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我国巨灾保险立法模式
来源:互联网 时间: 2023-05-31 17:21:41 133 人看过

根据法治国家的要求,借鉴国外巨灾保险发展的经验,我国巨灾保险制度的建立和完善必须建立在完善的巨灾保险法律制度的基础上。巨灾保险法律制度为巨灾保险制度的建立提供了法律依据,使巨灾保险有法可依,为巨灾保险的发展提供了法律保障,使巨灾保险得以依法管理。我国长期开展地震保险、农业保险等巨灾保险业务。然而,由于缺乏法律法规对巨灾保险的支持,我国的巨灾保险制度严重缺失。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特别是汶川地震后,构建有中国特色、适合我国国情的巨灾保险法律制度迫在眉睫。在巨灾保险立法过程中,立法模式的选择决定了巨灾保险法律制度的构成、立法内容的选择、立法技术的运用以及立法的价值取向。因此,巨灾保险立法模式的选择是我国巨灾保险立法必须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论述了我国巨灾保险立法模式,分析了巨灾保险立法模式的意义、重要性以及制约巨灾保险立法模式选择的因素,介绍了巨灾保险立法模式的类型及主要国家和地区的巨灾保险立法情况,提出我国应根据国情和我国法律情况,采取特殊的立法模式,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地震保险法》,建立了完善的巨灾保险法律制度。立法模式的含义和重要性对于立法模式,学术界尚未形成公认的解释或定义,因此对于立法模式的概念还没有成熟的表述。结合学术界的研究成果,笔者认为立法模式应包括以下两层含义:一是立法模式由立法权、立法主体、立法目的、立法内容、立法程序、立法技术等核心要素构成。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面对不同的国情和法律条件,针对不同的调整对象,这些核心要素的特点是不同的,这也决定了立法模式不应一成不变。其次,立法模式最终体现的是其外在表现形式,主要表现为法典化、法律法规分离或两者兼而有之。立法模式就其性质而言,属于立法形式的范畴。根据共同真理,事物的内在内容决定其表现形式,表现形式为内容服务。而立法模式则由立法权、立法目的、立法主体和立法内容构成,并辅以立法程序和立法价值。在立法过程中,立法模式决定了立法内容的选择、立法的价值取向、立法技术的运用等一系列重大问题。从这个意义上说,立法模式对整个立法活动具有决定性的意义。对于立法而言,研究立法模式也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第二,巨灾保险立法模式的类型。

纵观世界各国,巨灾保险的立法模式可分为三种:一是专门立法模式,即对重大巨灾风险分别立法,如日本的《地震风险保险法》和美国的《洪水灾害保险法》。这种立法模式的特点是以分散重大灾害风险为中心,立法目的明确,立法内容界限明确,法律内容规定具体。通过立法技术的细化,可以提高立法质量,增强法律的可操作性。第二,综合巨灾保险立法模式是指制定一部涵盖地震、洪水、飓风等巨灾风险的统一巨灾保险法(条例),其典型代表是法国的自然灾害保险赔偿制度。这种立法模式的特点是对一国的立法技术要求高,立法难度大。巨灾保险必须有配套的法律法规支持,但巨灾保险的范围很广。第三,补充立法模式是指通过修改《保险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增加巨灾保险内容,建立巨灾保险制度的模式。例如,我国台湾地区通过了《保险法》修正案,在《保险法》中增加了地震保险的内容,作为原产地依据,并经行政主管部门批准,以行政法规的形式明确地震保险的内容。这种立法模式具有难度小、灵活性强、适应性强等特点,但立法水平不高,不利于制度化的形成。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4年07月14日 10:59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律师普法
换一批
更多农业保险相关文章
  • 我国补偿巨灾风险拟建地震保险基金
    我国是世界上遭受自然灾害危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地震、台风、洪水等越来越频繁发生。就在过去的几周里,碧利斯、格美两个台风袭击了我国南方沿海地区,云南盐津发生了5.1级地震,导致巨大人身伤亡和财产损失。灾害保险是分担、转移风险和加强社会参与的重要手段。在28日举办的纪念唐山地震30周年暨巨灾风险管理国际研讨会上,民政部副部长李立国表示,民政部愿意加强与相关部门的协作,研究分析灾害保险的措施,建立完善灾害保险的运行机制,提高抵御灾害、特别是巨灾的能力。新近颁布的《国务院关于保险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指出,加快保险业改革发展,建立市场化的灾害、事故补偿机制,对完善灾害防范和救助体系,增强全社会抵御风险的能力,促进经济又快又好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据悉,我国在地震保险制度的研究上,近年来已取得积极进展。保监会产险部主任郭左践介绍,2003年,保监会联合相关部门以及部分保险企业,成立了地震保
    2023-04-23
    187人看过
  • 国寿杨超:加快建立国家巨灾保险基金
    去年“两会”期间,我针对年初南方严重雨雪冰冻灾害的情况,提出了《关于建立国家巨灾保险制度的提案》,此后不久发生的汶川大地震进一步证明了建立这一制度的必要性。2008年5月12日,我国四川省汶川地区发生了8.0级特大地震,给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造成严重危害,直接经济损失达到8400多亿元,其中财产损失超过1400亿元,而投保财产损失不到70亿元,赔付率只有5%左右,远低于国际36%的平均赔付率水平。政府财政承担了灾后重建的主要责任,预算外支出与转移支付大幅增加,严重影响了国民经济的平稳运行。如果1976年唐山大地震后就建立一个巨灾保险基金,或是地震巨灾基金,到现在积累30多年了,应当能够解决汶川大地震的更多问题,老百姓能够更快地得到保障,重建家园,恢复生产,得到真正的实惠,国家的压力也会减轻。因此,加快建立国家巨灾保险基金、有效应对巨灾损失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急迫课题,为此,我再次就此问题提出
    2023-04-23
    230人看过
  • 国家财政支持建立巨灾风险保险体系
    《国务院关于保险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明确表示,要建立国家财政支持的巨灾风险保险体系。所谓巨灾是指台风、暴雨、洪水、地震和海啸等强大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恐怖主义袭击、重大人为事故也逐渐被认为是巨灾。在当今国际社会,巨灾损失已成为国际保险和再保险公司破产清偿的一个重要原因。据保监会统计,2005年沿海地区遭受的7次台风中,国内保险业共支付赔款13.3亿元,成为国家灾害救助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立国家财政支持的巨灾风险保险体系,必将鼓励国内保险公司多为社会提供巨灾风险保障,更好地发挥保险业灾害补偿的社会职责。
    2023-04-23
    293人看过
  • 巨灾风险与保险
    【研究意义】由于经济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巨大自然灾害在对人类生命的威胁显著降低的同时,对社会财富的威胁却越来越大。如何减少巨大自然灾害对社会财富所造成的损失,如何对已经发生的损失进行评估和补偿以及如何提高损失的补偿程度,已经成为世界各国尤其是灾害多发国家共同关心的问题。我国是一个自然灾害多发的国家,并且近年来呈现增长的趋势。因此,研究巨灾保险及其精算技术,对于促进我国巨灾保险制度的建立与发展、提高灾害损失的补偿程度和灾害补偿基金的使用效率、在一定程度上减轻国家的财政负担、推动巨灾保险理论的发展都有着十分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述评】对于巨灾风险,美国、日本、法国等经济比较发达国家和地区都十分重视其监测、预防和补偿方式的研究。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由大约40个国家的首席再保险人和保险人组织了巨灾风险评估和累积责任计算的研究集团(CatastropheRiskE
    2023-04-23
    293人看过
  • 我国高科技风险投资立法模式探讨
    摘要:为了促进中国高新技术的发展,需要立法支持风险投资的发展。立法需要考虑风险投资的特点,对风险投资给予宽松的支持。本文从风险投资的宏观立法考察、风险投资的组织形式和风险投资的退出机制三个方面进行了实证分析和探讨。建立风险投资机制,化解投资风险,促进高新技术发展,是市场经济条件下以风险投资的“第一推动力”提升科技“第一生产力”的有效手段。因此,在立法上,我们需要关注风险投资的内在特征,给予宽松的制度支持。风险投资作为一种特殊的投融资活动,指公众投资者直接或通过风险投资机构向具有发展潜力的从事高科技产品和服务研发和生产的中小创新型企业提供股权资本,并从企业成长中获得资本增值。目前,信息、生物工程、计算机等高新技术产业基本上得到了风险投资的支持。自1998年全国政协九届一次会议民建中央提出“进一步促进中国风险投资发展”的第一号提案以来,风险投资方兴未艾,呈现蓬勃发展的态势,在发展高新技术、实现
    2023-05-07
    232人看过
  • 国家“巨灾风险保险体系”前瞻
    春节前,一场罕见的雨雪冰冻灾害袭击了我国南方大部分地区,灾害带来的损失是惨重的。因而,建立巨灾保险机制,减轻灾害对民众生产生活造成的冲击,显得愈加迫切。去年8月30日,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九次会议通过了突发事件应对法,其中明确提出建立国家财政支持的巨灾风险保险体系。今年2月15日,在保险业抗灾救灾工作视频会议上,保监会主席吴定富透露,此次灾害过后,保监会将会同有关部门向国务院提出方案,在政府的主导下建立我国的巨灾保险体系。这一动向,引起了百姓的广泛关注。三大问题需首先破解北京大学经济学院风险管理与保险学系副主任刘新立副教授告诉记者:要建立巨灾保险体系,首先必须整合分布在保险业和气象局、水利局、测绘局、地震局、农业部、统计局等各部委的基础数据,在全国形成大尺度的风险区划,评估风险等级。只有这一工作完成了,保险公司才能设计产品,厘定费率,进而投放市场。目前,各部委在数据共享方面还不是很充分,这
    2023-04-23
    124人看过
换一批
#保险法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农业保险是专为农业生产者在从事种植业、林业、畜牧业和渔业生产过程中,对遭受自然灾害、意外事故疫病、疾病等保险事故所造成的经济损失提供保障的一种赔偿保险。 农业保险的保险标的包括农作物栽培(农业)、营造森林、 畜禽饲养、水产养殖、捕捞(渔业)... 更多>

    #农业保险
    相关咨询
    • 我国保险理赔模式是什么意思?
      贵州在线咨询 2022-05-05
      理赔是指当事人一方按一定的依据对另一方提出的赔偿要求进行处理的行为和过程。保险公司理赔是指保险公司的保险合同所规定的事故发生后,保险公司接到被保险人或投保人在规定的时间内提交的申请赔偿报告时,按约定履行经济补偿或给付义务。被保险人将其风险转移给保险公司后,在保险期限内可能发生经济损失,也可能不发生经济损失。当没有出现经济损失,保险公司不会给以任何经济补偿或给付。当出现经济损失时,也未必保险公司一定
    • 我国现行养老保险运营模式是什么
      云南在线咨询 2022-02-08
      (一)我国基本养老保险运营模式的特征是用正在上班的人员单位和个人缴交的养老保险基金发放已经退休的人员的养老金,结余部分留在账上,有投资渠道的就投资保值和增值。(二)我国的养老保险由三个部分(或层次)组成。第一部分是基本养老保险,第二部分是企业补充养老保险,第三部分是个人储蓄性养老保险。(三)我国现行基本养老保险的待遇支付方法是多缴多得,长缴多得。阅读!
    • 我国基本养老保险的制度模式是什么
      湖北在线咨询 2023-03-06
      《社会保险法》第11条第1款规定:“基本养老保险实行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我国从1995年提出实行社会统筹和个人账户相结合,1997年明确社会统筹和个人账户相结合的模式。在这种模式下,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和待遇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用人单位缴纳的基本养老保险费进入基本养老统筹基金,用于支付职工退休时社会统筹部分养老金,基本养老统筹基金用于均衡用人单位的负担,实行现收现付,体现社会互助共济;另一部分
    • 我国对世界会提出养老保险模式有哪些
      贵州在线咨询 2022-02-15
      养老保险的产生与发展,是与国家的政治、经济和社会文化紧密结合在一起的,它是社会化大生产的产物,也是社会进步的标志。目前,世界上实行养老保险制度的国家可分为三种类型,即投保资助型(也叫传统型)养老保险、强制储蓄型养老保险(也称公积金模式)和国家统筹型养老保险。另外,我国根据中国的具体国情,创造性地实施了“社会统筹与个人帐户相结合”的基本养老保险改革模式,经过5年的探索与完善,已逐步走向成熟。随着时间
    • 我国的担保公司模式有哪些?
      重庆在线咨询 2023-04-01
      政策性担保:以政府出资为主建立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是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的核心,为政府间接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政策性扶持机构,不以盈利为主要目的。占全部担保机构的90%. 互助性担保:企业间互助担保机构以会员企业为主要服务对象,不以盈利为主要目的。占全部担保机构的5%左右。 商业性担保:商业担保公司以盈利为目的,同时兼营投资等其他商业业务,从事的中小企业直接担保业务只是其业务之一。占全部担保机构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