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夫妻离婚财产上诉时效多长时间
离婚财产分配不公上诉期一般是15天。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当事人不服地方人民法院第一审判决的,有权在判决书送达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当事人不服地方人民法院第一审裁定的,有权在裁定书送达之日起十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
上诉的条件:
(1)合格的上诉人和被上诉人。
(2)必须在法定期限内上诉。
共同诉讼人上诉期的计算,因共同诉讼的种类不同而不同。必要共同诉讼共同诉讼人的上诉期应以最后一个收到裁判的共同诉讼人的上诉期来计算。因为在必要共同诉讼中,任何一个共同诉讼人在他的上诉期间内,都有提起上诉的权利。只有在共同诉讼中最后一人的上诉期届满后,裁判才能发生法律效力。
(3)应当提交上诉状。上诉状不但表明与对方当事人在民事权利上有争执,而且表明对第一审人民法院的裁判有异议,不仅要求上级人民法院确认自己的权利,而且要求变更原审人民法院的裁判,通过变更裁判,以达到维护自己权利的目的。
二、离婚财产如何分割
离婚时对财产的分配原则上婚后财产是一人一半。但也有特殊情况,如下:
1、离婚时,夫妻的共同财产由双方协议处理;协议不成时,由人民法院根据财产的具体情况,照顾子女和女方权益的原则判决。
2、夫妻书面约定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归各自所有,一方因抚育子女、照料老人、协助另一方工作等付出较多义务时,离婚时有权向另一方请求补偿,另一方应当予以补偿。
3、离婚时,如一方生活困难,另一方应从其住房等个人财产中给予适当帮助。具体办法由双方协议,协议不成时,由人民法院判决。
4、离婚时,一方隐藏、转移、变卖、毁损夫妻共同财产,或伪造债务企图侵占另一方财产的,分割夫妻共同财产时,对隐藏、转移、变卖、毁损夫妻共同财产或伪造债务的一方,可以少分或不分。离婚后,另一方发现有上述行为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再次分割夫妻共同财产。
需要明确的一点是:法律上是没有什么假离婚这一说的,一旦夫妻双方领了离婚证,从法律层面来讲,就不再是夫妻关系,即使法院也不能强迫夫妻二人再恢复婚姻关系,除非双方自愿复婚。如果确实因为某些原因办假离婚,并且签订了不公平的财产分割协议,当事人可以通过诉讼的方式,主张
-
离婚财产分割受理时间是多长时间,诉讼时效是多长时间?
295人看过
-
离婚财产要离婚前夫妻财产转移多长时间合法
95人看过
-
婚后夫妻财产多长时间变成共同财产
435人看过
-
起诉分割夫妻财产需要多长时间
186人看过
-
财产分割诉讼时效多长离婚时间怎么算
248人看过
-
夫妻离婚财产冻结多长时间可以解除夫妻关系
337人看过
-
夫妻离婚财产分割规定离婚财产多长时间有效四川在线咨询 2023-10-14夫妻双方离婚的时候财产转移的话,一般有两年的诉讼时效,也就是说当事人可以在此期间内向法院起诉要求重新分割共同财产。但是当事人需要提供相应的证据来证明对方确实有转移财产的行为。
-
离婚财产公证的时效是多长时间,离婚财产公证有效期是多长时间甘肃在线咨询 2023-06-07公证的有效期并非严格的法律概念,而是指公证能够被实际使用的时间期限。因为公证被出具后,即具备了法律规定的证据效力,除非存在法定情形并经法定程序,公证是不能被推翻的。公证的有效期一般分为3类情况: 一、公证中未规定的,有效期由公证的使用部门单方规定,公证处一般不作规定。一般民事类公证如出生公证、结婚公证、亲属关系公证、学历学位公证、驾驶证公证等就属于这一类。申请人应该注意向公证书的使用部门咨询公证书
-
夫妻财产离婚如何分割?追诉期是多长时间?西藏在线咨询 2022-11-20夫妻离婚财产分割追诉期:离婚时,一方隐藏、转移、变卖、毁损夫妻共同财产,或伪造债务侵占另一方财产的,离婚后,另一方发现有上述行为,请求再次分割夫妻共同财产的诉讼时效为三年,从当事人发现之次日起计算等。
-
民法上夫妻分婚多长时间无效新疆在线咨询 2022-11-16离开几年都不会导致婚姻无效,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才会导致婚姻无效: (一)重婚的; (二)有禁止结婚的亲属关系的; (三)婚前患有医学上认为不应当结婚的疾病,婚后尚未治愈的; (四)未到法定婚龄的。 《民法典》第一千零五十一条【婚姻无效的情形】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婚姻无效: (一)重婚; (二)有禁止结婚的亲属关系; (三)未到法定婚龄。
-
现在向法院申请了夫妻财产的查询,夫妻离婚的时候,申请查询离婚财产的诉讼时效是多长时间?湖南在线咨询 2022-07-23不服一审判决书,可以再领取判决书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上诉。民事诉讼法第一百六十四条当事人不服地方人民法院第一审判决的,有权在判决书送达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当事人不服地方人民法院第一审裁定的,有权在裁定书送达之日起十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有财产隐瞒等隐情的,请求再次分割夫妻共同财产的诉讼时效为2年,从当事人发现之次日起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