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事人怎么提起民事诉讼
来源:互联网 时间: 2023-03-27 20:32:17 455 人看过

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具体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1、书写民事起诉状,写明姓名、性别、年龄、民族、职业、工作单位、住所、联系方式等信息;

2、准备原、被告双方当事人身份证复印件;

3、准备证明存在有纠纷的相关证据材料;

4、向具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5、人民法院对原告的起诉审查后,对符合法律规定的应在收到起诉状次日起的7日内依法立案受理,并通知当事人。对不符合起诉条件的,应在7日内裁定不予受理;原告对裁定不服的,可以上诉。

一、合同纠纷案件法律程序

合同纠纷诉讼流程:1、向管辖法院提交起诉状;2、符合受理条件的,七日内立案;3、当事人按时参加诉讼;4、法院判决并送达判决书。

根据《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二十条规定,起诉应当向人民法院递交起诉状,并按照被告人数提出副本。书写起诉状确有困难的,可以口头起诉,由人民法院记入笔录,并告知对方当事人。

第一百二十三条规定,人民法院应当保障当事人依照法律规定享有的起诉权利。对符合本法第一百一十九条的起诉,必须受理。符合起诉条件的,应当在七日内立案,并通知当事人;不符合起诉条件的,应当在七日内作出裁定书,不予受理;原告对裁定不服的,可以提起上诉。

二、起诉书可不可以手写

起诉书可以手写。

民事起诉状的内容方面是手写还是打印均可,只要有明确的被告,具体的诉讼请求,以及基本的事实与理由既满足起诉条件。但是落款的签章处,如果是单位的,一定要加盖单位公章。如果是个人,要个人签字。如果已经提交委托手续,获得特别授权的代理人签字也可以。

起诉状应当记明下列事项:

1、原告的姓名、性别、年龄、民族、职业、工作单位、住所、联系方式,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名称、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的姓名、职务、联系方式;

2、被告的姓名、性别、工作单位、住所等信息,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名称、住所等信息;

3、诉讼请求和所根据的事实与理由;

4、证据和证据来源,证人姓名和住所。

人民法院对符合规定的起诉,必须受理,且在七日内立案,并通知当事人。不符合起诉条件的,应当在七日内作出裁定书,不予受理。原告对裁定不服的,可以提起上诉。人民法院对下列起诉,分别情形,予以处理:

1、对不属于本院管辖的案件,告知原告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起诉;

2、对判决、裁定、调解书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案件,当事人又起诉的,告知原告申请再审,但人民法院准许撤诉的裁定除外;

3、依照法律规定,在一定期限内不得起诉的案件,在不得起诉的期限内起诉的,不予受理;

4、判决不准离婚和调解和好的离婚案件,判决、调解维持收养关系的案件,没有新情况、新理由,原告在六个月内又起诉的,不予受理。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4年09月18日 20:51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律师普法
换一批
更多收养关系相关文章
  • 民事诉讼当事人什么时候提出回避申请
    一、民事诉讼当事人什么时候提出回避申请1、当事人提出回避申请,应当说明理由,在案件开始审理时提出;回避事由在案件开始审理后知道的,也可以在法庭辩论终结前提出。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四十八条当事人提出回避申请,应当说明理由,在案件开始审理时提出;回避事由在案件开始审理后知道的,也可以在法庭辩论终结前提出。被申请回避的人员在人民法院作出是否回避的决定前,应当暂停参与本案的工作,但案件需要采取紧急措施的除外。二、哪些情形需要回避1、是本案的当事人或者当事人、诉讼代理人的近亲属。本案的当事人,包括原告、被告、有独立请求权第三人和无独立请求权第三人。当事人是实体权利的享有者和义务的承担者,只能以当事人的身份参加诉讼,而不能以当事人和办案人员的双重身份出现,所以必须回避。当事人、诉讼代理人的近亲属,是指本案当事人或诉讼代理人的配偶、父母、子女、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孙子女、
    2023-06-17
    262人看过
  • 民事诉讼当事人死亡应该怎么办
    综合民诉法第136、137条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意见”第44条的规定,在民事诉讼中一方当事人死亡的,应视具体情况,分别处理:1、在诉讼中,一方当事人死亡的,有继承人的,裁定中止诉讼。人民法院通知他的继承人及时参加诉讼,被继承人已经进行的诉讼行为,对承担诉讼的继承人有效。2、下列四种案件,人民法院应当裁定终结诉讼,不再审理。(1)原告死亡,没有继承人,或者继承人放弃继承的;(2)被告死亡,没有遗产,也没有应当承担义务的人的;(3)离婚案件一方当事人死亡的;(4)追索赡养费、扶养费、抚育费以及解除收养关系案件一方当事人死亡的。离婚案件一方当事人死亡怎么办由于离婚案件,主要是为了解除当事人之间的婚姻关系。如果在诉讼过程中,一方当事人死亡,那么婚姻关系就自行消灭,就没有必要再用法律手段再来解决实际已经不存在的婚姻关系,在案件审理过程中人民法院就应终结该诉讼
    2023-08-06
    375人看过
  • 当事人不服人事仲裁裁决,可否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审理事业单位人事争议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第二条“当事人对依照国家有关规定设立的人事争议仲裁机构所作的人事争议仲裁裁决不服,自收到仲裁裁决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人民法院应当依法受理。一方当事人在法定期间内不起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审理事业单位人事争议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第二条“当事人对依照国家有关规定设立的人事争议仲裁机构所作的人事争议仲裁裁决不服,自收到仲裁裁决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人民法院应当依法受理。一方当事人在法定期间内不起诉又不履行仲裁裁决,另一方当事人向人民法院申请执行的,人民法院应当依法执行”的规定,当事人不服人事仲裁裁决,可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2023-06-10
    274人看过
  • 民事诉讼参加人与民事诉讼当事人有区别吗
    民事诉讼参加人与民事诉讼当事人有区别。民事诉讼当事人是原告、被告、共同诉讼人及第三人等。诉讼参加人是诉讼当事人及相关的诉讼代表人。民诉诉讼参与人包括诉讼参加人、当事人(原告、被告、共同诉讼人、第三人)和诉讼代表人;以及其他诉讼参与人(诉讼代理人、证人、鉴定人、勘验人员和翻译人员)。有诉讼权利能力的人,可以作为民事诉讼当事人。诉讼权利能力,是指享有诉讼权利、承担诉讼义务,能以自己的名义起诉、应诉的资格。有诉讼权利能力的人进行诉讼时,还必须有诉讼行为能力。诉讼行为能力是指能独立进行诉讼行为,行使诉讼权利、履行诉讼义务的能力。诉讼权利能力和诉讼行为能力,一般与民事上的权利能力和行为能力相适应,有民事权利能力的人,即有诉讼权利能力;有民事行为能力的人,即有诉讼行为能力。诉讼权利能力与民事权利能力,诉讼行为能力与民事行为能力,又有所不同。诉讼权利能力是指作为民事诉讼主体的资格,民事权利能力是指作为民
    2023-04-21
    177人看过
  • 民事诉讼中当事人提供伪证如何处理
    一、伪证民事诉讼中的伪证,是指诉讼当事人及其诉讼参与人,即原告、被告、第三人和证人、鉴定人、勘验人、翻译人员,在人民法院审理民事案件过程中,为达到有利于己方(或一方)获得非法权益、免除应尽义务,或损害对方(另一方)民事权益、加重对方义务的目的,故意制造和提供虚假的证据材料;或在人民法院收集、调查证据时,故意提供的虚假材料。伪证是内容与客观事实不符或相反的证据。而制造、提供伪证则是一种诉讼违法行为。伪证行为从主体上说,要有制造、提供伪证的人;主观上讲,行为人必须出于故意;客观上必须是行为人实施了制造、提供伪证的行为;客体上必须是妨碍了民事诉讼和人民法院的审判活动。伪证行为的主体、主观、客体、客观诸方面必须齐备,欠缺任何一个方面都不能构成伪证行为。二、民事诉讼做伪证的危害后果诉讼证据是人民法院用来查明案件真实情况的依据,也是作出正确裁判的基础。证据一旦虚假,将会带来严重的危害后果。伪证的危害后
    2023-06-18
    234人看过
  • 民事诉讼中当事人未提出管辖权异议怎么处理
    一、民事诉讼中当事人未提出管辖权异议怎么处理1、在民事诉讼中,当事人未提出管辖异议,并应诉答辩的,视为受诉人民法院有管辖权,但违反级别管辖和专属管辖规定的除外。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三十条人民法院受理案件后,当事人对管辖权有异议的,应当在提交答辩状期间提出。人民法院对当事人提出的异议,应当审查。异议成立的,裁定将案件移送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异议不成立的,裁定驳回。当事人未提出管辖异议,并应诉答辩的,视为受诉人民法院有管辖权,但违反级别管辖和专属管辖规定的除外。二、管辖权异议的提出时限管辖权异议的时间,必须在法院受理案件之后,并且在提交答辩状期间提出,否则异议无效。超过法定期间,人民法院不再受理。当事人在此期间提出异议后又要求撤回的,法院应予允许。在案件审理过程中,出现有独立请求权的第三人或追加了案件当事人,他们的管辖异议权不受“提交答辩状期间”的限制。适用简易程序
    2023-06-17
    177人看过
  • 民事诉讼法传票怎么送达当事人
    民事诉讼法传票可以通过以下方法送达当事人:一、直接送达。也就是人民法院派专人将诉讼文书直接交付给受送达人签收的送达方式。二、留置送达。就是受送达人无理拒收诉讼文书时,送达人依法将诉讼文书放置在受送达人的住所并产生送达的法律效力的送达方式。三、委托送达。负责审理该民事案件的人民法院直接送达诉讼文书有困难时,可以依法委托其他人民法院代为送达。四、邮寄送达。五、转交送达。法院可以将诉讼文书送交受送达人所在单位代收,然后转交给受送达人。六、公告送达。就是法院以张贴公告、登报等办法将诉讼文书公诸于众,经过一定时间,法律上即视为送达的送达方式。法院传票送达方式直接送达、留置送达、委托送达、邮寄送达、转交送达和公告送达。送达诉讼文书必须有送达回证,由受送达人在送达回证上记明收到日期,签名或者盖章。受送达人在送达回证上的签收日期为送达日期。《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八十五条送达诉讼文书,应当直接送交受
    2023-07-29
    225人看过
  • 民事诉讼遗漏当事人后怎么解决?
    一、一审中遗漏了必须参加诉讼的当事人、法院应如何处理。立案后对方当事人发现由遗漏的,由对方当事人向法院提出申请追加共同共同被告、第三人。《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七十条,第二审人民法院对上诉案件,经过审理,按照下列情形,分别处理:(一)原判决、裁定认定事实清楚,适用法律正确的,以判决、裁定方式驳回上诉,维持原判决、裁定;(二)原判决、裁定认定事实错误或者适用法律错误的,以判决、裁定方式依法改判、撤销或者变更;(三)原判决认定基本事实不清的,裁定撤销原判决,发回原审人民法院重审,或者查清事实后改判;(四)原判决遗漏当事人或者违法缺席判决等严重违反法定程序的,裁定撤销原判决,发回原审人民法院重审。原审人民法院对发回重审的案件作出判决后,当事人提起上诉的,第二审人民法院不得再次发回重审。二、二审中发现遗忘必要诉讼当事人,可以向法院申请再审的情形。《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七十九条,当事人的申请符合下列情形之
    2023-06-03
    143人看过
  • 提起民事诉讼分割遗产怎么算诉讼费
    一、提起民事诉讼分割遗产怎么算诉讼费?遗产继承纠纷的诉讼费是根据遗产数额计算的,财产案件受理费的收费标准是:1、不超过1万元的,每件交纳50元;2、超过1万元至10万元的部分,按2.5%交纳;3、超过10万元至20万元的部分,按2%交纳;4、超过20万元至50万元的部分,按1.5%交纳;5、超过50万元至100万元的部分,按1%交纳;6、超过100万元至200万元的部分,按0.9%交纳;7、超过200万元至500万元的部分,按0.8%交纳;8、超过500万元至1000万元的部分,按0.7%交纳;9、超过1000万元至2000万元的部分,按0.6%交纳;10、超过2000万元的部分,按0.5%交纳。二、遗产继承纠纷的起诉流程是什么?1、递交诉讼状2、法院经审查受理后将起诉书副本送达被告;3、被告在十五日内提交答辩状,法院在五日内将答辩状副本送达原告如果被告不提交答辩状,不影响审理;4、决定开
    2023-04-16
    226人看过
  • 怎么提起民事诉讼起诉程序是怎样的
    民事诉讼程序的起诉程序是:1、当事人向具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递交起诉状和相关证据;2、人民法院自收到起诉状七日内以决定是否予以受理;3、人民法院决定受理的,依法审理、判决、执行。且当庭宣判的,应当在十日内发送判决书;定期宣判的,宣判后立即发给判决书。一、起诉经济纠纷流程怎么进行1.携带身份证、起诉状等向被告住所地的基层法院立案。2.符合起诉条件的,法院会在七日内立案,并通知当事人;不符合起诉条件的,在七日内作出裁定书,不予受理。3.法院在立案之日起五日内将起诉状副本发送被告,被告应当在收到之日起十五日内提出答辩状。4.法院审理案件:适用普通程序的,会在六个月内审结;适用简易程序的,会在三个月内审结。5.法院当庭宣判的,会在十日内发送判决书;定期宣判的,宣判后立即发给判决书。6.判决书生效后,对方仍不履行判决的,可以在判决生效之日起两年内申请强制执行。二、想要离婚,诉讼要多长时间这就跟我国民事
    2023-03-10
    117人看过
  • 在民事诉讼中当事人可以重复起诉吗
    依据我国民事诉讼法司法解释的规定,在民事诉讼中,当事人是不能重复起诉的,重复起诉的,法院不受理诉讼请求,已经受理的会驳回起诉。相关法律规定《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解释》第二百四十七条当事人就已经提起诉讼的事项在诉讼过程中或者裁判生效后再次起诉,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构成重复起诉:(一)后诉与前诉的当事人相同;(二)后诉与前诉的诉讼标的相同;(三)后诉与前诉的诉讼请求相同,或者后诉的诉讼请求实质上否定前诉裁判结果。当事人重复起诉的,裁定不予受理;已经受理的,裁定驳回起诉,但法律、司法解释另有规定的除外。民事诉讼法诉讼主体有哪些民事诉讼主体,是指参与民事诉讼活动的当事人。在民事诉讼活动中,涉及的诉讼主体包括三个方面,一是主持审判活动的审判机关,审判机关主导民事审判活动,是当然的主体;二是诉讼当事人,即参与诉讼活动的民事纠纷的双方,包括诉讼代理人;三是诉讼参与人,包括证
    2023-06-14
    175人看过
  • 民事案件审理完毕后,当事人能否再次提起诉讼
    民事案件审理后,当事人能否再次起诉?确定,无论审判结果如何,当事人都不能再向法院申请新的判决。当事人就同一案件再次提起诉讼的,除法律另有规定外,法院应当通知当事人按照上诉处理。依照《民事诉讼法》第123条的规定,人民法院必须受理符合本法第一百一十九条规定的诉讼。第一百二十四条下列诉讼,依照下列情形处理:(一)属于行政诉讼范围的,依照行政诉讼程序的规定。(2)双方当事人自愿就合同纠纷达成书面仲裁协议,并向仲裁机构申请仲裁,不能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通知原告向仲裁机构申请仲裁(3)依法应由其他机构处理的争议,通知原告向有关机构申请解决(4)不属于法院管辖范围的案件,通知原告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起诉(5)当事人对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提起诉讼的,通知原告根据上诉处理,(六)在一定期限内依法不能起诉的案件,在不能起诉的期限内起诉的,不予受理。(七)不得离婚的离婚案件判决调解,原告在六个月内无
    2023-05-07
    253人看过
  • 民事诉讼当事人应提供及时证据,应该怎么收集?
    我们大家都知道在一个案件发生之后如果上升到法院打官司的时候证据往往是最重要的,对于每一个案件都是如此,民事诉讼方面更应该是这样。证据如果是有的是对的往往都是会有全面的进展。那么民事诉讼当事人应提供及时证据,应该怎么收集?民事诉讼证据的收集需要注意哪些事项?1、应迅速、及时地收集证据迅速、及时是对证据收集时间方面的要求,我国的行政法律都规定了行政机关办案的期限,这些期限实际上是最低限度的要求。离发案时间越近,物品、痕迹就容易找,当事人或证人对案件事实的记忆也越清晰,表达也会越清楚。2、注意证据的全面性形成完整的证据链才可以更好的证明事实,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3、收集证据的进行不得有违法侵权等行为要运用合法的手段收集证据,不得侵犯他人的合法权益。预防证据灭失可以采取哪些手段?对于可能灭失或者将来难以取得的证据,当事人可以向法院申请证据保全。成为民事案件证据,需要满足哪些条件?民事诉讼证据,它是
    2023-05-22
    130人看过
  • 当事人提起劳动争议诉讼须知
    1、诉讼请求不当的风险。当事人的诉讼请求不完全,未请求部分将被视为弃权,法院不予审理未请求部分。原告增加、变更诉讼请求或被告提出反诉,必须在法定期限内进行,否则,法院将视为当事人放弃该项权利。2、不按时交纳诉讼费用的风险。原告起诉、增加诉讼请求、被告反诉、当事人申请保全措施,必须按时交纳费用(有特殊经济困难,提交相关证明,符合减、免、缓交情况的除外),否则,法院将不予受理。3、不能充分提供证据的风险。原告起诉或被告反诉,对自己提出诉讼请求所依据的事实或者反驳对方诉讼请求所依据的事实,有责任提供证据加以证明。没有证据或证据不足的,负有举证责任的当事人将承担不利,甚至败诉的后果。4、超时提供证据的风险。证据必须在规定期限内提出。超过规定期限提供证据的,该证据不得在法庭上质证(对方当事人同意质证的除外),超时举证方将承担所主张事实不予认定的不利后果。5、不能提供原始证据的风险。向法庭提供证据应当
    2023-04-16
    61人看过
换一批
#收养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收养关系是父母子女的关系除了基于血缘关系发生外,可以基于法律行为即收养而发生的关系。收养,是指通过一定法律程序,将他人的子女作为自己的子女加以抚养,使原来没有直系血亲关系的人们产生了法律拟制的父母和子女关系的法律行为。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 更多>

    #收养关系
    相关咨询
    • 民事诉讼法起诉的条件有哪些, 当事人提起民事诉讼应当具备哪些条件
      重庆在线咨询 2022-01-26
      (一)原告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二)有明确的被告;(三)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四)属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诉讼的范围和受诉人民法院管辖。二、当事人向法院起诉,除了要具备上述条件以外,还要依据《民事诉讼法》第一百零九条的规定,提交起诉书或者起诉状。起诉应当向人民法院递交起诉状,并按照被告人数提出副本。书写起诉状确有困难的,可以口头起诉,由人民法院记入笔录,并告知对方当
    • 当事人不提起诉讼,机关会提起诉讼吗?
      台湾在线咨询 2022-11-02
      抢劫罪和强奸罪属于公诉案件,及时报警,公诉机关会提起诉讼。需要的话可以说一下详细情况,帮你仔细分析一下。
    • 怎么办理民事诉讼和当事人起诉呢?
      北京在线咨询 2023-09-28
      1.民事诉讼,就是打民事官司。民事诉讼的主要程序,包括当事人起诉、人民法院受理、开庭审理、判决,当事人提起上诉、二审法院审理、判决以及再审程序和执行程序。 2.当事人起诉是指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在其民事权益受到侵害或与他人发生争议时,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人民法院对当事人的起诉进行审查后,认为符合法律规定的起诉条件,予以接受并决定立案受理的,应在7日内通知原告。人民法院受理案件后,在完成审理前的调查
    • 当事人向人民提起民事诉讼有以下两种情形:
      安徽在线咨询 2022-10-22
      拆迁补偿安置协议订立后,被拆迁人或者房屋承租人在搬迁期限内拒绝搬迁的,搬迁期限届满后拆迁人可以依法向人民法院起诉。拆迁人与被拆迁人达成协议后,且拆迁当事人之间没有达成仲裁协议的,一方或者双方当事人反悔的,另一方当事人可以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关于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的问题
    • 当事人必须在行政诉讼过程中提起民事诉讼吗
      天津在线咨询 2021-10-01
      即行政诉讼和民事诉讼必须发生在同一诉讼程序中,至于应在行政诉讼何阶段提出民事诉讼,多数意见认为应在一审审理期间提出,不得在二审中提出附带民事诉讼。对于原告可能是行政诉讼当事人以外第三方的,法院了解案情后,应及时告知第三方,交待其享有的诉讼权利。如果允许当事人在二审中提出附带民事诉讼,会给二审的审理带来麻烦。二审若将行政民事部分一并审理并裁判,就会造成民事部分实际上的一审终审局面,剥夺了当事人的上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