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上共同生活;具有赡养、抚养义务;享有继承权利的亲属是家庭成员,法律并没有对家庭成员做明确规定,不是严格意义上的法律术语。一般在一起共同生活的一个家庭的所有亲属都成为家庭成员。
根据2021年生效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五十五条规定,夫妻在婚姻家庭中地位平等。
第一千零五十六条规定,夫妻双方都有各自使用自己姓名的权利。
第一千零五十七条规定,夫妻双方都有参加生产、工作、学习和社会活动的自由,一方不得对另一方加以限制或者干涉。
一、婚内有外债的离婚时法院能给判断否
婚内有外债的,若有证据证明是夫妻共同债务的,法院一般予以认定。离婚时,原为夫妻共同生活所负的债务,应当共同偿还。共同财产不足清偿的,或财产归各自所有的,由双方协议清偿,如果协议不成,可以请求人民法院判决。根据2021年1月1日起实施生效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六十四条规定,夫妻双方共同签名或者夫妻一方事后追认等共同意思表示所负的债务,以及夫妻一方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以个人名义为家庭日常生活需要所负的债务,属于夫妻共同债务。夫妻一方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以个人名义超出家庭日常生活所需所负的债务,不属于夫妻共同债务;但是,债权人能够证明该债务用于夫妻共同生活、共同生产经营或者基于夫妻共同双方意思表示的除外。
二、离婚房产分割的主要原则有什么呢
离婚房产分割的主要原则如下:
1、男女平等原则:对夫妻共同财产,夫妻双方都有平等的所有权及处理权。
2、保护妇女、子女权益原则:我国目前妇女的经济状况仍较差,为保证妇女不因经济问题影响离婚权利的行使,不因离婚而出现生活水平的严重下降,在离婚财产分割中,应做出倾向于妇女权益保护的裁决。另外,为保障下一代的健康成长,在分割共同财产时应对直接抚养小孩的一方进行倾斜照顾。
3、照顾无过错方原则:所谓过错,是指一方有通奸、姘居、重婚、家庭暴力、虐待和遗弃家庭成员等行为。
4、有利生产、生活的原则:分割夫妻共同财产时,应考虑是否有利于生产和生活。
5、尊重当事人意愿原则:夫妻双方可以对共同财产的分割自由协商处理。
6、不损害国家、集体和他人利益的原则:夫妻离婚分割财产时,不能损害国家、集体和他人的利益,不能把属于国家、集体和他人所有的财产,当做共同财产分割掉。
-
亲属、近亲属、家庭成员在法律上如何定义
289人看过
-
法律上离家多久才算遗弃家庭成员
301人看过
-
家庭成员怎么对家庭共同财产分割
209人看过
-
法律上的家庭成员是如何规定的?
84人看过
-
法律上离婚后如何算家庭成员呢
282人看过
-
家庭财产分配议书在法律上有效吗?
278人看过
在双方结为夫妻期间所得的下列财产为夫妻双方共同所有: 领取的工资、奖金;夫妻一方或双方从事生产、经营,得到的财产;知识产权的收益;通过继承或赠与得到的财产,如房屋等;其他应当归共同所有的财产;双方实际取得或者应当取得的住房补贴、住房公积金、... 更多>
-
家庭成员在法律上如何界定陕西在线咨询 2023-08-18我国《民法典》规定,配偶、父母、子女和其他共同生活的近亲属为家庭成员。 家庭成员合法权益受到法律保护,并应当履行法定义务。如家庭成员中的抚养、扶养、赡养权利和义务,禁止歧视、虐待、遗弃等权利。
-
家庭成员在法庭上合同是否有效西藏在线咨询 2022-11-01家庭里的协议是否有法律效力家庭成员共同签署的协议在法庭上是否有法律效力……一般情况下,有法律效力。但,必须符合民法通则的要求才行。民法通则第:五十五条民事法律行为应当具备下列条件:(一)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二)意思表示真实;(三)不违反法律或者社会公共利益。
-
有家庭成员法律上是怎么计算的山东在线咨询 2022-06-21法律上共同生活;具有赡养、抚养义务;享有继承权利的亲属是家庭成员,法律并没有对家庭成员做明确规定,不是严格意义上的法律术语。一般在一起共同生活的一个家庭的所有亲属都成为家庭成员。根据2021年生效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五十五条规定,夫妻在婚姻家庭中地位平等。第一千零五十六条规定,夫妻双方都有各自使用自己姓名的权利。第一千零五十七条规定,夫妻双方都有参加生产、工作、学习和社会活动的自由,
-
法律上离婚的家庭成员都怎么算河北在线咨询 2023-05-02离婚后的家庭成员仍然包括子女。父母与子女间的关系,不因父母离婚而消除。父母婚姻关系的解除,不影响子女和父母的家庭关系。离婚后,子女无论由父或母直接抚养,仍是父母双方的子女。离婚后,父母对于子女仍有抚养和教育的权利和义务。
-
法律上离家多久才算遗弃家庭成员广东在线咨询 2023-09-031、法律上没有规定离家多久才算遗弃家庭成员,家庭成员中负有赡养、扶养、抚养义务的成员对需要赡养、扶养和抚养的成员不履行其应尽义务,就属于遗弃家庭成员。遗弃家庭成员,情节恶劣的,处5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2、《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一条 对于年老、年幼、患病或者其他没有独立生活能力的人,负有扶养义务而拒绝扶养,情节恶劣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