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职造成珍贵文物损毁、流失罪,是指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严重不负责任,造成珍贵文物损毁或者流失,后果严重的行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419条规定: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严重不负责任,造成珍贵文物损毁或者流失,后果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主体要件犯罪主体是特殊主体,即必须是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客体要件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国家对文物的管理制度;主观要件犯罪的主观方面表现为过失;客观要件犯罪的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违反工作纪律、规章制度,擅离职守,不尽职责义务,或者不认真履行职责义务,造成珍贵文物损毁或者流失,后果严重。
一、法院将如何判决玩忽职守罪和珍贵文物流失罪
1、失职造成珍贵文物流失罪按下列标准予以量刑:触犯本罪的,应由法院依法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本罪是结果犯,严重不负责任的行为必须后果严重,才构成犯罪。
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四百一十九条【失职造成珍贵文物损毁、流失罪】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严重不负责任,造成珍贵文物损毁或者流失,后果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二、玩忽职守罪的认定
玩忽职守罪是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对工作严重不负责任,致使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的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行为。本罪主要特征是:(1)犯罪主体必须是国家工作人员。(2)主观上出于行为人职务上的过失,如疏忽大意、过于自信、擅离职守等。(3)客观上表现为因行为人不履行或不正确履行应负的职责,致使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利益造成重大损失。玩忽职守罪的构成要件为:1、客体要件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国家机关的正常活动。侵犯的对象可以是公共财产或者公民的人身及其财产。2、客观要件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违反工作纪律、规章制度,擅离职守,不尽职责义务或者不认真履行职责义务,致使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行为。3、主体要件本罪的主体是国家机关工作人员。4、主观要件本罪在主观方面由过失构成,故意不构成本罪,也就是说,行为人对于其行为所造成重大损失结果,在主观上并不是出于故意而是由于过失造成的。
-
探究失职与珍贵文物流失罪的犯罪责任
158人看过
-
珍贵文物失窃或损毁如何追究刑事责任?
219人看过
-
失职造成珍贵文物流失罪的成立条件是什么?
370人看过
-
失职造成珍贵文物流失罪的刑法裁量规定?
433人看过
-
失职造成珍贵文物流失罪量刑标准是哪些
197人看过
-
失职造成珍贵文物损毁流失罪可以申请赔偿吗
357人看过
有期徒刑是我国刑法规定的刑罚的一种,指在一定期限内剥夺犯罪人的自由,实行强制劳动改造的刑罚方法。有期徒刑是我国适用面最广的刑罚方法。 对于判处有期徒刑的罪犯,最高减刑数额为原判刑期的一半。判刑十五年,最多减刑七年六个月。... 更多>
-
如何追究失职后造成损毁珍贵文物罪的责任四川在线咨询 2023-05-301、《刑法》第四百一十九条 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严重不负责任,造成珍贵文物损毁或者流失,后果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2、《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人民检察院直接受理立案侦查案件立案标准的规定(试行)》 二、渎职犯罪案件 失职造成珍贵文物损毁、流失罪是指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严重不负责任,造成珍贵文物损毁或者流失,后果严重的行为。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立案: 1、导致国家一、二、三级文物损毁或者流失
-
失职为什么构成珍贵文物流失罪广东在线咨询 2022-12-141.失职造成珍贵文物流失罪的构成要件:客体要件,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国家对文物的管理制度;客观方面,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严重不负责任,造成珍贵文物损毁或者流失,造成严重后果的;主体要件,犯罪主体是特殊主体,必须是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主观方面,表现为过失。 2.根据《刑法》第四百一十九条规定,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严重不负责任,造成珍贵文物损毁或者流失,后果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
刑事失职造成珍贵文物流失罪既遂怎么量刑处罚,有没有法律依据新疆在线咨询 2023-08-18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立案: 1.导致国家一、二、三级珍贵文物损毁或者流失的; 2.导致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或者省、自治区、直辖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损毁的;3.其他后果严重的情形。
-
现行刑法对失职造成珍贵文物损毁罪既遂量刑新疆在线咨询 2023-07-13失职造成珍贵文物损毁,后果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所谓后果严重是指造成较多的珍贵文物损毁、流失的;致使珍贵文物流失国外的;造成特别珍贵文物损毁、流失的;由于珍贵文物被毁,给历史、艺术、科学研究造成了严重的影响,社会影响极坏,流失的文件已无法追回,等等。
-
2022年失职造成珍贵文物流失罪既遂的刑法裁量规定是怎样四川在线咨询 2022-11-151、行为人构成失职造成珍贵文物流失罪既遂应当承担的刑事责任为,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本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过失,包括疏忽大意的过失和过于自信的过失。 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四百一十九条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严重不负责任,造成珍贵文物损毁或者流失,后果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第十五条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或者已经预见而轻信能够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