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检察院在搜查中发现的物品,应当扣押的种类包括:可用以证明犯罪嫌疑人有罪或者无罪的各种财物、文件等。对于与案件无关的财物、文件,不得查封、扣押。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一百四十一条
在侦查活动中发现的可用以证明犯罪嫌疑人有罪或者无罪的各种财物、文件,应当查封、扣押;与案件无关的财物、文件,不得查封、扣押。
对查封、扣押的财物、文件,要妥善保管或者封存,不得使用、调换或者损毁。
第一百四十二条
对查封、扣押的财物、文件,应当会同在场见证人和被查封、扣押财物、文件持有人查点清楚,当场开列清单一式二份,由侦查人员、见证人和持有人签名或者盖章,一份交给持有人,另一份附卷备查。刑诉侦查阶段嫌疑人的权利范围:
1、拒绝回答与本案无关的问题的权利;
2、对侦查人员侵犯公民诉讼权利和人身权利的行为提出控告的权利;
3、了解自己涉嫌何种罪名,并根据事实和法律,提出材料和意见,辩解自己无罪和罪轻的权利;
4、使用本民族语言文字进行诉讼的权利。
《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二十条规定,侦查人员在讯问犯罪嫌疑人的时候,应当首先讯问犯罪嫌疑人是否有犯罪行为,让他陈述有罪的情节或者无罪的辩解,然后向他提出问题。
犯罪嫌疑人对侦查人员的提问,应当如实回答。但是对与本案无关的问题,有拒绝回答的权利。
侦查人员在讯问犯罪嫌疑人的时候,应当告知犯罪嫌疑人享有的诉讼权利,如实供述自己罪行能够从宽处理和认罪认罚的法律规定。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二十条侦查人员在讯问犯罪嫌疑人的时候,应当首先讯问犯罪嫌疑人是否有犯罪行为,让他陈述有罪的情节或者无罪的辩解,然后向他提出问题。犯罪嫌疑人对侦查人员的提问,应当如实回答。但是对与本案无关的问题,有拒绝回答的权利。侦查人员在讯问犯罪嫌疑人的时候,应当告知犯罪嫌疑人享有的诉讼权利,如实供述自己罪行可以从宽处理和认罪认罚的法律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2018修正):第二章 侦查 第六节 查封、扣押物证、书证 第一百四十一条 在侦查活动中发现的可用以证明犯罪嫌疑人有罪或者无罪的各种财物、文件,应当查封、扣押;与案件无关的财物、文件,不得查封、扣押。\n对查封、扣押的财物、文件,要妥善保管或者封存,不得使用、调换或者损毁。
-
人民检察院在搜查前应作哪些工作准备
289人看过
-
人民检察院搜查证
420人看过
-
对查封、扣押在检察院的物品、文件怎样处理
104人看过
-
检察院能发搜查令吗
109人看过
-
人民检察院应当将复查决定书送达哪些人
446人看过
-
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印发《人民检察院扣押、冻结款物管理规定》的通知
258人看过
-
人民检察院对下级人民检察院发现有哪些情形的,应当提出抗诉???香港在线咨询 2022-02-12最高人民检察院对各级人民法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上级人民检察院对下级人民法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发现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或者发现调解书损害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的,应当提出抗诉:(一)有新的证据,足以推翻原判决、裁定的; (二)原判决、裁定认定的基本事实缺乏证据证明的; (三)原判决、裁定认定事实的主要证据是伪造的; (四)原判决、裁定认定事实的主要证据未经质证的; (五)对审理
-
检察院可以发搜查令吗,检察院是否可以对搜查人员进行搜查或者报告山西在线咨询 2022-03-30检察院可以发搜查令。一、本文书依据《刑事诉讼法》第一百零九条、第一百一十一条第一款、第一百三十一条和《人民检察院刑事诉讼规则》第一百七十八条的规定制作。为人民检察院对犯罪嫌疑人以及可能隐藏罪犯或犯罪证据的人的身体、物品、住处、工作地点和其他有关地方进行搜查时使用。制作时由检察长签名或盖章并加盖人民检察院印章。 二、进行搜查,应当向被搜查人或他的家属出示搜查证,并由被搜查人或他的家属签名或盖章。如果
-
检察院可以发搜查令吗上海在线咨询 2023-06-10搜查令是人民法院对不履行生效的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并隐匿财产的被执行人及其住所或者财产隐匿地进行搜查时使用的法律文书。 搜查令是人民法院的院长签发的,所以检查院不能签发搜查令,搜查令签发的情况包括: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履行期限已经届满、被执行人不履行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和有隐匿财产的行为的情况。
-
人民检察院有权依据哪些情形扣押款物上海在线咨询 2022-09-18人民检察院对扣押、冻结的款物作出处理决定后,应当在七日内通知有关当事人,并同时告知如果对处理决定不服,可以申请复议。复议由办案部门办理,并应当在七日内作出复议决定。复议期间停止处理决定的执行。当事人对复议决定不服的,可以向上一级人民检察院申诉。上一级人民检察院应当对申诉及时进行复查并作出决定。
-
人民检察院审查案件应当听取哪些人的意见?台湾在线咨询 2023-06-13人民检察院审查案件,应当讯问犯罪嫌疑人,听取被害人和犯罪嫌疑人、被害人委托的人的意见。讯问、听取意见应由二名以上办案人员进行,并制作笔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