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了安置房是否有保障要看是否办理了房产证,如果有房产证的安置房买卖是有一定的保障的。
一、安置房产权50年后归谁?
安置房,是政府进行城市道路建设和其他公共设施建设项目时,对被拆迁住户进行安置所建的房屋。安置房首先是没有房产证的,但房屋所有人可以到相关房管部门办理。在办理房产证后,安置房就变成了商品房,此时过户交易与一般的房屋没有任何区别之处,也就是说此时的安置房的产权与一般商品房的产权是一样的,即70年。所以安置房产权50年后仍归房屋所有人。
二、房产证的办理方法
房产证的办理要看具体情况。首先要确定房产属于哪种性质的房子,如果是小产权房,这种性质的房子不能申请个人房产证。拆迁安置房产权完整的,可以到房管部门申请房产证。办理安置房产证所需材料如下:
1、拆迁赔偿协议书;
3、相关证明材料;
4、被拆迁人身份证;
5、安置房屋所有权证原件;
6、被拆除房屋所有权证原件。
三、安置房过户新规是怎么样的
1、安置房未满5年的不得正式上市交易,住满5年是指以购房的家庭所取得的契税完税的凭证时间或者是安置房的所有权证发证的时间为准的;
2、购买安置房满5年,经市住房保障管理部门核准,政策规定房屋购满5年后,补交土地出让金再把安置房转为商品房之后就可进行合法销售;
3、在安置房未满5年情况下,所签署的买卖合同是无效的,并且合同不受法律保护,购买安置房5年内,因继承、赠与或离婚析产等原因需要变动房屋产权的,受让人应当符合安置房申请购买条件,并经市住房保障管理部门批准,办理变更登记手续,原安置房性质不变。
4、安置房买卖新政策,对于不同性质的安置房买卖做出了充分的指导。在购买安置房时候需要充分了解房屋的情况,明确产权,和房主做好全面的沟通。在政策允许的情况下,按照商品房交易的程序进行,缴纳足够的交易税费,完成房屋的过户等手续,只有把产权确定下来,才算是交易的完成。
-
买安置房如何保障权益
356人看过
-
安置房危害保障房
217人看过
-
可以买安置房吗,买安置房有风险吗
486人看过
-
关于保障房是拆迁安置房吗
377人看过
-
申请安置保障房条件
359人看过
-
安置房买卖合同协议有没有法律保障拆迁
480人看过
离婚析产一般是指离婚财产分割。根据相关法律规定,男女双方离婚的,个人财产不分割,但另有约定的除外,共同财产由双方协议分割,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根据财产的具体情况,按照照顾子女、女方和无过错方权益的原则判决。... 更多>
-
保障房可以上安置房吗宁夏在线咨询 2022-08-111、如果签订的合同是双方真实意思的表示,购房合同受法律保护 2、根据相关法律,禁止经纪机构和经纪人员参与或协助办理无产证的房产进行交易,否则会被住建部等机关严厉处罚 3、税费是根据过户价或当地政府的最低过户指导价为计算依据的,一旦地方过户指导价调整,或税收政策调整,可能会带来很大的损失 4、目前的政策是,出售满五年的住宅不用交营业税,但是出售满五年非唯一的住宅是要交差额20%的个人所得税的,另外,
-
安置房是保障性用房吗内蒙古在线咨询 2022-05-04安置房是属于保障性用房的一种,保障性用房是大范围的,包含安置房。保障性住房是指政府为中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所提供的限定标准、限定价格或租金的住房,由廉租住房、经济适用住房和政策性租赁住房构成。与商品房相比,保障性住房制度还很不完善,为此,我国已经提出要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力度,进一步改善人民群众的居住条件,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
-
保障房属于拆迁安置房吗海南在线咨询 2023-06-11安置房是属于保障性用房的一种,保障性用房是大范围的,包含安置房。障性住房,是与商品性住房(简称商品房)相对应的一个概念,保障性住房是指政府为中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所提供的限定标准、限定价格或租金的住房,由廉租住房、经济适用住房和政策性租赁住房构成。与商品房相比,保障性住房制度还很不完善,为此,我国已经提出要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力度,进一步改善人民群众的居住条件,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保障房安置房,购
-
安置房买卖合同协议有没有法律保障北京在线咨询 2024-04-16一般来说,安置房买卖合同是有法律效力的,但是需要满足一定的条件才行。买卖安置房所签订的房屋买卖协议是双方真实意思的表示,协议合法有效,对双方均有法律约束力。但是容易发生纠纷,因为房屋在几年后的价值是升还是降都是个未知数,那么房产证拿到后,如果卖主拒不过户,你只能起诉到法院,要求法院判令对方过户,所以,风险还是有的。约定的双倍违约因为过高,一般会被法院认为是无效的。
-
购买安置房有什么风险,安置房购买受保护吗?台湾在线咨询 2021-11-121、买卖安置房受法律保护,安置房买卖合同具有法律效力。买卖安置房签订的房屋买卖协议是双方真实意思的表达,合法有效,对双方都有法律约束力。 二.安置房买卖合同无效。 一、房地产分离出售,合同无效。 二、产权主体有问题,合同无效。 三、侵犯优先购买权,合同无效。 四、单位违反购房规定,合同无效。 5、价格欺诈,明显不公平,合同无效。 6、非法转让,合同无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