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丧葬补助金
标准:为6个月的统筹地区上年度社会职工月平均工资。计算公式:2020年统筹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6=丧葬补助金
二、供养亲属抚恤金标准如下:
1、配偶抚恤金计算公式:工亡职工本人工资×40%/月=配偶抚恤金。
2、其他亲属抚恤金计算公式:工亡职工本人工资×30%/人/月=其他亲属抚恤金
3、孤寡老人或者孤儿每人每月在上述标准的基础上增加10%。
三、一次性工亡补助金标准如下:
一次性工亡补助金标准为上一年度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20倍。
国家统计局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202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公布2020年度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2189元,按常住地分,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3834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131元。
依据国家统计局《中华人民共和国202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故一次性工亡补助金标准为43834元×20=876680元。
《工伤保险条例》第三十九条职工因工死亡,其直系亲属按照下列规定从工伤保险基金领取丧葬补助金、供养亲属抚恤金和一次性工亡补助金:
(一)丧葬补助金为6个月的统筹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
(二)供养亲属抚恤金按照职工本人工资的一定比例发给由因工死亡职工生前提供主要生活来源、无劳动能力的亲属。标准为:配偶每月40%,其他亲属每人每月30%,孤寡老人或者孤儿每人每月在上述标准的基础上增加10%。核定的各供养亲属的抚恤金之和不应高于因工死亡职工生前的工资。供养亲属的具体范围由国务院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规定;
(三)一次性工亡补助金标准为上一年度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20倍。
伤残职工在停工留薪期内因工伤导致死亡的,其直系亲属享受本条第一款规定的待遇。
-
河北省工伤赔偿标准及工伤视同标准
330人看过
-
河北省工伤死亡赔偿可以得到什么
361人看过
-
河北省2018工伤赔偿待遇标准
210人看过
-
河北省工伤赔偿标准解读:九级伤残的赔偿标准
120人看过
-
工伤八级伤残在河北省的赔偿标准
487人看过
-
河北省九级伤残工伤赔偿标准概览
323人看过
工伤死亡赔偿是指伤残职工在停工留薪期内因工伤导致死亡的,其直系亲属享受本条第一款规定的待遇。 赔偿类别: (1)丧葬补助金,为6个月的统筹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 (2)供养亲属抚恤金,按照职工本人工资的一定比例发给由因工死亡职工生前提供... 更多>
-
2020年河北省死亡赔偿金标准上海在线咨询 2023-09-031、残疾赔偿金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居民人均收入×伤残系数×赔偿年限 2、死亡赔偿金=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人均收入×20年 3、丧葬费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6个月 4、被扶养人生活费=受诉法院所在地人均年消费性支出×抚养年限 5、住院伙食补助费=当地一般工作人员出差伙食补助标准(元天)×住院天数 6、医疗费赔偿金=诊疗费+医药费+住院费+其他 7、误工费受害人误工收入(天月年)×
-
2023河北省怎样规定工伤赔偿标准海南在线咨询 2024-10-01【阅读导航】 一、因工致残 二、如是一至四级工伤的计算 三、因工致残一次性赔偿方式(限五级至十级伤残等级) 四、非法用工一次性赔偿办法 五、农民工一次性工伤赔偿 【正文】 一、因工致残 1、医疗费:由单位和工伤保险基金支付。 2、住院伙食补助费:按因公出差伙补70%,河北省为50元人/天。用人单位负责。 3、交通费、食宿费(河北省):交通费:市内15元/天/人,长途实保实销。食宿费:省内80元/天
-
河北省农民对于死亡赔偿的标准为吉林省在线咨询 2023-09-231、《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在第29条采用了“死亡赔偿金”的称谓,而在该司法解释的第17条则用了“死亡补偿费”的称谓,在同一司法解释中出现对同一事项用语不一致的问题。 2、死亡赔偿金在我国的一些法律、法规中已经作出过规定,但由于不统一,致使相互之间存在不协调,既不利于对有关赔偿权利人的保护,又导致了司法实践中的混乱。人身损害赔偿司法解释对死亡赔偿金做出了新的规
-
在河北的工伤死亡怎么赔偿山东在线咨询 2021-11-11一次性死亡补助标准是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20倍。根据国家统计局《中华人民共和国201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一次性死亡补助标准为33834元×20=672320元。河北省工伤死亡赔偿多少,标准是什么?由于河北省尚未发布最新的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关于调整2017年工伤保险待遇的通知,参照之前的标准执行。具体标准如下:从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了解到,我市提高了企业职工工伤保险待
-
2019年河北省河北省工伤赔偿标准如何西藏在线咨询 2023-05-22工伤赔偿项目包括医疗费、住院伙食补助费、外地就医交通费、食宿费、康复治疗费、停工留薪期工资等,治疗工伤所需费用必须符合工伤保险诊疗项目目录、工伤保险药品目录、工伤保险住院服务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