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介绍了试用期长度的确定原则,包括劳动合同期限、试用期包含的期限以及不得约定试用期的情况。同一用人单位与同一劳动者只能约定一次试用期,试用期包含在劳动合同期限内。若劳动合同期限在三个月以上不满一年,则试用期不得超过一个月;若劳动合同期限在一年以上不满三年,则试用期不得超过二个月;若劳动合同期限为三年以上固定期限或无固定期限,则试用期不得超过六个月。
试用期的长度应由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在协商过程中确定,符合以下原则:若劳动合同期限在三个月以上不满一年,则试用期不得超过一个月;若劳动合同期限在一年以上不满三年,则试用期不得超过二个月;若劳动合同期限为三年以上固定期限或无固定期限,则试用期不得超过六个月。
同一用人单位与同一劳动者只能约定一次试用期。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务为期限的劳动合同或者劳动合同期限不满三个月的,不得约定试用期。试用期包含在劳动合同期限内。劳动合同仅约定试用期的,试用期不成立,该期限为劳动合同期限。
劳 动 合 同 期 限 与 试 用 期 对 应 关 系
根据我国《劳动合同法》第十九条规定,劳动合同期限三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一个月;劳动合同期限一年以上不满三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二个月;三年以上固定期限和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试用期不得超过六个月。同时,同一用人单位与同一劳动者只能约定一次试用期。试用期包含在劳动合同期限内,而劳动合同仅约定试用期的,试用期不成立,该期限为劳动合同期限。因此,在签订劳动合同时,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应当明确劳动合同期限与试用期对应关系,以避免产生纠纷。同时,在试用期期间,用人单位应当遵守相关法律规定,确保劳动者权益得到保障。
劳动合同期限与试用期对应关系应当明确,避免产生纠纷。在试用期期间,用人单位应当遵守相关法律规定,确保劳动者权益得到保障。
《劳动合同法》第十九条,劳动合同期限三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一个月;劳动合同期限一年以上不满三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二个月;三年以上固定期限和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试用期不得超过六个月。同一用人单位与同一劳动者只能约定一次试用期。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务为期限的劳动合同或者劳动合同期限不满三个月的,不得约定试用期。试用期包含在劳动合同期限内。劳动合同仅约定试用期的,试用期不成立,该期限为劳动合同期限。
-
员工试用期的工资待遇限制
219人看过
-
什么叫试用期干部工资待遇
333人看过
-
工资待遇在试用期内是否有变动
354人看过
-
关于试用期工资待遇的投诉
255人看过
-
工资待遇:实习期与试用期的区别
430人看过
-
职工试用期工资待遇及解除规定
488人看过
工资即员工的薪资,是指劳动者提供劳动后,用人单位依据国家相关规定或劳动合同的约定,以货币形式直接支付给劳动者的劳动报酬。 工资可以以时薪、月薪、年薪等不同形式计算。 工资至少每月支付一次,实行周、日、小时工资制的可按周、日、小时支付工资。... 更多>
-
试用期工资待遇及发放日期福建在线咨询 2024-12-13在试用期间,劳动者工资待遇过低或得不到保障的问题引起了广泛关注。为了针对这一问题,《劳动合同法》对试用期间工资待遇做出了具体规定。根据法律规定,劳动者在试用期的工资不得低于本单位同岗位最低档工资的80%或者劳动合同约定工资的80%,同时不得低于用人单位所在地的最低工资标准。这是劳动者在试用期间工资待遇的法定最低标准。 对于这一规定的理解,应把握以下几点: 首先,如果在劳动合同中约定了试用期工资
-
工资试用期待遇8折是否合法贵州在线咨询 2022-11-12工资试用期8折,指劳动合同约定工资的百分之八十,只要劳动者在试用期的工资不低于劳动合同约定工资的百分之八十,并不得低于用人单位所在地的最低工资标准,则合法。
-
试用期提前被解除是否会影响工资待遇青海在线咨询 2024-12-13在试用期间,如果员工被劝退,用人单位必须按照法律规定支付相应的工资。当劳动关系双方依照法律法规规定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时,用人单位应在此时一次性付清劳动者工资。 根据《工资支付暂行条例》第九条规定,劳动关系双方在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时,用人单位应一次性付清劳动者工资。
-
事业单位试用期待遇的工资标准是什么重庆在线咨询 2023-02-16试用期是指包括在劳动合同期限内,用人单位对劳动者是否合格进行考核,劳动者对用人单位是否符合自己要求也进行考核的期限,这是一种双方双向选择的表现。 事业单位试用期待遇的工资标准,《劳动合同法》第二十条是关于试用期工资的规定,劳动者在试用期的工资不得低于本单位同岗位最低档工资或者劳动合同约定工资的百分之八十,并不得低于用人单位所在地的最低工资标准。
-
在试用期生病了,试用期支付病假工资待遇如何呢?广东在线咨询 2022-08-09试用期可以请病假,并享受病假的相关待遇。试用期也属于劳动合同的期限,双方建立劳动关系后,劳动者患病,确需停止工作进行治疗的,享有请病假的权利。《企业职工患病或非因工负伤医疗期规定》第三条企业职工因患病或非因工负伤,需要停止工作医疗时,根据本人实际参加工作年限和在本单位工作年限,给予三个月到二十四个月的医疗期:(一)实际工作年限十年以下的,在本单位工作年限五年以下的为三个月;五年以上的为六个月。(二