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消费八种侵权行为_消费维权
来源:互联网 时间: 2023-06-07 19:53:48 385 人看过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和居民收入水平不断提高,汽车消费已进入日常家庭生活,但与此同时,其纠纷也呈现出数量增多、调解难度增大的趋势。为此,宁波市消保委联合市老三区和鄞州区消保委对汽车服务企业消费维权状况进行了调查,并于9月17日在市消保委会议室举行汽车销售服务“诚信兴商”座谈会,邀请了市汽车流通协会秘书长、汽车4S店经销商代表、汽车市场经营者代表、消费者代表以及宁波市主要新闻媒体记者共计30余人参加,期间市消保委通报了前期的调查情况,公布了当前汽车消费中侵害消费者合法权益的八种表现形式。

一、合同设置涉嫌“霸王条款”

许多消费者反映,在与汽车经销商签订购车合同时,合同中设置的有些条款只对经销商有利,有些甚至与法律相悖,构成“霸王条款”。如购车合同中规定:“在合同履行期间因买方原因导致本合同不能继续履行,卖方有权随时终止本合同,没收全部定金,并有权另行要求赔偿卖方因此遭受的损失。如卖方因自身原因,未能在本合同规定时间交付车辆,则向买方无息返回定金。”“交车时,如买方订购的型号车辆因厂家原因调整配置导致销售价格上涨的,买方同意按厂家公布的调整后销售价格付款提车。”

消费者周女士就遭遇了“霸王条款”,她于今年3月29日在一场汽车展销会上定购了一辆汽车,车价133800元,并当场支付定金1000元,合同约定在5月20日前提车。可是一直等到6月5日,周女士还没能提到车。周女士要求汽车经销商还1000元定金并支付违约金,遭到了拒绝,最后在鄞州消保委调解下周女士才与经销商达成了一致。

二、紧俏车型加价“搭售”

今年年初以来,由于汽车市场持续红火,还有些厂商采取“饥饿营销”手段,通过加价提车、买车搭保险、买车搭装潢等经营策略,侵犯了消费者的公平交易权和选择权。

消费者张先生于今年4月选中某日系品牌汽车,汽车4S店销售人员要他先支付定金1万元,订车周期要一个半月左右。但如果张先生愿意加价8000元或者选择在4S店加做1.2万元装饰,销售商可让他提现车。想到马上可以开新车,张先生最后无奈地选择了加价提现车。

三、节油宣传不切实际

随着油价上涨,燃油经济性已经成为许多消费者购买汽车的首要考虑因素,不少汽车4S店也将“节油”作为主要宣传卖点。消费者王先生在购车前通过各种渠道了解价格在10万元左右汽车的油耗情况,发现某品牌一款汽车自称每百公里仅需6升油,于是欣然购买。可是实际使用结果让他大吃一惊:尽管新车已过磨合期,但每百公里油耗要达到10升以上。王先生认为当初汽车4S店销售人员夸大宣传,但4S店销售人员解释该款汽车每百公里6升油耗,需要在等速(一般在60至90公里之间)、无风、平直路面、空载、关窗、不开空调等特定环境下才能达到。

四、违规扣押合格证

部分汽车经销商由于资金压力,会通过厂家担保、经销商以新车合格证向银行质押贷款的做法,导致消费者在购买新车后不能上牌。这使消费者在新车不能及时上牌的这段时间内面临着极大的风险:按照保险公司的盗抢险免责条款,车辆无公安交通管理部门核发的行驶证或车牌号,不在理赔范围。同时,交警也将对未按规定时间上牌的车辆进行处罚。

消费者郑先生于去年10月20日花9.3万元购买了某品牌汽车,当时经销商以合格证暂时未到为由,只向他提供了合格证的复印件,并口头承诺15天内等合格证原件到了,会免费帮助郑先生办理汽车上牌手续。谁知郑先生这一等就是9个多月,因为他不能提供汽车合格证原件,新车既不能上牌照,也不能上保险,行驶在路上多次被交警处罚,每天开车出门总是提心吊胆。

五、新车出现维修旧痕

消费者购买并在提新车时,因为对汽车4S店的信任,一般总是对新车的车况大概检查一下,然后会在新车交付清单手册上签字认可,毕竟消费者并不是这方面的行家。于是个别4S店会将物流运输中出现刮擦的新车重新进行维修,直接以新车形式销售给消费者。

消费者陈先生于今年4月购买了某品牌汽车,在5月初长假自驾游回来对汽车例行保养时,4S店师傅当场提醒他新车左侧有补漆维修痕迹?陈先生对此十分纳闷:新车购买才1个月,一直是自己在驾驶,没有出现过任何刮擦碰撞事故,怎么会出现补漆维修痕迹。他怀疑新车补漆维修可能发生在4S店新车交付前,于是要求4S店退车,并赔偿相关损失。4S店认为新车在交付前已经过车主检查确认并签字认可,新车交付时不存在任何外观质量问题,不能排除消费者人为原因造成。最后经消保委调解,4S店从安慰车主角度考虑,送一次免费保养。

六、车辆故障屡修不好

消保委从受理的消费者关于汽车维修投诉案件中发现,车辆故障往往由三种原因造成,一是消费者对车辆使用不当;二是维修人员的技术水平不高,找不到故障的真正原因,只能“蒙”着修,造成同一故障反复修不好;三是汽车本身就存在质量先天缺陷。

5月31日晚,葛女士在驾驶汽车过程中突遇熄火,车辆拖回汽车4S店检查,发现是油泵保险丝被熔断,在4S店更换保险丝并试车正常后,6月2日葛女士取回汽车。不料,6月7日上午,葛女士的汽车又突然熄火,4S店再次检测后发现油泵线路有一处短路。经鄞州消保委调解,4S店免费为葛女士的车辆更换了整套线束和汽油泵,并在原来基础上延长汽车质量保修期一年,同时补偿葛女士由于车辆问题所产生的误工费。可是,不久后,该汽车在驾驶中又突然熄火,葛女士认为车辆在不到两个月时间里出现连续三次熄火故障,新车行驶总里程还不到6000公里,说明车辆本身存在严重质量缺陷,于是要求经销商更换新车或退车。但经销商只同意按稍高于市场评估价回收葛女士的汽车,双方不能达成一致意见。目前,葛女士正在通过司法途径解决这起汽车质量纠纷。

七、汽车维修价格过高

消费者关于汽车消费的投诉和咨询中,感叹最多的是“买车容易养车难。”李先生的新车买来刚刚两个月,不久与违章的电动车发生刮擦,造成车身右侧20厘米的深划痕,电动车车主跑了。4S店钣金喷漆报价为1200元,而李先生单位附近的连锁汽车快修服务店报价只要500元,最后他选择到连锁汽车快修服务店进行维修,事后快修店的维修服务和维修工艺让李先生很满意。

八、售后服务缺乏诚信

大部分消费者是首次购车,缺乏有关汽车使用、维修、保养知识,当车辆出现质量问题去4S店时,个别4S店不但不及时解决问题,而且习惯采取拖延的手段或是推诿将责任转移给汽车生产厂商,以此来逃避本该承担的责任。此外车辆出现故障后都是由4S店维修人员或汽车厂商的鉴定机构说了算,这种既当“运动员”又当“裁判员”的现状,消费者很难认可检测数据或鉴定结论。

针对上述现象,宁波市消保委建议尽早起草制订《宁波市汽车买卖(销售)合同》示范文本,规范汽车经销商的操作流程和工作标准;消费者购车时要尽可能选择市场保有量大,有实力、信誉好的4S店;汽车流通协会和销售企业要加强行业自律,做到依法、诚信经营,自觉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有关政府部门要加大监督力度,对汽车销售中出现的夸大宣传、虚假承诺、强制服务、以次充好等不良经营行为要予以严肃查处。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4年08月12日 17:51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更多侵权行为相关文章
  • 汽车消费维权成新热点
    随着私家车拥有量迅速增长,有关汽车销售以及汽车售后维修的申诉举报也在不断增加。今年以来,全省工商局12315系统共受理汽车销售及汽车售后服务、维修的申诉举报1290件,汽车消费维权已成为新的热点。申诉举报四问题经销商未按购车合同约定的交车时限向消费者交付车辆,或经销商向消费者交付车辆与合同约定的配置不符;有的经营者以国家目前对汽车没有三包规定为借口,拒绝或故意拖延消费者的退换、修理要求,逃避责任;一些经营者利用消费者缺乏专业知识的弱点,在维修过程中夸大汽车故障,更换无故障配件,或把副厂配件当作正厂配件出售,甚至使用劣质汽车配件;维修计价模糊,汽车维修标准、价格、工时不透明。购车维修七注意一是要综合考虑汽车的安全性、经济性、舒适性以及售后服务等。二是要了解销售商是否具有品牌汽车销售资格和工商局核发的营业执照。三是认真签订购车合同。四是提车时查看外观、内饰装潢等,并对重要部件性能进行检查。五是
    2023-06-07
    422人看过
  • 公权力应介入汽车消费维权
    近日,北京消费者协会有关负责人的一席爆料将原本已经逐渐淡出公众视线的丰田召回补偿案件再度引起媒体关注。据该位负责人透露,一汽丰田有关人员近期曾到该部门通报了北京地区的丰田召回情况,并表示丰田在浙江地区的各项承诺全国适用。该负责人同时强调:将尽快督促丰田将这些措施(补偿措施)全面铺开。从时间上看,丰田此次表露的召回补偿承诺全国适用(去年4月丰田已作过类似承诺)的立场,离对浙江RAV4车主补偿的时间跨度已过9个月之久,并且上述负责人提到的督促这一用词令我们不禁想到丰田在中国对待这样的召回补偿仍存在拖沓之嫌。一方面这种时间拖延可以减弱媒体和公众的关注度,另一方面在拖延的这一期间仍有可能寻求其他途径化解这场危机。而不管是赔偿还是补偿,一旦北京地区的车主继浙江之后享受其补偿待遇,一场更大规模的全国性召回补偿不日将依序铺开。处理不当,就将演化成丰田品牌的新一轮危机。我们发现,自始至终,丰田对浙江车主进
    2023-06-07
    259人看过
  • 消费维权欺诈消费者行为有哪些
    欺诈消费者行为是指经营者在经营商品(以下所称商品包括服务)或者服务中,采取虚假或者其他不正当手段欺骗、误导消费者,使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受到损害的行为,下面是对消费维权中欺诈消费者的行为的解析。具体表现形式有:一、销售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的商品;二、采取虚假或者其他不正当手段使用的商品分量不足的;三、销售“处理品”、“残次品”、“等次品”等商品而谎称是正品的;四、以虚的“清仓价”、“甩卖价”、“最低价”、“优惠价”或者其他欺诈性价格表示销售商品的;五、不以自己的真实名称和标记销售商品;六、采取雇用他人等方式进行欺骗性的销售诱导的;七、作虚假的现场演示和说明的;八、利用广播、电视、电影、报刊等大众传播媒介对商品作虚假宣传的;九、骗取消费者预付款的;十、利用邮购销售骗取价款,提供或者不按照约定条件提供商品的;十一、以虚假的“有奖销售”、“还本销售”等方式销售商品的;十二、其他虚假或者是不
    2023-04-21
    407人看过
  • 汽车消费维权途径的解说
    汽车维权需要走的路还很长,虽然近日已经传出汽车三包规定将出台,但何时能出台还不得知,所以大家也不要高兴得太早了。正如福建省消费者委员会投诉监督部主任所说的,现在还只是征求意见稿,具体什么时候能出台三包的政策,还需耐心等待。为此,本报记者采访了相关专家,对汽车维权做了一些总结,希望对消费者能有一些帮助。提高维权的意识为了更好地维护自己的权益,在购车或服务时免受或少受侵害,权威专家提醒消费者,在购车时应注意:第一,选车应谨慎,尽可能请一些专家或找一些车主了解情况,特别是要按自己的使用情况选车,不要盲目地追求时尚选高档车;第二,在购车方式上应明确各自的权益,签订协议时,要明确注明交车的具体方式与时间等,特别是现在许多车行为了方便消费者,提供一条龙服务,这种情况下,当车行在报牌时将车撞坏了,责任由谁负都要明确规定;第三,在购车时应了解售后服务的情况,对该产品承诺的保修公里数、保修的范围、保修的性质
    2023-06-07
    294人看过
  • 消费维权为何难
    一、消费者自身原因,如接受消费或者服务时不索要收据等相关证据、怕麻烦不愿意去维权。二、经营者的原因,经营者为追求利益最大化,进了一些相对价钱相对低而质量差的商品,而且对商品售后跟不上,只要卖出去就不管了。三、政府原因、目前政府出台的一些法律、法规,如《消法》、《产品质量法》、《食品安全法》等操作性不强,力度低,造成违法成本低达不到杀一儆百的效果。消费者的弱势群体地位消费者作为个体在消费时权益受到侵害时只是孤零零的一个人对峙商家或企业。相对于个体的消费者,商家和企业往往是财力物力更加雄厚,信息资源丰富,当然人数上肯定也不止一个了。消费者虽然有购买消费的目的清单,但是消费者对所要消费的项目了解的信息相对较少,而商家和企业在这方面的专业度消费者是不能比的。当消费者购买到有假冒伪劣产品或者无法兑现的服务,消费者并不能通过专业知识去鉴别消费前的该商品和服务的优劣。导致经济损失甚至是危及到人身安全时,
    2023-04-21
    428人看过
  • 消费维权五种途径
    1、协商和解消费者与经营者在发生争议后,在自愿、互谅基础上,通过直接对话,摆事实、讲道理,分清责任,达成和解协议,使纠纷得以解决。这种快速、简便的争议解决方式,无论是对消费者还是对经营者来说都是理想的途径。2、投诉调解消费者与经营者之间发生消费者权益争议后,请求消保委调解,即由第三方对争议双方当事人进行说服劝导、沟通调和,以促成双方达成解决纠纷。消费者投诉时应注意四点,一是消费者合法权益受损处理,一般按管辖范围受理;二是当消保委未能解决时,消费者可请消保委作损害鉴定,提供证据;三是消费者要尽快选择申诉或起诉来保护自己的权益;四是消费者向有关行政部门申诉、向人民法院起诉都是法律赋予消费者的权利。3、行政申诉消费者和经营者发生权益争议后,可请求有关行政部门解决争议,它具有高效、快捷、力度强等特点。消费者决定申诉时,一般用书面形式,并载明要求、理由及相关的事实根据。如与经营者达成和解,可撤回申诉
    2023-03-16
    290人看过
换一批
#侵权损害赔偿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侵权行为是指侵犯他人的人身财产或知识产权,依法应承担民事责任的违法行为。侵权行为发生后,在侵害人与受害人之间就产生了特定的民事权利义务关系,即受害人有权要求侵权人赔偿损失。 行为人因过错侵害他人民事权益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依照法律... 更多>

    #侵权行为
    相关咨询
    • 汽车消费者怎样维权
      湖北在线咨询 2022-07-16
      制造商获知缺陷存在,可以将召回计划在主管部门备案后,按照规定实施缺陷汽车产品召回。制造商确认其汽车产品存在缺陷,应当向主管部门报告。销售商发现其汽车可能存在缺陷,或者接到车主的投诉,应当及时向制造商和主管部门报告。
    • 汽车消费者如何维权
      河南在线咨询 2022-07-17
      故意伤害是指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行为。故意伤害严重的构成故意伤害罪,故意伤害罪是侵犯公民人身权利中最常见的一种犯罪。构成故意伤害罪,某人必须实施了伤害行为,所谓伤害是指损害他人身体健康的行为。通常表现为破坏人体组织的完整如断手指、挖眼睛等和破坏人体器官的正常机能如使人失去听觉、视觉、神经机能失常等。但这些伤害行为必须是非法的,如果是因正当防卫等合法行为而伤害他人身体的,不构成故意伤害罪。
    • 消费侵权怎么维权
      青海在线咨询 2022-07-17
      1、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清楚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中对消费者维权各项法律法规,才能更好地行使权利、履行义务。 2、购买前了解商品属性。对于商品的种类、规格。性能、原材料、结构、合格证,出厂日期、消费期限、使用说明、售后服务等有关商品自身的情况以及商标、厂家、生产地、经销者等关于商品生产经营者的情况应尽可能地了解。 3、保存购买凭证。购买后应尽可能要求销售者出具发票、收据或其他书面的证
    • 侵犯消费者权益的行为哪一种
      辽宁在线咨询 2022-11-27
      侵犯消费者权益的行为有: 1、对可能危及人身、财产安全的商品和服务,不向消费者做出真实的说明和明确的警示,不说明和标明正确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务的方法以及防止危害发生的方法; 2、经营者发现其提供的商品或者服务存在严重缺陷,即使正确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务仍然可能对人身、财产安全造成危害的,不向有关行政部门报告和告知消费者,不采取防止危害发生的措施; 3、经营者不向消费者提供有关商品或者服务的真实信息,
    • 侵犯消费者权益行为
      福建在线咨询 2022-05-31
      1、对可能危及人身、财产安全的商品和服务,不向消费者做出真实的说明和明确的警示,不说明和标明正确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务的方法以及防止危害发生的方法; 2、经营者发现其提供的商品或者服务存在严重缺陷,即使正确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务仍然可能对人身、财产安全造成危害的,不向有关行政部门报告和告知消费者,不采取防止危害发生的措施; 3、经营者不向消费者提供有关商品或者服务的真实信息,对产品和商品进行引人误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