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法院错误执行与违法执行得到国家赔偿的范围
来源:互联网 时间: 2023-07-28 08:35:16 387 人看过

民事、行政诉讼中司法赔偿的赔偿方式主要为支付赔偿金。包括:支付侵犯、生命健康权的赔偿金;财产损坏的,赔偿修复所需费用;财产灭失的;

按侵权行为发生时当地市场价格予以赔偿;财产已拍卖的,给付拍卖所得的价款;财产已变卖的,按合法评估机构的估价赔偿;造成其他损害的,赔偿直接损失。

能够返还财产或者恢复原状的,予以返还财产或者恢复原状。包括:解除查封、扣押、冻结;返还财产、恢复原状;退还罚款、罚没财物。

基层法院执行案件增多变难的原因及对策

本文讲的是法院执行,2007年16月,古蔺县人民法院新收执行案件258件,与上年同期相比增加了92件,上升了55个百分点,仅5、6两个月就收案109件,比上年同期增加了66件,增长率为153%。...

基层法院执行案件增多变难的原因及对策

2007年16月,古蔺县人民法院新收执行案件258件,与上年同期相比增加了92件,上升了55个百分点,仅5、6两个月就收案109件,比上年同期增加了66件,增长率为153%。虽然2007年16月结案数比上年同期增加了17件,但结案数的增长远远赶不上快速增多的新收案件数。执行案件数增多、案件执行难度增大成了古蔺法院执行局当前面临的一大难题。

一、案件申请执行增多、变难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

1、随着商品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经济交往的不断增多,当事人之间因权益纷争而涉讼的案件大量增多,有些被执行人法制观念淡薄,置生效的法律文书于不顾,置对方当事人的生产、生活困难于不顾,有履行能力而不履行,能拖则拖,能避则避,自觉履行生效法律文书所确定义务的债务人越来越少,导致申请强制执行的案件数量逐年上升。

2、民事诉讼法对权利人申请执行规定的期限较短,短的六个月,长的也只有一年。因此,当事人害怕过了申请执行期限,即使明知债务人无财产可供执行,也不得不向法院申请执行。这类案件不是法院想执行就能执行的,结果只能是执行积案越来越多。

3、诉讼费的下调也是执行案件大量增多的一个重要原因。诉讼费的大幅下降,打消了很多人对诉讼风险的顾虑,诉讼案件增多必然导致执行案件增多.尤其是执行案件是在案件执行完毕之后由被执行人承担执行费用,因此申请人在没有执行风险的顾虑下,根本不管被执行人是否有履行能力,一味申请执行。

4、审理中没有兼顾执行,造成执行多、执行难。法院中部分审判人员认为审判只管案件审结,至于执行人员能否执行到位则与其无关,致使其在审理中很少考虑为执行提供方便,如该采取财产保全措施的未采取,让被执行人在约定的还款期限内有足够的时间将资金、货物转移或隐匿。部份案件在审理中就可以通过做工作使双方当事人兑现,真正做到案结事了,但由于审判人员未把工作做到位,使当事人不得不申请强制执行。

5、在古蔺这个国家级贫困县,申请执行案件的被执行人绝大多数是农民,经济状况非常差,甚至有部份被执行人完全无可供执行的财产,部份被执行人长期外出务工,因此造成一大批案件长期无法执行。

6、司法权威的弱化。由于有的当事人法制观念淡薄,不履行法律义务,采取软拖、强顶、躲避,甚至以死相要挟,或转移财产阻挠法院强制执行,或者申请执行人不能提供被执行人的财产状况、联系方式等导致案件难以执行的局面。也有个别案件是在诉讼中久拖不结,丧失了执行的机会。

7、执行手段与社会稳定产生冲突。一些有执行条件,但长期不能执结的案件主要是涉及社会稳定问题,只要是涉及社会稳定政府就会有或多或少的行政干预。法院为了维护稳定,在考虑执行措施时,不得不兼顾政治效果和社会效果,难免诸多顾虑,担心将社会矛盾诱发为不稳定事件而归咎于法院。执行中表现为对有困难的被执行人多做思想教育工作、少用强制措施,致使依法执行变成了简单的重复讨帐,使案件久拖不执,加剧了执行难。

8、法院执行力量不足,执行人员素质不高,执行装备落后等也是造成执行难的一个重要因素。

二、缓减执行案件增多、变难的对策

1、加强普法宣传,让更多的被执行人明白不履行义务所要承担的法律后果,使他们能够自觉履行义务;同时也使申请人明白这样一个道理:在执行中,只要法院执行人员严格依法律规定的程序及时采取了执行行为,穷尽了法律手段,那么,即使申请执行人的权利没有全部得到实现,也应当认为法院已经尽到了法律赋予的职责。唯有如此,人民法院才能卸掉沉重的包袱,走出执行难的怪圈,使执行工作步入良性循环的轨道。

2、广开思路,深入探索,创造新的执行方式和方法。我们将在工作中积极适应形势的发展需要,不断创新,改革以往粗放式执行中诸如执行风暴、假日行动,采取诸如债转股、转让无形资产、转让土地使用权、新闻曝光、公告执行、限制高消费、举报有奖等一系列新的执行方式和方法,解决执行中的一些新问题。

3、全力推行阳光执行和风险提示。把执行的全部程序公开,以便当事人和各界的监督。在执行中实施执行公开告知制度和实施执行风险和不履行生效判决文书后果告知制度。在申请执行期间,分别向申请执行人和被执行人送达《执行风险告知书》、《申请执行人提高内执行人财产状况(线索)书》和《被执行人财产申报表》等。此外,在诉前、诉中、判决前、判决后及申请执行前实行执行风险全程提示,分别在上述各个阶段均告知当事人可能面临的执行风险。对被告确无履行条件的案件,审判人员引导当事人选择实现权利的其它方式,避免诉讼后案件一判决就成执行死案。

4、全面推行执行案件备案登记制度。对在诉讼中未采取财产保全的案件,在执行立案前,先行对被执行人财产实施调查;对经调查确无财产可供执行或被执行人下落不明又无财产线索的案件,经申请人同意后暂不予立案受理,进行备案登记。这样既减少了执行案件的数量,也保证了申请人的申请执行权不过时效。

5、在财政、民政等部门的支持、配合下,运作好司法救助基金制度,对被执行人确无履行能力、申请人确实困难尤其是无固定工作和固定收入的情况,先从司法救济基金中预付部分给申请人,待被执行人有履行能力后再执行。

6、充分认识执行工作的重要性,克服重审轻执的观念。完整的审判权不仅包括确定当事人的权利义务,也包括确保当事人的权利得到完全的实现。执行工作是审判工作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是审判工作的继续,是人民法院服务经济建设和改革开放的直接体现。没有执行工作,法院的裁判文书就是一纸空文,国家、集体和个人的合法权益就得不到有效的保护。因此要把执行工作摆到与审判工作同等重要的位置上来,同时考虑到执行工作的特性,在具体政策上予以倾斜。

7、搞好审执结合,努力为执行创造条件。要在法院内部完善审执兼顾的做法,在做好审执分立的同时,要注意做好审执配合,改变就案办案、管审不管执的工作态度,使审判人员真正做到在案件的审理过程中,不仅要查明事实,分清是非,明确责任,制作出内容明确的调解书,还要注意了解当事人的状况和财产情况,一旦发现有抽逃资金、转移财产等可能影响以后执行的行为,要及时果断地采取查封、扣押、冻结等财产保全措施,以保证案件及时执行。

8、实行执行权分离,将执行权分离为执行实施权和执行裁决权。执行裁决权主要包括:审查仲裁裁决、公证债权文书等是否予以执行;审查案外人异议;变更和追加被执行人;对罚款、拘留决定的复议。执行实施权主要包括:送达执行法律文书;调查被执行人财产;实施强制执行措施等。执行裁决权由民事审判庭或审判监督庭行使,执行实施权由执行局行使。通过执行分权实施,形成科学的执行工作流程管理机制,有利于提高效率,及时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维护法律的权威和社会秩序。

9、建立执行网络机制,让各乡镇(街道)综治委(办)在辖区的各行政村、社区居民委员会、街道指定12名执行案件联络员,提供被执行人的财产线索、阻止抗拒执行行为,协助配合人民法院的执行工作。动员全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建成党委领导、人大监督、政府参与、政协支持、综治牵头、各界配合、法院主办的执行联动机制大格局,形成有关职能部门相互配合,齐抓共管的整体合力。

10、充实执行队伍,提高执行人员自身素质。法院自身要加强执行队伍建设,培养一批政治素质、业务素质较高,具有一定组织、指挥、协调、判断和独立工作能力且身体素质较为良好的执行人员,提高办案质量和效率。

《国家赔偿法》第三十二条,国家赔偿以支付赔偿金为主要方式。能够返还财产或者恢复原状的,予以返还财产或者恢复原状。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4年07月10日 12:16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律师普法
换一批
更多保全相关文章
  • 法院执行错误国家赔偿方式是什么?
    因法院执行工作失误,给当事人造成损失的,可以申请国家赔偿。《国家赔偿法》第三十八条规定:人民法院在民事诉讼、行政诉讼过程中,违法采取对妨害诉讼的强制措施、保全措施或者对判决、裁定及其他生效法律文书执行错误,造成损害的,赔偿请求人要求赔偿的程序,适用本法刑事赔偿程序的规定。国家赔偿以支付赔偿金为主要方式。能够返还财产或者恢复原状的,予以返还财产或者恢复原状。侵犯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财产权造成损害的,按照下列规定处理:1、处罚款、罚金、追缴、没收财产或者违法征收、征用财产的,返还财产。2、查封、扣押、冻结财产的,解除对财产的查封、扣押、冻结,造成财产损坏或者灭失的,依照本条第三项、第四项的规定赔偿。3、应当返还的财产损坏的,能够恢复原状的恢复原状,不能恢复原状的,按照损害程度给付相应的赔偿金。4、应当返还的财产灭失的,给付相应的赔偿金。5、财产已经拍卖或者变卖的,给付拍卖或者变卖所得的价款;
    2023-06-23
    88人看过
  • 法院执行错误国家赔偿的条件是什么?
    一、法院执行错误国家赔偿的条件是什么?对于人民法院确有错误执行行为,确已造成损害,被执行人毫无清偿能力、也不可能再有清偿能力的案件,即使执行程序尚未终结,也可以进行国家赔偿。近年来,各级人民法院赔偿委员会受理的司法赔偿纠纷中,约一半为错误执行赔偿纠纷,其中很大一部分赔偿申请因执行程序尚未终结而被驳回。在这些被驳回赔偿申请的执行案件中,有些案件的被执行人确实只是暂无财产可供执行,并未完全丧失清偿能力。此种情形下,按照国家赔偿法的制度设计,损害已经确定且已穷尽其他救济渠道被认为是申请赔偿的前提,故对申请执行人所受损害的救济仍应以执行程序为主,国家赔偿不宜“提前介入”,否则会导致两种救济渠道的混同,最终影响整个司法制度的效益。但也有一些案件的被执行人已经完全丧失清偿能力,执行程序本应依法终结,只是因为此前关于“终结本次执行”以及国家赔偿与执行程序衔接的司法解释规定比较原则,个别法院在理解适用时又
    2023-06-03
    459人看过
  • 法院执行错误国家赔偿方式是什么?
    一、法院执行错误国家赔偿方式是什么?因法院执行工作失误,给当事人造成损失的,可以申请国家赔偿。《国家赔偿法》第三十八条规定:人民法院在民事诉讼、行政诉讼过程中,违法采取对妨害诉讼的强制措施、保全措施或者对判决、裁定及其他生效法律文书执行错误,造成损害的,赔偿请求人要求赔偿的程序,适用本法刑事赔偿程序的规定。国家赔偿以支付赔偿金为主要方式。能够返还财产或者恢复原状的,予以返还财产或者恢复原状。侵犯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财产权造成损害的,按照下列规定处理:1、处罚款、罚金、追缴、没收财产或者违法征收、征用财产的,返还财产。2、查封、扣押、冻结财产的,解除对财产的查封、扣押、冻结,造成财产损坏或者灭失的,依照本条第三项、第四项的规定赔偿。3、应当返还的财产损坏的,能够恢复原状的恢复原状,不能恢复原状的,按照损害程度给付相应的赔偿金。4、应当返还的财产灭失的,给付相应的赔偿金。5、财产已经拍卖或者
    2023-06-03
    78人看过
  • 法院执行错误国家赔偿的条件是什么
    对于人民法院确有错误执行行为,确已造成损害,被执行人毫无清偿能力、也不可能再有清偿能力的案件,即使执行程序尚未终结,也可以进行国家赔偿。近年来,各级人民法院赔偿委员会受理的司法赔偿纠纷中,约一半为错误执行赔偿纠纷,其中很大一部分赔偿申请因执行程序尚未终结而被驳回。在这些被驳回赔偿申请的执行案件中,有些案件的被执行人确实只是暂无财产可供执行,并未完全丧失清偿能力。此种情形下,按照国家赔偿法的制度设计,损害已经确定且已穷尽其他救济渠道被认为是申请赔偿的前提,故对申请执行人所受损害的救济仍应以执行程序为主,国家赔偿不宜“提前介入”,否则会导致两种救济渠道的混同,最终影响整个司法制度的效益。但也有一些案件的被执行人已经完全丧失清偿能力,执行程序本应依法终结,只是因为此前关于“终结本次执行”以及国家赔偿与执行程序衔接的司法解释规定比较原则,个别法院在理解适用时又有所偏颇,导致案件被不当裁定“终结本次
    2023-02-13
    467人看过
  • 法院执行错误国家赔偿的条件是什么?
    对于人民法院确有错误执行行为,确已造成损害,被执行人毫无清偿能力、也不可能再有清偿能力的案件,即使执行程序尚未终结,也可以进行国家赔偿。近年来,各级人民法院赔偿委员会受理的司法赔偿纠纷中,约一半为错误执行赔偿纠纷,其中很大一部分赔偿申请因执行程序尚未终结而被驳回。在这些被驳回赔偿申请的执行案件中,有些案件的被执行人确实只是暂无财产可供执行,并未完全丧失清偿能力。此种情形下,按照国家赔偿法的制度设计,损害已经确定且已穷尽其他救济渠道被认为是申请赔偿的前提,故对申请执行人所受损害的救济仍应以执行程序为主,国家赔偿不宜“提前介入”,否则会导致两种救济渠道的混同,最终影响整个司法制度的效益。但也有一些案件的被执行人已经完全丧失清偿能力,执行程序本应依法终结,只是因为此前关于“终结本次执行”以及国家赔偿与执行程序衔接的司法解释规定比较原则,个别法院在理解适用时又有所偏颇,导致案件被不当裁定“终结本次
    2023-06-21
    279人看过
  • 执行回转与执行错误赔偿
    司法实践中,有的人民法院用执行回转的办法解决执行错误所造成的后果,即以执行回转代替执行错误赔偿。这种做法,不仅混淆了执行回转与执行错误赔偿的界线,而且严重侵犯了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产生这个问题原因,要么没有弄清二者的含义和区别;要么就是规避法律。因此,很有必要加以澄清。执行回转与执行错误赔偿虽然均属于权利救济的范畴,都是对执行行为所造成受损权益的恢复。但是,二者不是同一概念。其产生的原因、法律的适用和责任的承担则有着明显的区别。首先,执行回转与执行错误赔偿的概念及产生的原因不同。执行回转,是指在执行程序终结后,据以执行的法律文书被撤销,取得利益的一方将所得利益返还给被执行人,使执行标的恢复到原来的状态。适用执行回转的情形概括起来基本上有两种,即:(一)人民法院制作的判决书、裁定书、调解书执行完毕后,发现确有错误,被人民法院依法撤销;(二)法律规定由人民法院执行的其他法律文书,如仲裁机关裁决书
    2023-06-06
    90人看过
换一批
#民事诉讼知识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保全
    相关咨询
    • 因法院错误执行与违法执行得到国家赔偿的范围
      山东在线咨询 2023-03-06
      民事、行政诉讼中司法赔偿的赔偿方式主要为支付赔偿金。包括:支付侵犯、生命健康权的赔偿金;财产损坏的,赔偿修复所需费用;财产灭失的; 按侵权行为发生时当地市场价格予以赔偿;财产已拍卖的,给付拍卖所得的价款;财产已变卖的,按合法评估机构的估价赔偿;造成其他损害的,赔偿直接损失。 能够返还财产或者恢复原状的,予以返还财产或者恢复原状。包括:解除查封、扣押、冻结;返还财产、恢复原状;退还罚款、罚没财物。
    • 国家赔偿错误执行的范围是怎么样的
      甘肃在线咨询 2022-07-04
      国家赔偿错误执行的范围:违法采取排除妨害诉讼强制措施的司法赔偿。
    • 法院错误执行与违法执行的责任到底是做如何的?
      河南在线咨询 2022-07-27
      由于受各种主客观因素的影响,执行实践中难免会出现执行人员违反法律规定、违法或不当实施执行或者拖延执行、消极执行等现象。尤其是在执行中对判决的既判力进行扩张,如变更或追加债务人,使执行已不完全遵循原判决的主文行事,法官的自由裁量权,对有关案件当事人或其他利害关系人的侵害成为一种现实的可能。
    • 法院执行错误国家赔偿的条件有哪些
      江西在线咨询 2023-06-15
      法院执行错误给当事人造成财产损失的,当事人可以要求国家赔偿。具体方式一般是现金赔偿,能够恢复原状的,恢复原状,错误执行查封扣押的财产,按照实际损失赔偿。当事人申请国家赔偿,可以先向法院提出要求。
    • 国家赔偿结果错误执行
      山西在线咨询 2022-10-12
      国家赔偿是指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因行使职权给公民、法人及其他组织的人身权或财产权造成损害,依法应给予的赔偿。国家赔偿由侵权的国家机关履行赔偿义务。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赔偿法》的规定,国家赔偿一般包括行政赔偿、刑事赔偿。因法院执行工作失误,给当事人造成损失的,可以申请国家赔偿。 程序如下: 1、提出赔偿申请。赔偿请求人要求赔偿,应当先向赔偿义务机关提出。 2、赔偿义务机关作出决定。赔偿义务机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