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王爱琴2010-6-2120:07:07来源:中国审计网
目前,中央地勘单位正处于由事业向企业转型的关键阶段。随着地勘单位战略目标的实施和经营规模的发展壮大,对地勘单位集团化管控水平和防范风险的能力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建立更高标准、更加严格和更加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是化解和降低财务风险,实现经济建设持续稳定发展的基本保证。
具体探索
如何建立适合地勘单位特点的内部控制制度,是中央地勘单位实行企业化管理以来,一直在不断思考和探索的重要管理课题。中央地勘单位进行了以下探索和实践。
首先,明确了各项内控制度是为企业目标最大化服务的。控制降风险,控制出效益。为了适应企业化改革及市场竞争的需要,内部控制制度建设的目标应定位在:强化控制风险,提高内部运营的效率和效果,并创造价值,确保地勘单位做强做大战略目标的实现。
其次,为了强化财务管理,规范会计核算行为,地勘单位从制定切合本行业实际的会计内部控制标准入手,进行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建设。制定并实施了会计基础工作、货币资金、实物资产、存货、固定资产筹资和投资、工程项目、采购与付款、销售与收款、成本与费用、担保业务、财务预算等11项会计内部控制制度规范。
再次,针对管理中存在的薄弱环节和关键问题,增强内部控制关键点的控制工作,制定并实施了《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管理办法》、《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考核标准》、《重大财务事项报告制度》、《合同管理办法》、《对外投融资管理办法》。
最后,建立财务信息标准统一的信息平台,运用先进的管理方法和工具优化控制流程,强化内部控制重点和关键点。主要做了以下方面的工作:
1.统一财务会计政策。全局制定了涉及系统内86家企业和70多家事业单位的《总局统一会计制度》及相关规定,从而统一了中央地勘企事业会计要素确认标准,确保会计信息口径一致,统一了会计核算信息的内部控制标准。
2.实行资金集中管理。资金集中不仅是资金运作权力的集中,也是利益和风险的集中。在中央地勘单位试点的基础上,全局实施财务集中管理。实践表明,资金集中管理,不仅堵塞了资金管理的漏洞,为各级经营目标的实现提供了较有力的资金支持,而且提高了资金的使用效率和效益,有效防范了财务风险,降低了融资成本,为企业创造了价值。
3.推行全面预算管理,提升了资源整合和成本控制效率和效果。中央地勘单位2008年在试点的基础上推行了全面预算管理,建立了“统一管理、分级负责”的预算控制体系。2008年下半年在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下,中央地勘单位经济建设实现了稳步增长和资金链安全。强化了资源配置和成本费用控制,提升了集团的管理控制能力,实现了从财务预算管理向全面预算管理的转变,确保了战略目标和年度经营目标的实现。
4.与经营业绩考核紧密结合,提升内控制度执行力。各级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和执行,以及对经营管理中存在问题的整改情况,与各级经营者经营业绩考核紧密挂钩,确保了内部控制制度的有效执行。
六项注意
根据地勘行业实际,笔者总结了对内部控制制度建设的六点建议。
1明确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建设体制和机制。
目前,中央地勘单位正在调整内部组织结构,积极推进以产权为纽带的三级企业化管理体系建设,加快理顺各省局大公司的产权关系,最终形成母子公司的企业管理体系。与这种现代企业管理体系相适应,地勘单位应构建由上到下三级“立体式”的内部控制制度体系,明确集团各级次的控制目标和责任。集团总部负责内部控制制度的制定和组织实施及监督检查。二级集团负责结合其实际贯彻落实好集团内部控制制度。三级企业执行内部控制制度的日常运行。
2内部控制建设要坚持立足单位实际,稳步推进,不搞形式。
实践表明,内控制度体系在发达国家和国内先进企业有比较成熟的经验和模式,却不能应用到地勘单位,照搬照抄操作起来仍然是失效的。地勘企业实施内部控制应紧密结合实际情况,与特定的企业组织结构、企业文化、内外部环境相适应,注重总结管理经验,不断进行创新,只有这样的内控制度才会有生命力。
在实施步骤上,应采取“总体规划,试点进行”的工作方式,选取有代表性、经营业绩好、基础管理工作扎实的基层单位进行试点,最终形成“由上到下、由下到上、上下互动”的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体系,设计出一套适合地勘单位实际的内部控制制度和流程,并推广到全局使用。
3优化控制环境是执行内部控制制度的关键。
在内部控制的五个要素中,控制环境在内控制度建设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如果没有建立起完善的企业法人治理结构,企业存在着人治大于法治、不按规矩办事的问题,再健全的内部控制制度也只能是写在纸上,贴在墙上。因此,必须注重在规范组织架构、企业文化、基础管理、信息系统管理等内部环境上下大工夫治理和改善,有了良好的内部控制环境做支撑,才能彰显出内部控制在管理效率和风险控制的能力。
4注重找准关键控制点,解决实际管理薄弱问题。
目前企业存在的最突出的控制问题,是只有选取关键控制点设计控制环节,才能使内部控制取得成效。在这方面,可以采取稳步推进的策略,找到亟待解决的薄弱问题设计内控制度,实施一个阶段并取得了实际效果之后,再推进下一个亟待解决和改善的内部控制关键点。
5优化控制流程,精简关键控制点。
注重内部控制制度体系建设应立足于内部控制流程优化上,明确岗位分工和授权审批、控制目标、风险分析、控制点、控制措施、控制责任(部门职责)、控制证据等关键控制环节的流程内容,提高办事的效率。同时,也应本着实用的原则,精简关键控制点,降低控制成本和费用。
6注重内控人员的培训。
内部控制制度体系的建立和不断完善有赖于财会人员的素质,还要注重不断加强企业内控人才队伍建设和业务素质培训,使他们能够掌握现代内部控制的管理理念和方法,为内部控制制度体系建设提供有力的人力资源保障。
-
公立医院内部控制探析
144人看过
-
浅议烟草企业建立内部控制制度
271人看过
-
货币资金内部会计控制如何建立
156人看过
-
建立收入和支出环节的内部控制制度
368人看过
-
现代企业制度下内部控制探究
267人看过
-
建立符合新会计法要求的内部控制制度
62人看过
-
公司的内部控制与内部控制是什么意思,公司的内部控制包括哪些内容甘肃在线咨询 2022-01-261、内部稽核是会计机构本身对会计核算工作进行的一种自我检查或审核工作,它是会计监督的内容,也是内部控制的主要方式。内部稽核的目的在于防止会计核算中所出现的差错和有关人员的舞弊。通过稽核,对日常核算工作中所出现的疏忽、错误等及时加以纠正或制止,以提高会计工作质量。2、内部控制是指经济单位和各个组织在经济活动中建立的一种相互制约的业务组织形式和职责分工制度。为了实现其经营目标,保护资产的安全完整。保证
-
内部控制中如何判断控制点是关键控制点陕西在线咨询 2022-10-26所要执行的计划方案数不胜数关键控制点是指一些要害问题。它们是业务活动中的一些限定性不利因素、最经济实用等等,因而,可能有完全不同的关键控制点。选择关键控制点的能力是一种管理艺术,有效的管理控制取决于这种能力,比如:如何设计该控制点的目标如何衡量出现的偏差谁应对哪些失误负责哪些信息反馈价值最大。选择了关键控制点之后,需要考虑进一步的问题,或是能使计划更好地发挥作用的有利因素。不同的组织部门,其性质、
-
企业内部控制制度范本青海在线咨询 2023-06-03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 为加强公司财务管理和内部控制,规范企业财务行为,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和效益,适应企业发展的需要,根据有关的规定,结合本公司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 本公司财务内部控制制度由财务部负责,其基本任务和方法是:做好各项财务收支的计划、控制、核算、分析和考核等内部控制工作,以达到合理筹集资金、参与经营投资决算、有效利用公司各项资产,努力提高公司的经济效益。 第三条建立和健全公司的内
-
企业税务风险内控机制如何建立?河南在线咨询 2022-10-24加强大企业税务风险内控机制建设特提出以下建议:一、完善大企业税务风险内控机制的制度规范,要制定相关法律法规。目前,我国企业税务风险内控机制建设方面的法律还是空白,有关部门应尽快将税务风险内控机制建设纳入国家法律范畴,使大企业在处理内部税务风险时有明确的法律依据,税务机关在开展对大企业的税务风险管理工作时有明确的执法依据。二、提升大企业税务风险内控机制组织化、科学化、精细化水平。对于行业跨度大和涉税
-
探讨怎样加强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内部控制宁夏在线咨询 2022-10-291,不相容岗位相互分离。2,内部授权审批控制。3,归口管理。4,预算控制。5,财产保护控制。6,会计控制。7,单据控制。8,信息内部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