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房公积金的提取可以分为不同情况,提取的限制次数也不同:1.购房并使用房贷的情况提取住房公积金,每月可提取一次;2.购房一次性付款的情况下提取住房公积金,职工及其配偶每季度可以全额提取一次住房公积金,一年最多提取四次。
一、住房公积金提取额度有何规定
住房公积金提取额度规定:
1、员工购买、建造、翻建、大修住房的,可以从个人账户中提取余额。其中,未申请住房贷款的,账户余额可以截至签订购房合同当月;个人账户余额超过实际购买的,按实际支出数额提取;
2、员工偿还住房贷款本息的,可以每年提取一次,每次提取的账户余额不得超过当期还本付息。贷款结清时,账户余额截至贷款结清当月;贷款结清后不再提取;
3、员工租房自住的,每年可提取一次,每次提取的账户余额不得超过当期实际租金支出的70%;
4、员工账户余额不足上述提取限额的,其配偶、父母和子女可以在限额内按规定申请提取各自的住房公积金。职工及其配偶、父母和子女的总提取金额不得超过上述限额。
二、离职后怎样提取公积金
离职多久后可以提取公积金当你离职时除了各种工作的交接,还要注意住房公积金的迁移提取或者重开户问题。离职后公积金账户必须是封存状态才能提取,一般公司在员工离职后一个月内会办理该账户的封存,所以离职后一个月左右去提取比较合适。国家规定,职工账户封存期间,除不具备申请住房公积金贷款资格外,仍享有提取、对账、查询、投诉等相关权利。离职后提取公积金有何要求1、离职后公积金提取必须按照提取要求准备好材料,具体材料下面有介绍:离职时,企业会给一份《解除劳动合同证明书》,连同复印一份一并带着;公积金提取申请表,这个可以到当地公积金网站下载,填好后并盖上公司的章,可提前备好;身份证原件和复印件还有公积金存折。2、公积金也不是随意提取的,应注意:购买、建造、翻修、大修自住住房提取住房公积金的,只能一次性提取有效文件批准的公积金存储余额;偿还自住住房购房贷款提取住房公积金的,每年办理一次转账提取,提取金额不得超过一年内需偿的购房贷款本息。经公积金中心审核无自有住房,支付自住住房房租提取住房公积金的,每年提取一次,提取金额不得超过一年的房租费用。3、工作人员会帮你确认公积金账户是否封存,如果封存了,他会要你签一份承诺书,即两年内不以离职条件再次提取公积金的承诺书;拿着回执单到指定的窗口再去办理取款,可以提现或者转账,最好是带好银行卡去转账。
三、公租房可以提取公积金吗
可以提取公积金用于租房。职工连续足额缴存住房公积金满3个月,本人及配偶在缴存城市无自有住房且租赁住房的,可每季度提取一次住房公积金支付房租,每次提取金额合计不超过一个季度的房租,每月房租高于1980元的按1980元核定提取金额。
-
济南公积金贷款买房只能一次提取吗?
157人看过
-
第一次提取公积金能取多少
278人看过
-
公积金提取只能提取自己交的部分吗
118人看过
-
第二套房付全款,第一次提取公积金,能全部提取吗
275人看过
-
购房一次性付款后可以提取几次公积金吗?
216人看过
-
购房超过一年不能提取公积金
484人看过
承诺是指受要约人同意接受要约的全部条件以缔结合同的意思表示。承诺应当具备以下条件: (1)承诺必须由受要约人作出; (2)承诺须向要约人作出; (3)承诺的内容须与要约保持一致; (4)承诺必须在要约的有效期内作出。... 更多>
-
-
三次购房能否提取公积金贷款云南在线咨询 2023-02-09第三次购房就不可以申请住房公积金了。 试行的住房公积金提取管理办法中明确规定为购买家庭首套自住住房或第二套改善型普通自住住房的缴存职工办理住房公积金贷款,禁止向第三套及以上住房发放贷款。 一般国家认定你可以买第三套房子,说明你的收入水平是不符合住房公积金的。 《住房公积金管理条例》第二十六条 缴存住房公积金的职工,在购买、建造、翻建、大修自住住房时,可以向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申请住房公积金贷款。住房
-
购房提取住房公积金和买房提取住房公积金和买房提取公积金有不同吗天津在线咨询 2022-03-03购房提取住房公积金和买房提取住房公积金是需要的申请材料是不一样的。购房公积金提取一手房提取:(1)购房合同或购房协议的原件及复印件;(2)购房发票的原件及复印件;(3)公积金提取职工本人身份证原件及复印件;(4)公积金提取职工本人的银行储蓄账号;职工配偶公积金提取,除以上资料外,还需提供夫妻关系证明原件及复印件、主买房人公积金提取记录单的复印件。二手房提取:(1)房产证的原件及复印件;(2)契税完
-
住房公积金第一次能够提取70% 吗河北在线咨询 2022-06-22看你是什么提取。住房公积金提取要求住房公积金应当用于工人买下、建造、翻建、大修自住住房,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挪作它用。再比如: 1、与单位终止劳动关系未再就业,男性已到50岁、女性已到45岁或去职两年,且家庭生活困难。 2、进城务工乡村劳动者与单位终止劳动关系后,未在本市再次就业; 3、本人或另一半、爸妈、娃儿发生重大疾病,导致家庭生活严重困难; 4、遇到突发重大自然灾害,导致家庭生活严重困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