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3月16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以2636张赞成票,131张反对票,83张弃权票,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慈善法》。国家主席习近平签主席令,《慈善法》自2016年9月1日起施行。
首部慈善法有哪些亮点
1.依据该法,今后个人不能发起公开募捐,但当人们遇到困难如何求助筹款才是合法的呢?答案是与具有公开募捐资格的慈善组织合作,由慈善组织开展公开募捐。
2.《中华人民共和国慈善法》是中国首部慈善法,该法对慈善活动进行明确界定,同时在规范慈善组织设立运营、慈善财产来源和使用、开展慈善服务、促进慈善事业发展等方面作出规定,明确每年9月5日为“中华慈善日”。该法的制定标志着中国依法扶危济困,开启全新“善时代”。
3.依据该法,慈善组织是指依法成立、符合该法规定,以面向社会公众开展慈善活动为宗旨的非盈利性组织。慈善组织可采取基金会、社会团体、社会服务机构等组织形式。
4.在慈善组织的行为准则和内部治理方面,该法规定,慈善组织应当执行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依法进行会计核算,建立健全会计监督制度,并接受政府有关部门的监督管理等。
5.慈善法同时突出强化慈善组织的信息公开义务。如该法规定,具有公开募捐资格的慈善组织应当定期向社会公开其募捐情况和慈善项目实施情况。“公开募捐周期超过六个月的,至少每三个月公开一次募捐情况,公开募捐活动结束后三个月内应当全面公开募捐情况。”
6.慈善募捐,因其涉及慈善财产的筹集和运用,该法予以明确规范、规定,慈善募捐包括面向社会公众的公开募捐和面向特定对象的定向募捐,并重点对公开募捐作出规范。
例如,慈善组织开展公开募捐,应当取得公开募捐资格。依法登记满二年的慈善组织,可以向其登记的民政部门申请公开募捐资格。慈善组织通过互联网开展公开募捐的,应当在国务院民政部门统一或者指定的慈善信息平台发布募捐信息,并可以同时在其网站发布募捐信息。
慈善法草案曾作出92处修改
全国人大法律委员会根据各代表团审议意见以及政协委员和有关方面意见,对慈善法草案作出92处修改,其中实质性修改34处。
如草案第四十一条对捐赠人承诺而不捐等情形的处理作了规定。有代表提出,捐赠人承诺捐赠后,如经济状况严重恶化影响其生产或者家庭生活的,应允许其不再履行捐赠义务。
全国人大法律委员会赞成这一意见,建议在草案中增加一条:捐赠人公开承诺捐赠或者签订书面捐赠协议后,经济状况显著恶化,严重影响其生产经营或者家庭生活的,经向社会公开说明情况后,可以不再履行捐赠义务。
再比如,有些代表建议,在草案中,应充分考虑个人在困难时向社会求助的权利,适度赋予慈善组织以外的其他组织和个人开展公开募捐的权利。全国人大法律委员会经研究认为,个人在自身面临困难时向社会求助,是一项正当的权利,个人求助不属于慈善活动,不受慈善法调整。
但同时,公开募捐涉及慈善财产的筹集和管理,是用别人的钱办善事,需要加以规范和管理。
因此,草案明确规定慈善组织开展公开募捐应当取得公开募捐资格;同时规定,不具有公开募捐资格的慈善组织和个人基于慈善目的,可以与具有公开募捐资格的慈善组织合作,由该慈善组织开展公开募捐,募得款物由具有公开募捐资格的慈善组织管理。
对此,有专家表示,如果是为了救助本人或者近亲属在网络上发布求助信息,应该认定为个人求助行为,不违法。而如果是为了救助本人及近亲属以外的他人在网络上发起的个人募捐,属于非法募捐,则需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
中华慈善总会
80人看过
-
《中华人民共和国慈善法(草案)》全文
256人看过
-
中华人民共和国慈善法实施时间是
117人看过
-
中国跳水队将举行慈善拍卖
161人看过
-
慈善法规定的慈善活动包括哪些
124人看过
-
慈善法草案公布,拟将9月5日定为中华慈善日
245人看过
承诺是指受要约人同意接受要约的全部条件以缔结合同的意思表示。承诺应当具备以下条件: (1)承诺必须由受要约人作出; (2)承诺须向要约人作出; (3)承诺的内容须与要约保持一致; (4)承诺必须在要约的有效期内作出。... 更多>
-
我国慈善法的基本含义吉林省在线咨询 2022-03-10慈善法是社会领域的重要法律,是我国慈善制度的基础性、综合性法律。慈善法的出台,是我国慈善事业迈入法治化轨道的标志,将成为我国慈善事业发展史上的一座里程碑,意义重大,影响深远。慈善法的出台将为规范慈善活动有序运行、促进慈善事业健康发展提供根本的法治保障,为完善社会领域立法、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提供重要的制度规范,为打赢扶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坚实的推动力量,为传承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培育和践行社会
-
国家最新发布了哪些慈善法宁夏在线咨询 2022-10-29《慈善法》于2016年3月16日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审议通过,共12章112条。r主要内容包括:r第一章总则r第二章慈善组织r第三章慈善募捐r第四章慈善捐赠r第五章慈善信托r第六章慈善财产r第七章慈善服务r第八章信息公开r第九章促进措施r第十章监督管理r第十一章法律责任r第十二章附则
-
《慈善法》对慈善组织发起人有哪些要求山东在线咨询 2022-09-01首先,发起人不得利用其关联关系损害慈善组织、受益人的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不得参与关联交易的决策。《慈善法》第十四条规定,慈善组织的发起人、主要捐赠人以及管理人员,不得利用其关联关系损害慈善组织、受益人的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慈善组织的发起人、主要捐赠人以及管理人员与慈善组织发生交易行为的,不得参与慈善组织有关该交易行为的决策,有关交易情况应当向社会公开。其次,发起人是定向募捐的对象。《慈善法》第二十
-
宗教界开展慈善活动是否要遵守《慈善法》安徽在线咨询 2022-09-01根据《慈善法》第二条规定,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组织开展慈善活动以及与慈善有关的活动,适用本法。其他法律有特别规定的,依照其规定。宗教界开展慈善活动应当遵守《慈善法》的规定。另外,根据中共中央统战部、国家宗教事务局、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民政部、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联合下发的《关于鼓励和规范宗教界从事公益慈善活动的意见》,宗教界可以依法设立专项基金管理机构、基金会、社会福利机构、民办非企业单位(注:《
-
中华慈善日是哪一年云南在线咨询 2022-02-07中华慈善日是在2015年11月,在审议慈善法草案时,针对慈善法草案规定每年9月5日为“中华慈善日”。为纪念在1997年9月5日逝世的特里萨修女,联合国将每年9月5日定为国际慈善日。旨在客观认识并动员全世界人民、非政府组织和利益相关者通过志愿者和慈善活动帮助他人。慈善法规定9月5日为“中华慈善日”是和“国际慈善日”进行接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