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国企职工侵占公司财产的情况一般不构成职务侵占罪,而是构成贪污罪。国家工作人员或者受国企委托管理、经营国有财产的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侵吞、窃取、骗取或者以其他手段非法占有国有财物的,构成贪污罪。
股东侵占公司货款同样可以构成职务侵占罪
股东侵占公司货款同样可以构成职务侵占罪案例;黄盖,台湾人,2003年经黄祖介绍把大陆的生意从福建转移到了武汉。双方约定黄盖出资60万元,黄祖以技术连带人际关系作价40万元入股。公司成立不到一年,俩人出现了较大的裂痕。2004年3月,黄祖私自将公司一批货物发出后将相应的货款10万元放进了个人的腰包。不久,黄盖就发觉了此事,开始黄祖死活不承认,但终于因黄盖有证据在手而只得承认,但以公司中有其股份为由仍不肯将相应的货款交出。迫不得已,黄盖只好向公安机关报了案,黄盖的行为是什么性质呢?职务侵占罪与贪污罪有什么区别呢?法律意见:
1、黄盖的行为是什么性质呢?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271条的规定,黄祖的行为已构成职务侵占罪,不管是普通员工,还是经理或股东等,只要是企业员工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将单位财务占为己有,数额较大的行为就构成了职务侵占罪。
2、职务侵占罪与贪污罪有什么区别呢?职务侵占罪,通俗地说就是非国有单位的贪污罪。友情提醒:有矛盾依法解决,且莫蛮干,非国有单位也有“贪污罪”。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七十一条
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将本单位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数额巨大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
第三百八十二条
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侵吞、窃取、骗取或者以其他手段非法占有公共财物的,是贪污罪。受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委托管理、经营国有财产的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侵吞、窃取、骗取或者以其他手段非法占有国有财物的,以贪污论。与前两款所列人员勾结,伙同贪污的,以共犯论处。
-
职工侵占公司财产侵权行为的处罚措施是什么?
476人看过
-
股东侵占法律上的侵占公司财产罪怎么定
468人看过
-
非法财物侵占行为的法律定性
340人看过
-
司法侵占公司职工是否合法
132人看过
-
公司股东私分公司财产的行为如何定性
226人看过
-
如何认定员工侵占公司财产
384人看过
有期徒刑是我国刑法规定的刑罚的一种,指在一定期限内剥夺犯罪人的自由,实行强制劳动改造的刑罚方法。有期徒刑是我国适用面最广的刑罚方法。 对于判处有期徒刑的罪犯,最高减刑数额为原判刑期的一半。判刑十五年,最多减刑七年六个月。... 更多>
-
公司的一个股东侵占公司财产。股东侵占公司财产是职务侵占吗?宁夏在线咨询 2022-08-07职务侵占罪,是指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将本单位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的行为
-
公司法人侵占自己公司财物, 侵占公司财产罪, 职务侵占罪的立案标准西藏在线咨询 2022-03-22职务侵占罪所说的“侵占”,是指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人员利用职务的便利,侵吞、窃取、骗取或者以其他手段非法占有本单位的财物的行为。“公司”,是指依照公司法在中国境内设立的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企业”,是指进行企业登记从事经营活动的非以公司形式组成的经济实体,如厂矿、商店、宾馆饭店以及其他服务性行业。在职务侵占罪刑法中,构成本罪必须符合以下三个条件:1.主体是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人员。
-
职工侵占公司财产侵权行为的处罚措施是什么?甘肃在线咨询 2023-09-03刑法第二百七十一条规定,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将本单位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数额巨大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可以并处没收财产。
-
公司法人侵占公司财产而陷入一点麻烦,侵占公司财产怎样认定天津在线咨询 2022-08-01利用职务便利侵占公司财产属于职务侵占,涉嫌刑事犯罪。 职务侵占罪(刑法第271条),是指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将本单位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的行为。 1、根据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经济犯罪案件追诉标准的规定》。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将本单位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在5000元至1万元以上的应予追诉。这里的数额,应当以累计金额计算。 2、从
-
公司没开始经营就把公司财产占为己有,是职务侵占罪还是侵占财产罪四川在线咨询 2022-01-191、职务侵占,需要利用职务便利,将本单位财物非法占为己有。立案标准为6万以上。 2、你只是以公司名义,公司本身没开展这项业务,不存在利用职务便利,同时也不属于公司的财或物。所以不构成职务侵占犯罪。 3、对于此行为性质,属于侵权,未经公司许可授权,以公司名义对外发生民事行为。公司可以向法院起诉,请求停止侵权,造成损失的请求赔偿损失。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七十一条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