同程度丧失来区分的。也有很多不可预测的因素。 只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