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法修改建议:针对附带民事诉讼中的精神损害赔偿问题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7-07 11:11:25 76 人看过

(一)与其由当事人利用法律冲突寻求法律保护,不如立法规定附带民事诉讼可以主张精神损害赔偿,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

我国刑事法律明确规定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只赔偿物质损失,而不支持精神损失,但是在单纯的民事诉讼中却明确规定受害人因受到侵权行为的侵犯可以要求赔偿精神损失。可见,我国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当事人求偿的范围要低于单纯的民事诉讼当事人求偿的范围。刑事附带民事诉讼与单纯的民事诉讼当事人求偿范围的双重立法标准,使得大量受到犯罪行为侵害却无物质或很少有物质损失(如强奸、诽谤等)的受害人得不到合理的赔偿,这使得他们对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的设置多有怨言,这也是这些受害人调解积极性不高和不愿意提起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的根本原因。有的受害人因得不到合理数额的赔偿根本不愿意与被告人和解,有相当一部分甚至放弃物质损失的赔偿,转而寄希望被告人能得到较重的刑事处罚。有的受害人为了能得到精神赔偿,故意不提起刑事附带民事诉讼,转而等刑事判决后寻求民事诉讼的途径解决。从保护当事人合法权益、实现社会公平公正的角度上说,应当赋予被害人刑事附带民事精神损害赔偿的权利,至少应该允许被害人另行提起民事诉讼。虽然对精神痛苦不能作出具体数额评价,但从我国的国情来看,用金钱来抚慰精神受害者是一种目前最直接且较为有效的方法。拿交通肇事或者故意伤害案的刑事案件来说,如果由受害人投票决定的话,一是判处加害人死刑(假设),另一种是不判实体刑或者不判死刑而赔偿受害人精神损害赔偿金20万元,相信大多数人(包括受害者和被告人)都会选择后者。我们要充分运用科学的发展观来指导我们的立法、司法,我国的立法机关是人大及其常委会,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又是我国一项基本制度,人大立法也应该完全反映民意。既然大多数民意投票赞成赔款不判刑,法律又何必禁止受害人精神损害赔偿的请求呢?我们也该清楚的认识到,将刑事附带民事精神损害赔偿纳入法律中,在操作、执行等方面有许多实际问题。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确定民事侵权精神损害赔偿责任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九条之规定,赔偿数额只能要充分考虑被害人遭受精神损害程度、侵害人实施侵权行为的性质、恶劣态度、手段、侵害后果、侵害人的认罪态度和被害人的谅解程度、被告人的实际承担能力、被害人的性别、年龄、社会地位、家庭状况及当地经济发展水平等的基础上来具体衡量,确定一个相对合理的数额。当然以刑法修正案或司法解释的形式对赔偿幅度进行规定,避免相同或者类似的案件在同一法院或地区做出数额相差悬殊的判决,影响司法的权威性和严肃性。另外在实践中还涉及到执行问题,被告人被判刑后如何执行呢?笔者认为不能因暂时不能执行而减轻其应该承担的责任。至于在判决之后确实无法执行的,可以依法中止执行,待被告人有履行能力后再恢复执行。

笔者认为,以经济作为补偿精神损害的一种方式,其用意不在于单纯将被害人的人格等同于商品。精神损害赔偿的目的和其他弥补精神损害的方式如赔礼道歉、恢复名誉等一样,是作为抚慰被害人精神痛苦的一种形式。诚然,对侵权人科以刑罚,意味着社会对其行为的最严厉的否定性评价和惩罚,能够使受害人得到一定的抚慰。但是,一方面,社会对犯罪分子的否定性评价、惩罚并不能实现对受害者精神痛苦的直接填补,因犯罪分子罪有应得的快感并不能使受害者消弭其精神痛苦。另一方面,精神损害赔偿功能并不仅限于惩罚和抚慰,其还有克服功能,即通过金钱使受害者获得精神利益,从而消除起精神痛苦,这一功能显然是刑事责任所不具有的。如文中所述强奸案,通过精神损害赔偿可以让受害人易地而居,减少其精神损害,这一克服功能显然是判处犯罪分子长期徒刑甚至死刑所不具备的。

在国际上,许多国家已经在立法上明确规定包括精神方面的损害赔偿。例如,法国《刑事诉讼法》第3条第2款规定:民事诉讼应包括作为起诉对象的罪行所造成的物质的、肉体的和精神的全部损失。德国《刑事诉讼法》的规定,也将因侮辱和伤害身体而受损失包括在附带民事诉讼的请求范围之内。这些对我国将来的立法修改和完善,均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实践证明,在许多案件中,仅仅有被告人的赔礼道歉是不足以达到消除被害人内心痛苦的目的,甚至在被告人被依法判刑、受到国家公权力惩罚的情形下,这种痛苦仍然深深地存在着。而对被害人加以经济补偿,已被实践证明是一种有效的抚慰方式,这种方式已经作为现代各国精神损害赔偿的主要方式,所以,刑事附带民事精神损害赔偿是十分正当的,也是十分必要的。

(二)典型案例说明受害人可以主张精神损害赔偿,而且势必推动刑事附带民事精神损害赔偿法律规定的变革

下面我们来看看一个家喻户晓的案件—公交售票员掐死少女案

2005年10月4日下午,晏教授一家三口在新街口豁口乘坐726路公交车去买书。途中,为了该买1元还是2元车票的问题,晏教授13岁的女儿与女售票员朱某琴发生口角。此后,朱某琴当场将晏教授女儿掐死。2006年5月,朱某琴被以故意伤害罪判处死缓。刑案终结后,晏教授夫妇另行提起民事诉讼,索赔300多万。一审法院海淀区法院判决赔偿死者小晏的父母55万余元,其中包括精神损失费10万元。

二审法院北京市一中院认为,人们对于社会正常秩序抱有信心,对善良的社会风俗抱有一定信心,这是一个社会赖以存在的基础。朱某琴的行为恰恰破坏了这种信心,侵犯了社会的和谐与稳定。因此,必须予以惩罚,以警示违法分子,昭示社会正义。这也是精神抚慰金所应起到的作用之一。虽然一审法院判定的10万元精神抚慰金已经是高限而且本不符合现行法律规定,但二审法院一中院认为,精神损害赔偿的立法本意是对于生者因精神受到强烈刺激、伤害而予以抚慰,而并非是对生命价值的补偿。法院认为,人的生命是无价的,即使再多的金钱也无法与人的生命等值。晏教授夫妇老年得女,却又失去,今后将无法再生育。这种后果对他们的精神刺激是巨大的。、世间最大的痛苦莫过于目睹最爱的人从自己的身边消逝。这是一场飞来横祸,而且发生在自己眼前。法院相信这种痛苦确实是到了无法想象的地步。正像晏教授所说的,噩梦不断、惊恐万状,不敢看小学生上学、不敢见女儿的同学、不敢再坐公交车。、朱某琴面对13岁的小女孩,没有一点对于乘客、对于他人的尊重,犯罪性质极其恶劣。案发场所是在公共汽车上,案发时间是人们欢度国庆黄金周的时候。,基于以上原因,法院终审改判精神抚慰金为30万元。

上述案例就是在刑事案件审结后,被害人另行提起民事诉讼,按照本文前面提到的司法解释是不能受理其提起附带民事诉讼精神损害赔偿的,但法院不但受理了,而且判决支持了起要求精神损害赔偿的诉讼请求,更值得一提的是在二审中,法院还增加了其精神损害赔偿数额。我们国家不实行判例法,但公交售票员掐死少女案无疑对我们审判刑事附带民事诉讼中涉及精神损害赔偿时,具有指导作用。尤其是目前中央强调三个至上、司法关注民生、宽严相济、科学发展观的现阶段,对法律的健全具有不可忽视的推动作用。

综上所述,精神损害赔偿的立法精神,蕴涵其法律内涵,精神损害赔偿的法律内涵又直接影响着司法实践,我国司法实践的种种判例,充分显现了立法者对于精神赔偿重精神抚慰、轻物质赔偿的立法宗旨,而这一立法宗旨,已与自由配置社会资源的市场经济快速发展、民主与法制的进步、公民权利保护意识的强化,不能相适应,尤其反映在刑事案件精神赔偿问题上,被许多学者认为是一种抱残守缺的表现,在当前情势下,这种做法势必会使司法实践陷入尴尬境地,因此,建议尽快以立法或司法解释等形式加以确定,使受害人物质上得到应该得到的保护,精神损害得到应该得到的慰籍,使犯罪分子在人身上受到国家公权力的惩罚,在经济上受到国家私权力的约束,以建立一个良好的社会次序,共同构建一个和谐、文明、法制的社会。

对监外执行的立法修改建议

笔者建议,应将《刑事诉讼法》第214条修改为:罪犯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暂予监外执行:对于生活不能自理,适用暂予监外执行不致危害社会的罪犯,可以暂予监外执行。

我国《刑事诉讼法》第214条规定,对于被判处有期徒刑或者拘役的罪犯,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暂予监外执行:有严重疾病需要保外就医的;怀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对于适用保外就医可能有社会危险性的罪犯,或者自伤自残的罪犯,不得保外就医。对于被判处有期徒刑、拘役,生活不能自理,适用暂予监外执行不致危害社会的罪犯,可以暂予监外执行。

笔者认为,按照该条规定,只有被判处有期徒刑或拘役的罪犯,并且要符合上述特定条件,经过特定的审批程序,才可以暂予监外执行。这也就意味着需要收监执行的被判处死刑缓期2年执行以及无期徒刑其他罪犯,无论出现何种情况都不可以监外执行。

但这样的规定无疑剥夺了被判处死刑缓期2年执行以及无期徒刑罪犯暂予监外执行的资格,与设立监外执行的目的不符。

当罪犯生活不能自理的时候,应当认定罪犯没有危害社会的能力。并且采取在监狱内治疗的方法也无法使罪犯身体状况得到改善,就应当采取监外执行的方式对罪犯进行有效治疗,而不必划分成有期徒刑、拘役或者死缓、无期徒刑。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4年12月28日 06:00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律师普法
换一批
更多损害赔偿相关文章
  • 附带民事诉讼不能赔偿精神损失原因
    精神损失一般都是因人格权受到损害才可以提起赔偿。自然人因下列人格权利遭受非法侵害,向人民法院起诉请求赔偿精神损害的,人民法院应当依法予以受理:(一)生命权、健康权、身体权;(二)姓名权、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三)人格尊严权、人身自由权。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律师能不能阅卷1、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的当事人委托律师代理案件的,律师有权查阅与本案有关的材料。2、代理律师也有权为当事人收集和调查与案件有关的证据。3、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四十九条【诉讼权利义务】当事人有权委托代理人,提出回避申请,收集、提供证据,进行辩论,请求调解,提起上诉,申请执行。当事人可以查阅本案有关材料,并可以复制本案有关材料和法律文书。查阅、复制本案有关材料的范围和办法由最高人民法院规定。当事人必须依法行使诉讼权利,遵守诉讼秩序,履行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书、裁定书和调解书。第六十一条【代理人权利】代理诉讼的律师
    2023-07-22
    262人看过
  • “精神损害赔偿”能否成为我国附带民事诉讼的客体?
    我认为“精神损害赔偿”可以且应当成为我国附带民事诉讼的客体。根据我国现行《刑事诉讼法》及《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刑事附带民事诉讼范围问题的规定》,附带民事诉讼的客体仅包括物质损失,由已经遭受的损失和必然遭受的损失构成,然而,申请‘精神损害赔偿’的,人民法我认为“精神损害赔偿”可以且应当成为我国附带民事诉讼的客体。根据我国现行《刑事诉讼法》及《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刑事附带民事诉讼范围问题的规定》,附带民事诉讼的客体仅包括物质损失,由已经遭受的损失和必然遭受的损失构成,然而,申请‘精神损害赔偿’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虽然规定了“经过追缴或者退赔仍不能弥补损失,被害人向人民法院民事审判庭另行提起民事诉讼的,人民法院可以受理。”可是是否可以提起“精神损害赔偿”还是没有明确的说法。所谓‘精神损害赔偿’,乃指对于因侵犯他人权利而造成精神上的损害实行的财产赔偿。是通过侵害权利客体侵害精神,是一个间接的结果。我认为
    2023-06-08
    474人看过
  • 精神损害赔偿责任构成要件及在刑事附带民事诉讼中的运用
    构成要件如下:1.主体要件。主体一般表现为自然人。2.主观要件。主观方面表现为犯罪人的故意和过失,并且因故意和过失的区别应承担轻重不同的法律责任。3.客体要件。客体表现为对社会关系的侵害。4.客观要件。客观方面表现为犯罪行为人的犯罪手段、情节、后果等。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的赔偿范围1、人身损害赔偿(1)医疗费:按实际产生的费用,以从医学角度治疗身体损害必要为限,不包括因整形、康复治疗而产生的费用。(2)误工费:以被害人工作单位实际扣发为限,且不高于当地平均生活水平的三倍。(3)护理费:指根据医治需要而实际支出的护理人员费用。以不高于医院护理人员的实际收入为限。(4)交通费:以必要和实际开支为限。(5)住院伙食补助费:按照当地国家机关一般工作人员的出差伙食补助标准计算。(6)被抚养人生活费:依照被害人丧失劳动能力程度,以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标准计算。(7)丧葬费:按法院所在地
    2023-07-08
    202人看过
  • 刑事附带民事诉讼中能够提起精神损害赔偿诉讼请求的条件有哪些
    1、必须有被害人遭受精神损害的事实。被害人只有在因被告人的犯罪行为而遭受精神损害时,才可以提起精神损害赔偿的附带民事诉讼。评价“精神损害事实”应从三方面进行:(1)社会上人们对被害人的不利评价,如被害人名誉受贬低,人物形象受沽污,造成不良影响,人格尊严受到侵害等;(2)给被害人造成精神损害的程度,这既要观察被害人的具体反映,又要根据行为人的侵害状况,按“一般人的观念”衡最被害人可能遭受精神损害的轻重程度;(3)被告人可能造成间接物质损失的不良后果,如被害人遭受精神损害后影响其正常的生产、工作、经营等情况,减少其正常的经济效益等。通过以上三个方面的评价,看被害人是否存在精神损害的事实,如果存在,就可以提起精神损害赔偿的附带民事诉讼。2、有犯罪行为。侵权行为是侵权民事责任的发生根据,犯罪行为系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的严重侵权行为,更应当成为侵权民事责任的发生根据。对因其而导致的精神权益的受侵害结
    2023-06-14
    97人看过
  • 建议修改《产品质量法》增加精神损害赔偿条款
    出席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的邢克智等30名天津代表团代表联名向大会提交了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的议案,建议通过法律的修改更充分地保护消费者权益。邢克智代表说,现行的《产品质量法》没有规定精神损害赔偿条款,没有规定对恶意的产品侵权行为进行惩罚性损害赔偿,缺少明确具体的缺陷产品召回制度,导致消费者的许多利益无法得到有效保护。建议在《产品质量法》中增加精神损害赔偿条款,并在该条款中规定精神损害赔偿的范围,不仅应当包括因受害人死亡给其家属带来的精神损害,也应当包括受害人致伤残后带来的精神损害;增加惩罚性损害赔偿条款,并在该条款中进一步明确惩罚性赔偿金;增加明确具体的缺陷产品召回制度条款,建立我国真正意义上的产品召回制度
    2023-06-06
    479人看过
  • 我国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精神损害赔偿现行规定之检讨
    (一)我国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精神损害赔偿现行规定及其理由我国《刑法》第36条第1款规定:“由于犯罪行为而使被害人遭受经济损失的,对犯罪分子除依法给予刑事处罚外,并应根据情况判处赔偿经济损失。”《刑事诉讼法》第77条第1款规定:“被害人由于被告人的犯罪行为而遭受物质损失的,在刑事诉讼过程中,有权提起附带民事诉讼。”从规范性质上看,该两款规定属于授权性规范,不是禁止性规范。法律只规定了被害人有权主张经济损失或物质损失,并未禁止其主张精神损害赔偿。最高人民法院司法解释则直接否定了被害人在刑事附带民事诉讼中主张精神损害赔偿的权利。2002年12月4日通过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刑事附带民事诉讼范围问题的规定》第1条规定:“因人身权利受到犯罪侵犯而遭受物质损失或者财物被犯罪分子毁坏而遭受物质损失的,可以提起附带民事诉讼。对于被害人因犯罪行为遭受精神损失而提起附带民事诉讼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2002年7
    2023-06-05
    69人看过
  • 精神损害赔偿的实践问题与对策
    (一)精神损害的概念精神损害是我们理解精神损害赔偿制度的起点,是精神损害赔偿中最核心的概念,它的精确定义有助于我们理解精神损害能否赔偿?赔偿的外延在哪里?赔偿的数额如何确定?也有助于精神损害赔偿诉讼的进行,保护受害人和被告人的合法权益。精神损害实质为可实证的精神损伤,它是指在其他民事主体作用下激发的环境变化通过正常的心理机制作用于个体,从而引发个体的精神变态(个体脱离了原来生活状态的自然平衡和心理状态的动态平衡后的失衡情形)或障碍。其他民事主体即意指侵权人:作用实指不法的侵害行为,可以是积极的作为,也可以是消极的不作为。如恶意诽谤、公布个人隐私等;定义所称的侵权人的侵权行为激发的环境变化一般表现为受害人生理、心理和实际上物质利益的损害,它在现实中的呈现却是各种各样、难以详尽的。环境变化的范围包括社会或自身对个人评价的降低,社会舆论压力的陡增,生活安宁被打破,原有与人格、身份紧密相随的财产价
    2023-07-02
    97人看过
  • 刑事附带民事精神损害赔偿的要求是合理的吗?
    一、刑事附带民事精神损害赔偿的要求是合理的吗?是不合理的要求,被害人因犯罪行为遭受精神损失而提起附带民事诉讼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即刑事附带民事诉讼中不支持精神损害赔偿。我国现行刑事立法及司法解释规定,被害人因犯罪行为遭受精神损失而提起附带民事诉讼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即刑事附带民事诉讼中不支持精神损害赔偿。二、针对精神损害赔偿的金额取决于哪些因素?(一)精神受到损害以及造成严重后果的情况;(二)侵权行为的目的、手段、方式等具体情节;(三)侵权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违法、过错程度、原因力比例;(四)原错判罪名、刑罚轻重、羁押时间;(五)受害人的职业、影响范围;(六)纠错的事由以及过程;(七)其他应当考虑的因素。三、如果双方针对精神损失赔偿协商不一致可以采取哪些措施?(一)在受害人住所地或者所在单位发布相关信息;(二)在侵权行为直接影响范围内的媒体上予以报道;(三)赔偿义务机关有关负责人向赔偿请
    2023-06-17
    367人看过
  •  精神损害赔偿金:交通事故的赔偿问题
    精神损害赔偿金的确定因素包括责任归属因素、侵权人承担责任的经济能力、侵权行为所造成的后果以及侵权人的过错程度及侵害的手段等因素。其中,机动车驾驶方是否过失及受害人对损害事实和后果是否有过错是责任归属因素。侵权人承担责任的经济能力、身份、社会地位等因素也需要考虑。侵权行为所造成的后果应考虑受害人的生活、工作、学习的影响程度。侵权人的过错程度及侵害的手段、场合、行为方式等因素也需要考虑。在交通事故中,受害人要求赔偿,精神损害赔偿金数额的确定因素包括:1.责任归属因素。在交通事故精神损害赔偿中,如果推定机动车驾驶方为过失,并且证明受害人是故意的,那么驾驶方的责任可以被免除。另外,如果受害人对损害事实和损害后果的发生有过错,可以根据过错程度减轻和免除侵权人的精神损害赔偿责任。还有,认定书中认定的双方在该次事故中的责任划分,也是确定精神损害赔偿数额的考虑因素。2.侵权人承担责任的经济能力,所要考虑的
    2023-11-20
    195人看过
  • 刑事案件可附带提起精神损害赔偿
    我国刑法第三十六条对刑事附带民事诉讼作了如下规定:“由于犯罪行为而使被害人遭受经济损失的,对犯罪分子除依法给予刑事处罚外,并应根据情况判处赔偿经济损失。”这里将刑事附带民事诉讼赔偿仅限于“经济损失”,显然是把精神损害赔偿排除在外。从立法本意来看,由于精神损害赔偿往往比较复杂,赔偿数额、范围难以确定,为防止刑事案件审判的迟延,不宜对精神损害赔偿提出附带民事诉讼,而只能告知被害人单独提起民事赔偿诉讼。笔者认为,从当时立法背景来看,仅赔偿经济损失显然是与当时精神损害赔偿未能有效确定思路联系在一起的,现在既然民事精神损害赔偿已是大势所趋,那么相应地在确立起刑事被害人的精神抚慰制度,也就不仅是刑法进一步科学化的要求,还是维护刑民内在逻辑统一的必要之举。
    2023-06-05
    200人看过
  • 在离婚诉讼中无过错方精神损害赔偿存在的问题
    精神损害不应以直观的身体伤害与物质损害为限。根据立法的精神与原则,评价精神损害之程度,应以人格上所受的屈辱程度和精神上所受的痛苦程度为衡量尺杆。在具体司法实践中有一种误区,认为精神损害的直接表现应为身体上的伤害与物质上的损害,从而忽略了被侵权人内在心灵的创伤与痛苦。对人的身心侵害,往往不具有身体外表伤害之明显特征,但心灵伤害却并不一定会比身体受伤轻微,因而在具体法律实践中不应以身体受伤程度和财产损害程度去绝对地界定精神受损程度,而应以致害人所施手段`致害情节`心态动机,以及受害人实际蒙受的精神上的损害和情感上的屈辱而论。婚姻生活中的另类“冷暴力”行为也理应归入离婚诉讼精神损害赔偿的法律关注范畴以里,现实生活中施暴配偶经常性言语侮辱对方或长期冷淡对方,使受害配偶在精神上`心理上遭受困扰,进而蒙受精神痛苦,造成精神衰弱及崩溃等不良后果,其理应承担相应损害责任。一、交通事故精神损害赔偿责任险的适
    2023-03-12
    401人看过
  •  精神损害赔偿与名誉问题
    受到侵权致人精神损害的受害人,可以依据法律规定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获得精神损害赔偿。但若侵权致人精神损害未造成严重后果,一般不予支持。若侵权致人精神损害造成严重后果,除承担民事责任外,还可以被判令赔偿相应的精神损害抚慰金。如果某人的名誉受到侵害,他们可以依据法律规定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获得精神损害赔偿。但是因侵权致人精神损害,未造成严重后果,受害人请求赔偿精神损害的,一般不予支持,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情形判令侵权人停止侵害、恢复名誉、消除影响、赔礼道歉。因侵权致人精神损害,造成严重后果的,人民法院除判令侵权人承担停止侵害、恢复名誉、消除影响、赔礼道歉等民事责任外,可以根据受害人一方的请求判令其赔偿相应的精神损害抚慰金。【名誉权侵害根据我国《民法典》第一千零一十条的规定,名誉权是公民或法人享有的对自己所获得的客观社会评价、排除他人侵害的权利。名誉权被侵害,公民或法人有权要求停止侵害、恢复名誉、消
    2023-10-30
    304人看过
  • 刑事附带民事案件中精神损害赔偿的理论与实践/刘福发
    浅谈刑事附带民事案件的精神损害赔偿我国立法对刑事附带民事案件中涉及精神损害赔偿的规定基本上是一致的,就是法院对于精神损害赔偿不予受理。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刑事附带民事诉讼范围问题的规定》第一条第二款明确规定:“对于被害人因犯罪行为遭受的精神损害提起附带民事诉讼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是否受理刑事案件被害人提起精神损害赔偿民事诉讼问题的批复》又进一步明确:对于刑事案件的被害人由于被告人的犯罪行为而遭受精神损失提起的附带民事诉讼,人民法院不予受理。笔者认为我国的立法在针对刑事附带民事案件的精神损害赔偿方面的规定是有缺陷的,刑事案件的受害人基于个案提出精神损害赔偿是正当的,应受到法律保护。从保护受害人的利益出发,应允许其就精神损害提起附带民事诉讼。只有这样,才符合社会利益、被告人利益、被害人利益三者冲突平衡的需要。有的人认为,刑事案件的被告人已经承担了刑事责任,如果适用精
    2023-07-02
    119人看过
  • 刑事附带民事精神损害赔偿金可以索要不赔偿标准?
    据你的刑事附带民事精神损害赔偿金状况,我的解决方案如图下:根据【刑事诉讼法】规定,被害人由于被告人的犯罪行为而遭受物质损失的,在刑事诉讼过程中,有权提起附带民事诉讼。这里明确界定了附带民事诉讼只能因遭受“物质损失”而提起,在立法层面排斥了对精神损害提起附带民事赔偿请求的可能。同理,根据司法解释,对于被害人因犯罪行为遭受精神损失而提起附带民事诉讼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参考法律条文:A【刑事诉讼法】第九十九条被害人由于被告人的犯罪行为而遭受物质损失的,在刑事诉讼过程中,有权提起附带民事诉讼。被害人死亡或者丧失行为能力的,被害人的法定代理人、近亲属有权提起附带民事诉讼。B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刑事诉讼法》的解释】第一百三十八条被害人因人身权利受到犯罪侵犯或者财物被犯罪分子毁坏而遭受物质损失的,有权在刑事诉讼过程中提起附带民事诉讼;被害人死亡或者丧失行为能力的,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有权提起附带民
    2023-02-04
    111人看过
换一批
#侵权责任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损害赔偿
    相关咨询
    • 刑事附带民事诉讼中是否支持民事赔偿,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精神损害赔
      黑龙江在线咨询 2022-02-09
      这是两个不同性质的法律问题,一个是刑事案件,一个是民事案件。在刑事案件中,可能会造成民事侵权,这也是在提起刑事诉讼的同时可以附带民事诉讼的缘由,附带民事的诉讼中是不支持精神损害赔偿的,主要是考虑到被告人承担了刑事责任,大部分没有其他经济负担能力,要求精神损害赔偿,加重了犯罪人的负担,不利于改造,有可能还无法实现赔偿责任。其实,在刑事附带民事中,你也可以不附带民事诉讼,而是另行提起民事诉讼,这样就可
    • 精神损害赔偿金在刑事附带民事诉讼中能作为判决支持吗
      北京在线咨询 2022-04-25
      刑事诉讼附带民事诉讼,不支持精神赔偿,对此有明确的法律规定: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是否受理刑事案件被害人提起精神损害赔偿民事诉讼问题的批复》规定:“对于刑事案件被害人由于被告人的犯罪行为而遭受精神损失提起的附带民事诉讼,或者在该刑事案件审结以后,被害人另行提起精神损害赔偿民事诉讼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该批复进一步明确了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的被害人不能要求精神损害赔偿,附带民事诉讼原告人提出精神
    • 刑事案件被害人提起附带民事诉讼并提起民事诉讼的精神损害赔偿请求
      浙江在线咨询 2022-03-05
      对医疗费部分凭医院票据能够支持,精神损害抚慰金不能支持。最高人民法院[法释(2002)17号]批复规定,对于刑事案件被害人由于被告人的犯罪行为而遭受精神损失提起的附带民事诉讼,或在该刑事案件审结后,被害人另行提起精神损害赔偿民事诉讼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 2003年5月28日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对此做出答复,根据该批复的精神,对于刑事案件被害人或其近亲属在刑事案件审结后以另行提起的民事赔偿诉讼中含有
    • 精神损害可以申请刑事附带民事赔偿吗
      江苏在线咨询 2022-05-09
      刑事附带民事案件中,对于精神损害赔偿,法院不会支持的。 《刑事诉讼法》第九十九条被害人由于被告人的犯罪行为而遭受物质损失的,在刑事诉讼过程中,有权提起附带民事诉讼。被害人死亡或者丧失行为能力的,被害人的法定代理人、近亲属有权提起附带民事诉讼。 因受到犯罪侵犯,提起附带民事诉讼或者单独提起民事诉讼要求赔偿精神损失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
    • 精神损害赔偿存在于民事诉讼中吗
      澳门在线咨询 2022-10-09
      最高人民法院法释[2000]47号《关于刑事附带民事诉讼范围问题的规定》第1条第2款规定:“对于被害人因犯罪行为遭受精神损失而提起附带民事诉讼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而依据《解释》的规定,侵害他人人身权益造成严重后果的,应当承担精神损害赔偿责任。同时,《解释》第6条规定:“当事人在侵权诉讼中没有提出赔偿精神损害的诉讼请求,诉讼终结后又基于同一侵权事实另行起诉请求赔偿精神损害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