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的,是犯罪中止。对于中止犯,没有造成损害的,应当免除处罚;造成损害的,应当减轻处罚。
犯罪中止形态与中止行为本身又具有区别:中止行为本身不是犯罪,而是刑法所鼓励的行为;犯罪中止形态则是犯罪的状态,应当负刑事责任。换言之,中止行为之前的行为属于犯罪行为,是行为人应当负刑事责任的事实根据,中止行为本身属于刑法所鼓励的行为,是应当免除或者减轻处罚的根据。
一、犯罪中止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一)行为人主观上具有中止犯罪的决意。行为人在客观上能够继续犯罪和实现犯罪结果的情况下,自动作出的不继续犯罪或不追求犯罪结果的选择。行为人明确认识到自己能够继续犯罪或实现犯罪结果,中止行为的实施是行为人自动作出的选择,中止犯罪的决意必须是完全的、无条件的、彻底的,不是部分的、有条件的或暂时的。
中止犯罪的主观原因,有的是惧怕受到刑罚的惩罚;有的是由于他人的劝说而改变了原来的犯罪意图;有的是良心发现,幡然悔悟,改变了自己的犯罪意图;有的则出于对被害人的怜悯,转而防止犯罪结果的出现。犯罪中止的主观原因,不影响犯罪中止的成立。
(二)行为人客观上实施了中止犯罪的行为。第一,中止行为是停止犯罪的行为,是使正在进行的犯罪中断的行为。第二,中止行为既可以作为的形式实施,也可以不作为的形式实施。第三,中止行为以不发生犯罪结果为成立条件,但这种结果,是行为人主观追求的和行为所必然导致的结果。
(三)犯罪中止必须发生在犯罪过程中,而不能发生在犯罪过程之外。这里的犯罪过程,包括预备犯罪的过程、实行犯罪的过程与犯罪结果发生的过程。不在这些过程之内实施的行为,不属于犯罪中止行为。
(四)犯罪中止必须是有效地停止了犯罪行为或者有效地避免了危害结果。
犯罪中止必须是犯罪嫌疑人主动进行的,人民法院对于犯罪中止的,如果是没有造成社会危害性或者是任何损失的,应当不予处罚,但是如果是因为犯罪中止造成损害,构成犯罪的,人民法院就应当按照犯罪既遂进行从轻或者是减轻处罚,处罚还应当轻于犯罪未遂的处罚。
二、犯罪中止的刑事责任
犯罪中止的刑事责任是,没有造成损害的,应当免除处罚;造成损害的,应当减轻处罚。犯罪中止:在犯罪过程中,犯罪分子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的行为。
-
犯罪中止可能在何种阶段发生
476人看过
-
是否有特定的阶段可以发生犯罪中止
422人看过
-
犯罪中止存在哪些阶段,犯罪中止的基本特征
132人看过
-
在犯罪的哪个阶段中止可以认定为犯罪中止
497人看过
-
"中止犯罪:预备阶段的意义何在?"
196人看过
-
根据法律规定犯罪中止可以发生在哪些阶段?
53人看过
-
什么阶段犯罪犯罪中止发生四川在线咨询 2021-12-21犯罪暂停发生在犯罪完成前的阶段。犯罪暂停是指在犯罪过程中自动暂停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有害结果的行为。中止犯罪后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刑事责任,不造成损害的,不承担刑事责任。
-
在预备阶段,犯罪中止能否发生?新疆在线咨询 2024-11-12在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的行为被称为犯罪中止。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十四条,在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的,是犯罪中止。对于中止犯,没有造成损害的,应当免除处罚;造成损害的,应当减轻处罚。 犯罪中止可以在犯罪的预备阶段、实行阶段或者犯罪行为尚未实行完毕的情况下发生。犯罪中止是指在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
-
犯罪中止是否可以发生在犯罪的任何阶段?海南在线咨询 2021-09-30犯罪中止可以发生在犯罪任何阶段,《刑法》第24条规定“在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的, 是犯罪中止。”在犯罪过程中,包括预备阶段和实行阶段。犯罪实行阶段也就是犯罪行为尚未实施完毕的情况下。此外,在实行行为终了之后如果犯罪既遂状态未能随即产生,在“行为终了”到既遂状态出现之前这一阶段也存在犯罪中止的可能性。如投毒杀人投下毒药后,又采取积极的措施未使被害人吃下毒物,或者在被
-
犯罪中止的条件在哪些阶段云南在线咨询 2023-03-29犯罪中止可以发生在: 1、犯罪的预备阶段; 2、犯罪的实行阶段; 3、犯罪行为尚未实行完毕的情况下; 刑法第24条第一款规定犯罪中止的概念是:“在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的,是犯罪中止。” 犯罪中止存在两种情况: 一、在犯罪预备阶段或者在实行行为还没有实行终了的情况下,自动放弃犯罪; 二、在实行行为实行终了的情况下,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的发生。
-
开车交通肇事犯罪中止了犯罪中止只能发生在犯罪预备阶段嘛宁夏在线咨询 2022-06-30一、行为人在犯罪预备的过程中,着手实行犯罪之前而停止实施犯罪行为的,属于预备形态的中止。当行为人已经着手实行犯罪,在实行犯罪的过程中中止犯罪行为的,是犯罪实行形态的中止。例如甲携带凶器去杀乙,路上遇到几名治安联防队员,治安联防队员并不知道甲的目的,走了。后来,甲内心悔悟,打消了杀人的意念,返回家去,因而未着手实行杀人行为。甲的行为构成预备阶段的中止。 二、实行阶段的中止,是指在犯罪的实行过程中,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