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肇事罪是指违反交通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行为。将交通肇事逃逸从交通肇事罪中分离出来,单独设立交通肇事逃逸罪。此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过失,即行为人对肇事后果持过失心理状态,因而只能按照过失犯罪处理。
一、构成交通肇事罪的要件是什么?
构成交通肇事罪的要件是:
1、犯罪的主体是一般主体,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
2、犯罪侵犯的客体是交通运输安全;
3、犯罪在主观方面是过失,可以是疏忽大意,也可以是过于自信;
4、犯罪在客观方面是行为人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
交通肇事罪是指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造成重大公私财产损失的行为。
二、简述交通肇事罪构成要件
交通肇事罪的构成要件及认定:(一)主体:一般主体。(二)客体:本罪侵犯的客体是交通运输安全。(三)主观方面:过失。(四)客观方面:在交通运输活动中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行为。
-
法律规定肇事逃逸保险陪吗?
343人看过
-
肇事逃逸认定的司法解释
229人看过
-
什么是肇事逃逸肇事逃逸怎么定性,有没有法律规定?
363人看过
-
轻微肇事逃逸认定的规定
489人看过
-
法律规定肇事逃逸判多长时间?
53人看过
-
法律规定未成年肇事逃逸怎办
474人看过
刑事责任能力是指行为人辨认和控制自己行为的能力。辨认能力是指一个人对自己行为的性质、意义和后果的认识能力。控制能力是指一个人按照自己的意志支配自己行为的能力。 对于一般公民来说,只要达到一定的年龄,生理和智力发育正常,就具有了相应的辨认和控... 更多>
-
交通肇事逃逸是犯罪,法律对肇事逃逸如何认定?湖北在线咨询 2022-07-16一、按照《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交通肇事罪】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必须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严重后果。这是构成交交通肇事罪的必要条件之一。行为人虽然违反了交通运输管
-
如何按照法律规定认定肇事逃逸上海在线咨询 2023-09-19交通事故后逃逸的,认定如下: 1、明知发生交通事故,行为人驾车或弃车逃离事故现场的; 2、行为人有酒后和无证驾车等嫌疑,在报案后不履行现场听候处理的义务,弃车离开事故现场后又返回的; 3、行为人虽将伤者送到医院,但未报案且无故离开医院的; 4、行为人虽将伤者送到医院,但给伤者或家属留下假姓名、假地址、假联系方式后离开医院的; 5、行为人接受调查期间逃匿的; 6、行为人离开事故现场且不承认曾发生交通
-
根据法律规定,肇事逃逸的认定是怎样的呢?宁夏在线咨询 2022-07-08根据《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公安部70号令)》第七十四条的规定,肇事逃逸的认定是指发生交通事故后,交通事故当事人为逃避法律追究,驾驶车辆或者遗弃车辆逃离交通事故现场的行为。交通肇事逃逸的构成条件主要有: (1)肇事者知道自己造成了交通事故,即行为人在逃逸时必须明知自己的行为导致了交通事故的发生; (2)主观上是为了逃避事故责任,逃避法律的追究; (3)客观上实施了逃离事故现场,不向公安机关报案的行
-
肇事逃逸的法院能认定吗山东在线咨询 2023-10-17人民法院也是能认定肇事逃逸的。发生交通事故的时,一般由公安机关交通和管理部们对事故当事人进行责任划分,认定肇事逃逸的行为并出具交通事故认定书。当事人如果在法庭上有足够证据证明自己没有肇事逃逸的行为,可以依法提出,法院会依法在庭审中判定是否采信交警的判断,从而认定当事人的行为是否属于肇事逃逸。
-
法律司法解释喝酒肇事逃逸罪如何认定上海在线咨询 2022-06-09喝酒肇事逃逸致一人以上重伤,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肇事逃逸是指机动车驾驶人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发生交通事故后,为逃避法律追究而逃跑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