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商投资企业用地是指兴办非房地产开发为内容的外商投资企业,为企业开展生产经营活动,依照我国法律的规定,取得我我国境内的国有土地使用权作为其生产经营场所。本文将简单介绍外资企业用地的取得途径。
(1)通过出让方式取得国有土地使用权。外商投资企业通过出让方式取得土地使用权,是指国家以土地所有者的身份,按照规定的条件、年限和用途,与外商签订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将土地使用权在一定年限内让与外商投资企业,外商投资企业依法向国家支付土地使用权出让金的行为。出让方式包括协议、招标和拍卖三种,而尤以第二种和第三种方式为主,只有在不具备这两种方式的情况下才可以采用第一种方式。
(2)通过划拨方式取得土地使用权。外商投资企业通过划拨方式取得土地使用权主要有以下三种途径:一是由土地管理部门从国有土地资源中划拨特定的范围,作为外商投资企业用地,由外商投资企业向原用地单位支付补偿费;二是由土地管理部门把集体土地征用为国有土地,然后划拨给外商投资企业使用,并由外商投资企业支付土地补偿费、安置补助费等费用;三是中方合资者或合作者将其已有的土地使用权作为投资折价入股或作为合作条件组建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或中外合作经营企业,由于中方合资者或合作者提供的土地使用权是以划拨方式取得,因此外商投资企业随之取得了划拨土地使用权。
(3)通过转让方式取得土地使用权。外商投资企业通过转让方式取得土地使用权是指已取得出让土地使用权的一方将其土地使用权转让给外商投资企业的行为,包括出售、交换和赠与。
(4)通过出租方式取得土地使用权。外商投资企业通过出租方式取得土地使用权是指土地使用者作为出租人将土地使用权单独或者随同地上建筑物、其他附着五租赁给作为承租人的外商投资企业使用,并由外商投资企业向出租人交付租金的行为。
-
外商取得土地使用权,投资开发房地产的途径
439人看过
-
个人独资企业所得税率表获取途径
423人看过
-
企业上市融资获取资金的途径
219人看过
-
小企业获得融资的方式和途径
329人看过
-
取得律师资格的途径?
180人看过
-
MBO还款资金的取得途径
491人看过
外资企业是指依照中国法律,在中国境内设立的全部资本由外国投资者投资的企业。不包括外国的企业和其他经济组织在中国境内的分支机构。 外资企业的全部资本属于外国投资者所有。即外国的企业和其他经济组织或者个人以货币或者其他法定投资方式投资,全部财产... 更多>
-
宅基地使用权取得的途径澳门在线咨询 2023-06-13依法取得宅基地使用权是因在农村生活而取得的特有的权利,也是农村居民的基本权利之一。不过农村村民一户只能拥有一处宅基地,其宅基地的面积也有相应的标准,并且非经法定方式不得买卖,非通过法定的渠道取得的地皮也不受法律保护。村民出卖、出租住房后,再申请宅基地的,也不予批准。 根据我国政府出台的《宅基地申请使用管理条例》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农村村民可以申请使用宅基地:(1)居住拥挤,宅基地面积少于规定的限额标
-
房地产开发企业取得国有土地使用权的法律途径有哪些有哪些法律途径四川在线咨询 2022-02-12房地产开发企业取得国有土地使用权的法律途径有:出让、划拨、转让。一、以出让方式取得国有土地使用权1、内涵:土地使用权出让,是指国家将土地使用权在一定年限内出让给土地使用者,由土地使用者向国家支付土地使用权出让金的行为。2、出让方式:招标、拍卖、挂牌、协议。3、年限:土地使用权出让最高年限:居住用地七十年,工业用地五十年,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用地五十年,商业、旅游、娱乐用地四十年,综合或者其
-
划拨的土地使用权取得的途径有哪些划拨的土地使用权取得途径有哪些北京在线咨询 2022-02-06根据《划拨土地使用权管理暂行办法》第二条规定:划拨土地使用权,是指土地使用者通过除出让土地使用权以外的其他各种方式依法取得的国有土地使用权。《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房地产管理法》第二十二条对划拨土地使用权的取得途径进行了规定:土地使用权划拨,是指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依法批准,在土地使用者缴纳补偿、安置等费用后将该幅土地交付其使用,或者将土地使用权无偿交付给土地使用者使用的行为。依照本法规定以划拨方式取得土
-
中外合资经营企业解决纠纷途径江西在线咨询 2022-06-09中外合资经营企业解决纠纷方式有: 1、仲裁方式。合营各方发生纠纷,董事会不能协商解决时,由中国仲裁机构进行调解或仲裁,或协议在其它仲裁机构仲裁; 2、行政方式。合营企业如发生严重亏损、一方不履行合同等,经合营各方协商同意,报请审查批准机关批准,在工商行政管理主管部门登记后可终止合同。
-
中外合资经营企业的诉讼途径有哪些浙江在线咨询 2022-05-04(一)仲裁方式《合资企业法》第15条第1款规定:“合营各方发生纠纷,董事会不能协商解决时,由中国仲裁机构进行调解或仲裁,也可由合营各方协议在其它仲裁机构仲裁。”第15条第2款规定:“合营各方没有在合同中订有仲裁条款的或者事后没有达成书面仲裁协议的,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条例》第97条规定:“合营各方在解释或者履行合营企业协议、合同、章程时发生争议的,应当尽量通过友好协商或者调解解决。经过协商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