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诉讼开庭后法定判决期限是怎样的
来源:互联网 时间: 2023-06-17 18:35:24 467 人看过

法律对开庭后多久判决没有规定,时间长短,这个主要看送达情况、案情等。法律对案件的审理期限有有相应的规定。

根据《民事诉讼法》第八十一条规定,人民法院适用普通程序审理的案件,应当在立案之日起6个月内审结。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由本院院长批准,可以延长6个月;还需要延长的,报请上级人民法院批准。

人民法院适用简易程序审理案件,应当在立案之日起3个月内审结。一审法院应当在给予的审限内作出判决,在这个期限内作出判决,就不超过审限。此时,当事人不服一审判决而上诉,案件进入二审程序,按二审的审限进行审理,应当在第二审立案之日起三个月内审结。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由本院院长批准。人民法院审理对裁定的上诉案件,应当在第二审立案之日起三十日内作出终审裁定。人民法院适用特别程序审理的案件,应当在立案之日起三十日内或者公告期满后三十日内审结。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由本院院长批准。但审理选民资格的案件除外。人民法院受理选民资格案件后,必须在选举日前审结。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四十九条

人民法院适用普通程序审理的案件,应当在立案之日起六个月内审结。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由本院院长批准,可以延长六个月;还需要延长的,报请上级人民法院批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六十一条人民法院适用简易程序审理案件,应当在立案之日起三个月内审结。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4年07月11日 18:29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律师普法
换一批
更多法律综合知识相关文章
  • 行政诉讼终审判决后已经开庭申诉当事人怎么处理
    不能申诉,只能提起再审。提起再审程序应具备以下条件:(1)提出主体是行政诉讼当事人;(2)对象是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违反法律法规的裁定、判决;(3)须向原审人民法院或上一级人民法院提出。一、调解案件申请再审条件1、申请再审的主体必须合法。根据法律规定,有权提出申请再审的只能是原审中的当事人,即原审中的原告、被告、有独立请求权的第三人和判决其承担义务的无独立请求权的第三人以及上诉人和被上诉人。(二)申请再审的对象必须是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和调解书。当事人可以对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和调解书申请再审。可以申请再审的裁判,包括地方各级人民法院作为一审法院作出的依法可以上诉,但当事人在法定期间内未提起上诉的裁判、第二审人民法院作出的终审裁判以及最高人民法院作出的一审裁判。可以申请再审的调解书包括一审法院和二审法院在当事人达成调解协议的基础上制作的调解书。(三)申请再审必须在法定期限内提
    2023-02-08
    231人看过
  • 行政诉讼是不是公开开庭
    行政诉讼是开庭审理。一般人民法院都会公开审理行政案件,但涉及国家秘密、个人隐私等案件可以不公开审理。经法院审理的案件,法院都会公开进行判决的宣告。一、绝对不公开审理的案件我国立法上基于对国家秘密、个人隐私、商业机密等的特殊保护,又规定了公开审理原则的例外。法官在审理案件时要注意这些例外。根据诉讼法和司法实践,适用于不公开的审理案件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形:(1)涉及国家机密的案件。如军事秘密、国防情报、党政机密等等。(2)涉及个人隐私案件。包括公民个人疾病、夫妻家庭关系等等。(3)当事人申请不公开审理的婚姻案件。(4)当事人申请不公开审理的涉及商业秘密的案件。(5)其他法律规定可以不公开审理的案件。二、认罪认罚后还用开庭吗对于犯罪分子认罪认罚的刑事案件,需要开庭。法院审理的刑事案件,都需要开庭审理,只是对于有关国家秘密或者个人隐私的案件,可以不公开审理。并且对于认罪认罚的案件,法院仍需依法作出判
    2023-06-24
    464人看过
  •  民事案件开庭后的判决期限是多长?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规定,普通民事案件在立案之日起六个月内必须审结,如需延长需经院长批准,并报上级人民法院批准。当事人不服地方人民法院第一审判决的,有权在判决书送达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第二审人民法院对上诉案件,如原判决、裁定认定事实清楚、适用法律正确,则以判决、裁定方式驳回上诉,维持原判决、裁定。普通民事案件在开庭后,必须在立案之日起六个月内审结。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经本院院长批准,可以延长六个月。还需要延长的,报请上级人民法院批准。当事人不服地方人民法院第一审判决的,有权在判决书送达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第二审人民法院对上诉案件,如果原判决、裁定认定事实清楚,适用法律正确的,以判决、裁定方式驳回上诉,维持原判决、裁定。民事案件上诉期限是多久根据我国《民事诉讼法》的规定,当事人不服地方人民法院第一审判决的,有权在判决书送达之日起15日
    2023-11-14
    432人看过
  • 行政诉讼判决类型法条是怎么规定的
    一、行政诉讼判决类型法条是怎么规定的?1、具体行政行为证据确凿,适用法律、法规正确,符合法定程序的,判决维持。2、具体行政行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判决撤消或者部分撤消,并可以判决被告重新作出具体行政行为:①主要证据不足的;②适用法律、法规错误的;③违反法定程序的;④超越职权的;⑤滥用职权的。3、被告不履行或者拖延履行法定职责的,判决其在一定期限内履行。行政处罚显失公正的,可以判决变更。(1)人民法院认为被诉具体行政行为合法、但不适宜判决维持或者驳回诉讼请求的,可以作出确认其合法或者有效的判决。(2)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应当作出确认被诉具体行政行为违法或者无效的判决:①被告不履行法定职责,但判决责令其履行法定职责已无实际意义的;②被诉具体行政行为违法,但不具有可撤消内容的;③被诉具体行政行为依法不成立或者无效的。二、行政诉讼具有哪些特征?我国的行政诉讼主要具有如下特征:(一)行政诉讼是解
    2023-06-02
    425人看过
  • 行政案件开庭审理后是否公开判决
    行政诉讼案件在开庭审理后是公开判决的。如果法院是当庭宣判的,会在十日内发送判决书给当事人;如果法院是定期宣判的,则会在宣判后立即发给当事人判决书。一、离婚二审是当庭判决吗我国法律规定,不管是公开审理还是不公开审理的案件,一律公开宣告判决结果。宣告的方式有两种:一是当庭宣判,并在十日内发送判决书。二是定期宣判,宣判后立即发放判决书。但是在实践中,法院采取当庭宣判的可能性较小,大多都是择日宣判,因为法官还需要对案件进行梳理和考虑。法院会通知当事人到法院领取裁判文书,一般情况下也省略了宣读判决书的步骤。当庭宣判的前提条件为:1、案件事实清楚。案件事实清楚是裁判案件的基本条件,只有事实清楚,才能正确适用法律,公正作出裁判,事实不清,不能硬行判决。2、必须在法庭进行宣判。如果到当事人住所进行宣判,不能视为当庭宣判。3、必须在庭审调查后当日宣判,如隔日则为定期宣判。4、宣判前的庭审辩论必须有新的实质性
    2023-03-28
    173人看过
  • 民事诉讼判决执行期限的法律规定
    《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三十九条申请执行的期间为二年。申请执行时效的中止、中断,适用有关诉讼时效中止、中断的规定。前款规定的期间,从法律文书规定履行期间的最后一日起计算;法律文书规定分期履行的,从规定的每次履行期间的最后一日起计算;法律文书未规定履行期间的,从法律文书生效之日起计算。要看有没有申请执行时效的中止、中断的情形,如果没有执行时效的中止、中断的情形就不能申请法院强制执行。一、民事诉讼的内容(一)原告应具有民事行为能力。根据民法典[7]规定,18周岁以上的公民是成年人,具有完全的民事行为能力;16周岁以上,不满18周岁的公民以自己劳动收入为主要来源的,视为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人,其有资格以自己的名义向法院提起诉讼,未成年人或精神病人属无行为能力人或限制行为能力的人,应由其法定监护人作为法定代理人代为讼诉。(二)原告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提起讼诉的消费者必须是在购
    2023-02-08
    381人看过
  • 行政诉讼中怎样判决政府是否履职
    各级政府必须坚持尊重法律,遵守法律,全力建设法治政府。一是各级领导干部要时刻牢记权力、人民赋权和法定职权,进一步增强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充分发挥主导作用,积极运用法治思维和方法推进工作。二是加快立法,深化行政审批改革,完善依法决策机制,规范执法行为,严格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履行政府职能,全面提高依法行政能力。三是加强行政应诉能力和制度建设,支持法院独立行使行政审判权,自觉接受司法监督,积极推进调解、仲裁、行政裁决、行政复议、诉讼等有机联系。行政诉讼中止情形包括什么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五十一条在诉讼过程中,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中止诉讼:(一)原告死亡,须等待其近亲属表明是否参加诉讼的;(二)原告丧失诉讼行为能力,尚未确定法定代理人的;(三)作为一方当事人的行政机关、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终止,尚未确定权利义务承受人的;(四)一方当事人因不可抗力的事由不能参
    2023-08-05
    63人看过
  •  司法解释后,法院开庭审理后的判决期限是多久?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规定,民事诉讼和刑事诉讼的审理期限是从立案的次日起至裁判宣告、调解书送达之日止的期间。但公告期间、鉴定期间、审理当事人提出的管辖权异议以及处理人民法院之间的管辖争议期间不应计算在内。民事诉讼法和刑事诉讼法都没有规定开庭后几天内必须下达判决,而是规定了案件的审理期限。审结期限,是从立案的次日起至裁判宣告、调解书送达之日止的期间,但公告期间、鉴定期间、审理当事人提出的管辖权异议以及处理人民法院之间的管辖争议期间不应计算在内。--法院开庭审理期限是多长时间?根据我国《民事诉讼法》的规定,人民法院开庭审理期限为人民法院接到案件材料后,应当在立案之日起六个月内审理。如果确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由院长批准,可以延长六个月。需要延长的审理期限最长不得超过一年。审理期限届满日不能终结的案件,可以延长审理期限。因此,法院开庭审理期限为立案之日起
    2023-11-14
    221人看过
  • 行政诉讼休庭后多久再开庭有规定吗
    行政诉讼休庭后再度开庭的时间由主办法官根据案件审理情况决定的,法律对此没有明确的规定,但是对公诉案件的整个时限有相应的规定。《刑事诉讼法》规定人民法院审理公诉案件,应当在受理后二个月以内宣判,至迟不得超过三个月。对于可能判处死刑的案件或者附带民事诉讼的案件,以及有本法第一百五十八条规定情形之一的,经上一级人民法院批准,可以延长三个月;因特殊情况还需要延长的,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批准。另外,如果是用简易程序审理案件,人民法院应当在受理后二十日以内审结;对可能判处的有期徒刑超过三年的,可以延长至一个半月。法律规定:《刑事诉讼法》第二百零八条人民法院审理公诉案件,应当在受理后二个月以内宣判,至迟不得超过三个月。对于可能判处死刑的案件或者附带民事诉讼的案件,以及有本法第一百五十八条规定情形之一的,经上一级人民法院批准,可以延长三个月;因特殊情况还需要延长的,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批准。一、关于民商事案件延期
    2023-02-22
    484人看过
  • 行政案件开庭后多久出判决
    《行政诉讼法》第八十一条人民法院应当在立案之日起六个月内作出第一审判决。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由高级人民法院批准,高级人民法院审理第一审案件需要延长的,由最高人民法院批准。第八十三条适用简易程序审理的行政案件,由审判员一人独任审理,并应当在立案之日起四十五日内审结。第八十八条人民法院审理上诉案件,应当在收到上诉状之日起三个月内作出终审判决。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由高级人民法院批准,高级人民法院审理上诉案件需要延长的,由最高人民法院批准。一、行政诉讼有哪些法律特征?1、行政诉讼所要审理的是行政案件。这是行政诉讼在受理、裁判的案件上与其他诉讼的区别。刑事诉讼解决的是被追诉者刑事责任的问题;民事诉讼解决的是民商事权益纠纷的问题,而行政诉讼解决是行政争议,即行政机关或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与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在行政管理过程中发生的争议。2、行政诉讼是人民法院通过审判方式进行的一种司法活动。这是行
    2023-02-09
    462人看过
  • 机动车限行行政诉讼判决
    一、机动车限行行政诉讼判决对交通违规的处罚有异议的,可以去交警大队“法制科”申请行政复议。如果对行政复议结果不满意的,还可以去当地人民法院,对交警大队的上级机关‘公安局’提起行政诉讼。因为交警大队不具备行政诉讼主体资格,所以您只能对其上级(具备行政主体资格的机构)提起行政诉讼。费用大约是100元以内。行政诉讼实行举证倒置制度。就是说您不必证明自己无过错。而是要公安局拿出证据(要被法院认可的证据)证明您的违法事实和对您处罚的依据是正确的。对方拿不出有效证据,您就胜诉。交警大队将根据法院判决,撤消对您的处罚。二、限号时间出行扣多少分限号违章正常情况下一天只处罚一次的。驾驶当日限号车辆在限号区域通行,属于违反禁行标志,处罚是扣3分、罚款20-200元,一般是处罚金100元。各地区对于限号违章处罚规定不同,并无全国统一标准。以北京为例:北京交警部门严格规定,对无进京证限行范围扩至6环,违反限行规定
    2023-05-10
    365人看过
  • 民事诉讼开庭后延迟的次数限制是怎样的
    民事案件诉讼过程中,开庭后可以延迟的次数法律没有进行限制,但是延迟的时间不能超过审限。在简易程序中,审限是三个月,有特殊情况可以延长一个月,所以开庭延迟不能超过四个月。在普通程序中,开庭延迟不能超过六个月,除非有特殊情形。民事诉讼开庭后的审理流程是什么1、法庭调查法庭调查,是在法庭上出示与案件有关的全部证据,对案件事实进行全面调查并有当事人进行质证的程序。法庭调查按照下列程序进行:(1)当事人陈述;(2)告知证人的权利义务,证人作证,宣读来到庭的证人证言;(3)出示书证、物证和视听资料;(4)宣读鉴定结论;(5)宣读勘验笔景。2、法庭辩论法庭辩论,是当事人及其诉讼代理人在法庭上行使辩论权,针对有争议的事实和法律问题进行辩论的程序。法庭辩论的目的,是通过当事人及其诉讼代理人的辩论,对有争议的问题逐一进行审查和核实,借此查明案件的真实情况和正确适用法律。3、法庭笔录书记员应当将法庭审理的全部活
    2023-08-13
    397人看过
  • 行政诉讼上诉案件会怎样判决
    根据我国行政诉讼法的规定,二审人民法院对上诉案件经过审理,可分别情况,作出以下裁判:(1)维持原判。二审人民法院认为原判决认定事实清楚,适用法律、法规正确的,判决驳回上诉,维持原判。(2)依法改判。二审人民法院如果认为原判决认定事实清楚,只是适用法律、法规有误,可直接改判;如果认为原判决认定事实不清、证据不足或者违反法定程序可能影响案件正确判决,也可在查清事实后改判。(3)发回重审。二审人民法院如果认为原判决认定事实不清、证据不足,或者违反法定程序,可能影响案件正确判决的,可以裁定撤销原判,发回原审法院重新审理。
    2023-05-01
    107人看过
  • 行政诉讼中申请回避的期限规定是怎样的
    1、当事人申请回避,应当说明理由,在案件开始审理时提出;回避事由在案件开始审理后知道的,应当在法庭辩论终结前提出。2、被申请回避的人员,在人民法院作出是否回避的决定前,应当暂停参与本案的工作,但案件需要采取紧急措施的除外。3、对当事人提出的回避申请,人民法院应当在3日内以口头或者书面形式作出决定。4、申请人对驳回回避申请决定不服的,可以向作出决定的人民法院申请复议一次。复议期间,被申请回避的人员不停止参与本案的工作。对申请人的复议申请,人民法院应当在3日内作出复议决定,并通知复议申请人。一、行政处分有哪几种根据《公务员法》第五十六条和《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条例》第六条的规定,行政处分分为六种:警告、记过、记大过、降级、撤职、开除。1、警告。对违反行政纪律的行为主体提出告诫,使之认识应负的行政责任,以便加以警惕,使其注意并改正错误,不再犯此类错误。这种处分适用于违反行政纪律行为轻微的人员。2、
    2023-02-24
    90人看过
换一批
#法律综合知识
北京
律师推荐
    #法律综合知识 知识导航
    展开

    法律综合知识是指涵盖法律领域各个方面的基础知识和应用技能。它包括法律理论、法律制度、法律实务等方面的内容,涉及宪法、刑法、民法、商法、经济法、行政法等多个法律领域。... 更多>

    #法律综合知识
    相关咨询
    • 行政诉讼休庭后什么时间开庭和判决
      海南在线咨询 2022-07-16
      人民法院审理上诉案件,应当在收到上诉状之日起三个月内作出终审判决。 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由高级人民法院批准, 高级人民法院审理上诉案件需要延长的,由最高人民法院批准。
    • 行政诉讼庭是开庭审理,还是现场公开判决,先开庭吗
      江西在线咨询 2021-11-24
      开庭审理后,行政诉讼案件公开判决。如果法院在法庭上作出判决,将在十日内向当事人发出判决书;如果法院定期作出判决,判决后将立即发出判决书。
    • 行政诉讼开庭了还能公开判决么
      香港在线咨询 2023-05-24
      人民法院对公开审理和不公开审理的案件,一律公开宣告判决。当庭宣判的,应当在十日内发送判决书;定期宣判的,宣判后立即发给判决书。宣告判决时,必须告知当事人上诉权利、上诉期限和上诉的人民法院。
    • 行政诉讼判决后上诉时间规定是怎样的?
      江苏在线咨询 2022-07-11
      当事人不服人民法院第一审裁定的,有权在裁定书送达之日起十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逾期不提起上诉的,人民法院的第一审判决或者裁定发生法律效力。
    • 行政诉讼开庭审理后会对被告公开判决么
      上海在线咨询 2022-12-08
      人民法院对公开审理和不公开审理的案件,一律公开宣告判决。当庭宣判的,应当在十日内发送判决书;定期宣判的,宣判后立即发给判决书。宣告判决时,必须告知当事人上诉权利、上诉期限和上诉的人民法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