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肇事罪自首对量刑的影响有哪些?
来源:互联网 时间: 2023-06-22 10:16:46 163 人看过

交通肇事罪的犯罪分子,如果有自首情节的,属于法定从宽处理的情节。人民法院可以依据犯罪情节,在法定量刑的基础上减轻、从轻处罚。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六十七条【自首】犯罪以后自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的,是自首。对于自首的犯罪分子,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其中,犯罪较轻的,可以免除处罚。

采取强制措施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正在服刑的罪犯,如实供述司法机关还未掌握的本人其他罪行的,以自首论。

犯罪嫌疑人虽不具有前两款规定的自首情节,但是如实供述自己罪行的,可以从轻处罚;因其如实供述自己罪行,避免特别严重后果发生的,可以减轻处罚。

一、交通肇事罪的主体有哪些

即凡年满16周岁、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可构成。主体不能理解为在上述交通运输的部门工作的一切人员,也不能理解为仅指火车、汽车、电车、船只、航空器等交通工具的驾车人员,而应理解为一切直接从事交通运输业务和保证交通运输的人员以及非交通运输人员。

交通运输人员具体地说,包括以下4种从事交通运输的人员:

(1)交通运输工具的驾驶人员,如火车、汽车、电车司机等。

(2)交通设备的操纵人员,如扳道员、巡道员、道口看守员等。

(3)交通运输活动的直接领导、指挥人员,如船长、机长、领航员、调度员等。

(4)交通运输安全的管理人员,如交通监理的人员、交通警察等。他们担负的职责同交通运输有直接关系,一旦不正确履行自己的职责,都可能造成重大交通事故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4年07月16日 00:05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律师普法
换一批
更多自首相关文章
  • 交通肇事中逃逸行为对定罪量刑有没有影响
    《解释》第二条第二款规定:“交通肇事致一人以上重伤,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并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以交通肇事罪定罪处罚……(六)为逃避法律追究逃离事故现场的。”由此可见,只要行为人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造成一人以上重伤,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并具有为逃避法律追究而逃离事故现场这一情节的,就可以构成交通肇事罪。同时,《解释》第三条规定:“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是指行为具有本解释第二条第一款规定和第二款第(一)至(五)项规定情形之一,在事故发生后,为逃避法律追究而逃跑的行为。由此可知,《解释》第二条第二款第六项的“为逃避法律追究而逃离事故现场”的行为,即为交通肇事罪所规定的“逃逸”行为,因此,《解释》已明确规定,“逃逸”行为在某些情况下可成为本罪的定罪情节。这样的解释到底是否具有其合法性与合理性呢笔者认为,《解释》把原本是量刑情节的“逃逸”行为上升为本罪的构成要件的情节,修改了交通肇事罪的构成
    2023-06-12
    98人看过
  • 死亡人数对交通肇事罪量刑的影响是否显著?
    交通肇事死亡人数对量刑肯定是有影响的,死亡人数越多,对事故责任人的处罚就会更重,除了死亡人数,造成交通事故的原因对量刑有重大影响。交通肇事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一)死亡一人或者重伤三人以上,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的;(二)死亡三人以上,负事故同等责任的;(三)造成公共财产或者他人财产直接损失,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无能力赔偿数额在三十万元以上的。交通肇事致一人以上重伤,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并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以交通肇事罪定罪处罚:(一)酒后、吸食毒品后驾驶机动车辆的;(二)无驾驶资格驾驶机动车辆的;(三)明知是安全装置不全或者安全机件失灵的机动车辆而驾驶的;(四)明知是无牌证或者已报废的机动车辆而驾驶的;(五)严重超载驾驶的;(六)为逃避法律追究逃离事故现场的。交通肇事罪的量刑《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交通肇事罪】规定: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
    2023-07-06
    233人看过
  •  交通肇事罪对个人影响
    交通肇事罪的影响包括本人、家人三代受到影响,不能报考军校、警校或政法类大学,就业方面可能会受到招聘限制。属于交通肇事罪的行为包括酒后、吸食毒品后驾驶机动车辆,无驾驶资格驾驶机动车辆,明知是安全装置不全或失灵的机动车辆而驾驶,明知是无牌证或已报废的机动车辆而驾驶,严重超载驾驶以及逃避法律追究逃离事故现场。交通肇事罪的影响如下:1.该罪行不仅会影响本人,还会影响其家人三代。若父母或祖父母曾犯过肇事罪,他们的子女或孙子女可能会受到波及。2.犯有交通肇事罪的人将不能报考军校、警校或政法类大学。3.在就业方面,有交通肇事罪的人可能会受到公务员、警察、消防员、教师、银行或国有企业的招聘限制。属于交通肇事罪的行为有哪些1、酒后、吸食毒品后驾驶机动车辆的;2、无驾驶资格驾驶机动车辆的;3、明知是安全装置不全或者安全机件失灵的机动车辆而驾驶的;4、明知是无牌证或者已报废的机动车辆而驾驶的;5、严重超载驾驶的
    2023-09-03
    176人看过
  •  刑事自首对刑事责任的影响
    在考虑自首情节时,可以从多个方面进行评估。自首可以被用来从轻或减轻处罚,具体量刑年限需要根据涉案金额确定。在评估自首情节时,需要考虑动机、时间、方式、犯罪严重程度、如实供述的程度以及悔罪表现等方面。根据评估结果,可以减轻基准刑的40%以下,犯罪较轻的情况可以被依法减少40%以上或者免予处罚。在考虑自首情节时,可以从动机、时间、方式、犯罪严重程度、如实供述的程度以及悔罪表现等方面进行评估。根据评估结果,可以减轻基准刑的40%以下。对于犯罪较轻的情况,法律规定的基准刑可以被依法减少40%以上,或者免予处罚。自首是一种法定量刑情节,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具体量刑年限需要根据涉案金额确定。 自首情节对基准刑的影响自首情节对基准刑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自首情节可以作为刑罚从轻或减轻的量刑情节。根据《刑法》第六十七条第二款的规定,被采取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正在服刑的罪犯,如实供
    2023-08-27
    184人看过
  • 自首对肇事逃逸的处罚是否有影响
    肇事逃逸在我国的法律中是会判三年以上的有期徒刑,根据肇事逃逸人员所造成的后果进行处理,如果是肇事逃逸后自首的会在可案件可宽大处理上进行从轻处理,如果是不自首至人死亡的将处七年以上的有期徒刑,这样是得不偿失的,在现在的法律上是对该类型自首人员是宽容的,不要畏惧,每个人都会有不小心犯错的事情。酒驾肇事逃逸后自首坐几年牢根据刑法规定,交通肇事罪的法定刑是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肇事后逃逸的法定刑是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两者的刑罚幅度是完全不同的。交通肇事逃逸后自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罪行的,应认定为自首,但应依法以较重法定刑为基准,根据具体情况决定对其是否从宽处罚以及从宽处罚的幅度。交通肇事逃逸后自首的,由于保护现场、抢救伤者、向公安机关报告是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定的肇事人的法定义务,而肇事人没有履行义务,因此虽然可以认定为自首,但在决定对其是否从宽、从宽幅度时要适当从严掌握,对于肇事人同时具有
    2023-06-30
    353人看过
  • 自首对犯罪量刑有什么影响,可以减刑吗
    我国刑法第六十七条规定,犯罪以后自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的,是自首。对于自首的犯罪分子,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其中,犯罪较轻的,可以免除处罚。被采取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正在服刑的罪犯,如实供述司法机关还未掌握的本人其他罪行的,以自首论。犯罪嫌疑人虽不具有前两款规定的自首情节,但是如实供述自己罪行的,可以从轻处罚;因其如实供述自己罪行,避免特别严重后果发生的,可以减轻处罚。根据上面的规定,也就说在我国自首不一定能得到减刑。法律对此的描述是可以,对于犯罪情节严重的,引起社会强烈的犯罪分子,法院主要是根据犯罪事实进行审判。犯罪人投案自首可以使其犯罪所造成的危害社会的持续状态结束,但是给社会造成的损害并不会因自首而消灭。犯罪人投案自首,仅仅表明对自己所犯罪行的态度,并不会改变其原来犯罪事实。因此,审判人员在决定对自首的犯罪分子量刑,必须以其犯罪事实为主要根据。在司法实践中,审判人员首
    2023-04-01
    96人看过
  • 无罪辩护与自首对量刑是否有影响?
    有影响,自首行为对量刑来讲是非常有利的,但是还是建议不要去做无罪辩护,首先无罪辩护成功的可能性是很小的,其次如果坚持无罪辩护也可能会使自己丧失其他的减刑机会。无罪辩护是指被告人和其辩护律师在庭审中为被告人作无罪的辩解,结果只有两个:一个是公诉人得到法院支持,被告人被判决有罪;一个是辩护观点被法院采纳,被告人被判决无罪。无罪辩护的原则,是指律师在为被告人进行辩护的过程中必须遵守的准则。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六十七条的规定,自首是指犯罪后自动投案,向公安、司法机关或其他有关机关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的行为。对于自首的犯罪分子,可以从轻或减轻处罚。其中,犯罪较轻的可以免除处罚。被采取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正在服刑的罪犯,如实供述司法机关还未掌握的本人其他罪行的,以自首论。犯罪嫌疑人虽不具有前两款规定的自首情节,但是如实供述自己罪行的,可以从轻处罚;因其如实供述自己罪行,避免特别严重后果
    2023-03-08
    412人看过
  • 自首对量刑和累犯判缓刑有何影响?
    自首累犯不能判缓刑。自首量刑的标准:1、自首罪犯罪较轻的,可以免除处罚;2、适用缓刑的对象必须是被判处拘役或者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3、罪行严重,社会危害大,不适合社会执行,所以不能适用缓刑,被判处三年以上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自首和认罪态度好量刑时可以减轻处罚。故意杀人后自首应当如何量刑故意杀人,处死刑、无期徒刑或十年以上有期徒刑。自首可从轻处罚,一般可保住命。但部分犯人自首后依然有判处死刑的可能。我国法律规定,故意杀人的,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六十七条犯罪以后自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的,是自首。对于自首的犯罪分子,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其中,犯罪较轻的,可以免除处罚。被采取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正在服刑的罪犯,如实供述司法机关还未掌握的本人其他罪行的,以自首论。犯罪嫌疑人虽不具有前两款规定的
    2023-07-03
    380人看过
  • 自首情节对故意伤害罪的量刑影响
    【法律意见】试用期内用人单位向劳动者本人直接提出解除劳动关系的意思表达后就可以解除劳动关系。但是试用期解除劳动关系仅限于劳动者有下列情形之一:(1)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2)严重违反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的(3)严重失职,营私舞弊,给用人单位造成重大损害的(4)劳动者同时与其他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对完成本单位的工作任务造成严重影响,或者经用人单位提出,拒不改正的(5)因本法第二十六条第一款第一项规定的情形致使劳动合同无效的(6)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7)劳动者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满后不能从事原工作,也不能从事由用人单位另行安排的工作的(8)劳动者不能胜任工作,经过培训或者调整工作岗位,仍不能胜任工作的。故意伤害罪的减轻量刑情节1、基准刑为三年以下有期徒刑,致轻伤偏轻的可以在1—3个量刑格内从轻处罚。基准刑为三年以上有期徒刑,致重伤偏轻的可以在1—2个量刑格内从轻处
    2023-07-03
    210人看过
  • "自首对量刑的影响:法律中的量刑原则"
    法律中自首的量刑情节有:自首的量刑情节在犯罪后自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的,是自首。自首罪犯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犯罪较轻的,可以免除处罚;被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正在服刑的罪犯,如实供述司法机关尚未掌握的其他罪行的,以自首论;虽然犯罪嫌疑人没有前两款规定的自首情节,但如实供述自己罪行的,可以从轻处罚;如实供述自己罪行,避免特别严重后果的,可以减轻处罚。走私普通货物罪的量刑情节有什么走私普通货物罪的量刑情节:(一)走私货物、物品偷逃应缴税额较大或者一年内曾因走私被给予二次行政处罚后又走私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偷逃应缴税额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罚金。(二)走私货物、物品偷逃应缴税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偷逃应缴税额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罚金。(三)走私货物、物品偷逃应缴税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偷
    2023-07-07
    75人看过
  • 缓刑条件对于交通肇事罪犯有何影响?
    交通肇事的缓刑条件,具体如下:1、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2、其中18岁以下的,孕妇和75岁以上的,应当宣告缓刑:3、犯罪情节较轻;4、有悔罪表现;5、没有再犯罪的危险;6、宣布缓刑对居住社区无重大不良影响。《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规定,宣布缓刑,可以根据犯罪情况,禁止犯罪分子在缓刑考试期间从事特定活动,进入特定区域和地点,接触特定人员。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被判处附加刑的,附加刑仍需执行。拘役缓刑条件是什么?指被判处拘役的犯罪分子,同时满足犯罪情节轻微、有悔罪表现、没有再犯罪的危险、宣告缓刑对所居住社区没有重大不良影响的条件,可以宣告缓刑。如果犯罪分子是不满十八周岁的人、怀孕的妇女和已满七十五周岁的人,满足上述条件应该宣告缓刑。拘役本有公安机关就近执行,宣告缓刑后,可在社区矫正机构下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七十二条对于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同时符合下列
    2023-07-07
    121人看过
  • 如何对交通肇事自首认定,交通肇事应负哪些责任
    根据刑法67条第一款关于自首的规定:“犯罪以后自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的,是自首。对于自首的犯罪分子,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其中,犯罪较轻的,可以免除处罚。”交通肇事自首需满足两个条件,一方面是交通肇事后需自动投案,另一方面要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对于自动投案需表现出肇事者的主动性和自愿性,如下情形可认定为自动投案:1、交通肇事后主动报案,虽未表明自己即是作案人,但未逃离现场,当司法机关询问时则交代了自己的罪行;2、明知他人报案仍在现场等待,抓捕时无拒捕行为,供认犯罪事实的;3、在司法机关尚未确定交通肇事犯罪嫌疑人的情况下,在一般性排查询问时主动交代自己罪行的;4、交通肇事者因病、因伤或为了减轻犯罪后果,而委托他人先代为投案或先电信投案的;5、并非出于交通肇事者的主动意愿,而是经亲友规劝后陪同投案的;6、公安、检察机关通知犯罪嫌疑人的亲友,或者亲友主动报案后,将犯罪嫌疑人送去投案的;7、
    2023-04-19
    447人看过
  • 量刑如何考虑交通肇事逃逸的影响?
    交通肇事逃逸对量刑的影响为加重量刑,一般是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交通肇事罪是指违反道路交通管理法规,发生重大交通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依法被追究刑事责任的犯罪行为。故意犯罪与过失犯罪对量刑有什么影响故意犯罪与过失犯罪对量刑的影响为过失犯罪的法定刑明显低于故意犯罪。过失犯罪的主观恶性明显小于比故意犯罪,过失犯罪情况下,行为人对危害结果的发生既不追求,也不放任,而故意犯罪是希望或者放任发生损害后果,故意犯罪量刑更重。《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2023-07-06
    439人看过
  • 交通肇事罪刑事谅解书是否可以影响量刑
    什么是交通肇事罪涉嫌交通肇事罪,应当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如果积极赔偿,取得受害人的谅解书可以判缓刑。交通肇事罪,是指违反道路交通管理法规,发生重大交通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依法被追究刑事责任的犯罪行为。法律上如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规定: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交通肇事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规定交通肇事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一)死亡一人或者重伤三人以上,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的;(二)死亡三人以上,负事故同等责任的;(三)造成公共财产或者他人财产直接损失,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无能力
    2023-06-13
    106人看过
换一批
#刑罚量刑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自首
    词条

    自首是指犯罪分子犯罪后自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的行为。对于自首的犯罪分子,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针对犯罪较轻的,可免除处罚。如果是被采取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或者被告人和正在服刑的犯罪分子,若如实供述司法机关还未核查的本人其他罪行的,也... 更多>

    #自首
    相关咨询
    • 交通肇事肇事后逃逸自首对考驾照有影响吗
      湖南在线咨询 2022-07-05
      可以。只要造成交通事故后没有逃逸行为的,还可以考驾照。《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定, 第一百零一条违反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的规定,发生重大交通事故,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并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吊销机动车驾驶证。造成交通事故后逃逸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且终生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
    • 交通肇事罪能否减刑或缓刑,交通肇事罪量刑标准中的自首情节有哪些
      内蒙古在线咨询 2022-03-30
      交通肇事罪能否减刑或缓刑,要看是否具有法定因素和酌定因素。法定因素:1.看是否具备法定从轻和减轻情节。2.是对刑期的要求,对于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才可能被判处缓刑。如果你的父亲在案发后有主动报案、自动投案、委托他人报案等自首情节,且被判处的是三年以下的期限,可以申请缓刑或减刑。酌情因素:1.考虑被告人在交通肇事中所负的责任大小。2.考虑被告人犯罪后的态度,包括认罪态度、案发后能
    • 交通肇事罪影响刑事量刑吗
      天津在线咨询 2022-03-23
      涉嫌交通肇事罪的,处三至七年有期的,影响刑事量刑的因素较多,如年龄、犯罪方式手段、犯罪动机、所涉金额、犯罪后果、社会影响、自首、立功、坦白、累犯、主从犯、取得谅解的,需要结合具体案情卷宗和证据分析的,建议委托律师介入,进行会见并向公检法提出相关量刑意见,争取减刑或免于处罚处理,以维护你方合法权益。
    • 自首对量刑的影响是什么?
      黑龙江在线咨询 2023-09-14
      根据刑法第六十七条第一款的规定,对于自首的犯罪分子,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对于犯罪较轻的,可以免除处罚。具体确定从轻、减轻还是免除处罚,应当根据犯罪轻重,并考虑自首的具体情节。
    • 交通事故认定书对交通肇事罪量刑的影响是什么
      香港在线咨询 2022-07-05
      交通肇事罪的主观方面是过失,但交通肇事后逃逸行为的主观方面是故意,逃逸有可能导致受害者伤情加重、甚至死亡,是一种主观态度极其恶劣的行为,将这种主观故意的行为包含在过失犯罪中处罚,难以体现处罚的严厉性,也会造成量刑上的混乱。世界各国针对交通肇事后逃逸一般有两种方式处罚:一种是将逃逸行为包含在其他罪名中处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