诉讼离婚中撤诉期限没有明确规定。但有规定撤诉的条件,具体如下:
1、申请撤诉人主体适格;
2、申请人自愿;
3、申请撤诉必须符合法律的规定,且经人民法院许可;
4、申请撤诉必须在宣判以前提出。
一、二审可以撤诉么
可以。可以撤回上诉,二审审理的时候如果当事人觉得自己有需要撤回上诉,往往是可以结合实际的情况将上诉撤回来,法院是会同意撤诉申请的。依照相关法律规定宣判前,原告申请撤诉的,是否准许,由法院裁定,原告在一审作出裁定后提出上诉,一审裁定即是未发生法律效力的裁定,在二审法院未作出宣告前,均可以撤回一审的起诉。撤诉申请人必须是原告,申请撤诉必须基于当事人自己真实的意思表示,出于当事人自愿,撤诉必须符合法律规定,不得规避法律,也不能损害公共利益和别人利益等。
二、当事人在民事诉讼如何撤诉
当事人申请撤诉,即原告在法院立案受理后,进行宣判前,以书面或口头形式向人民法院提出撤回其起诉的要求。诉讼可以是当事人主观撤销诉讼请求,也可以是法院被动按撤诉对诉讼进行处理。
三、申请撤诉的条件如下:
1、申请人必须是原告、上诉人及其法定代理人,经原告特别授权的诉讼代理人也可以提出撤诉申请;有独立请求权的第三人也可以提出撤诉申请。但有独立请求权的第三人申请撤诉不影响原告和被告之间本诉的进行;
2、撤诉必须是原告自愿。申请撤诉是原告处分自己实体权利和诉讼权利的行为,除非原告有明确的意思表示,任何人不得强迫原告申请撤诉,审判人员也不得以任何借口,动员原告申请撤诉;
3、撤诉必须合法。申请撤诉的时间必须是在法院受理案件之后,宣告判决之前;申请撤诉的人必须是有申请撤诉权的人;申请撤诉在实体上不得有规避法律的行为,不得违反现行法律、法规的规定,不得有损于国家、集体和他人的利益;
4、撤诉必须由人民法院作出裁定。
综上所述,当事人申请撤诉,以书面或口头形式向人民法院提出撤回其起诉的要求。撤诉时限为法院进行宣判之前,只有原告可以提出撤诉请求,前提是该请求不会损害任何人的利益。之后法院作出裁定并免去一半由原告缴纳的诉讼费用。
-
离婚诉讼期限多久离婚诉讼的时效期限
166人看过
-
离婚诉讼的要点有哪些?离婚诉讼期限有多久
214人看过
-
撤诉诉讼时效中断吗,撤诉后再起诉诉讼时效是多久
438人看过
-
如何撤诉离婚诉讼中
135人看过
-
离婚诉讼中有撤诉次数限制吗
322人看过
-
诉讼中原告撤诉诉讼费是多少
300人看过
男女一方要求离婚的,可由有关部门进行调解或直接向人民法院提出离婚诉讼。人民法院审理离婚案件,应当进行调解;如感情确已破裂,调解无效,应准予离婚。 离婚诉讼的完整流程: 1、有二审:起诉→受理→审理→调解→判决→上诉→二审→判决立即生效 2、... 更多>
-
离婚诉讼期限多久离婚诉讼的时效期限澳门在线咨询 2021-11-22一般一审期限按简易程序需要三个月,一般程序需要六个月,二审期限需要三个月,一起离婚案件从头到尾少则三个月,多则九个月。如果第一次提出离婚判决不允许离婚,根据我国民事诉讼法的规定,第二次提起诉讼必须在六个月后提起。按照这个期限,如果起诉两次才能达到最终离婚的目的,从时间上来说,大概需要一年半到两年,不包括涉外婚姻和对方的拖延。
-
离婚诉讼中,举证期限是多久,离婚诉讼中的举证期限是如何规定的?福建在线咨询 2022-03-04离婚一审普通程序中,法院指定的举证期限不得少于三十日,但双方当事人同意后,指定的举证期限可以少于三十日。前述规定的举证期限届满后,针对某一特定事实或特定证据或特定原因,法院可以根据案件的具体情况,酌情指定当事人提供证据或反证的期限,该期限不受“不得少于三十日”的限制。离婚诉讼适用简易程序的案件,举证期限可以少于三十日。简易程序转普通程序审理,举证期限少于三十日的,法院应当为当事人补足不少于三十日的
-
债务追讨诉讼中诉讼期限是多久?海南在线咨询 2022-05-08债务追讨的诉讼时间:1、对于定期还款的民间借贷,诉讼时效为还款期限届满之日起2年,逾期则丧失请求人民法院保护的权利。 2、对于定期还款的民间借贷,债务人在约定期限届满后未履行债务而出具没有还款日期的欠款条,应当认定诉讼时效中断,从收到欠款条的第二天开始重新计算诉讼时效(2年)。 3、对于不定期还款的民间借贷,也就是没有写明还款日期的民间借贷,不受诉讼时效规定的限制,但是受最长20年保护期的限制。
-
请问诉讼离婚对方要求撤诉的最长期限是多久湖南在线咨询 2021-11-05诉讼离婚中没有明确规定撤诉期限。但是有规定撤诉的条件,具体如下: 一、申请撤诉人主体合格; 二、申请人自愿; 三、申请撤诉必须符合法律规定,并经人民法院许可; 四、申请撤诉必须在宣判前提出。
-
交通事故诉讼中的诉讼期限要多久江苏在线咨询 2021-12-17交通事故诉讼期限为三年。交通事故的损害赔偿属于民事纠纷,适用于民事诉讼时效。一般民事诉讼时效为三年,自当事人知道侵犯权利之日起计算。受害人向侵权人索赔权利的,时效自最后一次索赔之日起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